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硫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技术综述

时间:2024-07-28

徐长富,张 勋,张 帅

(1.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全分院,北京 100013; 2.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 100013; 3.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下石节煤矿,陕西 铜川 727101)

0 引 言

煤自燃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1]。随着浅部资源的枯竭,煤炭开采向深部发展,一些矿井煤层中H2S的问题日益突出[2]。另外,很多矿区赋存有高硫(全硫含量≥3%)煤层,约占全国总储量的25%[3],随着脱硫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硫煤开采势在必行,煤自然发火问题日益突出。

煤中硫通常以有机硫和无机硫的状态存在[4]。煤中有机硫含量很少,分布比较均匀,对煤自燃特性影响很小;而无机硫以结晶矿石为主[5],在煤层中呈星点状分布,对煤自燃起主导作用,一般为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在潮湿条件下,其反应特性活泼,与O2和H2O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促进了煤低温氧化自燃进程。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工字钢、锚杆及锚网等含铁元素材料大范围应用,FeS也逐渐成为井下一种常见的硫化物[6],一般形成于采空区的窒息带。其氧化产生大量的热,促进了煤自燃的进程,缩短了煤的自然发火期[7]。此外,部分煤体中原始赋存的H2S也具有可燃性,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黄铁矿(FeS2)煤层防灭火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FeS及H2S煤层防灭火研究较少。鉴于国内部分煤矿曾发生过井下出现蓝色火焰及烟气,但是工作面上隅角刚开始CO并不超标甚至为0的情况,其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有必要依据煤自燃理论,分析井下多元硫化物(主要是FeS2、FeS及H2S)的产生原因及其对煤自燃的影响,综述形成含硫煤层自然发火综合防治技术方案,为高硫矿井工作面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保障。

1 井下多元硫化物产生机理

1.1 井下FeS2产生机理

FeS2是含硫煤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以结晶硫化物的结构形式呈星点状分布在煤层中。关于黄铁矿与煤自燃之间的关系,相关专家和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研究,黄铁矿对煤自燃的促进作用可归为3个方面:氧化放热、改变煤分子表面孔隙结构和产生的单质S燃点(200 ℃)低[8]。

1.2 井下FeS产生机理

与FeS2存在形态不同,FeS通常不是煤体中原生赋存的硫化物,而是由金属制品与煤中的硫化物结合反应生成。图1试验模拟了井下金属制品在无氧环境中与H2S反应生成FeS,后因地表裂隙或者采空区漏风等因素重新接触O2后发生自燃的过程。

图1 煤矿井下FeS产生及自燃模拟试验装置Fig.1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FeS generation andspontaneous combustion underground coal mine

试验过程中,铁锈与H2S反应时间约为53 h,生成浅棕黑色的FeS,FeS与O2反应时间约为2.5 h,试管温度由32 ℃上升至226 ℃,FeS颜色变暗,在226 ℃状态下持续25 min发现明火,气球开始膨胀,停止试验。结果表明:试管内FeS处于无氧环境,不能发生氧化反应,但往试管内注入O2后,FeS与O2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速了周围FeS的氧化,形成了连锁反应。

1.3 井下H2S产生机理

H2S成因主要有微生物硫酸盐还原(BSR)、热化学硫酸盐还原(TSR)、热化学分解和岩浆作用(TDS)[9]。H2S剧毒,有强烈的刺激性,低浓度时易辨别,易溶于水为酸性。H2S比空气重,矿井瓦斯中的H2S常聚集在巷道低凹处,其自燃温度为260 ℃,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生成SO2。

1.4 井下多元硫化物复合反应体系

井下环境复杂,煤体中化学物质组成多样,各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煤体中可能存在多元硫化物[10],初步建立了井下多元硫化物复合反应体系(图2)。由图2可知,井下FeS2、FeS和H2S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复杂反应,并存在Fe、铁氧化物、单质S、酸等多种复杂的中间产物。

2 含硫煤层自然发火预测预报

2.1 含硫煤层自燃表征

图2 煤矿井下多元硫化物复合反应体系Fig.2 Compound reaction system of multisulfides underground coal mine

2) 热量的释放。煤与氧气反应是典型的放热反应,在低温氧化阶段的放热率很小。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煤的放热速率逐渐提高,在某一时刻达到最大值;而后由于化学反应进行彻底,放热速率又呈下降趋势。

3) 气体的生成。含硫煤层自然发火过程中,将会产生一系列反映煤炭氧化和燃烧程度的指标气体,诸如CO、CO2、C2H6、C2H4、C3H8、C2H2等,同时还将产生SO2等有毒有害气体[12]。

2.2 含硫煤层自燃阶段划分

井下硫化物的燃点远低于煤的燃点,一般约在200 ℃。对于低硫煤,硫化物分散,自燃能量不足以引燃煤炭,因此,低硫煤根据煤的燃点和氧化升温进程划分。但对于高硫煤,硫化物自燃能量集中,易引起煤的燃烧,应根据煤层中常见固体硫化物的燃点划分,具体见表1。

表1 高硫煤与低硫煤自燃阶段划分Table 1 Spontaneous combustion stage division ofhigh-sulphur coal and low-sulphur coal

煤中含硫量大小对煤自燃预报至关重要,因此,煤自燃预测预报首先要确定煤层含硫量,高硫煤自燃主要是由硫化物自燃引起的,可靠的预报方法必须建立在硫化物的燃点基础之上[13]。

3 含硫煤层自然发火防治

3.1 井下含FeS2的采空区防灭火

1) 保持煤体干燥。水分对煤与黄铁矿的氧化起着重要作用[14]。含黄铁矿的煤样随水分增加,吸氧量增大,当煤中的水分为10%~15%时,吸氧量最大,自燃危险性最强[15];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随着煤中黄铁矿含量的增加,煤氧化特性受到抑制[16]。因此,含FeS2的采空区防灭火应尽量控制煤层周围环境的干燥度。

2) 新型凝胶阻化剂防灭火。石灰石、水玻璃都是较好的防灭火阻化剂,但也存在不足之处(表2)。

表2 水玻璃、石灰石阻化效果对比Table 2 The spontaneous combustion inhibition effect between water glass and limestone

在新型凝胶阻化剂的基料水玻璃中加入石灰石,不但会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还可以克服对方的缺点,降低高硫矿的吸氧能力[17],抑制高硫煤层的自然发火。

3.2 井下含FeS的采空区防灭火

1) 及时回收金属制品。由于顶板压力大等原因,常有大批锚网不能及时回收而遗留在采空区,这些铁制物品受水长期侵蚀生成铁锈。在绝氧条件下,与煤中硫化物结合生成FeS。FeS一旦与O2接触就会发生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18],其化学方程式见式(1)。

2FeS+7/2O2=Fe2O3+2SO2+370.02 kJ

(1)

由式(1)可知,FeS自燃生成Fe2O3,自始至终没有碳的参与,不会产生CO、CO2和烃类气体,也不会闻到煤油味和其他芳香气味。因此,FeS自燃具有突然性。

2) 地表裂隙堵漏。采用SF6瞬时释放法,确定裂隙堵漏地点和堵漏范围。在回采期间,安排专人对地表塌陷区裂隙进行充填。若裂隙宽度小于0.3 m,采用人工铁锹和镐从裂隙就近取土,进行堵漏;若裂隙宽度大于0.3 m,采用机械(挖掘机、推土机)充填。

3) 井下隅角堵漏。在隅角切顶线处各构筑隔离墙,双墙封堵,上下端头封堵间距10 m,双墙间距1 m,采用黄土充填;上下端头吊挂挡风帘,从上顺槽上帮、下顺槽下帮延伸至工作面15 m,减少向采空区的漏风。

3.3 井下H2S的综合治理

1) 监测监控。按规定安装井下H2S传感器。安监员和瓦检员配备便携式H2S检测仪,浓度超限(6.6×10-6)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员接到H2S超限报告后,要及时组织H2S超限区域停工撤人。

2) 风排H2S。在风流中H2S浓度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改变通风方式、采煤方法或增大通风量稀释H2S,或者建立专门回风巷道,把含H2S排到专用回巷道中,防治H2S超限。

3) 喷洒生石灰。在巷道底板和工作面采用直接喷洒石灰的方法去除H2S。石灰要喷洒均匀,厚度不低于2 cm。重要地段要增加厚度,特别是积水处,可直接在积水处加入石灰,搅拌使其中和反应充分[19]。

4) 增设净化水幕。巷道中H2S浓度较高时(超过6.6×10-6)可在机组喷雾和净化水幕中加入0.5%的硫酸锌溶液来扑捉空气中的H2S。

5) 压注碱性溶液。在H2S异常区域,采用静压或动压形式压注1%~2%的碳酸钠溶液。对于渗透性较差的煤层,局部块段可结合水力压裂、松动爆破等增透措施提高压注效果和渗透范围[20]。

4 结 论

1) 总结了井下多元硫化物对煤自燃的影响。黄铁矿改变煤分子表面孔隙结构,产生的单质S燃点低,放出大量的热;FeS自燃具有突然性;H2S较低温度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

2) 建立了井下多元硫化物符合反应。井下FeS2、FeS和H2S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复杂反应,其中间产物在一定温度、氧气浓度、环境酸碱度条件下又能相互转化。

3) 高硫煤自燃主要是由硫化物自燃引起的。可靠的预报方法必须建立在硫化物的燃点基础之上,高硫煤的缓慢氧化阶段<80 ℃,加速氧化阶段80~150 ℃,激烈氧化阶段≥150 ℃。

4) 在含黄铁矿(FeS2)高硫煤层自燃火灾防治过程中,应尽量控制煤层周围环境的干燥度,向采空区压注入石灰石、水玻璃等新型阻化剂;含FeS煤层防灭火要及时回收金属制品,加强采空区堵漏风;含H2S煤层要加强监测,加大通风与压注碱性溶液等措施。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