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李风强,燕波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北京 100083)
朔黄铁路,是与“长江三峡、南水北调”齐名的跨世纪特大工程。它西起山西省神池县神池南站,与神朔铁路相连,东至河北省黄骅市黄骅港口。正线总长591.8km,穿越山西省保德、五寨、神池、宁武、朔州、原平、五台、定襄、盂县和河北省的平山、灵寿、行唐、新乐、曲阳、定州、安国、博野、蠡县、肃宁、河间、沧州、黄骅共5个地区(市)、22个县(市)。沿线地区总土地面积33 384 km2,总人口超过1000万人 (2008年)[1]。
朔黄铁路是国家重要的“西煤东运”铁路运输通道, 它东饮渤海、西入“三西”地区(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犹如一条金色的纽带,紧紧地将冀、晋、陕、内蒙古四省区联系在一起。这条交通大动脉的建成通车,不仅缓解了我国西煤东运的紧张情况,而且将会逐步优化我国北方地区的区域空间结构,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经济意义。
朔黄铁路横跨山西、河北两省,与大秦、北同蒲、京广、京九、京沪等重大干线接轨,与神朔铁路连接而形成了全长约860km的东西向大干线。它是我国“八纵八横”路网中的货运北通道,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在全国铁路路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直到目前,中国经济布局还是以全国布局模式为主,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能源、原材料等从西向东、从北向南长距离运输,而大多制造业产品则反向流动,消耗在流通环节的时间和费用高居不下。
我国北方地区的铁路网,起主导作用的是南北交通干线,如京九、京广和京沪三大铁路干线,既有较长的通达深度,又有很高的运输能力。相比之下,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如京包、京原(太原)、石德、石太、邯长(长治)和大秦铁路,则不具备与之相比的通达深度和运输能力,运输能力不足,明显不适应以东带西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朔黄铁路和神朔铁路拓展了东西向铁路的通达深度,增强了东西向的运输能力,减少了货物迂回流通运输,降低了流通时间和运输成本,对于提高我国北方铁路网的整体功能,增强铁路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将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朔黄铁路在与其它干线铁路立交处,增建了铁路互通连接线,利于建设铁路枢纽,合理分配运力,增强了铁路路网的灵活性和机动性。通过神朔铁路可与北同蒲、大同-秦皇岛、包头-西安铁路相连;在原平南已与北同蒲唐林岗站联通;在东冶预留了与忻河支线连接条件,联通后可南下太原枢纽;在西柏坡预留通过联络线和石家庄枢纽联通;在肃宁北通过两条联络线已与京九铁路的上下行线联通;在定州西与京广铁路联通;在沧州西预留了与京沪铁路的连接条件。修建朔黄铁路增强了路网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国防上也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朔黄铁路大通道把内陆与渤海湾新兴的出海口黄骅港联接起来,对于我国实施“海陆联动”的海陆一体化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朔黄铁路的出海口随着黄骅港北向的黄万(天津万家码头)线建成已增至2个,南向黄大(山东大家洼)线的建成开通,将使西煤东运第二通道的出海口将增至3个,形成“一路对多港”、“多口对一路”的交通格局。朔黄铁路沟通的三大港口,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目前该区域的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明显,朔黄铁路的战略价值将更加凸显。朔黄铁路不仅仅是“西煤东运”的捷径,还将成为环渤海港区向内地辐射、延伸的铁路大通道,成为沿海地区与内陆互动的重要桥梁。
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一直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我国煤炭资源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产业布局和经济发达地区大多数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种资源分布和产业布局的不协调,使煤炭运输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陆地运输,由于铁路在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中的优势远大于公路等方式,多年来煤炭运量在全国铁路货运总量中的比重都在40%以上,而铁路煤炭运量占到全国煤炭运输总量的70%以上。根据《铁路网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铁路货运总量中,煤炭运量达到20亿t,占50%。由此看来,铁路运输未来一段时间仍将是我国煤炭输送的重要方式。
中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从分布地区来看,我国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以“三西”、云贵、安徽、河南等为代表的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里面。朔黄铁路西行连通的“三西”地区煤炭探明保有储量5501亿多吨,占全国煤炭探明保有储量的55%,是我国煤炭重要的产区和供应基地。我国13个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中,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和宁东等7个在“三西”地区。我国煤炭消费的重心在东部和中南部制造产业集群区。中南、华东地区13省市中除安徽省外,其余各省市研究年度煤炭平衡均表现为净调入现象,尤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沿海5省市最为突出,占中南、华东地区煤炭净调入量的3/4强,其中70%以上由“三西”供应。据分析,到2020年,“三西”地区的煤运基地对外输出煤炭能力达到11.8亿t左右,占全国十大煤炭基地煤炭外运量的近60%[2]。
朔黄铁路设计年运输能力1亿t,随着双线自动扩能改造工程的完成和运输重载化列车的开行,运能已达1.42亿t, 2020年计划超过2亿t。朔黄铁路连接神朔铁路,和黄骅港共同构成的我国西煤东运的第二大通道,不仅缓解了我国煤炭东运能力的紧张状态,而且有效地将铁运和水运的优势结合起来,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如从东胜至上海,取径繁忙的南北通道包神-京包-京沪,运距2 346km,运费为189.8元/t。若采取东西向的铁水联运,经秦皇岛港下水运距2 727km,费用合计为188.4元/t;经天津港下水,运距2 386 km,费用合计为189.3元/t;而经黄骅港下水运距2 187 km,费用合计161.6元/t[3]。途经朔黄铁路的运输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作为我国东西向的重要交通干线,朔黄铁路极大地优化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国土空间结构,并对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朔黄铁路直接改善了沿线地区的对外联系条件,提高它们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朔黄铁路把沿线地区与京津唐这一北方重要发达区域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沿线地区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和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重新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从而改变贫穷落后的状况,转变为我国新兴的经济开发热点区域。
朔黄铁路的建成,将会逐渐发挥交通轴线的积聚和扩散作用,引导产业与人口向沿线城镇集聚,加快该地带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4]。铁路通车后,陆续形成若干交通枢纽,如目前已经形成的其与京广铁路交会的定州、与京九铁路交会的肃宁、与京沪铁路交会的沧州及铁路两端的黄骅与朔州等城市。由于区位和交通优势的变化,沿线地区的产业和人口将逐步向上述枢纽城市集聚,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促使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朔黄铁路使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不断得到改善。朔黄铁路和黄骅港建成后,为沿线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煤炭深加工、扩建和新建大中型火力电站、建设二次能源基地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沿线地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交通设施的改善,推动产业从单一的资源型向加工型、经济由内陆封闭型向开放外向型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沿线地区的工业化。
朔黄铁路的开通,还使沿线地区的投资环境加以改善,增强了发展能力,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沿线地区各级政府应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充分利用铁路发展轴线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扩散功能;依据区域发展理论和市场经济规律,实行倾斜政策,优化生产布局,重点发展朔黄铁路沿线城镇和地带;开辟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开发区,吸引社会各种生产要素向铁路沿线条件好的城镇、港口集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沿线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另外,随着国务院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正式批复和实施,对朔黄铁路沿线经济区来说,更是意味着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由于区位优势、自然资源、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历史文化背景等众多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在不同区域的不均衡分布,区域经济差距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也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与资源分布、科学技术等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发展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极大地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但国内区际之间的差距却是明显增大,“现在已经达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历史上区域差异最大时的水平”(杨开忠,2007),表现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沿海经济圈相对发达,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仍然相对落后。
与此同时,国家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铁路在促进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增长中肩负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朔黄铁路横贯河北、山西,沟通陕西、内蒙和环渤海区域,作为一条重要的连接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经济带的铁路通道,自然地被赋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职 能。朔黄铁路将逐渐发挥其区位优势,承东启西,在保证东部运力、强化东部经济龙头地位的同时,亦会大大强化东部发达地区城市的辐射能力和向西部推移的能力。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运输距离的拉长,区域发展将突破既有约束,资源配置、产业分工、技术交流、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范围都将越来越大,产业逐步向内陆或边缘地域转移或推进,有利于形成落后地区需求扩大、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经济增长的良好局面。今后,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东、中、西互动将日益加深,朔黄铁路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促进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对于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无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朔黄铁路主要以运输“三西”地区的煤炭为主,运输品种单一,在确保满足神华集团
煤炭外运需求的前提下,朔黄铁路还有相当的运能潜力,特别是从东往西的返运空车率相当高,没有充分发挥其现有的运能。朔黄铁路沿线区域有丰富的矿产、煤炭和建材资源,环渤海区域有丰富的岸线资源。利用朔黄铁路的区位优势,尽快完善路网布局,积极开展沿线地区和相关岸线港口其他货物的运输、扩充运输能力,发挥其综合功能,是进一步体现朔黄铁路价值之所在。
[1] 张素娟,刘占阳,姚丽芬.朔黄铁路与沿线地带经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19(2):70-71.
[2] 王毅. 加快我国北煤南运新通道建设的意义[J].综合运输,2007(5):16-20.
[3] 马驹.我国主要煤炭基地煤炭运输铁路水路分工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08(6):22-23.
[4] 武伟,宋迎昌.论铁路干线对沿线地区经济开发的影响[J].经济地理,1997,17(1):92-9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