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无磷水处理剂应用炼油污水回用系统动态模拟实验

时间:2024-07-28

顾 敏 朱越平 胡鑫鑫

(1.茂名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

我国工业用水是仅次于农业用水的第2用水大户[1]。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工业污水回用已成为一种势在必行的节水措施。而循环冷却水是工业用水中的用水大项,占企业用水总量的50%~90%,因此将污水回用于循环水系统,将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化工企业发展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2]。但我国工业冷却水的循环利用率偏低,回用水的浓缩倍数一般只能达到2~3,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浓缩倍数可达到5~8[3]。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数,可以降低补水量,节约水资源,还可以降低排污水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污水的处理量,是石化行业节水减排的行之有效的方法[4]。

目前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的方法主要有改进水处理药剂配方、循环水加酸法、弱酸阳离子交换树脂法、反渗透脱盐法、补充水软化处理法等[4-5]。其中添加药剂法操作简便、容易实现,进而被广泛采用。而磷系水处理剂性能优良,应用最为广泛,但随着环保要求的加强,磷系、有毒的及难降解的水处理剂的使用逐步受到限制,而无磷、可生物降解的环保型水处理化学品的应用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6]。

本研究在静态旋转挂片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态模拟实验,以某炼油厂深度处理回用水作为循环补充水,实验过程中不添加杀菌剂及其他助剂,探讨了新型无磷缓蚀阻垢剂在循环水不断浓缩过程中的缓蚀性能,浓缩倍数对Cl-和SO42-含量、总硬度、钙硬度、电导率、pH、及NH3-N的影响规律,考察了该新型水处理剂的缓蚀阻垢性能;同时,综合考虑节水减排及水质控制等因素,获得了在添加无磷缓蚀剂运行条件下的最适宜浓缩倍数。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为NJHL-C型智能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该套实验设备主要由FSY-3型腐蚀在线监测仪、控制柜、冷却塔、储水箱、补水箱、加酸箱、流量计、温度计、加热炉、操作软件等组成,如图1所示。

1.2 实验条件

1.2.1 水质及水处理剂

实验水取自某炼油厂深度处理回用水(如下简称“炼油回水”),水质情况如表1。

由表1的回用水指标可见,除NH3-N含量超标较大、COD偶有超标外,其余指标均在控制指标之内;新型无磷水处理剂由某公司提供,是一种由锌盐及含有羟基、磺酸基的聚羧酸盐构成的复配无磷水处理剂。

图1 NJHL-C型智能冷却水动态模拟实验装置Fig 1 Dynamic simulation experiment of NJHL-C type intelligent cooling water

表1 循环水质分析结果Tab 1 Analysis results of circulating water quality

1.2.2 动态实验参数

采用NJHL-C型智能冷却水动态模拟装置开展动态实验,其操作参数及材质见表2。水循环体积流量为200 L/h。

表2 动态模拟实验操作条件Tab 2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dynamic simulation experiment

1.3 实验方法

在储水箱中加入一定量的炼油回水,并按厂家推荐的100 mg/L的剂量加入无磷缓蚀阻垢剂,启动主循环泵及加热炉,按表2的要求设置好参数,打开自动补水阀门自动补水 (采用炼油回水作为补充水),以保持系统供水水箱容积不变,实验期间不进行排污操作,同时也不添加任何杀菌剂或其它助剂,在该工况下连续稳定运行20 d。

实验期间,每天取样分析,监测项目主要有 Cl-、SO42-、NH3-N含量和总硬度、钙硬度、总碱度、电导率、pH等。实验结束后,检查换热管结垢及粘泥附着情况,并对腐蚀挂片称重,计算平均腐蚀速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循环水系统水质变化情况

按照1.3节方法,开展炼油深度处理污水回用实验,循环水中 Cl-、SO42-、NH3-N 含量和总硬度、钙硬度、总碱度、电导率γ、pH的变化情况如图2~图5。

图2 循环水中Cl-、SO42-含量变化Fig 2 Content change of Cl-、SO42-in cycle water

图3 循环水中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Fig 3 Change of hardness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in cycle water

图4 循环水中NH3-N含量及碱度的变化Fig 4 Change of NH3-N content and basicity in cycle water

图5 pH的变化趋势Fig 5 Change trend of pH

由图2可知,补充水中的Cl-、SO42-含量波动范围较小。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循环水Cl-含量呈线性增长,由于该动态实验运行过程中未添加含氯的杀菌剂和其他助剂,因此可以用循环水与补充水中Cl-含量的比作为系统浓缩倍数。对比Cl-及SO42-含量的变化趋势可发现,在运行初期,2者变化趋势相近;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即浓缩倍数的不断提高,SO42-含量增长幅度渐缓。这是因为SO42-能与Ca2+结合生成CaSO4沉淀,而且在硫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SO42-被转变成其他形式,从而导致循环水中SO42-的增长倍数略低于Cl-的增长倍数[7]。

由图3可知,补充水中的硬度含量及电导率相对较稳定,随着浓缩倍数的升高其含量均相应增加,但相互之间的增长速率略有差异。这是由于在浓缩过程中,Ca2+、Mg2+含量不断增大,系统的结垢倾向也会逐步增大,动态运行初期,各离子含量的变化几乎成线性增长;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其增长速率逐步减缓,表明在运行后期,即浓缩倍数达到一定值后,结垢现象逐步趋于严重。从曲线中还可看出,钙硬曲线增长率小于同期总硬曲线的增长率,说明该实验中生成的垢性物质以钙盐类为主[8]。

由图4可知,运行初期,循环水中NH3-N含量不断降低,到达第5天时,其质量浓度已稳定在1 mg/L以下,且在后期的实验中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而补充水的NH3-N含量较高,达到质量浓度30 mg/L左右。导致这一现象的可能性原因是,动态实验过程中没有添加杀菌剂,而循环水中的溶氧量较高,达到6.5 mg/L左右,且pH适宜,比较适合硝化细菌的生长繁殖。而硝化反应是一个耗氧产酸的过程,1 g NH3-N完成硝化,需4.57 g氧、碱度7.1 g(以CaCO3计)[9]。进而导致循环水的pH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大反而略有降低,如图5所示。由循环水中碱度的变化曲线可知,碱度在动态实验过程中不断减小,严重时其含量低于炼油厂回用水的控制指标下限(>50mg/L),因此通过人为添加碳酸氢钠以提高循环水的碱度,如图中第9和16天出现的2个折点所示。

同样从图5可看出,当加入碳酸氢钠后,循环水的pH上升,但运行一段时间后pH会再次出现降低的趋势。

2.2 循环水浓缩倍数分析

监测循环水及补充水中的Cl-、钙硬度、总硬度及电导率的含量并计算浓缩倍数,对比不同离子得出的浓缩倍数的差异,结果如图6。

图6 循环水浓缩倍数的变化Fig 6 Change of concentration ratio of cycle water

由图6可知,以SO42-计算的浓缩倍数变化规律与以Cl-计算的浓缩倍数变化规律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但SO42-的浓缩倍数略低于Cl-的浓缩倍数,这与图2所示的SO42-含量的增大速率略低于Cl-的实验结果相一致。以温度补偿条件下的电导率计算的浓缩倍数整体均要低于Cl-的浓缩倍数,这是由于该回用水水质成分复杂,离子种类较多,尤其是NH3-N含量较高,而NH3-N在运行过程中因硝化作用的发生而影响碱度的变化,同时运行过程中也有结垢现象的发生,为此导致以电导率计算的浓缩倍数低于SO42-和Cl-的浓缩倍数。当浓缩倍数大于5时,以总硬度计算得到的浓缩倍数明显低于以Cl-计算的浓缩倍数,说明在浓缩倍数较高的情况下,系统存在结垢现象。

系统结垢的严重程度可采用总硬度浓缩倍数跟随率R,其含义和计算式为:

式中,K(总硬)为循环水与补充水的总硬度的比,K(Cl-)为循环水与补充水的Cl-质量浓度的比。

R越接近1,说明结垢情况越少;反之,R越偏离1,则说明结垢情况越严重[10]。从图6可看出,当浓缩倍数小于5时,R均可维持在95%以上;当浓缩倍数继续增大时,R呈下降趋势,当浓缩倍数超过6时,R低于90%。表明浓缩倍数小于6时,循环系统结垢情况较少,浓缩倍数继续增大时结垢趋势增大。由于该批次炼油回水的NH3-N含量较高,在动态运行过程中没有添加杀菌剂及其他助剂,且实验过程中碱度不断降低,因此实验周期选择为20 d。在这过程中,Cl-及SO42-的浓缩倍数最高可达到6.5,动态运行效果同样能保持较好,只是有轻微的结垢倾向,因此为了保证长久稳定、安全的运行效果,控制浓缩倍数为5较为理想。

2.3 缓蚀阻垢效果分析

FSY-3型腐蚀在线监测仪应用线性极化法快速测量瞬时腐蚀速率。实验以炼油深度处理污水作为回用水,因此采用铜电极,并同步进行挂片实验,对比2种方法测得的腐蚀率的差异。动态模拟实验循环水的污垢热绝缘系数M、沉积率D(Δθ为进出口温差)、腐蚀率变化如图7~图9。

图7 动态模拟装置污垢热绝缘系数的趋势Fig 7 Trend of the coefficient of thermal insulation of fouling in dynamic simulator

图8 动态模拟装置沉积率变化Fig 8 Change of deposition rate in dynamic simulator

图9 动态模拟装置瞬时腐蚀仪监测数据Fig 9 Monitoring data of instantaneous corrosion instrument in dynamic simulator

由图7可知,不锈钢换热管的污垢热绝缘系数随时间呈现波浪式变化。曲线的下滑区段基本是出现在动态的夜间运行阶段,这是由于循环水中的Ca2+与CO32-并不是刚刚达到溶度积就开始结晶析出的,关键是要过饱和溶液处于介稳区之中[11];夜间温度偏低,循环水经过空气冷凝柱回到储水箱中的温度相较白天要低;当水温较低时,CaCO3的介稳区较宽,Ca2+与CO32-生成沉淀所需要的含量较高,因此产生的沉淀较少,污垢热绝缘系数降低。白天气温较高,进口温度偏高,离子的活化能及扩散速度变大,导致结晶核的碰撞机会加大,使得CaCO3的介稳区变窄,形成沉淀所需要的离子含量降低,结晶速度加快,产生的沉淀增多,导致污垢热绝缘系数变大[12]。整个动态运行过程中,污垢热绝缘系数低于0.15×10-3m2·K/W,符合 GB 50050—2007的规定,即设备传热面水侧污垢热绝缘系数应小于0.344×10-3m2·K/W[13]。

由图8可知,沉积率的变化呈锯齿状波动,进出口温差越大,沉积率越小,这与污垢热绝缘系数的变化规律相似。实验后将不锈钢换热管烘干,称量求得其平均粘附速率为 12.09 mg/(cm2·月)。符合 GB 50050—2007规定,即设备传热面水侧粘附速率不应大于15 mg/(cm2·月),炼油行业不应大于20 mg/(cm2·月)。

由图9可知,实验运行初期的瞬时腐蚀速率较高,超过了5 μm/a,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铜电极表面的钝化膜形成,瞬时腐蚀率逐步降低,并在小幅度范围内上下波动。第40组数据显示瞬时腐蚀率开始增大,结合图4分析可知,此时的循环水的碱度较低,pH减小,电极表面的钝化膜遭到破坏,腐蚀速率上升,当加入碳酸氢钠调节循环水碱度后,腐蚀率缓慢降低。在运行后期,瞬时腐蚀率有逐步上升的趋势,原因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循环水的浓缩倍数随之偏大,结垢倾向日趋严重,且易导致垢下腐蚀,致使腐蚀率增大。实验结束后,测得其平均腐蚀速率为 60.3 μm/a,符合 GB 50050—2007 规定,即碳钢设备传热面水侧腐蚀速率应小于75 μm/a,铜合金和不锈钢设备传热面水侧腐蚀速率应小于5 μm/a。对比2种方法测出的腐蚀率可发现,虽然都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是腐蚀率仍偏高,其原因可能是实验过程中未添加杀菌剂,而该循环水的营养物质丰富,尤其是NH3-N含量较高,容易滋生微生物,因此在发生化学腐蚀的同时可能还伴随有微生物腐蚀现象,实验后清理装置时也能发现管道上积有较多墨绿色淤泥。所以,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将多种药剂复配使用,以保证装置长久稳定运行。

3 结论

以某炼油厂深度处理回用水作为实验用水,通过动态模拟实验研究,探讨了该新型无磷水处理剂对设备的缓蚀阻垢效果,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随着浓缩倍数的不断增大,循环水中硬度、电导率及Cl-、SO42-含量也不断增大,但相互之间的增长速率各有差异。当浓缩倍数小于5时,Cl-、SO42-、硬度及电导率的增长速率相对一致;当浓缩倍数继续增大时,硬度及电导率的增长速率减缓,表明该循环水系统有结垢倾向,且生成的垢性物质以钙盐类为主,这与分析总硬度浓缩倍数跟随率得出的结果一致。

2)实验用水的NH3-N含量较高,实验过程中未添加杀菌剂,动态运行条件适宜微生物及藻类的生长,尤其是硝化细菌的繁殖,因此NH3-N含量及碱度随着浓缩倍数的增大而减小,运行过程中应适时地补充碳酸氢钠以保证循环水所需的碱度。

3)动态模拟实验中,碳钢挂片的腐蚀率为60.3 μm/a,不锈钢换热管的粘附速率为12.09 mg/(cm2·月),循环水的污垢热绝缘系数、瞬时腐蚀率、沉积率均符合GB 50050—2007的规定。表明该无磷水处理剂的缓蚀阻垢性能较好。综合考虑节水减排效益及水质控制指标,使用该水处理剂时,循环水系统的浓缩倍数控制在5左右较适宜。

[1]张海涛,甘泓,张象明,等.经济社会用水情况调查[J].中国水利,2013(7):22-23.

[2]高健,刘文英,陈曦,等.污水处理回用到循环水场的良性循环[J].当代化工,2009,38(1):57-60.

[3]马强.工业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发展趋势[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41(2):15-18.

[4]赵燕,郑涛,李士雨,等.改进水处理剂药剂配方,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J].工业水处理,2008,28(3):72-74.

[5]蔡世军,赵新义,王莹莹.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9,29(3):4-7.

[6]Subhadra Garai,Saraswati Garai,Parasuraman Jaisankar,et al.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crude mathanolic extract of Artemisia pallens(Asteraceae)and its active component as effective corrosion inhibitors of mild steel in acid solution[J].Corrosion.Science,2012,60:193-204.

[7]许萍,张雅君,许兆义,等.再生水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浓缩倍数的控制阈值研究[J].给水排水,2012,38(11):155-159.

[8]韩梅.首钢综合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动态模拟实验[J].环境工程,2010,28(6):6-20.

[9]叶志隆,熊小京,芦敏.贝壳填料曝气生物滤池的硝化特性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6,22(3):1-3.

[10]王永敏,顾伟忠.总硬浓缩倍数概念在循环冷却水水质监测中的运用初探[J].给水排水,1999,25(6):44-45.

[11]Bing M H,Hsuan H Y.Removal of Giardia and Cryptosporidium in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a pilot-scale study[J].Water Res,2003,37:111-117.

[12]刘芳,张桂芝,夏璐,等.操作条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腐蚀和结垢的影响[J].化工进展,2010,29(4):772-777.

[13]GB 50050—2007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S].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