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环境噪音监测中应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4-07-28

陆 明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环境监测站 陕西咸阳 712000)

随着现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噪音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也是环境污染问题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噪音不仅对声音的正常传播造成干扰,而且当人们处于强噪音的环境时,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要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必须做好对环境噪音的监测工作,要做好环境噪音监测工作,则需注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清除环境噪音监测工作的干扰因素,这样,才能得到最准确的结果。

1 噪音污染的危害

噪音污染的危害,小则不仅干扰人们正常的日常生活,大则危害到身体、某些零件和轻型建筑物。噪音对身体的伤害表现在:损害耳朵的听力,影响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导致全身的各个系统都受到影响;减弱人体的抵抗力,从而诱发多种疾病;妇女在噪声环境中养胎,有可能导致胎儿在母体中发育异常。噪声对仪器的危害表现在:当周围环境的噪音超过150分贝时,电容、电阻和晶体管等元件就会受到严重损坏。噪声对建筑物的危害表现在:当噪音超过140分贝时,轻型建筑很容易遭到破坏,比如出现门窗损伤、墙壁开裂、抹灰震落等现象。

2 噪声监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消除干扰因素的方法

在进行噪声监测时,监测现场可能会出现许多影响监测结果的干扰因素,比如反射声噪音、风力发声、仪器振动或颤动发声、监测现场的本底噪音、监测现场的人为噪音等等。要减少环境噪声监测结果的误差,则需要做到尽力减少或者避免干扰因素。

2.1 避免或消除反射声

监测现场如果存在大型物体,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声波就可能会受到物体对其的反射,形成反射声,反射声叠加到直达声当中再进入传声器,就会对噪音声源直达声的监测结果产生影响,造成误差。避免或消除这种影响的方法有两个:一是令这些物体的位置远离噪音声源和传声器,其距离至少3.5米;二是选择测点位置时,噪音声源的反射声压级至少比直达声的声压级小10分贝。此时,便可避免或消除反射声。

2.2 避免或消除风力发声

只要风能引起物质震动或物体振动,就会产生声音,所以在测量现场,风也是一种干扰因素。风越大,产生的声音越明显。在进行环境噪声监测时,没有风的气象条件是最好的。但如果监测当天天气有风,监测人员则需要知道风力等级是否满足监测条件后,才可以决定是否进行监测。如果风力等级为4级以下、风速小于5.5 m/s时,监测仍然可以进行,但传声器需要套防风罩;如果风力等级为4级以上时,为了避免监测结果产生误差,不可进行监测。

2.3 避免或消除仪器振动或颤动发声

按噪声仪的启动键时,如果仪器受到振动会引起电脉冲,测量的瞬间值就会发生偏离。所以,操作噪声仪时必须轻拿轻放,以免发生振动。噪声仪是否发生振动,除了与人的操作有关外,有时还与现场环境有关。监测现场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超过120分贝时,噪声仪的机壳会产生振动并传到给传声器,继而引起颤动噪声。所以当监测现场噪声的倍频程声压级超过120分贝时,在测量时要分开传声器和声级计主体,用长电缆连接两者,以达到讲测量仪器和噪声场隔离的目的。

2.4 消除本底噪声

当被测噪音声源停止发声时,噪声仪在同一位置上所测得的环境噪声,称为本底噪声,也称背景噪声。在监测时,本底噪音有时也会对监测结果产生影响,因为本底噪声和反射声一样,会叠加到待测噪声中,本地噪声对待测噪声的影响跟它与待测噪声的声压级的差值有关。根据规定,本底噪声的声压级与被测噪声的声压级的差值在10分贝或以上时,可以不必计算背景噪声对被测噪声的影响。但在很多时候,本底噪音的测量值是不可被忽略的,此时就需要用上修正值。以工业企业厂界本底噪声和建筑施工场界本底噪声为例。对于工业企业厂界本底噪声,可作如此修正:当测量噪声和背景噪声的声压级差值为3分贝时,其修正值为-3分贝;差值为4分贝-6分贝时,其修正值为-2分贝;差值为7分贝-9分贝时,其修正值为-1分贝。对于建筑施工场界本底噪声,可作如此修正:当测量噪声和背景噪声的声压级差值为3分贝时,其修正值为-3分贝;差值为4分贝-5分贝时,其修正值为-2分贝;差值为6分贝-9分贝时,其修正值为-1分贝。

2.5 避免和消除人为噪声

在现场进行监测时,可能会有一些群众出于好奇而围观、议论噪声仪,这样会造成仪器的测量数值偏高。此时,监测人员应暂停监测,规劝围观群众离开后,再继续进行监测。

3 结语

噪音污染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不便,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环境噪音监测,在监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作为监测人员,必须及时注意到并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准确得到监测的测量值,提高我国的环境噪音监测工作质量。

[1]孙亚利,刘洪涛.噪声监测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资讯.2009,(01).

[2]屈红艳.我国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08).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