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谢志民
(本溪市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辽宁 本溪117022)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随着城市的发展,河流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一些城市。城市的建设挤占着河道,造成河流的空间越来越小,排洪能力越来越差。在加上生活废水的排放,使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也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所以如何有效治理河道是一个很重要的、值得思考的问题[1]。
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河道工程的建设。一些发达国家在河道建设中做了很多工作,除了对河道进行做了恢复工作,另外还做了重建荷塘、浅滩和恢复被截断的河流等。
我国国内很多城市也都做出了大量的工作,目的是改善航运,降低洪水发生率和满足农田的灌溉等。
经过多次整治之后,降低了河流的泄洪能力;城市河道的生态被破坏,对于垃圾的降解能力减弱。由于人为的原因,生活污水的排放,两旁的绿色植被减少,河水被严重污染,既不能用于工业也不能用于农田灌溉[2-4]。
由于河道生态被破坏河流的垃圾和污泥不能被有效分解,造成污泥大量集聚。而生活废水和工业用水不断的被排出,日积月累河底的污泥越积越多,逐步使整个排水系统不能顺利把废水排到河道,从而造成排水系统被损坏。
由于被严重污染,河流整天散发出臭气熏天的气味,严重影响生活在河道两旁的居住区。有些严重的地段,地下水被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5]。
面对以上的问题,如何认真对待生活环境,如何治理河道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以下提出5 点治理河道的新方法。
城市河道的建设不仅影响着水陆生态系统,而且在防洪泄洪和水土保持方面保持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具有很大的生态学价值。现在河道治理的生态平衡问题时国内外城市河流治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在河道治理中提出最多的口号是“还原天然河道”。
合理改善河道,维持生态平衡。自然界之所以能够繁衍生息,是由于生态的平衡。如果生态平衡被打破那么人类也就会消失在地球上。要顺应河水的生态环境,不能人为的过分去改变。让河流自然弯曲,绿色植物让其自由生长。对于坡度比较大的河段,我们就用原生态来保护[6]。
对于需要改进的河段,可以先评估改造对环境的影响大小,然后再决定是否改造。现在很多大城市都在开展水上娱乐,对于这种行为应该制定相应的生态指标;还有些河段在河道上方建立大型建筑物,这也需要给出评价标准[7]。
总之,人们在对河道进行治理时要尊重自然恢复原则,重视河道的生态平衡。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河道面积逐渐被建筑物所占用,那么河流的空间越来越小。下大雨时,排水系统不能够快速排出,容易造成内涝。目前国际上治水口号是“堵疏结合,蓄泄并重”,还原河流的空间。
要进行合理的规划,增大河流的流动断面,增加水流量,防止出现内涝的情况。国外最有名的河流规划建设应属于莱茵河的治理。在20 世纪,荷兰人在防洪方面,没有按照以前的加固河堤的办法来防洪,而是采用新的方法。他们实行泥沙转移,而且使河流达到动态平衡(水的流量、泥沙流动等方面达到动态平衡)。后来荷兰人采用增加漫滩的方法来治理河道。
2.3.1 河道污泥的处理
河底污泥的存在影响着排污系统,污泥过多容易在成排水系统的堵塞。目前河底污泥可以用作水泥。所以处理污泥不仅可以保护自然还可以回收利用。
2.3.2 河道垃圾的处理
很多城市的河流上层都漂浮着垃圾,这对河水的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定时对垃圾进行打捞。保持河道的清洁,提升水的质量。另外在河道上打上禁止倒垃圾的标语,提高人们的自觉性。
2.3.3 污水的治理
由于生活用水的和工业用水的排放,给河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对于排放水的污染物比较多的工业用水要先净化再进行排放,减少二次污染[8]。
现代人们对精神文明的追求愈发强烈,人们对城市河道建设的景观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河道景观的建设影响着城市的活力。每个人都希望居住在花园式的城市里。现在国际大都市追求的是人们与大自然亲近融合,不仅要丰富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的人文历史和风土民情。
城市的水土流失主要是认为造成的,在修建河道时进行开挖,把土临时堆放,后期不能够有效处理,所以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目前在河道改造中对水土流失的监测数据较少,这也是以后应该加强的工作,及时监测来保护环境。
在治理河道过程中可以种植一些植物减少雨水对泥土的冲刷,另外要严格实施施工组织规定,进行有效的防护[9]。
城市河道的治理工程与人类居住环境密切相关,现代河道治理既考虑防洪泄洪等,还要考虑生态平衡、居住环境和城市美观等。本文提出了现代城市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5个方面应该注意的事项,仅供参考。
[1]谷晓存,刘景春,吴庆伟. 城区河道治理与环境协调共处的尝试[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9(02):37 -38.
[2]唐瑾,张智吾. 南京优凝舒布洛克与现代治水理念对接—让河道成为风景[J]. 中国水利,2006(04):68 -70.
[3]王成志. 现代河道的生态建设与治理[J]. 中国水利,2008(22):26 -27.
[4]唐兰姣. 陇西县河道治理过程回顾与发展思路[J]. 甘肃农业,2009(11):75 -76.
[5]赵德远. 东营市市区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研究[J]. 科技风,2010(06):169 -170.
[6]付亮,刘国栋. 长输管道穿越山区冲积性河流治理措施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0):71 -72.
[7]薛强,李金伟. 西峡县灌河生态化治理措施初探[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07):50 -51.
[8]唐国滔,姚焕玫,胡湛波. 生态护岸技术的研究及其发展趋势[J]. 水产科技情报,2010(04):48 -52.
[9]甄亮中,蔡茜. 关于北方城镇河道治理的思考—以蒲县县城河道景观治理策划为例[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10):155 -15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