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倒刺鲃山塘生态精养技术研究及应用

时间:2024-07-28

陈 炜,郑肥拓

(台州市黄岩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台州 318020)

倒刺鲃的人工养殖在浙江、福建发展迅猛,但是在台州市黄岩区这样一个山塘水库居多的地区还没有养殖的先例。黄岩区乡村山水秀美,环境优美,将倒刺鲃山塘生态精养引入黄岩区,既能充分发挥黄岩区的生态优势,又能拓宽当地养殖户的收入渠道,具有非常好的效益。

一、山塘选择与改造

1.山塘选择

项目实施地选择在院桥镇占堂村大朗坦山塘,山塘共3口,总面积6.5亩,实施面积4亩。项目实施的山塘交通非常便利,且当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周围没有化工污染,水系独立,水质清新,可为倒刺鲃生态养殖提供优质水源。

2.山塘改造

山塘改造在1-2月进行,选取其中4亩进行改造,先将山塘的水抽干,挖出塘中的淤泥,挖出的淤泥用于堆高山塘四周的塘埂,并对塘埂进行加固。另外,为防止倒刺鲃逃跑和敌害的入侵,在进排水口用网布拦截,并在山塘的四周设置高1米左右的防逃网。

二、试验方法

1.消毒与培肥

在山塘改造完毕后,经过5~7天曝晒再注水。初期先注水10厘米左右,之后用生石灰100千克/亩兑水后趁热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消毒;在1周后继续注水,让山塘水位达到1米左右,然后每亩施尿素3千克、复合肥4千克进行培肥。

2.倒刺鲃鱼种的选购及引进

倒刺鲃鱼种的选购及引进在2月底、3月初进行,本项目选用的倒刺鲃从天台县引进,选取活泼、体色光亮、鳞片完好、健壮无病、规格50~100克/尾的倒刺鲃鱼种。

3.鱼种放养

放养的鱼种为打包运回来的当天鱼种,放养量800~1 200尾/亩;放养前先准备一个稍大点的盆,用3%~5%食盐水给鱼种消毒使用;放养时不直接打开包装袋,先将包装袋连鱼种一起放在山塘水中漂浮浸泡10分钟左右,等到包装袋水温与山塘水温相近时,再打开包装袋缓慢将鱼种倒入提前稀释好的食盐水中消毒10分钟,最后将鱼种再缓慢放入山塘中。为调节山塘水质,混养体长10~15厘米的鳙鱼50尾/亩,放养前也同样用稀释好的食盐水消毒10分钟。

4.日常管理

(1)饵料投喂。采用优质的配合饲料(浮性),平时也可投喂少量的青草等青饲料,根据鱼的生长情况,养殖过程中可适当对饵料的大小进行调整,平时注意要保持饵料新鲜、干燥,一旦发现受潮变质则不进行投喂,以免鱼病的发生。

饵料投喂按照传统投喂方式进行,遵循“四定”原则,每天投喂3次,分别为8:00、12:00、16:00。投饵量根据鱼体重来确定,约为整个山塘中养殖鱼总重量的3%~5%,平时根据天气、水温变化、吃食情况可适度进行调整。一般在天气较好、水温合适、鱼比较活跃时适当增加投饵;相反,当天气阴沉、水温较低或较高、鱼游动缓慢时则应适当减少投饵。投饵地点应该选择比较安静的山塘边缘,并在靠近塘边的地方用4根毛竹固定网布的4个角后设置在山塘中,形成1个约10米2的食台,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和残饵清理。饵料投喂时要有一定的技巧,刚开始应散而少,并敲击竹竿发出响声,渐渐将鱼驯化成一听到响声就来吃食的状态;等到山塘中的鱼较密集时要加快投饵量和投饵速度;当鱼吃饱,对饲料争抢减弱且逐渐散去向山塘中游走时,应放慢投饵速度并逐渐停止投食,整个投饵过程维持30~40分钟。

(2)水质管理。倒刺鲃对水质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山塘水质和水中溶氧的变化,要保持养殖山塘水的清新,水体的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溶氧控制在4毫克/升以上。鱼种放养前山塘水位维持在1米左右即可,鱼种放养后需逐渐注水,使山塘水位维持在1.5米左右。平时要勤换水,一般每隔15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量大致为山塘水量的1/3;温度较高的夏季应加大换水频率,一般控制在每10天换水1次;平时根据天气情况适度打开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

倒刺鲃喜欢比较安静的养殖环境,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山塘周围安静,勤巡塘,观察山塘水色、水质变化等情况。若发现水质不好则要及时进行换水,另外要及时清理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杂质,并且还要做好防逃、防盗等工作。

(3)鱼病防治。倒刺鲃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是在人工养殖时由于操作不慎,也有可能导致鱼病的发生。病害防治要按照“全面预防、积极治疗、防重于治”的方针,养殖操作时要仔细、多观察、早发现、早处理,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山塘水质优良、控制好饲料投喂量,平时生产操作时注意避免幅度过大使鱼体受伤;每隔15天用生石灰20千克/亩兑水全塘泼洒进行消毒。

倒刺鲃在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细菌性烂鳃病和肠炎病等。水霉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在平时拉网、运输过程中操作不当,使鱼体发生碰撞受伤,水体中水霉菌的寄生而导致,特别是在春秋两季水温在15~20℃时发病率最高。细菌性烂鳃病发病时鱼在水中行动迟缓,离开鱼群单独游动,鱼体色发黑,鳃丝腐烂发白,并有较多的黏液和污泥,严重时鳃盖骨中间部分的表皮会出现腐烂。发生肠炎病时鱼在水中行动迟缓,离开鱼群单独游动,病鱼食欲减退,出现停食;病鱼腹部胀大,肛门红肿;解剖后肠道出现充血发炎,并有大量的黄色黏液。

本项目由于消毒、预防等工作做得比较好,在实施期间无重大病害发生。

三、结果

在当年的12月到第2年的2月对山塘中的鱼进行捕捞筛选,对已达到商品规格(0.75千克/尾)的倒刺鲃及时起捕上市,并且增设网箱,把规格400克/尾以上的倒刺鲃转入网箱继续养殖,同时视情况适当补放一些倒刺鲃鱼种,为第2年的养殖打好基础。

经过两年的实施,本项目实际投入资金15.95万元,见表1。

表1 投资概算

由于2019年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本试验有将近1.92吨的饲料被浸泡损失,因此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应该将这批损失饲料减去;另外堤坝基础设施、增氧机和网箱按照6年使用年限进行折损,此项目两年的实际成本为11.08万元。

经过对鱼种捕捞测算:倒刺鲃总产量2 190千克,亩产量547.5千克,产值15.33万元;鳙鱼总产量210千克,亩产量52.5千克,产值0.51万元;项目总产值15.84万元,扣除成本11.08万元,总利润4.76万元。每亩池塘的综合年利润达5 950元,效益可观。

四、总结

黄岩区山塘水库有600多座,因大中型水库水源保护而列入禁养区,一些小型水库及山塘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由于养殖模式单一,品种传统,山塘养殖的效益一直不高,制约了山塘养殖业的发展。通过此项目实施,可以看出开展倒刺鲃山塘生态精养符合黄岩区渔业产业发展方向,养殖潜力巨大,对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意义和作用重大。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