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初探

时间:2024-07-28

曾旭东 史培沛 马 亮 ZENG Xudong, SHI Peipei, MA Liang

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初探

曾旭东 史培沛 马 亮 ZENG Xudong, SHI Peipei, MA Liang

随着山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及社会老龄化,当今社会对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的关注日趋密切,一些历史街区人居环境与健康的应对策略探索迫在眉睫。以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实践为例,通过调研分析该片区当前人居环境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从人的健康需求出发,以空间分异和CAS理论为支撑,提出相应的适应性改造原则和城市阳台理念,总结出重庆地区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的空间迎合、景观渗透、“阳台”空间等具体策略,以期对山地人居环境品质的提升有所裨益。

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CAS;空间分异;小街

0 引 言

在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大力推动下,山地城市经济、社会、文化迅速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山地城市在极力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时,快速城镇化忽视了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生,继而出现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居住条件下降、自然灾害频发等一系列人居环境问题,对人的健康和自然生态都产生了难以忽视的负面影响。现有对山地人居环境的思考大多从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角度出发,研究建筑、人和环境的关系并探讨其内在作用机制[1-5]。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怎么才能在促进山地人居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共生的同时对人的健康给予更多关怀,这也是一个值得建筑师和规划师思考的问题。本文从人的健康角度出发,以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为例,探讨健康视野下的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

1 山地地区人居环境的属性

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6]。人居环境不仅指人的健康和居住环境的问题,而且涵盖了居住环境与经济、社会、文化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涉及到除城市规划学和建筑学外的,囊括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植物学、生态学、医学等交叉学科内容的诸多问题,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

图1 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体系本体派生的复杂性Fig.1 the complexity of derived ontology of human settlement adaptation system in mountainous cities

图2 小街片区地形剖面示意图Fig.2 the topographic profile of Xiaojie Blocks

山地人居环境的空间属性同样具有多维性和复杂性。山地人居环境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其空间的关联复杂性、功能复合、多重结构、垂直景观等。山地人居环境还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空间环境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时间的社会和历史共同作用的结果[7]。此外,城市适宜建设用地的短缺导致山地人居环境中缺乏足够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2 山地人居环境的适应性与人的健康

2.1 山地人居环境的适应性

由于主体与客体具有本体与派生体的复杂性,山地人居环境在空间上呈现出多角度、多维度的复杂性(图1)。山地人居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适应性、人与环境互为主客体的关系上。主客体又形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族”体系,共同构成了山地人居环境的适应性体系。

山地人居环境中,主体需要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对客体产生作用,某种意义上客体对主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体系内部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馈机制推动了二者之间各种流的汇集,从而形成了一个空间差异显著的、多层次的山地人居环境体系。

根据CAS系统①,在一定程度上,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体系的演化是各“族”体系不断加强自己识别性的过程,其在标示自身的过程中,通过某种内部空间作用机制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结构层次的整体的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体系。整个过程也正是城镇化不断深入的过程。在当前形势下,对城镇化进程中人居环境的演变的关注往往会导致对人居环境中主体及其派生体的忽略,而后者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乃至社会机制,归根结底将会对人类自身的健康造成影响[8]。

2.2 山地人居环境与老龄人口的健康

近年来,我国社会人口结构的转变使得老龄人口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经调查,大多数老龄人喜欢进行户外活动,其中喜欢下棋打牌、与人聊天、栽花种草、运动健身的老龄人占到接受调查人数的一半以上[9]。山地人居环境所具有的复杂多变的物理属性和空间属性使老龄人的心理、生理健康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方面,多维度且缺少开放空间的人居环境使出入不便的老龄人难以寻得一方可用于交流、活动的公共空间,长居封闭空间,极易滋生消极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山地建筑通常密度高、间距小,加之城市中方便老龄人使用的基础设施匮乏,这些都对老龄人生理健康的保持十分不利。

3 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实践

3.1 小街片区人居环境现状

3.1.1 项目概况

小街片区位于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区沙坪坝区,地处磁器口古镇和废弃的重庆特殊钢厂之间,交通便利,可达性较高,东侧有轻轨和城市干道穿过,西侧畔嘉陵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南侧为千年古镇磁器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片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大多数民居依山就势,建筑层层叠叠(图2)。

小街片区人口结构以老龄人为主。调研发现,由于片区经济没落,住房条件较差,大多数年轻人更倾向于外出谋生,年龄偏大的居住者以守家或泡茶馆、打麻将等娱乐活动为日常生活主要内容。

3.1.2 隔离与邻里

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是指在一个城市中,不同特性的居民聚居在不同的空间范围内,整个城市形成一种居住分化甚至相互隔离的状况[10]。借用空间分异理论进一步探讨小街片区人居环境的现状可以发现,该片区人居环境的适应性体系目前还没有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或者说正在达于稳定的过程中。空间上的隔离使小街片区陷入了严重的自我封闭,宗教祭祀、传统休闲娱乐与商业活动毫无生机,与磁器口古镇的喧闹相比,更显得如世外般寂静和格格不入。片区人口以没有劳动能力的老龄人为主,商业与经济活动的匮乏对居住者的生存和健康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空间分异使不同城市区域的犯罪情况出现差异,而贫困区域通常更容易滋生犯罪,且犯罪的暴力程度更高,这也会对居住者的心理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11]。调研发现,小街片区内“犯罪空间”普遍存在,且因居民大多长时间居住在片区内部,与外界间的输出输入单一,喧闹的磁器口和废弃的特钢厂如同片区的“边缘”并产生隔离效应,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进一步对片区内居住人群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构成了威胁[12](图3-4)。

图3 小街片区区位关系示意图Fig.3 the neighborhood of XiaoJie Blocks

图4 小街片区的社区现状Fig.4 status quo of the community in Xiaojie Blocks

3.1.3 空间特征

从对小街片区图像、文献、记忆、诉说等的调查中发现,该片区在空间形态上呈顺应地形的自适应带状结构,功能上以居住为主,辅以小型商业、文化、医疗和加工类工业等,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多维度复合空间。临嘉陵江一侧虽然对外视野良好,但内部景观单元缺乏开放性和便捷性。

尽管小街片区已经初步形成了自给自足的人居环境单元,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片区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日常生活缺少活力;街道空间过于狭窄,密集的建筑和室外暴露的管线设备使阳光无法进入室内;部分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之间缺乏过渡;建筑大多已破败不堪,无独立卫生间的居所给老龄人的生活增加了不便(图5)。基于这样的人居环境现状,小街片区迫切需要可供居民交流、交往的设施齐全的公共开放空间,和安全健康的居住环境,以空间的规划和设计保障并促进健康[13]。

图5 小街街道空间对比图Fig.5 comparison of street space in the community

3.2 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原则

在宏观层面,规划设计应在保护片区历史建筑的基础上,采用“弹性”、“滚动”、“协调”、“循序渐进”的适应性改造方式,根据美国学者休·考特尼关于未来发展可能出现情况的分类研究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以维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多样性。在中微观层面,应以适应性更新塑造多维度的复合空间,保护当前已经形成的空间肌理、形态和细节,重点打造适宜景观,增强活力空间的营建,关注居民身心健康,控制性地引导小街片区的人居环境实现向着更高品质的趋近。

3.3 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

3.3.1 “城镇阳台”——适应性改造设计理念

图6 适应性改造设计理念示意图Fig.6 schematic diagram of adaptability reconstruction design philosophy

结合现场调研与分析,笔者认为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体系的构建中亟待解决的是与居民健康相关的居住环境问题,这就需要在片区中营造更多的融入自然、促进交往的公共开放空间。综合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项目组提出将“城镇阳台”作为本次适应性改造设计的核心理念(图6)。“阳台”空间将居住者从封闭阴暗的室内带向视野开阔、阳光充足的室外,促使人们更多地接触大自然。作为城市开放空间的子集,“城镇阳台”可被比拟为嵌入山地人居环境的插入式空间(Plugin-space),分为开放式空间等实体空间和视觉走廊等虚空间。

3.3.2 适应性改造设计的总体策略

依据适应性改造设计原则,设计中对小街片区的环境、空间和文脉进行整理和再塑造,旨在建构一个携带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基因的融合了生活居住、商业服务、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综合街区,并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柱和社会活动,为当地注入活力,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健康的需求。基于上述策略,改造设计将小街片区划分为农家娱乐区、旅游区、居住区、行政中心区和城市中心公园五大功能区块(图7)。

3.3.3 动态适应的平面形态和空间结构改造策略

图7 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总平面图Fig.7 master plan of the XiaoJie Blocks

为了实现更新、保护与发展的共赢,设计中扩大基地的红线范围,将红线周边划定为历史风貌协调区。总平面改造设计中沿用原有的城镇肌理,在整治原有空间节点的基础上,在适当位置开辟“城镇阳台”,即出挑的公共活动空间和线性视觉通廊,以便与小街片区原有的空间结构相协调。

图8 不同地块的处理Fig.8 dispositions of different blocks

图9 空间景观分析图Fig.9 analysis of space landscape

3.3.4 形态、尺度与色彩的适应性改造策略

改造设计中采用保存、修复、拆除、重建、保护性使用、保存相互关系等措施来改造不同程度损坏的原有片区建筑,在空间形态上沿用原有的街区肌理;在色彩处理上选择重庆街区中的“原色”;在尺度上化大为小,将新空间融入旧空间,使旧空间满足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图8)。

3.3.5 景观渗透的适应性改造策略

为顺应河流、山脉等原有地形,改造中将自然景观渗透于片区空间(图9),并注重关联边缘效应的发挥和微环境单元的塑造[14]。在磁器口古镇、特殊钢厂老厂区与基地的过渡区域规划城市中心公园和市民广场,使之成为一个有机体。在梳理原有片区道路的基础上整合主要道路,疏通5条视野开阔的视觉走廊,并着力打造9个城市开放“阳台”空间,为居住者提供日常交往和接近自然的平台。在视觉突变处和“阳台”空间的重要节点控制空间开放度,使插入式空间成为整个片区的景观标志,形成丰富的片区景观轮廓线(图10)。

3.3.6 提振空间活力的适应性改造策略

空间是否有活力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应片区人居环境的品质。小街片区活力的日渐衰退引发了老年人健康水平下降、社区凝聚力减弱、经济低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规划设计中强调完善片区市政、商业基础设施,强化与磁器口古镇的连接关系,打通片区南侧通向磁器口的通道,以吸引未来更多的潜在人流;以磁器口和特殊钢厂老厂区方向的城市中心公园和城市广场带动磁器口、小街和特钢片区的联合发展;在片区中心位置设置集行政办公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行政中心区,为小街空间活力的提振打开一个突破口;梳理片区内部的车行和人行流线,在西侧设置主入口,串通南北交通;增设广场和商业服务、艺术人文休闲带,加强宣传力度,全面打造动静皆宜的人居环境。

此外,政府需完善公众参与小街片区自我发展的机制,强化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并在深度、广度和政策上加强公众参与的力度,来实现小街片区的自组织、自管理、自保护和自发展[15]。

图10 改造后的片区景观轮廓线Fig.10 the skyline of Xiaojie Blocks after reconstruction

4 结 语

本文以人的健康问题为切入点,以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片区现状中的突出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探讨其改造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深入剖析小街片区现状中影响居住人群健康的关键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视觉走廊、“插入式空间”和“城镇阳台”的改造理念,进而探索关于空间结构、形态、尺度、色彩与景观、活力等的具体改造策略,并从政策层面上提出推进小街片区建设中的公众参与和自我发展,共同打造一个健康、稳定、生态、和谐的人居环境。

注释:

①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由美国的John Holland于1994年在Santafe研究所成立十周年时正式提出。这一理论的提出为人们认识、理解、控制和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的思路。重庆大学王中德在其论文《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中论证了CAS理论与复杂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契合,并客观指出了CAS理论在适应性方面的局限,于此不再赘述。

[1] 李丽雪, 徐峰, 卢健松. 湘北传统民居开口方式的气候适应性研究——以岳阳张谷英村传统住宅为例[J]. 华中建筑, 2012(12): 159-164.

[2] 汪洋. 山地人居环境空间信息图谱——理论与实证[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2.

[3] 张庆顺, 马跃峰, 魏宏杨. 山地人居环境设计的缘地策略研究[J], 新建筑, 2011(05): 76-80.

[4] 杜春兰. 环境资源的依附与景观个性重建:中国西南地区山地城市景观特性与建设策略[J]. 时代建筑, 2006(04): 56-59.

[5] 王中德. 西南山地城市公共空间规划设计的适应性理论与方法研究[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0.

[6] 吴良镛. 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98-112.

[7] 赵万民. 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探索和实践[J]. 建筑与文化, 2014(01): 170-172.

[8] 盛洁, 袁圣明. 基于健康城市理论的青岛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C]//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天津: 天津电子出版社, 2009: 470-484.

[9] 邓晓君. 基于健康城市理念的老年人生活空间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0] 保罗·诺克斯, 史蒂文·平奇. 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M]. 柴彦威,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9.

[11] Ganz M 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threatsand smoking in central[J]. Am J Public Health, 2000, 3(90): 367-371.

[12] 杨洋, 周玉锦, 邱培媛. 欧美学术界有关城市空间分异对于健康影响的研究综述[J].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3(03): 176-178.

[13] 董晶晶, 金广君. 论健康城市空间的双重属性[J]. 城市规划学刊, 2009(04): 22-26.

[14] 叶林, 邢忠, 颜文涛. 山地城市绿色空间规划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 29(04): 37-44.

[15] 吕斌, 王春. 历史街区可持续再生城市设计绩效的社会评估——北京南锣鼓巷地区开放式城市设计实践[J]. 城市规划, 2013(03): 31-38.

图片来源:

图1-3、5-10:作者绘制

图4:作者拍摄

(编辑:郑曦)

Study on the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Design Strategy for Human Settlements in Xiaojie Blocks of Chongqing Municipality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of mountainous cities and the aging of the society, the mountainous human settlement adaptability issues have raised increasing concerns in modern society. Particularly, coping strategies for human settlements and health in old blocks are extremely urgent. Taking the practice of the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in XiaoJie Blocks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of the human settlement adapt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inciple and the idea of town balcony. Supported by the theory of spatial segregation and Complex Adaptability System, the paper takes human health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summarizes concrete strategi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mountainous human settlement adaptability in Chongqing such as space catering, landscape penetration and“Balcony” space. It is expected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ountainous human settlements.

Human Settlements; Adaptive Reconstruction; CAS; Spacial Variation; Xiaojie Blocks

10.13791/j.cnki.hsfwest.20150214

曾旭东, 史培沛, 马亮. 重庆小街片区人居环境适应性改造设计策略初探[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5, 30(02): 71-75.

TU981

B

2095-6304(2015)02-0071-05

曾旭东: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zengxudong@126.com

史培沛: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马 亮: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3-11-1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