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医院建设发展中对医疗信息化集成平台的运用分析

时间:2024-07-28

张承桃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1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信息化在医疗领域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各大中型医院基本上都建立了自己的一套信息系统,其主要包括:基础HIS系统、电子病历、LIS、PACS等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每个业务部门的信息化服务,但各系统间的信息尚未充分共享,也缺乏共享应用的标准,同时各业务间的协同,智能医疗决策,以及辅助管理决策等要求也无法满足。基于电子病历集成平台,通过构建服务总线,解决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采用点对点的通讯模式,存在接口杂乱、服务器负载压力大、不便管理等弊端。在建立全院级病人主索引和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建立临床数据中心,实现对医院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从而为加强临床质量管理、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提升决策分析能力、支持科研和教学提供数据支撑。

2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的背景

经过多年的建设,各家大型医院已建成一个包括医疗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PACS、LIS、体检、手术麻醉、临床药学等多个应用系统组合的的综合信息系统,为医院带来了极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纵向看,病人的电子病历信息是一个不断增加的信息集合,准确和连续的病历信息是高质量医疗活动的基础和保障,从横向看,医院各科室使用的应用系统,也需要大量的信息交换,医院信息协同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医院和其他医疗相关机构之间的协同和信息交换、医院和病人的信息交换和沟通需求催生了许多新应用,如远程医疗、病人自我服务等。这些新应用需要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业务流程的整合和业务协同。如果没有平台的支持,无法做到对业务流程的有效监控管理及流程优化。同时三级医院评审、互联互通评测4级要求、电子病历评价对数据共享,统一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1]。

3 建设的内容

3.1 服务总线

运用面向服务架构建设医院服务总线,实现异构系统、以及不同厂商之间基于卫生信息交换标准的数据整合与信息交换、解决医院内业务系统信息烟囱、数据孤岛的基本现状;同时改变院内业务系统之间采用传统的“点对点”数据集成模式,向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为服务总线的集成模式的转换。通过信息集成平台的服务总线建设,使得各异构系统与集成平台的接口达到松耦合连接,未来新建系统只需与集成平台对接就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消息传递,数据互联互通,降低医院信息接口建设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

3.2 数据中心

通过建立全院病人主索引及数据标准建设,以病人为主线,将病人在医疗机构中的历次就诊时间、就诊原因、针对性的医疗服务活动以及所记录的相关信息有机地关联起来,并对所记录的海量信息进行科学分类和抽象描述,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和结构化。实现不同信息系统信息资源整合,实现业务数据实时更新,确保信息同步[2]。满足管理决策、临床决策、科学研究、对外信息共享;实现统一的数据仓库的设计及技术文档、元数据管理等功能。

3.3 应用建设

在集成平台数据中心形成后,如何高效合理的利用这些数据,为患者、临床、科研、教学、医疗决策提供科学合理数据支撑就显得很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建设。

3.3.1 病人集成视图

病人集成视图是在临床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实现病人诊疗信息的统一展现,因所有的数据均来自数据中心,没有直接与各业务系统交互,不仅在效率上有保证,也避免了影响临床业务系统性能。同时支持对患者历次就诊报告的趋势分析、历史报告对比分析等重要功能。

3.3.2 统一登录

统一登录即单点登录(SSO)。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医院规模的一步一步扩大、信息系统也就越来越多,但是每个系统都是独立建设、缺少统一性,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用户需要牢记多套不同系统用户名和密码,用户体验很差。统一登录解决一次登录,即可使用已授权的不同系统,从而改善用户使用应用系统的体验[3]。

3.3.3 医院决策辅助分析

主要用于医院管理者对医院整体的监管和查看医院整体运营情况,针对医院所关注的日常动态进行分析。从各指标管理的意义出发,采用了按管理路径下钻的方式,逐层细化分析并对部分监管指标提出了相关的辅助决策建议,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的决策,帮助医生进行基于循证的医疗决策和医疗计划的制定,支持临床应用科研的开展,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提高。

3.3.4 面向智慧医院

通过医院集成平台与医院内部主要信息系统的建设,理顺了院内业务流程,满足大部分的业务应用。在这一基础上,着眼于医院特色、区域优化、人性化服务等方向进行深化设计,打造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智慧医院。

4 集成平台建成后效果

4.1 数据接口方面

在数据接口方面,改变院内业务系统之间采用传统的“点对点”数据集成模式向集成平台为服务总线的集成模式的转换,使得各异构系统与集成平台的接口达到松耦合连接,未来新建系统只需与集成平台对接就能够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消息传递,数据互联互通,降低医院信息接口建设的运营成本和人力成本。

4.2 数据标准方面

在数据标准方面,通过标准数据库的建设,规范接入系统消息传递格式,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数据元与数据集标准,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工具对数据进行抽取、清洗、转换,从而构建数据中心,为决策者提供统一的数据统计口径,精确数据来源。

4.3 数据应用方面

在数据应用方面,通过患者主索引(MPI)的建设,能够从各个异构系统中取得患者信息并进行组织,串连起所有病人相关信息,为临床诊疗提供完整的患者信息统一呈现,极大提高了临床工作效应。服务患者方面,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化医疗服务。所以数据上报完全可以通过获取平台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上报,提高了行管部门工作效率。通过BI决策分析系统,为医院各层级领导展现对应的主题数据,包括医疗业务、医疗质量、运营管理、预警监管、预测等主题[4]。

5 医院集成平台建设的思考

(1)医院集成平台的建设要考虑医院信息化的顶层设计,站在一定的高度设计医院整体信息化架构,不仅要满足医院各部门对信息化的要求,更要考虑到医院的整体性,符合医院战略发展目标。

(2)数据中心的建设一定要注意标准化、可视化和可追溯,根据国家、省市各级主管单位以及行业发布的医院信息化标准规范,建立全院信息系统标准化体系,同时根据标准体系建立全院标准数据库,要求所有信息系统遵循各种数据标准以及数据交换标准等,成为医院内各种业务系统、部门之间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设全院数据中心,以满足医院管理决策、临床医疗质量管理、缓则服务、教学、科研、对外信息共享等方面需求[5]。

(3)业务驱动流程优化,通过平台对系统之间对接方式的标准化,优化系统间的交互,梳理就诊流程,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通过信息共享有效减轻医生工作负荷,提高病历书写质量和效率,提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

6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大部分医院有较为成熟的信息集成平台建设的案例,但是仍旧有不少医院处在探索阶段。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现代医疗中,建立医疗信息集成平台,在这一平台上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共享,从而满足广大用户的要求,为病人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并且对打造数字化和信息化医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集成平台对处理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也是一大突破,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改变了各科室与医院孤岛的情况。因此,医疗信息集成平台的创建对当前医疗服务建设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步。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