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郑智维
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把小农生产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尽快提升小农户的竞争能力,让广大小农户参与现代化进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小农户”概念,并将“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
小农户,即小规模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和重要主体。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我国经营规模在50亩以下的农户有近2.6亿,占农户总数97%左右,经营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82%左右,户均耕地面积5亩左右。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小农户仍将在我国农业经营中占大多数,仍将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组织形式。
“没有小农户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农村现代化。”接受《民生周刊》记者专访时,安徽省宣城市市长张冬云说,必须把小农生产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尽快提升小农户的竞争能力,让广大小农户参与现代化进程。
地处东南丘陵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过渡地带,宣城的地貌复杂多样,这使得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
就宣城而言,小农户依然占较大比重。截至2016年底,宣城市已确权颁证农户数56万户,其中,流出土地农户数26.75万户,未流出土地农户数为29.25万户;全市耕地面积280.6万亩,耕地流转面积118.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2%。
由于小农户数量大而且分散,造成个体耕种的土地规模较小。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农户大多数停留在满足家庭生产自耕自种、生活自给自足状态,往往“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家庭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小农户很难转变为规模经营。“目前,小农户生产管理的田块,多在偏远地区,机耕路、用水沟渠、农用电难以完全配套,既流转不出去,种植又困难。”张冬云说。
目前来看,乡镇农业服务尤其是农技推广服务还难以顾及面广量大的小农户。
2017年,宣城市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托管服务总面积为53.36万亩,服务农户14.26万户,分别占耕地总面积、农户总数的18.8%和25.46%。
在调研中,张冬云发现,相对于新型经营主体,小农户生产经营形势仍较为严峻,小农户在对接市场、抵御市场风险、采用新技术新机具以及质量、安全风险等方面都面临困难,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乡村振兴,一方面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支持规模经营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按照市场经济的环境,要把农民利益保护好,尤其是小农户。
目前,多数小农户依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生产阶段。“特点是规模小,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生产设施滞后,参与加工的程度低,与位于产业链后端的企业等主体联系不紧密,农业产出低,生产效益不高。”张冬云说。
在实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提高农产品供应体系质量和效率成为核心要求。
然而,小农户生产经营信息落后,“跟风生产”现象普遍,技术缺乏统一标准,难以有效地进行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品质控制,产品缺乏品牌,供给跟不上多元消费、个性消费和绿色消费的需求。
伴随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外出务工创业和进城居住,留守务农主体多为老人和妇女。这个群体普遍缺乏对政策、产业、养殖、经营等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且吸纳先进科学技术的能力有限,难以达到“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要求。
大多小农生产的耕地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目前,除水稻、小麦是直播和收割外,其他生产机械作业率不到15%,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现代农业发展。
此外,现行的扶持农业政策,多是针对新型农业经營主体制定,缺乏对小农户生产的扶持。普惠金融尚未在制度上为小农户发展提供保障,小农户的农业融资成本仍较高,贷款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如何才能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在张冬云看来,当务之急应加快构建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的机制。引导和组织小农户参与和发展各类合作社,完善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带动、利润返还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结机制。
与此同时,进一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四位一体”公益性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以小农户为主导的技术推广服务模式,着力解决小农户“种什么、怎么种、怎么卖”等难题。
在农产品供给方面,张冬云建议小农户发展精致农业和特色产业。利用本地农业资源禀赋,重点发展产出率高、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高的特色产业和品牌农产品。有效聚合区域小农分散生产的公共特性,将小农户生产导入农业标准化轨道,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与此同时,促进传统小农户向现代小农户转型。利用“农业+”、“互联网+”引导小农户参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发展休闲观光、文化创意、绿色养生、智慧电商、生态循环等新型业态。
在支持小农户发展政策方面,要补齐短板。张冬云建议,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农业支持补贴政策,将促进小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化、促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及加快劣势农产品结构性调整等作为政策支持重点。
“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的带动作为政府扶持政策的衡量标准之一,推动惠农政策和资源向小农户倾斜,让处于产业链低端的小农户分享财政支农政策红利。”张冬云说。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