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金辉
(寿县环境监察大队安徽六安232200)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措施简析
金辉
(寿县环境监察大队安徽六安232200)
在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农村污染防治俨然成了其中一项非常重大的任务,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就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农村环境污染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的解决和农村环境的改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农村环境;现状;问题;治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近年来,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受到关注。
1.1农村饮用水仍存在安全隐患
全国仍有3亿多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其中因污染造成饮用水不安全人口达9000多万人。有相当比例的农村引用水源地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污染治理不力。监测监管能力薄弱。
1.2农村生活污染加剧
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8×108t,生活污水约90多亿吨。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
1.3畜禽养殖废弃物随意排放带来水体污染
部分农户散养了猪牛羊鸡等畜禽,其粪便没有经过处理或有效堆放就直接倒入土壤或排入湖河或沟渠。未腐熟的堆肥施入土壤,不仅不能增加土壤的肥力,还会毒害植物的根系,影响其正常生长,并造成了地表水的污染。
1.4农村面源污染仍然较重
由于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督管理体制,农药、化肥无序使用及农村畜禽养殖点多面广,无法进行集中控制,农村面源污染依然存在,部分乡镇的集中式饮用水和部分农村饮用水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2.1加强农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
积极发展农村生物质能,推广秸秆还田、提高秸秆的利用率;建立和划定秸秆禁烧区;规划建设规模化畜禽场粪便无害化工程,畜养粪便等综合利用,推广沼气工程,规模化畜禽场[养殖规模:生猪≥500头(出栏)、奶牛≥100头(存栏)、肉牛≥200头(出栏)、蛋鸡≥20000羽(存栏)、肉鸡≥50000羽(出栏]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强有机生物肥、有机复合肥、农作物专用肥料等的研制工作,为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提供优质无污染肥料。
2.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实行面源治理工程,科学使用农药化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减少农药、化肥的产生量与流失量。调整农林渔产业结构生产布局,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名特优产品。以“过腹还田”、发展沼气、生物质发电等方式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使秸秆的利用率不低于45%;建成农村生活垃圾有效的收集与运输体系,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应不低于80%。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建设,提高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保证满足功能区的环境要求。
2.3健全水功能区监测与水环境监测体系
按照国家环境监测标准化建设要求,市辖区环境监测站达到中部地区二级标准,县达到三级标准。加强农业环境监测手段建设,提高农业环境质量监督监测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传递能力;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网络系统建设,组建专业性信息平台,统一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信息,实现各个监测点的远程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到2015年,编制保护规划,制定并实施《寿县城镇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起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再解决33.3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问题,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90%以上。
2.4积极推进“农村生态工程”建设
通过开展村镇环境规划,引导乡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污染集中控制,加速村镇污染处理设施建设,改善村容镇貌和人居环境。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庄园经济模式,大力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积极创建生态示范区。
到2015年,全县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占农作物面积的比例达到9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经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占农产品总量的8%以上,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30%以上;乡镇人口集中区环境基础设施初步改善,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65%;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的桎梏,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不仅影响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还关系到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的视域下,农村环境面临的诸多问题必须根据我国农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坚持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定义有两层涵义,第一是需要,生存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第二是限制,对当前需要和后代需要的限制,限制人类对环境和资源的不合理使用甚至破坏,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持续发展的能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