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3
郭鹏
五台沟村,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义县稍户营子镇,距离锦州市区约130公里,这里交通不便、干旱少雨,使得以耕地、林地种植为主的五台沟村曾多年处于贫困落后状态,百姓生活困顿。
如何因地制宜,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近几年,五台沟村一直在探索。如今,五台沟村已逐步摆脱贫困落后面貌,村道修了,水利通了,广场建好了,企业进来了,卫生所有了新设备。基础设施的完善让五台沟村实现了从农业生产生活、文化建设到村集体经济结构调整的全链条蜕变。
五台沟村共有村民236户,2014年时,有204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五台沟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李红冈看来:“五台沟村多年未能摆脱贫困,主要是村党支部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有心没力,无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村主任董杰丰告诉《民生周刊》记者,原来村部破败不堪,只有20多平方米,没有健全的党组织活动场所,几乎不进行民主议事,也没有党组织活动。
农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正是由于缺乏党组织建设,再加上常年贫困,不仅村民精神状态萎靡,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也都没精打采。
为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建立标准的党组织活动场所是当务之急。然而,贫困制约了村民的观念,在许多人眼里,建设党支部有点“虚”。
可驻村工作队坚持认为,村部必须建,一定要有凝聚党员群众的重要阵地。要改变五台沟的面貌,就要先树起一面旗帜,唤起党员干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凝聚起全村的人心。
最终,在全村党员和群众的共同参与下,一座230平方米的村部不到一个月就建成了。
自从有了阵地,五台沟村召开支部会、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共57次,讨论村级重大事项37项。村里的党员们在环境整治、植树、修路、扫雪、葡萄园建设中义务献工累计1500多人次,党员、共青团员对贫困户开展慰问以及帮助身患疾病、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做家务、打扫庭院、种庄稼,累计参与800余人次,这在五台沟村是多年未有的现象。
70岁的老党员董国昌说得形象:“过去,一年交一次党费就算履行党员义务了,体现不出先进性,群众都瞧不起我们这些党员了。村部建起来,把活动搞起来,我们发挥了党员作用,党员的荣誉感又找回来了。”
关于五台沟村的路,当地多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出门走路四处看,一脚踩不着石头是神仙。五台沟村地处山区,到处是石头,坑坑洼洼很难走,村里的土特产也运不出去。
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建成后,每逢农闲、节假日,广场上活动丰富多彩。
村级党组织健全后,很快发挥了作用,修路方案经过“四议一审两公开”,获得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又通过交通部门立项审批,利用“一事一议”争取到了修路资金。
修路期间,村里每户至少出一名义务工,共修建了1.5公里长、3.5米宽的连屯路,3.2公里长、5米宽的贯穿全村的主路,6.5公里长、3.5米宽通到每户家门口的支路。沿路还栽种了5000多棵树,全村道路全部实现硬化、亮化、绿化。如今,流传多年的“民谣”再也传不下去了,现在到五台沟,能踩到石头才是神仙。
公路通,百业兴。村路建设为村里带来了人气、财气,五台沟村对外合作成立了连心服装加工厂,解决了50名村民就业问题;成立了3个集体合作社,建成杂粮加工厂,并为产品注册了“五台沟”牌商标、申请了无公害产品认证,这些杂粮、溜达鸡、笨鸡蛋、甜葡萄,快速成为周边市民的餐桌佳品。
村民景凤杰高兴地说:“我种了8分地的豆角,运出去卖了5400块钱,如果种一亩地的苞米,根本挣不到这么多钱。”
辽西地区常年干旱,有“山是和尚头、有河没水流”的说法,而地处山区的五台沟村仅有的耕地多是坡地,干旱尤为严重。摆脱贫困,抗旱保收是重中之重,没有水就没有收成。工作队和村两委一面筹款,一面协调水利部门落实水利项目。
几年间,全村共打大口井39眼,新建、维修蓄水方塘5个,拉电3500米。这些设施投入使用后,全村每户至少有一亩水浇田,种植结构也发生巨大变化,由单纯的种植玉米转向杂粮、葡萄种植,实现了亩产收益最大化。
随着收入的提高,五台沟村民的精神生活追求也提高了。原来的五台沟村没有像样的活动场所,如今,两个上千平方米的村民文化活动广场已经建成,包括篮球场地、健身器材、搭建葡萄架的木质休闲长廊、公示信息栏、文化墙和音响设备,广场地面以彩砖铺设。
村民文化活动广场还具备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和销售自产农产品的功能,每逢农闲、节假日,广场上灯火通明,秧歌队载歌载舞,时不时还上演高潮迭起的联欢晚会。
工作队队长李红冈最初到村里走访时,遇到一名叫贾金满的11岁男孩,半身瘫痪,瘫痪的直接原因是村里没有医疗卫生场所,仅有一名村医且业务水平不高。孩子纯真的眼神刺痛了工作队成员,大家意识到提升五台沟的医疗水平刻不容缓。
工作队邀请大连市卫生局派专业人员到村里帮助规划诊断室、药品储存室、理疗室、治疗室,配备检查、诊断器材、药品储存柜、医用治疗床、远程诊断设备等,修建了12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还安排村医到大连进修。
卫生室建成后,村民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能诊断”,五台沟村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同时,修建了图书室、电脑室,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学习和娱乐。
村民甄鳳玲说:“我们这偏远山沟,原来要啥没有啥,尤其看病、上网太不方便了,现在是大变样了。”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号角,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的战略目标日渐可期,五台沟村正按着村口张贴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口号,阔步走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