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和田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探讨

时间:2024-07-28

王 平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乌鲁木齐 830049)

1 基本情况

1.1 自然条件

和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南缘,地理位置介于 E77°03'45″~ E84°55'35″,N34°11'21″~ N39°40'43″,海拔1 050~6 962 m,南以昆仑山和喀喇昆仑山与西藏和克什米尔为界,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阿克苏地区相连,东部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相接,西部与喀什地区毗邻。

和田地区属典型大陆性暖温带干旱荒漠气候。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热量丰富,昼夜温差及年较差大,无霜期长,降水稀少,蒸发强烈,空气干燥,春夏季浮尘活动频繁,气候带垂直分布也较明显。昆仑地区,海拔平均每升高100 m,年平均气温降低0.5~0.7℃。

和田地区土壤垦殖指数不高,开发潜力大;土壤质地轻,沙性重,保水保肥能力差,土壤肥力低,改土培肥任务重。耕地土壤主要为以灌淤土为主的5个土类或亚类,包括:灌淤土、潮土、水稻土、灌淤风沙土、灌淤棕漠土。

1.2 水利工程现状

根据水利统计资料,截止到2010年,和田地区现有大中小型水库44座,总库容达到6.571亿m3,兴利库容2.822亿m3。建设引水渠首46座,水闸320座,建成堤防684.58 km。建成干、支、斗、农4级灌溉渠道总长31 446.3 km,防渗长度为11 279.8 km,防渗率为54.3%,其中:干渠总长3 719.5 km,已防渗2 649 km;支渠总长5 365.9 km,已防渗3 660 km;斗渠总长9 531.2 km,已防渗3 807.7 km;农渠总长12 829.6 km,已防渗1 163.1 km;修建各类渠系建筑物128 625座。建成机井2 708眼,配套2 689眼,其中农用机电井2 463眼(配套2 444眼)。

1.3 灌溉及节水工程现状

和田地区现状年总灌溉面积为33.16万hm2,建成节水灌溉面积10.22万 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为1.07万hm2,高效节水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3.2%。

2010年,和田地区灌区斗渠以上三级渠道防渗率为54.3%,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51,地面灌溉面积80.7%实现标准沟畦灌,毛灌溉定额为13 815 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46;水分粮食生产率为0.477 kg/m3(粮食单产÷毛灌溉定额)。

1.4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4.1 地表水开发潜力分析

在P=50%年份,2010年和田地区可利用地表水资源量为38.02亿m3,现状地表水引用水量为35.71亿 m3,扣除当地生态用水(和田河流域生态用水根据5 a实施方案已在可利用量中扣除),其中皮山、策勒、于田、民丰4县可供开发的地表水量仅为4.71亿m3。和田地区分县市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情况见表1。

表1 和田地区分县市地表水资源开发潜力统计表亿m3

1.4.2 地下水开采潜力分析

根据《和田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实施方案》,和田地区地下水平均综合补给量23.89亿m3/a,可开采量11.34亿m3/a,现状已开采地下水资源量为3.8亿m3/a,全地区开采率仅为33.5%。各县市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和田地区地下水分布情况表

2 节水灌溉发展规划思路及建设模式

2.1 规划思路

节水灌溉就是通过用各种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行政管理措施来减少地表水、地下水或其他水源的损失,节约灌溉水量。本地区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思路具体如下:

1)优先提高输水环节效率,坚持不懈的继续抓好以渠道防渗为主的输水环节节水建设,尽快完成骨干渠道的防渗工作,提高防渗标准。

2)进一步加大田间节水建设力度,以土地平整为基本措施,不断改进常规地面灌节水技术;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各种先进的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地面灌溉仍将是灌区的主要灌溉方式,重点要放在粮食及牧草作物上。以土地精细平整和强化田间配水控制为基础,积极推行水平畦灌、细流沟灌、膜上灌等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串灌等现象,积极提高田间水利用效率。

配合特色农业发展,对特色经济作物加大田间节水工程建设力度,优先发展大田棉花膜下滴灌、设施农业滴灌及微喷灌、园林滴灌等节水增效显著的灌溉模式,适度发展井灌区低压管道灌、软管灌等模式。

3)优先发展井灌区、薄土层、沙土地等区域的高效节水工程,加大水资源短缺、经济较发达、大中型灌区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比重。

4)深化水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水价与水费征管体制。鼓励灌区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等多种用水管理形式,让农民广泛参与农业节水的建设与管理,进行水费交纳的自我管理,提高用水管理的透明度,调动灌区和用水户的节水积极性。尽快完成水价体制改革,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加快末级渠系量水设施建设,实行量水和计费到村(协会)或农户,为水价改革提供技术保障。

2.2 建设模式

1)高效输水技术。目前和田地区的渠系水的利用率仅为51%,渠系节水的潜力较大。因此,节水的重点应首先放在减少渠道输水损失上,坚持不懈地继续抓好以渠道防渗、建筑物配套为主的输水环节建设,在适宜地区推广管道输水技术,提高渠系水的利用率。

2)田间灌水技术。田间灌水技术选择应突出节水与增效并重的原则,实施以改进地面灌、膜下滴灌、园艺滴灌为主导模式,以自压喷灌、加压滴灌、低压管道灌为辅助模式,优先改进发展地面灌、膜下滴灌技术;积极发展园艺滴灌、自压管灌;适度发展地表水和地下水混合加压滴灌和加压管灌技术;逐步过渡,滚动发展软管灌、管灌技术的战略逐步有序发展的模式,在粮食、牧草作物上重点发展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在园艺、棉花等经济作物上大力发展微灌等高效节水技术。

3)农业用水优化配置技术。加快发展灌区量测水技术,建立农业用水计量体系。积极发展渠系动态配水技术,发展和应用实时灌溉预报技术,提倡动态计划用水管理,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定额灌水,按方收费,超用加价。

4)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技术。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广抗旱品种,采用深耕深翻、地膜覆盖、化学保墒等措施合理保持和利用土壤水,配合水肥耦合、合理密植等配套栽培技术,促进农业高效用水。

3 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

3.1 2015年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

3.1.1 常规节水灌溉工程

今年是十二五计划开局之年,根据《和田地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结合当前分县市计划内所列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通过调查了解,对“十二五”水利规划项目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如重点考虑近期有望实施的项目和大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以及计划列入以工代赈、扶贫、农发项目。规划到2015年,和田地区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改造4 318.57 km(其中“富民兴牧”水利配套渠道96 km),防渗率达到77%。

根据《和田地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规划到2015年,在现有沟畦灌26.78万hm2基础上,完成配套改造2.08 万 hm2,累计完成28.86 万 hm2,占总灌溉面积的80.7%。

3.1.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根据《和田地区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所确定的发展指标及规模,本次规划2015年和田地区高效节水改造面积达到6.29 万 hm2,较现状新增5.12 万 hm2,其中涌泉灌0.41 万 hm2;大田膜下滴灌1.95万hm2;园艺滴灌1.73万hm2;设施农业滴灌0.47 万 hm2;管灌0.56 万 hm2。

3.2 2020年分区农业节水工程发展规划

3.2.1 常规节水灌溉工程

规划到2020年,和田地区干、支、斗三级渠道防渗改造3 728.14 km,防渗率达到100%。

规划2015~2020年,完成标准沟畦灌配套改造3.13万hm2,累计完成31.99万hm2,占总灌溉面积的86.4%。

3.2.2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本次规划2020年和田地区高效节水改造面积达到11.83万hm2,较 2015 年 新 增 5.54 万 hm2,其 中 涌 泉 灌0.39万hm2;大田膜下滴灌2.70万hm2;园艺滴灌1.32万hm2;设施农业滴灌0.53万hm2;管灌0.60万hm2。

4 结语

农业发展面临缺水的严重困扰,发展节水农业已是刻不容缓,做好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尤其重要,制定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时要力争做到科学合理、因地制宜。本文对和田地区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做了阐述和分析,可供类似地区制定节水灌溉工程发展规划参考和借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363—2006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3]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和田地区农业节水发展规划[R].乌鲁木齐: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