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杨群义
(盐城市农业农村局,江苏 盐城 224002)
盐城市地处江苏沿海中部,兼具海洋和内陆两大水域,是重要的渔业大市。盐城渔业位次高、分量重,从全国来看,水产品年产量120 万吨,在全国地级市中排名第十位,全国每50 千克水产品中有近1千克来自盐城;从全省来看,水产养殖面积占全省的1/5,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4;从全市来看,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1/4。做好盐城渔业工作,完成好“保供给、美水域、促增收”的目标任务,责任重大。
从优势方面来看,进入2021 年,整个渔业市场形势以“渔价走高、效益提升”为基本特征,呈现出多年难得一见的“大牛势”,预计这种态势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期。
从劣势方面来看,渔业发展面临“大挑战”。一是资源供给不足。近两年全市沿海滩涂养殖面积退减20 多万亩,渔业发展面临如何拓展发展空间的考验。二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防治水产养殖污染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渔业发展面临如何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的考验。三是病害的挑战。异育银鲫曾经是盐城市规模较大的特色产业,由于鳃出血病大面积发生,全市异育银鲫养殖产量从40 多万吨降到4 万多吨。四是如何抓好安全生产。渔业安全生产特别是海洋渔业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监管较难,渔业发展面临如何统筹发展与安全的考验。五是市场供求变动。渔业经济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市场需求和供给处在不断动态调整之中,新的需求不断增加,渔业发展面临如何不断适应市场需求、进行结构调整的考验。
从盐城的实际出发,今后一段时期渔业发展应突出“绿色健康、高质高效”主题,抓住渔业高质量发展主线,重点做好优布局、抓发展、转绿色、兴渔港、强管理5个方面工作。
1.优布局,放大渔业特色优势 坚持陆海统筹,落实《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进一步优化渔业空间布局,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一是构建“一带二区”产业格局。建设沿海现代渔业产业带,重点推动沿海渔港经济区建设,发展海水虾蟹和经济贝藻类、集中连片规模化鲫鱼特色水产养殖,打造商品鱼重要供给基地。里下河地区建设生态渔业拓展区,重点发展河蟹生态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及形式多样的休闲渔业新业态;沿海高速公路沿线建设虾类绿色发展集聚区,重点发展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健康高效养殖及水产品加工业。二是壮大4 个特色产业。围绕“一条鱼、一只蟹、一尾虾、一片藻”,重点推动30万亩鲫鱼池塘多品种健康养殖、提升35 万亩中华绒螯蟹良种化水平、实施20 万亩淡水虾类池塘生态化改造、开展5万亩条斑紫菜清洁化生产及全产业链配套,发挥产业优势,打造盐城渔业特色名片。
2.抓发展,提高渔业发展质量 一是拓空间。大力发展提升稻渔综合种养,力争“十四五”发展到50 万亩以上;积极发展设施化、工厂化渔业;探索发展大水面生态增殖渔业,在大纵湖、九龙口等大水面开展“人放天养”;全力发展海洋牧场渔业,“十四五”期间重点支持滨海农旅集团以及龙源、三峡等海上风电企业,探索开展与海上风电场融合发展的海洋牧场,进一步拓展渔业发展空间。二是培增点。加大招商引资,新发展一批渔业全产业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持续向产业链终端、价值链高端延伸。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培植新的增长点。三是调结构。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渔业品种结构、养殖结构、产业结构,进一步调高效益、调优品质、调好生态、调美景观、调强产业。四是强种业。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全力推进种业振兴。开展水产种质资源普查;扶持优势种业企业,实施一批水产种业+揭榜挂帅项目;提升水产种业基地(良种场、良繁场)建设水平。五是抓双创。一抓科技创新,确立科技创新核心地位,依托盐城水产科学研究,开展一批重点实用课题研究攻关,坚定走科技内涵型发展之路。二抓品牌创建,大力实施质量兴渔、绿色兴渔、品牌兴渔战略。六是建园区。积极创建一批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现代渔业园区。
3.转绿色,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一是加快实施池塘生态化改造,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坚持高标准推动,以池塘结构合理、进排水系畅通、基础设施配套、尾水达标排放为目标,推进高标准鱼池建设;实行多模式推进,针对不同池塘养殖产品、养殖模式、养殖密度,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尾水净化处理模式;实施项目化管理,充分利用财政资金支持池塘生态化改造,力争“十四五”期间全面完成改造。二是严管大棚虾养殖,解决高密度养殖污染问题。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管虾塘开发。严禁新增任何虾塘开发,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制止、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实行部门齐抓共管,规范设施大棚虾养殖。建立设施大棚虾养殖档案卡,实行“一户一卡”管理,确保做到“两个到位、一个保证”,即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和尾水净化区配套到位,养殖尾水排放申报备案到位,保证养殖尾水达标排放。逐户引导办齐地下取水许可手续、设施农用地备案手续和环评备案手续。三是推进生态健康养殖,促进渔业环境友好。积极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疫苗免疫、生态防控措施,加快推进水产养殖用兽药减量行动。实施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行动,严格限制冰鲜杂鱼等直接投喂。
4.兴渔港,推动渔港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渔港建设。搭建筹资平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按照渔港建设规划、渔港设计规范加快标准渔港建设,优化提升黄沙港国家中心渔港、大丰斗龙港一级渔港,加快响水陈家港二级渔港配套设施建设进度,规划建设东台弶港渔港、滨海翻身河渔港,推进渔港全面提档升级。同步建设和完善港区渔需物资供应、船舶维修、水产品交易、冷藏、运输、加水、加冰、加油等经营性服务设施。到2025 年,努力建成一批布局科学、权责明确、配套完善、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管理规范的新型渔港。二是推进港产融合发展。重点围绕贝类、紫菜、蟹苗、对虾4个特色产业,培育港区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渔业与渔港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渔港休闲观光旅游,打造渔港特色街区、渔文化体验区,弶港、新洋港、斗龙港等要与黄海湿地旅游有机结合;翻身河渔港与月亮湾、黄河入海口景区相衔接;陈家港与灌河口风光带建设相结合,加快打造一批各有亮点、各具特色的沿海现代化渔港。三是推动港镇联动发展。着力推进以渔港为核心,港城建设与配套服务产业融合发展的滨海-响水、射阳、大丰、东台4个渔港经济区。规划发展射阳黄沙港等5个特色渔港小镇及滨海翻身河等6个沿海特色渔村。
5.强管理,确保实现渔业安全 一是加强渔业生产安全监管。全面落实渔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改进技术装备,不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防灾避险能力,努力构建渔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效遏制渔业安全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业经济安全发展。二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实生产经营者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快推动养殖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养殖水产品追溯体系,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强化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等投入品质量监管,引导养殖户健全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记录制度,实行养殖用药“白名单”制度,加强对水产养殖投入品使用的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水产养殖用饲料、兽药的行为。三是加强水域生态安全和资源监管。强化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进一步加大对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积极开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宣传活动。科学、规范、有序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积极使用财政资金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指导用海企业落实海域生态补偿资金放流。积极组织开展“全国放鱼日”等重大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