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京津冀,生态用水应排第几位?

时间:2024-07-28

□ 赵 娜

阅读

京津冀,生态用水应排第几位?

□ 赵 娜

京津冀最近10年的年用水量均在250亿立方米左右除了2012年外,其他年份产水量都小于用水量,资源性缺水问题十分突出。有媒体报道,华北平原已形成全球最大的地下漏斗区。

据统计,京津冀地区农业用水比例接近60%。其中,河北省农业用水比例为70%,天津为50%,北京市占比相对较低。

京津冀地区土地开发强度大于13%,分别在全国排名第2、3、9位。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设施较多,建有1200多座水库、1.1万多个闸坝。水利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造成水流不畅、生态流量匮乏等问题。

京津冀是全国水污染严重区域,2014年京津冀劣Ⅴ类水体断面占比超过40%,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国家“水十条”要求,京津冀区域丧失使用功能(劣于Ⅴ类)的水体断面比例下降15个百分点左右。

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9。以北京为例,每年约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要维持约36亿立方米的需求,缺口达15亿立方米左右。

业内专家表示,京津冀地区水环境的整治需要打破行政区划,以京津冀地区为统一体,通过加大水资源保障、强化系统治理、实施地表地下与陆域海洋统筹管理、加强跨界污染防治等措施,构建京津冀水污染齐防共治格局。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永定河等“六河五湖”(永定河、滦河、北运河、大清河、潮白河、南运河和白洋淀、衡水湖、七里海、南大港、北大港)生态治理与修复。其中,永定河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是2017年的一项重点任务。

永定河流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生态廊道,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存在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承载力弱、水污染严重、河道断流、生态系统退化、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在生态领域率先实现突破的着力点。

专家表示,京津冀水资源优化配置时,应把生态用水放到优先位置。以前用水的排序是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把生态用水排在最后,会出现无法保障生态用水需求的问题。从目前水资源情况来看,生态用水应该提到第二位。

专家建议,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情况下,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把耗水量高的农作物种植比例降低。同时改变种植方式,由一年种两季改为一年种一季。

国家“水十条”要求到2020年,京津冀区域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从严峻的京津冀水环境态势来看,地方在落实“水十条”任务时应自加压力,目前北京再生水利用率为26.4%,天津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8.5%,两市均已接近“水十条”目标要求。而河北省再生水利用率不足10%。北京、天津实行的阶梯水价,有利于促进再生水市场发展,替代新鲜水的使用。

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保护地友好体系发起人解焱建议,京津冀地区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不仅需要考虑各自小区域内的保护管理,还需要追本溯源,从源头抓起,同时注重洼地的储水,涵养地下水的能力,最后到入海口泥滩的保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