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云无心
“食疗”本来是一个很平常的词,但总有一些不靠谱的“养生大师”妄图劝服公众仅仅依靠食用几种特定的食物就可以“药到病除”,“食疗”往往被理解成了按照特定的方式吃某种或某几种特定的食物,就可以治疗疾病。逐渐地,“食疗”也就演变成了“没有科学依据”的“另类经验”。其实,通过调整饮食使之合理,“有可能”纠正人体的不良运转状况,从而恢复健康,这才是“食疗”的本意。
在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美国引进玉米之后出现了大量的糙皮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多达10万。很多年之后,科学家才搞清楚,原来是美国人加工玉米的方式,不像南美人那样能够释放出玉米中的烟酸(也就是维生素B3),以致大量吃玉米造成烟酸的缺乏,从而出现了糙皮病。找到原因之后,通过在食物中强化烟酸,问题也就解决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维生素C与坏血病、碘与大脖子病、硒与克山病、铁与贫血、膳食纤维与便秘……可以说,每一种必需营养素的发现,都伴随着某一种或者几种疾病。
今天,现代医学对于营养与健康的关系已经认识得相当深入,我们也就可以实现“科学有效的食疗”。
最典型的例子是高血压。高血压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它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会导致心脏疾病、肾脏疾病、中风等其他疾病,一旦发作就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它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年龄的增加,大多数人的血压都会升高到高血压的范围。按照现行的判断标准,正常血压是收缩压低于130毫米汞柱、舒张压低于85毫米汞柱。如果收缩压超过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90毫米汞柱,那就是高血压了。
对于超过正常血压,但又没有达到高血压者而言,调整生活方式,就有可能把血压控制在正常甚至理想的范围内。
根据大量的科学数据,现代医学总结出了降低(或预防)高血压的饮食原则:
1.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比如蔬菜、水果和低脂奶制品;
2. 控制食谱中的脂肪尤其是饱和脂肪的量;
3. 控制盐的摄入量,一般人群的推荐量是每天不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最好限制在每天4克以下。
基于这几条原则,我们的饮食就应该以蔬菜、水果、全谷、坚果、禽类、鱼类为主,减少或避免红肉(猪牛羊肉)、全脂奶制品、糖及含糖饮料等。也就是说,“饮食清淡”很有必要。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控制目标的6克或者4克盐,不仅仅是做菜时加入的盐,还包括食物和调料中含有的钠。比如酱油、味精、咸菜、腌肉等食物中含有比较多的钠,这也要计入总的盐的摄入量。
除了饮食,生活方式的其他方面也会影响血压。比如吸烟和喝酒,虽然不直接升高血压,但对整体健康状况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也会间接地影响血压。此外,适当运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步行、骑车、适当的体力劳动甚至上下楼梯等,只要能增加身体的活动,都会对控制血压有所帮助。
不仅是高血压,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尿酸等慢性病的人,通过合理的“食疗”,也能使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食疗”的本质是从食物中补充容易缺乏的营养成分。传统的食疗就是找出富含所缺成分的食物,增加食用量。比如缺钙,就多食奶制品、含钙量高的蔬菜;缺铁,就增加食用肝、血和红肉;缺纤维,就多食蔬菜、粗粮等。
关于“食疗”,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科学食疗”的方法跟许多“养生大师”的“秘方”是两码事。科学的食疗措施是从大量的科学数据与证据中总结出来的,而那些“简单易行”的神奇秘方基本上来源于牵强附会的简单类比或者脑洞大开。
基于科学证据的“食疗”,根本上说是“合理膳食”,以及其他生活方式的调整。它们的功效是大样本统计的结果,也就是说,与不采取这些措施的人群相比,遵循了这些生活方式的人中有更多人“好转”或者“没有得病”。但是,人群中的个体差异总是存在的,有些人采取了这些方案之后并没有效。对于这些人来说,放弃对“食疗”的期望,借助药物就是必要的。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作为预防或“保守治疗”的一种尝试,它永远无法代替药物。如果机器已经损坏,就需要拆开维修,这就相当于患者需要手术或者药物治疗。比如患者的血压、血脂或者尿酸已经很高,生活方式的调整已不足以让身体恢复正常,此时进行医学干预——不管是手术还是药物,都是必要的。实际上,药物和手术治疗也不是那么可怕。比如高血压,现在的降压药的副作用已非常微弱,长期服用完全没有问题。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