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雷东峰|文
笔者认为,企业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划分生产单元,按照安全生产活动确定需要配置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不断提高安全队伍的业务素质,进而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充分且适当。图为某企业安全检查现场。(图片由龙钢公司气体防护中心提供)
笔者认为,企业应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通过合理划分生产单元,按照安全生产活动确定需要配置的安全管理人员,并不断提高安全队伍的业务素质,进而确保安全管理人员充分且适当。
第一,合理划分生产单元,按照安全生产活动确定需要配置的安全管理人员。企业应按照工作区域、生产系统等合理划分生产单元(比如较为典型的分厂、车间、工段、班组等各级机构),然后根据机构内人员、区域规模,危险源等级、作业活动强度与所涉及风险等因素来确定所需配置的安全管理人员。在实践中,有的单位推崇“大机构”管理,将上下游单位整合在一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精简了机构人员,提高了办事效率,但固有作业活动和风险点并未因此减少,而安全管理人员的精简则不可避免地使得某些风险点的管控被弱化。有的单位,则把不同专业且联系不紧密的生产单元强行“拉”在一起,导致日常工作会议和安全专题会议时出现互不了解、互不关心的情况。相反,有的单位则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地根据专业把生产系统划分为一个个细小的单元,不仅容易造成衔接不到位,而且由于划分过细需要配置更多的安全管理人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安全管理队伍良莠不齐。
第二,提高安全队伍的业务素质。现代企业对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非常高,既要有相当的理论功底、熟悉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能够做好建章立制;又要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能够处理好现场的违章、隐患以及其他突发事件;同时还要知识面较宽,对各个专业、各个设备和工艺流程有一定的熟悉,否则在实践中仅就安全而论安全,往往毫无意义的。对此,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人员选拔机制,比如:可从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经验的大学生和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中综合考评,重点培养,集中选拔。同时,根据不同学历、工作经历、个人特点等规划不同的发展方向(如趋向于管理、侧重于技术、着重于现场等)。当然,安全管理人员的“精兵”思想不等于降低安全管理的“密度”。企业还应通过加强对兼职安全员业务素质的培养,将其作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补充和后备力量,进而保证安全管理效能的全覆盖以及队伍的持续发展性。
总之,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既要确保够用、适用,又要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注意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