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杨若愚,董永庆
(1.中国民航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 300300;2.天津大学 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 300072)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流动人口城市化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为3.76亿,占总人口比重的26.64%[1]。人口流动满足了城市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优化了城乡经济结构,不仅为城市化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增强了城市竞争力,也使得劳动者素质在交流和竞争中得到了快速提升。
流动人口在对城市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健康保障缺失、社会融入困难、政治参与缺乏等一系列问题。流动人口为我国城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受限于户籍制度及社会福利政策,流动人口逐渐成为游走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第三元”[2]。如何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是中国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健全流动人口市民化政策体系,促进流动人口全面融入城市[3]。流动人口问题不仅关系到城市发展质量,更关系到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因此,对流动人口市民化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发展路径,具有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本研究采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公民意识、归属感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机制及作用路径,并提出政策建议,不仅可以丰富现有研究成果,对于优化流动人口治理方案,推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也具有促进作用。
流动人口市民化是社会融合的一种特定形式,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相关理论包括多元文化理论、生活同化理论、社会分层理论、社会距离理论等。社会分层理论认为,整个社会可以被分为诸多阶层,每个阶层都存在一个“共同体”。社会距离理论认为,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存在一些“内在屏障”,进而影响社会融合[4-5]。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是社会分层的重要内容与影响因素[6],而社会参与、公民意识、归属感等因素决定着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7]。因此,本文基于社会融合理论,重点研究社会资本、公民意识、归属感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深入探究其中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
国外诸多学者均对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进行了概念界定和相关分析,他们认为社会资本是“已有的或者潜在的社会资源、人际关系形成的制度性的、持久性的网络化关系”[8]。我国学者认为社会资本是以社会网络为媒介,遵循信任、互惠原则,进而对个体发展产生影响的社会关系[9]。按照扩展程度和形成方式分类,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分为初级社会资本和次级社会资本,前者是流动人口在流出地的社会资本,后者是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所积累的社会资本。二者在流动人口融入城市过程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在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初期更依赖初级社会资本,进一步融入城市则需扩展次级社会资本。因为初级社会资本是一种内卷化的、原生性的社会资本,因此其对流动人口的影响更大[10]。以往研究表明,初级社会资本不利于流动人口提高其市民化意愿、融入流入地;次级社会资本的扩展才有利于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11]。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初级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有负向影响。
公民意识是一种特定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公民个体对其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关系的认知[12]。流动人口公民意识的培育,对其市民化进程的影响至关重要。国外文献也表明,在城市化和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公民意识的觉醒与公众参与度的增强,有利于增进社会福祉[13]。我国流动人口的公民意识也是其市民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14]。如果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政治参与度较低,就不利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完成社会融合,也不利于流入地的城市化发展[15]。在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的技术文件中,对流动人口的政治参与情况进行了调查,基于调查结果,本研究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政治参与程度的增强会促进流动人口的市民化进程,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2:公民意识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有正向影响。
归属感是指个体对某一群体及其隶属关系所产生的认同与维系的心理感受。提升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对提高其市民化意愿、推动其市民化进程尤为重要[16]。 国外有学者认为,归属感有利于消除社会排斥,促进流动人口和城市移民的社会融合[17]。国内一些学者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城市归属感是影响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18]。流动人口对所在城市归属感越高,市民化意愿越强[19]。本文从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的归属感和城市群体的归属感两个角度出发,研究归属感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归属感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有正向影响。
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公民个人在进行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互惠互利的社会资本可以有效提升其归属感[20-21]。 在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和归属感往往是同步增长的[22],流动人口如果对城市社区有归属感,就会主动关心公共事务,提升社区自治的主体意识[23]。Temkin和Rohe研究认为,社会资本的扩张,对于忠诚度的提升和归属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4]。 由于本文所研究的社会资本为原生性、内卷化的初级社会资本,会对流动人口融入城市产生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4:初级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具有负向影响。
公民意识是主人翁意识的体现,也是流动人口个体主观能动意识在流入地的展现,培养流动人口的公民意识有助于强化其在流入地的归属感[25]。农民工群体进入城市社会后,如果产生强烈的公民意识和城市认同感,就会增强对流入城市的归属感[26],更快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增加城市活力。由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5:公民意识对流动人口的归属感有正向影响。
社会资本的增强和社会网络关系的扩展,有利于提升流动人口的归属感,进而强化其市民化意愿。史溪源在心理层面进行实证研究,认为外来流动人口如果受到城市居民歧视,就会对城市产生反感、形成心理隔阂,他们的社会网络规模也会受到限制,从而降低其归属感。如果外来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没有属于自己的社交网络和社会资本或仅仅拥有“内卷化”的初级社会资本,会使得他们对所在城市缺乏归属感,进而降低其市民化意愿[27]。本文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通过影响他们的归属感进而影响其市民化意愿,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假设6: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在社会资本与市民化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以往研究极少探究归属感在公民意识和市民化意愿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认为,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公众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强化流动人口的归属感,进而提升其市民化意愿。在流入地社会活动参与意愿较强、参与度较高的流动人口具有较高的归属感,易在流入地树立主人翁意识,更易融入当地社会。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参加社会活动、参与城市管理的过程中,能淡化和消除“过客”心理,提升归属感,从而强化市民化意愿[19]。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在公民意识与市民化意愿的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
基于上文对以往研究文献进行的整理归纳及提出的研究假设,本文绘制理论模型图,如图1所示:
图1 理论模型图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CMDS),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开发布的《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A卷)。该数据具有足够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问卷设置了关于社会资本、公民意识相关的题项,并且还对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市民化意愿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所有问题的答案均为数值型数据,符合本文的研究需要,且数据分析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故本文使用该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本文的变量及测量题项见表1:
表1 变量与测量
为保证结构方程模型构建时数据的同向性,在构建模型前要进行信效度检验以保证模型的拟合度。由表2可知,调查问卷整体Cronbach’s α值为0.859,潜变量(社会资本、公民意识、归属感、市民化意愿)的Cronbach’s α值分别为0.827、0.835、0.801、0814,说明各测量指标存在一致性。在效度检验方面,采用了主成分因子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分析,四个主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9.64%,接近60%。整体结果能较好地反映潜在变量的结构效度,适宜进行下一步的实证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建构。
表2 数据处理与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见表3,城市关注和城市喜爱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635,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其次是城市融入和城市喜爱,相关系数是0.584,这说明二者间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大部分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但是也有部分变量之间的关系为负相关。其中,“参与讨论”和“同学会”的负相关系数最大,为-0.121。其次是“村务管理”和“同学会”,相关系数为-0.110。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析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必须进行路径和效应的实证检验。
表3 变量相关性分析结果
使用AMOS软件检验假设,拟合结果见表4。模型的GFI值为0.987,大于0.9;RMSEA值为 0.039,小于0.1;NFI值为0.964,大于0.9;IFI值为0.964,大于0.9;RMR值为0.006,小于0.05;AGFI值为0.979,大于0.9;CFI值为0.964,大于0.9,相对拟合效果良好。模型拟合结果表明:(1)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69,假设1成立。(2)公民意识对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18,假设2成立。(3)归属感对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08,假设3成立。(4)社会资本对归属感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98,假设4成立。(5)公民意识对归属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034,假设5成立。
表4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
本研究使用分解模型效应的方法,对模型中的中介效应进行研究。在分析过程中,使用基于信赖区间法的Bootstrap method。若间接效应的上下界之间不存在0,则具有中介效应,反之则不具有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若直接效应上下界之间不存在0,则具有直接效应,且该中介效应为部分中介,反之则是完全中介。模型效应分解结果见表5,其中,社会资本影响市民化意愿的路径的间接效应在PC和BC的上下界中均不存在0,说明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总效应值为-0.119,直接效应值为-0.069,间接效应值为-0.050,说明社会资本对市民化意愿具有负向影响,其中部分通过影响归属感进而影响市民化意愿,假设6成立。公民意识影响市民化意愿路径的间接效应在PC和BC的上下界中均不存在0,说明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总效应值为0.035,直接效应值为0.018,间接效应值为0.017,因此假设7成立,详见表5。
表5 基于Bootstrap法的模型效应分解
本文研究了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公民意识、归属感等潜变量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有效地反映了变量间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见图2)。其中,社会资本对归属感影响的路径系数绝对值大于公民意识对归属感影响的路径系数绝对值。社会资本对于市民化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绝对值也大于公民意识对市民化意愿影响的路径系数绝对值。因此,相较于外显性的公民意识,初级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归属感影响更大。在所有潜变量中,归属感对市民化影响的路径系数绝对值最大,这说明归属感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程度最高。
图2 各变量间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
1.内卷化的初级社会资本及外显性的公民意识都是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用来衡量初级社会资本与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关系的测量题项为是否参加“同学会”“老乡会”“商会”。“同学会”是流动人口在流出地所积累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资本,“老乡会”是流动人口依据血缘与地缘关系而建立的社会资本,“商会”是流动人口进行自我管理的“民间自治组织”,也具有“老乡管老乡,同行管同行”的运作特征。与“同学会”“老乡会”“商会”等相关的原始社会资本越多,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越弱,即初级社会资本与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因为原始的社会资本对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意愿是一种牵绊,是“内卷化”的乡土观念的体现。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的初期,更倾向于与流出地的人交往,和本地人交往较少,所以和本地人存在疏离感。由于生活习惯等不同,一些本地人对外来人口存在偏见,导致流动人口更倾向于和同乡故友们“抱团取暖”,形成不利于扩展外延性社会资本的“小圈子”,降低了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
2.对于流动人口的公民意识这一变量而言,流动人口在村务管理、政策建议、参与相关事务讨论方面的参与度越高,市民化意愿也越强,即提高流动人口的公民意识、促进其参与社会管理,有利于提升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公民意识对市民化产生正向影响的原因在于此变量是外显性的,是个人主动融入城市的体现。在本研究中,用来衡量公民意识的题项包括“村务管理”“政策建议”“参与讨论”,参与村务管理、提出政策建议等都是流动人口主动融入城市、积极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表现,对提高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具有正向的、积极的影响。因此,在未来可以通过多渠道和多样化的方式鼓励流动人口参与城市管理活动。
3.社会资本及公民意识通过“归属感”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且社会资本、公民意识与市民化意愿的中介效应为部分中介。社会资本本身既对市民化意愿直接产生负向影响,又通过归属感对市民化意愿间接产生负向影响;公民意识本身既对市民化意愿直接产生正向影响,又通过归属感对市民化意愿间接产生正向影响。流动人口具有身份的复杂性和流动的特殊性,其初级社会资本是以流出地人际关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而公民意识是通过融入城市、积极参与城市管理而获得的。因此,二者对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存在不同的传导路径。
1.鼓励流动人口发展外延性的社会资本
本研究提及的初级社会资本是一种原生化、内卷性的社会资本,是流动人口难以割舍的乡土情结的体现,这种先赋性的社会资本会阻碍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进程。因此,要优化流动人口的社会资本结构,就应该鼓励流动人口发展和扩展外延性的次级社会资本,激励该群体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居民友好互动。
2.培育流动人口的公民意识
流动人口的公民意识反映了该群体积极融入城市生活的主观能动性,是一种外显性、主动性的社会参与行为,对于提升流动人口城市归属感和市民化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可以建立专门的资政部门对接流动人口群体,通过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多元化渠道,搭建多样化的平台鼓励流动人口听政问政。此外,还应该推动户籍制度改革,消除流动人口参与城市社会管理的制度壁垒,让他们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城市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激发其公民意识。
3.提升流动人口的归属感
社会资本和公民意识均会通过影响“归属感”这一中介变量影响流动人口市民化意愿。因此,要充分认识到流动人口归属感对其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作用。政府部门应该着力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流动人口充分、自由、平等地享受流入地的公共服务,逐渐消除流动人口“异乡人”的漂泊心态,缩小他们与城市居民的心理距离,使流动人口归属感提升、积极主动地融入城市生活,实现流动人口愿意留下、城市稳定发展的双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