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多措并举开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新局面

时间:2024-07-28

□ 秦利琳 包万平

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教育工作的重要命题。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和提升全民的生态文明素养,助力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情况

(一)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取得的成就

其一,国家层面,制定了大量支持生态文明教育的顶层设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生态文明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包括实施指南、教育大纲等。2019年4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的《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作为第一个国家机构部署全国自然教育的文件,为各地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方向指引。2018年,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2021年,生态环境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等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提供了方向。同时,大批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的设立和开放也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直接的资源支持。

其二,社会层面,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其中有的是自然保护单位,有的是市场催生的服务型企业,也有的是公益组织、基金会,还有的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其他各类企业。比如2019年,300多家自然教育工作机构发出倡议,呼吁建立自然教育总校。

其三,学校层面,各级各类学校努力探索生态文明教育。从课程开发到师资培训,教材编写到教法探究,课内到课外,线下到线上,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生态文明教育的可行策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应该说,以上成就为新时代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升生态文明教育成效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现实困境

尽管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目前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未形成系统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我国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本编写、师资力量等方面尚未作出统一规划,生态文明教育在操作层面仍然缺乏统一指引。二是对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不足,全民生态文明理念有待进一步形成。三是各级各类学校生态文明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生态文明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课程结构不合理,教育内容滞后于现实,生态文明教育方法不当、经验不足等。

二、我国深入推进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生态文明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质量。知识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可以促使公众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引导公众自觉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美丽中国建设。可以说,生态文明教育在美丽中国建设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作用,是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顺应教育生态化趋势的应然之举

***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不断促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显然,新时代的教育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教育生态化”“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趋势不可阻挡。因此,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培育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实现教育在知、情、意、行各环节的“生态化”,建立起与生态文明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是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重任,也是教育顺应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应然之举。

(三)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生态文明教育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两大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生态文明教育应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系中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生态公民”。

三、开创我国生态文明教育新局面的措施

(一)国家层面:相关部门协力,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引领力

生态文明教育影响国计民生、关乎民族未来,需要国家在思想、政策、法律等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形成新格局、适应新时代。

要学习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做好***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使***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具体而言,就是要明确***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指导地位。要准确把握和深刻领会***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全社会主动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要系统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相关部门要积极响应“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要求,做好生态文明教育整体规划和部署,出台生态文明教育具体实施纲要,系统、科学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确保生态文明教育有章可循,推动生态文明的教育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体来说,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包括学科设置、课程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编写出版系列教材和读物以及制度法规保障等。

要努力打造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一种载体,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充当着“大课堂”的角色,可以使人在自然山水、公共设施中自然而然、潜移默化地接受生态文明教育。我国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充足而便利的物质条件。相关部门可联合制定一系列科学的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指标,有序开展质量评估,授予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称号,继续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同时,要引导各地利用好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资源,使其真正成为社会公众教育基地、专业人员实习基地、学生课外实践基地等。

要明确生态素养在素养体系中的地位。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核心素养框架中,“生态素养”大多被列入其中。如美国将“环保素养”纳入21世纪核心素养学习内容体系,日本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作为“实践能力”纳入21世纪型能力框架,经合组织在核心素养基本框架中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社会愿景”之一。同样,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中,“社会责任”这一基本要点包括了“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的表述。可见,我国已经有了将“生态素养”作为核心素养之一的意识和行动,但还不够明显、明确,还需要参考国际标准和范例,进一步明确和提升生态素养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的地位。

(二)社会层面:多元主体参与,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大课堂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参与,以丰富社会这一生态文明教育大课堂。尤其是要充分调动各行业主体、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形成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新格局。

第一,鼓励、支持和引导各行业主体、社会组织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力量。生态文明教育是大众所需,激发社会各行业主体、社会组织的积极性,提升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参与度十分必要。一方面,要引导各行业主体认识到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公益性。公益性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特质,绿色企业尤其要以服务为本,正确处理公益与盈利之间的关系,满足大众新期待、新需求。另一方面,要努力发挥NGO和社区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作用。我国虽然已经有一些环境保护组织,但其在社会知名度以及社会成员参与度上还不够,政府应帮助这类组织加强宣传,通过财政等政策的支持提高其公信力,壮大其在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力量。同时,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发挥社区的生态文明教育功能。

第二,媒体平台要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公众了解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吸引力的平台,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主动承担作为媒体人、媒体行业的社会责任。如学习强国平台推出的“大自然”频道、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国情讲坛”、云南卫视《自然密码》栏目推出的环保公益节目《生态公民》等,就是媒体平台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成功实践。

(三)学校层面:积极努力作为,坚守生态文明教育主阵地

学校是生态文明教育的主阵地,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认识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响应国家对生态文明教育做出的重要部署,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理念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

1.目标是导向,构建明确的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体系。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多向的、立体的。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要了解生态环境基础知识。认知是情感、信念和行动的基础。要引导学生科学地认识、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帮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知识,包括生态学、环境科学、环境法律等。其次,在价值观层面上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掌握了一定生态环境知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等生态文明理念,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第三,在能力层面上要践行生态环保行动。行动是认知、观念的外化,生态文明理念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学校要通过带领学生参与学校、社区的环境保护活动,达成知行合一的效果。第四,在审美层面上要增强生态审美情趣。生态美是美的自然性方面,热爱自然是敬畏自然的情感升华。要引导学生从观察自然界不同生命体之间相互依赖、共荣共生的意境中感悟生命之美、自然之美,提升生态审美情趣。第五,核心素养层面上要形成综合性生态素养。生态素养是集生态知识、价值理念、生态行动、生态审美为一体的具有极强综合性的素养,是生态文明教育目标体系中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

2.教师是关键,打造高素质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确保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根本。教育者先要受教育,才能更好地担任学生文明生活、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实施给教师带来了诸多挑战,教师队伍建设关系到生态文明教育的全局,强化生态文明教育教师培养培训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在教师队伍上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缺乏专业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二是各科教师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不到位。因此,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应该从这两方面着力:一方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满足生态文明教育对人才的需要。农林类、师范类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生态文明教育”相关专业,培养从事生态文明教育的专业教师,引导其将系统学习的生态环境知识和生态文明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另一方面,引导各科教师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共识,在实际学科教学中以更加巧妙的方式融入生态文明教育。其中,特别要加强对语文、地理、生物、化学、思想政治教师有关生态文明教育的培训。具体来说,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召集相关专家编制生态文明教育教师专题读本,主要包括对生态环境知识、生态文明理念、如何在所任科目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的专题培训等。

3.学生是主体,培育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公民”。“生态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1990年加拿大政府出台的《环境加拿大》文件中,但目前学术界对其定义并无统一说法。总的来说,“生态公民”就是具有生态文明素养并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公民。培育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公民”是生态文明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教育报告》中谈到: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这也契合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新时代教育的根本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生态公民”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教育主体的青少年学生,其生态素养的实际情况与一定社会的生态文明要求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而这一差距就是生态文明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需要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即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确保教师的教育活动符合学生实际素养情况的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双向互动规律”“内化外化规律”“协调控制规律”等规律,有效达成生态文明教育目标。当前形势下,各级各类学校要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 的指导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一方面,要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维。另一方面,培育“生态公民”不仅包括生态意识层面,还包括生态行为层面,以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总的来说,就是要引导和鼓励广大青少年学生形成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奉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这不仅影响着每个人的健康生活和幸福人生,更关系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和人类未来发展前景。

4.课程是基础,开发“生态课程”推进“课程生态”。课程是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具体展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生态课程”是载体,形成“课程生态”是追求。学校要打破固有学科、课程、专业的限制,建立相互补充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延伸到课程建设的全领域。一方面,要积极开发生态课程,如生态文明通识课程、生态文明跨学科课程、生态文明选修课程等。各级各类学校可根据地方特色开发地方性或校本化生态课程,并将其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学校可汇集师生智慧编写自成体系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读本、手册,拍摄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宣传片,不断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生态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至具体的学科教学,推进“课程生态”的形成。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广域性,因此生态文明教育应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各学科在生态文明教育上的同向同行。地理、生物、化学、思想政治、语文等学科中就有众多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内容。如地理学科中对环境问题、防灾减灾的展现,生物学科中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解释,化学学科中对化工产品的介绍,思想政治学科中对***生态文明思想、乡村振兴战略等的分析,语文学科中对尊重生命的启发,等等。因此,要进一步利用好学科教学这一重要渠道,让更多学科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发掘与发挥“课程生态”价值。

5.方法是重点:采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又叫专题研习、探究式学习,它是以培养学生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或项目为基本载体;以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多方面体验为基本内容;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人或小组合作研究为教学形式的教学模式。生态文明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应顺应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大力倡导和广泛应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更好体现和发挥生态文明教育显著的实践性、综合性、社会性特征和优势。因此,学校应鼓励学生主动关注社会生态环境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生态素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各领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提出有价值的研究主题并严格按照科学研究方法和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开展具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同时,在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并以生动活泼的形式确保学生经历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最终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社会参与能力。总之,要努力实现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态环境,获得识别、解决和预防环境问题的方法与技能。

6.环境是条件,投身绿色校园创建打造绿色文化。校园环境是学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客观外在条件,其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通过创建绿色校园环境、打造绿色文化间接地向学生传递生态文明思想也尤为重要。创建绿色校园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之一。绿色校园不仅仅是绿化校园,绿色校园更主张全体师生较高的生态素养和积极主动的绿化行动。因此,创建绿色校园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绿色理念,即学校要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实现现代文化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二是倡导绿色文化,即学校要营造绿色、文明、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三是创造绿色环境,即学校要实施绿色环保行动,创造优美教学、生活环境,给予师生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其中绿色理念是核心,绿色文化是灵魂,绿色环境是基础,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总之,要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着生态文明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各级各类学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全员参与绿色校园创建活动。全体师生要熟知《绿色校园评价标准》,并将创建绿色校园作为共同目标和动力。二是鼓励学生为创建绿色校园出谋划策。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倡导学生参与到校园景观设计、改造中来,鼓励学生提出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学校人文历史、办学特色等方面的绿色校园创建方案,使学生在切身参与规划中提升校园生态建设责任感、增强荣誉感、获得成就感。三是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创建绿色校园的各方面、全过程。学校团委、德育、宣传等部门可将***生态文明思想有关内容做成醒目、可读性强的宣传标语或宣传栏,让师生时时、处处学习生态文明知识,体悟生态文明理念,逐渐树立生态环保意识。

结语

生态文明教育事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影响国民教育体系发展进程。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增强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感和紧迫性,着力汇聚社会各界力量,多措并举、同向发力,营造全民关心、支持、参与生态文明教育的氛围,发挥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协同效应,早日形成生态文明教育发展新格局,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迈上新台阶。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