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互联网+“六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时间:2024-07-28

黄仁云

(珠海市金湾区外国语学校 广东 珠海 519000)

1 引言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互联网不断深入,课程设置也在不断更新,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在这种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也应该与课程更新的新特点相结合,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如今的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合作需求,合作意识、能力及策略也将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基于这种情况,小学数学中也应广泛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

2 合作学习的形式

2.1 合作讨论,发挥学生参与的主体性

学生合作学习最好的学习效果一般以4到6人合作学习小组为宜,在小组学习中应注重各层次学生的比例,(比如:可以采用abbccd编号,a是优等生,b、c是中等生,d是学困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促进合作学习更好的实施。此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很重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不仅每个人都要自己的作用,还要有集体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参加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2.2 合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如今,我国实行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开放性练习,开放性练习具有探索性,易于学生接受。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开放性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自己内心的想法与他人沟通,提高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在学习中发散思维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课堂。

2.3 合作评价,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每一科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让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的学习状态,便于及时改正。而在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中,小组学生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对别人发言的要点进行概括,在自己的脑海里进行分析对比,形成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记忆更加深刻,思维更加活跃,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3 合作学习的操作

3.1 创设生活情境

为了使学生能更轻松的接受这一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与实际相结合,将数学知识紧紧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这样使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更加容易接受。。因此,在教学之中我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将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将儿童生活的事件联系在一起,设身处地的让学生了解数学、体验数学,将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3.2 明确学习任务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几点建议及参考,教师要充分的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优化学习任务的方法以及评价的标准等详细的与学生阐明,这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有序、有效的进行。在小组成员进行合作的同时,将集体任务进行分解,做到同一任务,人人参与,由旁观者到参与者转变。通过人人参与,责任细化明确了学习任务,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

4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4.1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如果要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合作交流能力,为学生做表率。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新课程的开启,需要教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经在发生改变,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多的是激励思考,越来越参与其中,帮助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而不是直接拿出现成真理,填鸭式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有时做一个促进者,有时是一个合作者,时而是一个帮助者,也要是一个激励者。

4.2 优化组合,强化合作

(1)合理组建小组

合作交流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根据学生的成绩、能力、性别、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展开。一般4~6人为一组,尽量让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取长补短,使组内成员之间既有差异又能互补,保证小组之间的竞争公平,遵循“组内异质”原则,形成互补,使得小组活动有更有效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激发更多的新观点,让全班有更深入全面的认识。好的小组之间要力求均衡,实现公平竞争,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2)重视学习小组“领头雁”的培养

“领头雁”必须具有多方面的素质,要品学兼优,而且要乐于助人,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还要有组织能力。

在小组之中选出自制力较强、组织能力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后,对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使其掌握小组长的职责,带领小组进入角色,增强小组竞争力。组长负责小组的合作交流组织、检查监督、表扬批评等,让学生管理学生,把权利下放,有助于学生间的交流,有利于小组合作交流的顺利开展。

(3)培养学生掌握社交技能

导致合作交流学习小组不能顺利进行的主要原因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交流,学生不合作的原因通常也不是不想合作交流,而是方法没有把握好。所以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掌握沟通技巧。社交技能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让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也对以后与家人和朋友和睦相处以及未来事业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4.3 培养协作意识,促进合作交流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明显的意识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这不仅是人们相互作用和联系的重要方式,也是社会群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作为学生来说,也是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取得进步的。采用“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还可以通过合作教学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在与他人合作以及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

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一般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开展,并帮助学生慢慢养成这种习惯,让其从外部加强的过程变成学生的内部需要,使学生之间主动的开展合作与交流,这也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可以通过开展“全班性讨论”和“分组讨论”等方式,给学生创设学习环境,鼓励老师和学生以及同学之间加强沟通和合作,遇到问题及时解决,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体现合作交流的实用性。

[1] 曾琦.合作学习研究的反思与展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3).

[2] 李淑媛.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3] 王坦.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