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平康,冉 波,龙 锋,董树义,,顾雪祥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3.江苏油田物探技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46 ;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随着找矿难度的增加、科技的进步,地球物理仪器已被广泛应用到矿体勘查评价工作中。对处于预查、普查阶段的矿区来说,地球物理方法发挥的作用更为突出。激发极化法在我国的应用已有50多年[1],是一较为传统而有效的地球物理方法,基于装置的不同,该方法可以满足多种地质条件和工作目的[1-4]。研究区采用中间梯度装置评价面上成矿潜力,采用单极-偶极装置评价深部成矿潜力,使用的仪器分别是DWJ-3B微型激电仪和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
DWJ-3B微型激电仪是近年在DWJ-2、DWJ-1型基础上推出的换代产品,其最初版本DWJ-1型激电仪是80年代初在参考加拿大IPR-8基础上,我国自主设计的[1]。DWJ-3B型是该系列仪器的最新产品,可用于电阻率法和时间域激发极化法测量。
与此同时,引进国外大功率、多功能电法仪和大地电磁仪,也是我国目前矿产勘查工作的一个现状[5]。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是美国Zonge公司生产的第四代人工场源及天然场源的电法和电磁法勘探系统,几乎具备所有的电法和电磁法探测的全部功能[6-11]。其主要方法包括:直流电阻率法(Res)、直流激发极化电法(TDIP)、交流激发极化电法(FDIP)、复电阻率法(CR)、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谐波分析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法(HACSAMT)、音频大地电磁法(AMT)、大地电磁法(MT)、瞬变电磁法(TEM)和超浅层瞬变电磁法(Nano TEM)等等。该仪器具有高稳流精度、高精度相位测量和极强抗干扰的特点。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二连-贺根山断裂以南、西拉沐伦断裂以北,所在成矿带为大兴安岭南段铅锌-银-铜-锡-铁成矿带,成矿带具有晚古生代(二叠纪为主)基底和燕山期盖层双层结构,二叠纪地层为该成矿带主要含矿地层,近90%矿床产于二叠纪地层中[12-14]。勘查区出露地层为二叠系林西组,主要岩性为泥质、粉砂质板岩和硅质板岩,泥质、粉砂质板岩较为破碎,硅质板岩相对完整。受后期构造影响,在已知矿化露头处板岩破碎强烈,形成一明显破碎蚀变带,破碎蚀变带普遍褐铁矿化,且存在硅化、方解石化等反映热液活动的蚀变标志。硅化脉表面发育有褐铁矿、铅矾,新鲜断面偶见少量方铅矿。
区内开展激发极化扫面测量的主要目的,是探测已知矿化露头平面内延伸,找寻其它隐伏异常体。区内共布置测线17条,工作线距100m,点距40m,测线方向垂直于含矿破碎带走向。采用机器为DWJ-3B型微机激电仪,装置为中间梯度装置(自同步方式即短导线方式),MN=40m,AB=1500m,单条测线长920m<1/3AB,测线旁距50~250m≤1/6AB,满足装置要求[2]。观测参数有自然电位、一次电位、电流、电阻率、极化率,测量数据重复两次以上。
激电中梯测量可同时获得视极化率、视电阻率特征。表明区内存在一结构清晰、规模较大极化率异常,长1600m,主体宽约200m。异常自西向东走向由NNE向变为NE向,异常东部较为完整,西部有分支趋势,且极化率相对较低。
区内引起高极化率异常的因素,可能有地层中含少量黄铁矿、含矿硅化体。高极化体西侧走向与地层走向夹角较小,东侧走向与地层走向夹角较大,即高极化体非顺层产出,地层引起高极化可能降低。
区内可引起高电阻率异常的地质体,可能有结构较为完整硅质、砂质板岩、含矿硅化体。1号高电阻率异常与高极化率异常对应较好,而2、3号高电阻率异常与高极化率异常无对应关系,说明3个高电阻率异常反映的地质体不同。推测2、3号高电阻率异常为地层引起,而1号高电阻率异常为含矿硅化体引起。实际地质检查发现,1号高阻异常(极化率异常)西侧地层中发育有多条宽度较小、走向复杂的细小石英脉,证实了上述推断。
区内已知矿化露头位于高极化率、1号高电阻率异常内。综合极化率与电阻率特征,认为高极化率异常反映的是隐伏矿化体。
在确定研究区平面上具有高极化率异常后,为了进一步确定矿区成矿潜力,利用GDP-32Ⅱ多功能电测系统开展激电测深工作。使用该仪器布线时,可同时完成16道测线布置(17个MN极),效率较高。测量时,采用方法为时间域直流激发极化法,应用装置为单极-偶极装置。该装置要求供电无穷远极布置在测量断面中心(O)的垂直方向;为加大测量深度,常在测线两端增加供电电极。剖面共布置测线14道(15个MN极),MN=40m,剖面长560m,无穷远极到断面中心距离1000m,AOmax=600m,测量方向同中梯扫面测线方向。具体布线原则前人已有报道[7-10],不再重复。GDP-32Ⅱ表征极化率强度的参数是视充电率(Ms),测深线实施在经过已知矿化露头的1500线上。
充电率测量结果表明,深部存在一规模较大高充电率异常体,异常位于水平590~990m之间,宽400m,从近地表延伸至标高100m。GDP-32Ⅱ测量结果反映的深度大于中梯平面测量反应的深度,中梯扫面测量高极化异常在1500线上,位于650~850m,在测深结果范围内,二者对应较好。高充电率异常由3个中-高值异常中心组成。A异常中心距离地表约45m,该位置对应地表矿化露头;B、C异常中心埋藏较深,充电率值较高,是下一步工作验证的重点。图1为1500线视充电率反演断面图。
图1 1500线视充电率反演断面图
(1)地质方面,矿区已发现少量铅锌矿原生露头,表明存在矿化作用。此外,地层为二叠纪地层,是所在成矿带内较为有利的含矿地层,应具有一定成矿前景。
(2)地球物理方面,研究区平面及深部均存在较成规模极化率异常,进一步说明矿区成矿前景较好,值得展开进一步的工程查证工作。
(3)激发极化法装置较多,应用较广,积累的成功实例较多,随着高精度、高稳定性仪器的问世,在现今的成矿预测工作中,该方法将发挥出更加积极作用。
[1] 张赛珍,王庆乙,罗延钟.中国电法勘探发展概况[J].地球物理学报,1994,37(增刊1):408-424.
[2] 傅良魁.应用地球物理教程—电法 放射性 地热[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119-167.
[3] 刘家远,单娜琳,钱建平,等.隐伏矿床预测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47-59.
[4] 曾歌明,等.激发极化法在某铅锌矿勘探中的应用[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7,4(5):466-469.
[5] 刘士毅,张明华.中国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查[J].地学前缘,1998,5(1-2):201-207.
[6] 郭文波,王凯,王善勋,等.GDP-32II多功能电法仪在资源和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效果[J].矿产与地质,2004,18(106):587-590.
[7] 雒志锋.时间域电法单极—偶极装置在金矿勘查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03,18(增刊):146-148.
[8] 雒志锋.激发极化法在寻找斑岩型铜矿中的应用[J].地质找矿论丛,2003,18(增刊):149-151.
[9] 雒志锋,高明程,朱向泰.时域激电法单极—偶极装置在铅-锌矿勘查中的应用效果[J].地质与勘探,2006,42(4):75-80.
[10] 雒志锋,朱向泰,刘亚军,等.应用可控源音频电磁和时域电单极—偶极测深法勘查金矿[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6,3(2):111-113.
[11] 张作伦,曾庆栋,于昌明,等.利用EH4、GDP-32II预测内蒙新民煤田煤系地层空间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24(1):303-308.
[12] 杨国富.内蒙大兴安岭南段二叠系的地质建造与控矿作用[J].矿产与地质,1996,10(52):120-125.
[13] 张喜周,张振邦.内蒙大兴安岭南段地质构造与成矿[J].矿产与地质,2003,17(97):298-301.
[14] 刘建明,张锐,张庆洲.大兴安岭地区的区域成矿特征[J].地学前缘,2004,11(3):269-27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