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蒋红云 马 骥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医药化学发明审查部,天津 30004)
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肿瘤[1-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死亡率均持续快速增长。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成果表明,不同个体的基因都是一样的,但在DNA序列上有遗传差异,其中最主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SNP)。SNP在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的遗传易感性中的作用已有广泛研究[3-5]。
目前,国内外许多制药公司和机构将目光投向乳腺癌这一高危疾病相关SNP分子标记领域,寻找乳腺癌诊断相关的SNP及预后相关的“预测”SNP,为乳腺癌患者诊断、预后判断、筛选高危复发风险人群、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将通过专利信息对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领域重点申请人及地域分布进行梳理与总结。
1、专利申请数量趋势分析
根据全球专利申请量走势分析,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专利申请量可分为五个时期,如图2-1-1所示。
图2-1-1 2000-2019年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专利申请数量趋势
(1)萌芽期(1995-1999年):彼时这一领域的研究才刚刚兴起,CANCER RES CAMPAIGN TECH 提交了该领域的第一件专利申请(GB2307477A);
(2)缓慢发展期(2000-2005年):该时期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专利申请量缓慢增长,年均申请量再20件上下,中间略有所波动;
(3)中速发展期(2006-2011年):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专利申请量相对稳定,每年的申请量在30件上下;
(4)繁荣发展期(2012-2016年):2012申请量年达历年次高峰50件,可见,全球申请量逐步发力,排除个别年份,每年的申请量都在40件及以上。不可忽略的是,2013年-2015年呈周期性的大起大落,呈现出“过山车”变化趋势,从侧面反映出相关技术研发的不稳定,考虑其成因在于申请人正面临行业高风险和研发方向等的不确定性。同时,由图1能够看出,2016年申请量达到顶峰近60件;部分2018年及2019年的数据由于公开期限未到,因此,目前还无法确切的掌握。
2、重要申请人分析
对该领域排名前十位的重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2-1所示。排名前三的企业中,诺华公司和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分列第一和第三位。此外,通过专利检索发现,专利申请量排名第二、第四和第五的申请人在多项专利中与诺华公司或诺华制药有限公司为共同申请人,可见,在全球范围内,诺华公司在该领域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加州大学次之,Epigenomics AG、南加州大学、耶鲁大学、CARIS MPI INC以及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均积极参与了相关的研发工作。很遗憾的是申请量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中并没有我国申请人。不止于此,在排名前100的申请人中,也仅仅有我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北京致成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三个申请人(图中未显示),可见,我国在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领域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尚有不足。
图2-2-1 重要申请人排名
由图2-2-2可以看出,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专利申请地域分布广泛,国内申请量占比12.52%,仅次于WIPO和美国,位居第三位。可见,在专利布局方面,我国是各国申请人重点关注的国家,意味着我国该领域企业和机构等面临着来自外界的重大挑战。
图2-2-2 专利申请地域分布
图2-2-3显示的是我国专利排名前十的重要申请人,我国本土申请人仅占4席,我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5项)以及广州金域检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项)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以微弱优势领先于其他国内公司,其他排名靠前的申请人主要为国外的公司或机构,与全球在该领域主要的申请人重合度较高。
图2-2-3 我国专利重要申请人排名
从图2-2-4中可以看出,国内申请人中企业占比60.98%,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以及机关团体申请量相差不多,可见零星个人申请。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SNP分子标记的研发常涉及基因测序等较高水平的技术支持,因而,企业或者是大专院校、机关团体等可凭借其雄厚的资金或者科研资助等开展该领域的研究;而企业之所以占比过半数,与其研发成果转化效率高、资金回收快有直接的关系,因为SNP领域的研究成果直接体现在相关检测工具(如试剂盒)上,相应的,检测工具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促使相关领域研究持续发展。
图2-2-4 我国申请人类型分布
3、技术产出地分布
图2-3-1显示了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专利技术产出地分布,据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价某个国家/地区在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领域中技术实力。我们分析了申请量排名前十的国别,可以看到美国的领先地位非常明显,占有57.72%的份额,具备绝对的优势;我国紧随其后,申请量位居第二,占比9.85%;英国排名第三,占比7.13;瑞士、德国、韩国、奥地利、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家申请人申请量差距不大,数据表明以上各国申请人对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表示出了一定的关注度,但由于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领域研发前景尚不明确,因此研发投入相对较少。
图2-3-1 技术产出地分布
本文从专利的角度对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到,该领域相关研究热度持续不减。然而,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仍处在起步阶段,尚有不足。今后,我国在该领域的研发除了积极扩展新的SNP分子标记外,更应注重对相关SNP分子标记的纵向深入研究,结合临床诊断或治疗的应用,寻求更高特异性、更高灵敏性、更具指导意义的SNP分子标记;同时,注重向国外的专利申请,为后续的发展争取一定的空间和筹码。路漫漫其修远兮,相信未来乳腺癌相关SNP分子标记的研究会逐渐深入,在临床诊断和用药阶段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