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檀珮雯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
随着国家经济和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先建筑后基础设施、先局部建设后总体统筹的矛盾弊端日益凸显,最典型的就是城市雨洪内涝的问题。道路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的线型绿廊空间,是绿地系统的骨架,是实践海绵城市理论的重要承载点。因此,加强城市内部道路绿化景观建设,积极发挥出海绵城市理论的效用,刻不容缓。
海绵城市理论是城市化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而衍生的新型理念,顾名思义,是旨在将城市建设的如同“海绵”一样,具备高度的弹性,在面对自然灾害或环境变化时能够自如的应对。例如在雨季时,针对城市道路上的雨水、洪水能够有效的管控,发挥截留与净水、渗水与蓄水等功能。而雨季后,则可以根据不同城市的不同需求,将蓄积的水资源最大化地合理分配利用起来,从而形成科学有效的城市生态循环系统[1]。
海绵城市理论存在的意义,主要是为了协调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人为的干涉促进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一方面作用于城市自然灾害,有利于提升城市在面对环境变化或自然灾害时“弹性”应变的能力,减少因自然因素带来的损失[2]。主要针对在城市集中降水的时期里,能够快速地排除积水,避免城市道路内涝,同时还将积水净化,并储蓄到对应的蓄水池中,以期在将来的城市干旱时期能够有效地调蓄,避免因干旱带来的问题隐患。另一方面作用于改善区域内气候。海绵城市理论运用在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居民区、商业区、街道等区域的 “绿化”,促进城市内部环境形成自己的“小气候”,进而在天气恶劣时能够有效减轻自然灾害对城市与群众的影响。
在雨水集中的时节里,大幅度集中的降水不仅会给城市地下管道造成极大的冲击,导致地下管道使用压力过大,引起破裂、阻塞等安全隐患,还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扩大城市水污染。基于此,在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内容时,要以“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等模式为主扩宽绿化带整体的宽度与深度,运用系统化的截留与净化技术确保蓄存下的水资源无污染,且能够流入指定的区域当中,减少地面积水总量,环节地下管道的使用压力和受冲击力,以此达到净化城市、保护城市内部环境的效用。
渗透与蓄水技术主要运用在城市的人行道、车行道等绿化景观带区域,采用沥青混合材料等透水性较强材料扩大景观内容缝隙的面积与数量,促使大面积雨水来临时能够快速地促使水资源通过缝隙间的透水材料渗透到地下指定的蓄水区内。不仅可以避免地表长期大量积水而造成的地表裂缝等城市设施损害,保障城市地表的透气性,还能够一定程度地提升所收集到的蓄水量,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生态质量水平,从而促进城市的长远发展。
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通常是凭借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蓄水区等水资源管控设施来加强对调蓄技术的运用,既能够有效减缓暴雨集中时期的水流总量,还可以缓解水资源径流所受的污染。一般而言,在建设这类设施时,会在下方构建渗透管道或是碎石盲沟,或是在上方构建较绿地标高要低5cm的溢流口,当雨水过多且绿地排水饱和时,就可以利用这类溢流口或渗透管排除多余的水量,将其导入市政管道中,以便为今后水资源匮乏时为周边绿地供水做好准备。此外,这类设施中的水资源能够凭借自身生物净化的过程来实现自身水质的净化,因而为地下水的清洁提供了安全保证[3]。
首先,从经济成本和成活率出发,本土的植物则可以作为首选,既规避了适应环境的不确定因素,也是对本地特色与文化的一种宣传。其次,确保植物物种间的和谐与稳定性,尽量选择无竞争伤害特性的植物进行搭配。最后,尤其需要注意不同区域的道路,功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科学选择植物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实际现状的植物会更有利于绿化景观的持续发展。例如:污染严重的地区,可以选取桑树、榆树等吸铅性较高的树木;而人群集中的闹市,则可采用丁香、山楂、白桦等作为主要种植品种,不仅对雨水有存蓄的作用,还能够有效地对空气的质量进行良好的改善[4]。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以及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对城市可持续化长远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在全面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系统稳定性与平衡性的同时,还实现了对城市水资源最大程度的合理调蓄,促使城市的“海绵弹性”达到有效标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