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鹿泉的绿色转型昭示了什么?

时间:2024-07-28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各地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统筹资源节约、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提升区域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生态优势突出的鹿泉区是燕山-太行山生态安全屏障区、低平原生态修复区,有着天然的山体资源和水资源。近年来,鹿泉区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全面水系连通、全域绿化、美丽乡村建设、废弃矿山修复工程、引江水置换工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积极成效。鹿泉区坚持绿色转型,“清零”全域矿粉企业,构建了休闲服务和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智能制造“1+3”现代产业,实现了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1+3”现代产业提供税收占比提高到80%左右。全力推进“低成本”园区建设,打造产业聚合发展大平台,树立了一大批低碳节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友好的企业示范典型,“工业入园区,生产进循环”蔚然成风。

我们欣喜地看到,绿色转型不仅没有减缓经济增长,反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2021年,鹿泉区的生产总值突破350亿元,增长7.6%,全部财政收入完成62.8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6.3亿元,分别增长9.3%和8.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10%。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没有危及到生态环境,而是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2021年,PM10和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17.6%、21.8%,优良天数增加37天、达到240天,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81、全市第四,历史性退出全省“后五十”,祛除了长期困扰人民群众的“心肺之患”。人居环境考核全省第二、全市第一,全区基本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标准,实现了发展与环境双赢。

鹿泉的实践表明,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绿色转型的核心要义。绿色转型必须从两个层面着手:一是转方式,二是调结构。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转方式,重点是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代之以代价小、消耗少、效益高、可持续的集约型增长方式,鹿泉水泥“华丽蜕变”就是如此;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由主要靠物质投入向主要靠知识、智力开发和科技创新加快发展转变,推广的生产模式,鹿泉农业现代产业示范园区就是如此。调结构,重点是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产业结构、企业结构,按照不同生态功能区确定发展方向和重点,使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空间布局得以落实,鹿泉的产业园区布局就是如此;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巩固强化第一产业,主动调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鹿泉推进千亿级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逐步构建起“1+3”产业新格局就是如此;调整企业结构,培育大品牌,建设大集团,变粗放型为集约型,建立以关联度为纽带的产业集群,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鹿泉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就是如此。

鹿泉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快绿色转型步伐,必须牢牢把握四大关键点:第一,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政府决策不仅考虑眼前,更要考虑长远。第二,必须完善制度设计。绿色转型是个大系统,愿意转,转得成,都必须有制度保障。包括制定生态文明的目标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绩效考核,作为领导干部升降去留的重要依据,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等。还要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实行生态补偿,严格执法监督等等。第三,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用科技支撑发展,靠创新引领未来,向管理争取财富。第四,必须群策群力。政府、企业、公众凝神聚力,齐抓共建,绿色转型才有可能实现。

鹿泉的生态文明建设说明,通过不懈努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民群众不断受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一定可以实现的。鹿泉的绿色转型拓展了区(县)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提供了新经验,为美丽中国地方实践贡献了鹿泉智慧和鹿泉方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