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肖九兰
(泰宁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 泰宁 354400)
立足泰宁县生产实际,结合本省渔业主推技术,2021年笔者在肖坊段农场开展山塘生态健康养殖试验示范,成效显著。总结如下。
1.山塘条件水面面积近80亩,塘深3.0~6.0米,淤泥少,阳光充足;上游是饮用水源水库,天然形成一定的落差,水质清澈、无污染。
2.养殖设施准备技术要点如下。
(1)修整。冬天干塘后及时清理塘底淤泥,检修、加固堤坝,疏通进排水渠道,设置好拦鱼栅。
(2)消毒。放苗时提前10~15天,选择晴天亩用100千克生石灰或5~7千克漂白粉干法消毒,以杀灭塘底的寄生虫及虫卵、病原菌、野杂鱼等。
(3)安装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4台,风送投饵机1台。
3.鱼种放养宜早不宜迟,春节前(1月26日)投放鲫鱼苗2 525千克(50 000尾),2月20日投放草鱼苗2 115千克(105 000尾),搭配适量鲢、鳙、鲤、鳜等(表1)。鱼种放养前用3%~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亦可用聚维酮碘20~30克/米³浸泡15~20分钟,浸泡时间视鱼种耐受反应情况灵活调整,可杀灭鱼体表及鳃部寄生虫和病原菌。
表1 鱼种放养情况
4.日常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1)投喂。坚持“定时、定位、定质、定量”原则,每天投喂2次,控制“八分饱”状态,避免投喂过饱引起消化不良和肠道疾病的发生,遇高温、雷雨、闷热、浮头等特殊天气适时调整投喂次数和投喂量。饵料选用品牌草鱼膨化料,搭配适量青草、稻禾等青饲料。摒弃传统投饵机,选用风送投饵机,投送面积广,分布均匀,能有效降低饵料粉碎率,同时使用方便,可减少用工量,节约劳动力。
(2)水质管理。一是加强巡塘,观察水色、天气变化、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和有无浮头现象等,坚持做好水温、溶氧、pH等监测,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二是适时开启增氧机,坚持“三开两不开”原则,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养成后期或连续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阴雨天中午不开,视天气情况灵活使用。三是定期泼洒生石灰,生长旺季每月亩施12~15千克生石灰1~2次,交替使用部分益生菌,可稳定养殖水环境,防病促生长。
(3)病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从清塘修整、鱼种消毒到水质调控、底质改良,全过程预防鱼病发生。定期轮换投喂不同药饵,泼洒不同外用药物,以达到病害防控目的。一旦发生烂鳃、寄生虫等疾病时,及时治疗,对症下药,不可盲目用药,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4)其他。保持生产和生活区环境整洁,做好养殖记录,包括鱼种放养、饵料投喂、病害防治措施、药物使用及捕捞销售情况等,便于总结经验和改进提高。
5.捕捞销售8月22日开始起捕,吊网网目2.5厘米,规格30米×50米,在装车附近安装一个选鱼台与吊网网箱相连。根据商家需求择机捕鱼,可移动吊网提高捕捞效果。
养殖周期近10个月,捕获草鱼、鲫鱼、花白鲢、鲤、鳜等81 850千克,收获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成鱼收获情况
总产值1 180 600元(14 758元/亩),扣除总成本798 300元(9 979元/亩),其中鱼种104 500元、塘租30 000元、饲料581 000元、渔药及生物制剂18 200元、机械设备8 600元、电费8 000元、雇工工资48 000元,总利润382 300元,亩利润达到了4 779元,投入与产出比1∶1.48,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该试验山塘水源丰富且高低落差形成自然长流水,溶氧足,配置的增氧机多在特殊天气采取防范措施下使用,既节省了不少资源,又为鱼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从而减少鱼病发生,提高水域生产力。
山塘周边植被好,部分青草就地可取,搭配投喂青饲料,可有效降低饵料系数(本试验饵料系数1.63),与单纯投喂饲料相比,每千克鱼节约成本1元以上,且草鱼肉质好、体形匀称、售价高,是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草鱼苗放养规格较小,可适当投放大规格鱼种,以提高成活率;套养的鳜鱼成活率也低,可能是苗种质量问题,建议养殖户今后在鱼种选择方面一定要向正规苗种场选购,以免得不偿失。同时,可尝试其他品种试养,如马口鱼、倒刺鲃等,丰富当地水产品市场。
另外,因销售渠道狭窄,仅辐射本地及周边县,缺乏大宗客户,捕捞成本大,亦增加损耗,可依托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推介,拓宽销售面,力争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