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樟树市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探讨

时间:2024-07-28

余太水,曾 云

(江西省赣西土木工程勘测设计院,江西 宜春336000)

1 概 况

樟树市位于江西省中部,鄱阳湖平原南缘,跨赣江中游两岸。全境南北长约35 km,东西长约60 km,全市总土地面积1 291 km2。2006年全市总人口53.7 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3.96 亿元。樟树市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和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市。境内水系发达,河流有斜贯中部的赣江;境东南为芗水及龙溪河;境西为袁河及其支流蒙河,境北为肖江等水网。

樟树市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大豆、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芝麻、棉花、茶叶等,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养殖业较为发达,肉用畜饲养以生猪为主,是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市。200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7.68 ×104t,油菜总产量27.80 ×104t,棉花总产量8 347 t,农民人均纯收入3 603元。

2 规划的总体思路

在对樟树市农田灌溉工程进行总体规划时,一方面,应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工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节约灌溉用水、实现增产增效的目标;另一方面,应该从樟树市的农业发展情况出发,做到统一部署、分期实施。

规划目标:到2020年,基本完善农田灌溉系统,实现对樟树市现有农田水利工程的改造以及对规划项目的建设,形成一个系统性较强的农田灌溉体系,确保灌溉保证率可以达到85%,灌溉水利用系数总体达到65%[1]。同时,要确保到202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恢复达到设计灌溉面积,推动该市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次规划范围为樟树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现有大、中、小型灌区(含农田经果林灌溉)及新建灌区。规划水平年:现状年为2006年,规划水平年为2020年。

经对樟树市水土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计算,全市水土资源供需平衡成果为:全市总土地面积1 291 km2,现有耕地面积5 579 万hm2,设计灌溉面积 4.486 万hm2。 2006年 有 效 灌 溉 面 积3.615 万hm2,2020年有效灌溉面积4.486 万hm2,2006年灌溉需水量为5.06 亿m3,可供水量6.18 亿m3,规划水平年2020年灌溉需水量为4.59 亿m3,可 供 水 量5.71 亿m3,供 需 水 量 基 本平衡。

本规划全市13.33 hm2以上灌区共352 座,其中:大型灌区2 座(包括丰东灌区(樟树片)樟树片和袁惠渠灌区(樟树片)樟树片,樟树范围内设计灌溉面积分别为2 26 7 hm2、64.33 hm2),中型灌区3 座(包括店下灌区、吴城灌区、狮山更生灌区,设计灌溉面积 分 别 为 6780 hm2、3 407 hm2、1 067 hm2);13.33 hm2~667 hm2灌区347 座,设计灌溉面积2.37 万hm2;13.33 hm2以下农田灌溉面积1 247 万hm2。规划建设除险加固塘坝、引水陂坝、蓄水池等共1 157座,更新改造机电设备4 982 kW;整治及新建渠道总长度6 519 km,其中渠道衬砌长度6 342 km;建筑物改造及新建14321 座;渠道绿化总长度264 km,绿化总面积37.4 万m2。

规划工程总投资8.868 亿元,单位投资19 770 元/hm2。规划的实施,可恢复及新增灌溉面积8 733 hm2,改善灌溉面积1.263 万hm2,节水增产效果明显。可使区内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将逐步改善。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显著。

3 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3.1 灌溉工程建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统计,2006年樟树市有效灌溉面积3.505 万hm2。全市已建成13.33 hm2以上各类灌溉工程2 842座,其中蓄水工程727 座,引水工程95 座,机电泵站372 座,机电井613 座。已建成13.33 hm2以上灌区共352 座,其中2 万hm2以上灌区2 座,分别为:丰东灌区(樟树片)樟树灌溉片设计灌溉面积2 260 万hm2、袁惠渠灌区(樟树片)樟树灌溉片设计灌溉面积6 433 万hm2;20 000 ~667 hm2灌区3 座,设计灌溉面积1.127 万hm2;13.33 hm2~667 hm2万亩灌区 347 座,设计灌溉面积2.367 万hm2;13.33 hm2以下农田灌溉面积1 260 hm2。农田灌溉工程的建设为樟树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但全市农田灌溉工程大多建于20 世纪50—60年代,建设年代早,运行时间长,自然老化现象严重,带病运行普遍,工程安全问题突出。加之,灌区长期缺乏投入,工程原建设标准低、不配套,以致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严重制约了农田灌溉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2]。

近年来,由于国土、农发、扶贫等部门对樟树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相继有一些投入(受益总面积约为133.3 hm2),为灌区的建设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工程建设资金缺口大,远不能适应灌区建设的需求,迫切希望加大对灌区的资金投入力度。

3.2 灌溉工程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樟树市灌区工程的管理基本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运行管理模式。丰东灌区(樟树片)由丰城市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管理;袁惠渠灌区(樟树片)樟树灌溉片分由袁惠渠水利工程管理局统一管理,其它灌区分由乡(村)为单位管理。管理经费主要仅来源于水费收入,严重存在管理经费不足,部分灌区难以为继,依旧管理设施缺乏、陈旧落后,管理职工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加之,科学管理程度不高,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管理手段落后。因此,灌区管理工作一直我市的难点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为:

1)现行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有的灌区管理原则上规定干渠的引、供水由管理单位负责,支渠及以下灌溉用水由受益乡镇负责,但实际运行中仅干渠上有专职机构、专人管理,支渠以下责任则不明确。

2)管理经费长期不足。对于已经建成的水利灌溉工程,缺乏维护资金,导致其存在老化、损坏的情况,灌溉面积和灌溉效益逐渐降低,而新建的灌溉工程由于资金短缺,难以达到应有的规模,其功能也无法充分发挥。

3)用水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从目前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方面看,在绝大部分地区,并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用水计划,存在着随意用水的情况,在灌溉过程中采用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没有配置相应的量水观测设施,无法对用水量进行有效计算;②缺乏完善的水费制度,在对灌溉水费进行征收时,往往都是以亩为单位进行计费,农民缺乏节约用水意识;③缺乏有效管理,存在随意开口取水和随意用水的现象。

4)现行水费制度亟待进一步完善。水费偏低、水费难收、水价管理手段难以到位,加之,管理硬件落后等诸多问题,一直是灌区管理的难点。因此,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入手,加快对灌区的改革,探索和确定合理水价,完善水费征收办法,逐步实行按方收费、按成本收费,以实现灌区良性运行机制。

4 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历来对农村发展非常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特别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樟树是江西省农业大市,土地肥沃,雨量丰沛,光热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在樟树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实现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农田灌溉工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因此,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 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

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生存的第一需要。樟树市是江西人口大市,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头等大事。虽然目前吃饭问题可解决,但从长远发展来看,仍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樟树市人口基数大,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将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农田灌溉工程的续建配套与改造的基础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发挥灌区整体效益,增强农业后劲,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4.2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得到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如果“三农”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则不仅会影响农业的健康发展,还可能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步伐,改善农田灌溉条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环境,才是农村发展的重点,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4.3 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我国地大物博,水资源储量丰富,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因此,做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是非常重要的。相对而言,樟树市的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也存在着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等问题,具有典型的夏季丰水、冬季枯水、春秋时丰时枯的特征。由于水资源量的年际、年内差异较大,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局部缺水。农业是用水大户,因此,加强农田灌溉工程建设与改造,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4.4 是保证农田灌溉工程正常运行和工程效益的需要

从实际情况分析,樟树市存在的农田灌溉工程多建设于20 世纪60—70年代,一方面,受当时技术、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工程灌溉能力低下,渠道断面不足,渠系不配套,另一方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渠系工程存在着年久失修以及带病运行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发挥,而且由于管理手段落后,致使灌区灌溉面积逐年萎缩,灌溉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己严重制约了我市的农业生产。因此,加快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提高灌溉工程的完好率,是灌区正常运行和充分发挥灌溉工程效益的需要。

5 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5.1 规划目标与任务

力争至2020年,基本完成樟树市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较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灌溉工程的灌溉保证率达到85%,全市总体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65%;力争至2020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恢复达到设计灌溉面积7.687 hm2(已扣除丰东灌区(樟树片)非农业用地面积2 400 hm2),粮食产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有力保障樟树市农业的发展和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5.2 规划主要任务

通过对全市灌区资料收集和调查研究,摸清规划范围内的农田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市内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确定灌溉工程的建设内容与规模、主要工程量与投资,并提出分期实施意见和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本次樟树市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的具体任务是:

1)对丰东灌区(樟树片)、袁惠渠灌区(樟树片)樟树灌溉片除水库以外的补充水源工程、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进行配套建设与改造。

2)对店下灌区、吴城水库灌区和狮山更生灌区3座中型灌区除水库以外的水源工程、骨干工程、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进行配套建设与改造。

3)对全市现有352 座小型灌区(13.33 hm2以上)及13.33 hm2以下农田除水库以外的水源工程、灌区骨干工程、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进行配套建设与改造。

[1]张菊梅. 中国江河流域管理体制的改革模式及其比较[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0(1):18-22.

[2]邹家祥,袁丹红,傅慧源. 江河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 水电站设计,2007,23(3):15-2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