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任朝颖,贺 蝶,李 杨,杨成年,韩璐璐,阳龙江,朱成科
(西南大学水产学院,重庆 402460)
斜管虫是危害翘嘴鳜夏花的主要寄生虫之一,会刺激和破坏鱼体皮肤及鳃部,引起病鱼分泌大量黏液,使皮肤及鳃的表面呈苍白色或皮肤表面形成一层灰色的薄膜,严重时患病鱼漂浮水面、呼吸困难、鳃盖泛金红色,常导致鳜鱼苗在短时间内大量死亡。本案例于2021年6月发生在西南大学水产养殖实训基地的翘嘴鳜夏花培育池,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西南大学水产养殖实训基地的水泥池规格为长3.6米、宽2.6米、水深0.5米,其中8个池用于本次夏花培育。进水口与排水口位于池子对角线,排水口处的拦网上盖有纱绢布用以防逃。2021年5月初,于每个水泥池内培育体长6~8毫米的翘嘴鳜2 000尾,同时各培育池投放适量的草鱼水花,保证能够及时供应足够的适口饵料。采用静水培育方式,通过微孔纳米圆环盘和旋涡式气泵为水体增氧,每个培育池配备1个微孔纳米圆环盘,每4个培育池共用1个370瓦的气泵,以保证24小时不间断增氧。
6月9日,天气阴,北风2级,气温21~29℃。9:00时水温为23℃,大部分翘嘴鳜活动基本正常,个别翘嘴鳜在水中离群独游,体色发黑、消瘦,活动能力较弱,摄食行为、游泳能力有所减弱(图1)。17:00时水温为25℃,少数翘嘴鳜在水中快速不规则游窜、翻滚、狂游挣扎或在水面漂浮不动,形态似死鱼,活动能力大幅减弱,开始出现少量死鱼。
图1 患病鱼夏花
在实验室对养殖水体的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为水温24℃、溶氧8.28毫克/升、pH 7.32、氨氮0.121毫克/升、亚硝酸盐0.005毫克/升。在8个培育池中,每个池随机抽取5尾疑似患病翘嘴鳜检查,肉眼可见患病鱼体色加深、鳃盖张开、体表黏液增多,用镊子在病鱼体表可轻轻刮下白色黏液。在每个培育池抽样检查中,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病鱼数量均过半,且在鳃、背鳍、臀鳍、尾鳍等部位发现不同数量的斜管虫(图2、图3),最多时在低倍镜下每个视野高达20余个,另可零星发现极少数车轮虫。
图2 显微镜下的斜管虫(10倍×20倍)
图3 显微镜下的斜管虫(10倍×40倍)
根据上述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判断为斜管虫寄生引起的翘嘴鳜斜管虫病。
于确诊后的第2天早上,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使池水中药物浓度达到0.7毫克/升,浸泡0.5小时,随后更换1/3的池水。泼洒药物后持续开动增氧机,以预防因缺氧造成鱼体死亡。用药后注意观察,如发现鱼体有不安表现时,应及时加注新水急救。下午于各个培育池随机取样镜检,发现斜管虫数量减少,但未完全杀灭,继续全池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药物浓度加大至1.0毫克/升,并于用药后0.5小时及时更换新水。晚上再次镜检,未发现斜管虫。次日早晨全池泼洒聚维酮碘0.25毫克/升,第3日用纤灭干姜调和粉全池泼洒,以改善水体环境。
1.严格清塘消毒 养殖用水及水源可使用茶饼和生石灰、漂白粉,同时应经常检查进排水口是否破漏,防治敌害生物进入池内。
2.加强水质管理 翘嘴鳜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喜欢溶氧丰富的水体环境,良好的水质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增强抗病力。翘嘴鳜培育池在日常管理中要保持水体溶氧在5毫克/升以上,经常注换新水,并及时清除死鱼和残饵粪便,确保水质清新。
3.严格鱼种消毒 放养鱼种时应选择健壮无病的鱼种,对鱼种进行严格检疫。放养前要用药物对翘嘴鳜种进行消毒,浸洗时间视水温等因素而定。由于鳜鱼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即自开口起以活鱼饵为食,故投喂无病饵料鱼也是预防翘嘴鳜疾病的重要措施。
4.及时分池培育 由于翘嘴鳜苗培育需投喂大量饵料鱼,故翘嘴鳜苗的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其次,培育期间翘嘴鳜苗会由于捕食不均、个体生长差异过大、饵料鱼供应不足,导致相互残杀,严重影响育苗成活率,故要适时分级分疏培育。
水霉病和纤毛虫病是翘嘴鳜培育期间对其危害最大的病害,病原体在水温20~30℃时会大量繁殖并感染鱼苗,常导致鱼大量死亡。剑水蚤、水蜈蚣等也会对翘嘴鳜苗造成危害,要求对培育池的进水进行严格过滤。在培育期间必须坚持每天对鱼苗进行抽样检查,发现有病害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