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根除“SCI至上”顽疾 建立新型人才评价机制

时间:2024-07-28

赵 娟,吴蓓蓓

(1.鹰潭市委宣传部,江西 鹰潭 335000;2.温州市少年宫,浙江 温州 325000)

1 引言

***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SCI 从上世纪80 年代末引入中国后,迅速成为中国科研论文的主流评价标准,在科研人才招聘、职称评定,乃至学位资格获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伴随SCI 论文标准的过度、扭曲使用,“为论文而论文”的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加剧了“不择手段”发论文的不良倾向,甚至催生出相关无形产业链,导致论文发表数量与真实科研创新能力之间呈现出巨大鸿沟。

大量科研经费的投入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我国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企业创新能力较弱、技术型企业较少且相对薄弱的现状。以SCI 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评价人才及科研成果的指标导向将人才价值观从由学科带头人同时注重团结协作转变为孤芳自赏、崇拜竞争、不论合作;科研方向从有效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满足国家需求转变为微观世界里研究“国际前沿”、“国际热点”;科研成果评价标准从应用部门与社会评价相结合转变为SCI(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 )论文的引用频次与影响因子;人才选用从以国内培养为主转变为轻视培养、直接引进;科研队伍从重视思想碰撞,彰显合作精神转变为研究人员各自为政。

2 “SCI 至上”产生的根源

SCI 作为目前公认的全球最具权威的科技文献三大检索系统之一,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评价效率,压缩了评价上的模糊空间,但一味的“路径依赖”导致脚踏实地、专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不断减少,SCI受到高度追捧与推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科技评价的功利化导向

SCI 论文数、被引数、热点论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考核科研人员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项目的重要指标,为追求论文数量和发表杂志的“档次”,论文成为他们思想深处的价值坐标系[1]。正如熊十力先生所说“遇事无从深入徒养成浮动性。大家共趋于世所矜尚之一途,其余千途万途,一切废弃。”某些高校在人才引进政策中将SCI 等同于1 篇20万元,受这一评价机制的影响,科研工作者争相到国外期刊发表,甚至花费高昂的国外期刊发表费用,免费为西方科研工作劳动。在SCI“决定论”的强烈氛围里,专注与沉稳的学术精神逐渐丧失,科研界人心浮躁,急于求成的现象更为凸显。

2.2 本土期刊的认可度较低

一方面,国内部分科技期刊无论从质量还是影响力方面确实与国外知名科技期刊存在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学术界对国内优秀期刊认可度不高,将SCI 论文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忽视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实际效果以及对解决生产实践中关键技术问题的实际贡献,这一问题导致最新的科研成果被国外攫取,同时,国内研究人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才可以阅读、订购,据统计,我国211 高校每年花费在国外文献数据库使用权购买方面的金额大约为十几亿元,并且购买的只是一年的使用权,而非永久性文献。

2.3 学术文化的自信感缺失

如果说“SCI 至上”是将国内优秀论文推向国外的外部力量,那么导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内在原因则是我国科研人员缺乏学术研究“文化自信”。有些科研工作者盲目崇拜国际期刊,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领域大都从国外“引进”,甚至将国外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奉为自己的研究目标。特别是在人才评价方面,对没有国外权威文章,没有国际头衔致力于国家需求研究的科研学者嗤之以鼻,重视外国专家的评审意见,在微观世界里紧跟“国际前沿”和“国际热点”,以西方模式的学术思想评判科研成果。

3 “SCI 至上”引发的影响

进入21 世纪,作为SCI 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二的中国并没有因为科研经费投入的持续增长取得科技界相匹配的实际成果,与之相反的是中国的科研资金、人才选拔正在被西方国家的SCI 论文评价指标所支配,高投入低回报的评价机制暴露出以“科研”评“科研”,一把尺子衡量一切学术成果的局限性[2],并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以科学研究为根本目标的学术初心。

3.1 人才价值观不断扭曲

SCI 类的论文不仅是学术成果,更是部分学者炫耀自身价值、社会地位的头衔标志。热衷于SCI的权威学者对西方模式与标准的崇拜已成为他们固化的习惯。SCI 论文在价值考量中,逐渐演变为现实中的一种权利。以项目、经费、荣誉为手段,对申请经费学者加以鼓励,对部分学者及成果进行贬低甚至封杀。另一方面,作为国内知名重点院校985、211 院校,对于SCI 论文也曾有着硬性要求,南京大学是我国第一个引入SCI 考核体系的重点高校,对于SCI 论文的奖励标准是一篇一千元左右。若能发表一篇Nature、Science 这种顶级期刊的论证,不仅可以获得巨额奖金,还将获得更多丰厚的回报[3]。SCI 论文的发表数量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位授予,博士毕业生一般要求发表2~3 篇SCI 论文才可以取得学位证书。学生、学者们被论文“绑架”,甚至成为文章的奴隶,在照搬西方“国际一流”框架模式的同时摒弃实际意义上的真正创新,在学术研究领域失去了研究科学的自主权和灵活性,“SCI至上”变相成了科学研究事业发展的“动力”,人才选用与人才考核的“温床”。

3.2 人才选拔受到SCI 间接支配

西方科研制度与SCI 标准的植入让我国科研队伍逐渐丧失了对西方模式的鉴别与评判。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袁隆平院士在评为国家科技最高奖时,曾因SCI 论文发布数量仅为60 多篇遭到质疑,以“SCI 至上”的评价机制正背离科学事业“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4],不可避免地扼杀了科研工作者的科技创造力,导致我国科技界创新不足、思想贫瘠,一些国家发展急需的课题,因不是“国际前沿”而进展迟缓。同时,“SCI 至上”忽略了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人才的差异化,违背了国家实行人才评价制度的初衷,导致科研工作者疲于追求论文发表的的速度和数量,对于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技术研究动力不足。再者,很多重大的科技成果无法用SCI 评价,例如早期信息技术研究不是学术研究就可以实现的。科研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世界和改造世界,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多科技成果并不一定以论文的形式来呈现,SCI 论文及相关指标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简单以SCI 论文相关指标评价人才必然禁锢了专业人才的发展空间。

3.3 科学家精神逐渐丧失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科研工作者肩负着国家使命,需要在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中凝练科学问题,在基础研究过程积极探索,既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也要注重从产业和社会发展实践中抽出科学和技术问题。“SCI 至上”让“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精神逐渐“褪色”,“忠于科学、追求真理”的国家情怀不再提倡,专注与沉稳的科研精神逐渐丧失。越来越多的学者在长期“纸上谈兵”的大环境里已经“适应了”,觉得在暖房里创作,也很舒服,甚至还很有“成就感”。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严重腐蚀,很少有人愿意到到山区野外做考证,到田间地头做调研、到检验站点做实验,艰苦环境下专注科研探索的“工匠”少了,微观世界里照搬“国际前沿”的“精英”逐渐增多。

4 破除“SCI 至上”顽疾的实现路径

“SCI 至上”直接导致了良莠不齐的学术论文激增。抄袭、造假等急功近利的学术行为扭曲了学术研究的初心与使命,阻碍了科技创新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关键作用的发挥。2020 年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而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能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短期内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公共能力很大程度上还依赖基础研究水平的提升,同时基础研究人员的培育离不开科学有效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

4.1 建立全方位人才评价,破除“SCI 至上”的不良导向

由于SCI 的导向,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不得不把论文发表在国外期刊上,“SCI 至上”导致中国知识产权大量流失。能否在国际上成为科技的“领跑者”,在国际国内环境没有重大改变,科研经费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科技评价机制和导向。根除“SCI 至上”顽疾重点是破除过度看重论文数量多少、影响因子高低,忽视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和影响。83 岁的钟南山院士在SCI 上发表的文章仅为百十篇,相比较目前已发表数百篇SCI 论文的多产院士,钟南山所创造的价值无疑是对“SCI 至上”这种标准的讽刺,他在疫情期间对中国做出的贡献远远超过了那些以SCI数量和影响因子评价的标准。与此同时,还需建立起与破除“SCI 至上”导向相适应的人才评价体系[5],以同行评价为基础,引入社会评价与市场评价,尊重人才发展规律,根据人才的成长路径更加关注科研人员的个体成长及其在科研过程中的潜在贡献。

4.2 建立多维度人才评价,培育国内高质量科技期刊

科学研究是复杂的高智力活动,不同学科的特点并不相同,使用同一标准评价必然忽视了不同学科之间表现形式的差异。经过数十年的奋斗,中国正从世界跑道科研界的“观众”发展为“跟跑运动员”。科研成果的评价应更加注重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是否对社会经济发展、国家科技创新有现实作用与意义,是否履行了国家使命、满足了国家发展需求,产生了实际影响力。以培育打造世界一流的国内顶级期刊为目标,推动中国学术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支持国内创办顶级期刊,提升已有知名期刊。以评定政策的引导和认同加持,吸引国内外学者在中国发表论文,降低投入成本,有效促进科研成果在国内优先应用。另一方面,一味追求在国际期刊发表“顶级论文”的错误思想要坚决根除,科研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术业有专攻”,不同研究层次、不同研究领域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核心工作目标,对其评价也应当从多个角度,不同维度建立人才评价标准。

4.3 注重差异化人才评价,完善学术科研成果评价机制

由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指出[6],对不同类型的科研工作应分别建立各有侧重的评价路径。SCI 论文相关标准在某一方面确实体现了学者的学术研究水平,但不能将SCI 论文相关标准作为所有研究成果的评价指标,科研成果和人才评定标准需要多元化,应根据人才的职业、岗位、研究领域实行分类评价,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发展潜力与当前业绩、学术共通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方式科学合理的实施评价。具体可通过规定SCI 论文数量上限,或在成果评定中注明权重等作为重要评定指标,完善科研成果评价机制。同时,对于学术成果应建立一套公平合理的研发人员持股机制,激励研发人员创造出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国际学术影响力更强的学术成果。

4.4 建立全周期人才评价,重视学术成果转化应用

人才评价机制建设的根本目标在于评价过程中凸显各类人才的特点,激发其内在活力,使其得到更好的开发与发展[7]。“SCI 至上”带来的直接影响是科研工作者脱离实际,脱离国家需求,应付于各种评审、总结、交账中。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鼓励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要注重基础性研究,鼓励成果创新应用;不断加大应用基础研究,建立科研人员对接联系企业机制,切实强化科技服务和转化成效,以解决企业问题作为考核评价依据。建立全周期的人才评价体系需要科学设置人才评价周期,鼓励持续研究与长期积累,改变当前由“SCI 至上”引发的人才评价“短视化”现象,让人才评价工作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客观公正。

5 结语

“SCI 至上”的评价指挥棒,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以论文发表为根本目标的异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文化自信,而且间接支配和操纵着我国的人才选拔机制、科研经费流向。造成“SCI 至上”的原因是多元的,但根本原因还是利益的驱动,巨大市场需求让国外期刊以“收割”中国科学家为目标实现了“名利双收”。这种只看结果、不问过程的评价奖励机制,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切断无形的利益链条,同时建立科学有效、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学术和科技评价机制,帮助科研工作者创作出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更有价值的学术论文。

根除“SCI 至上”顽疾不代表论文的学术价值不重要了,论文是是非常重要的学术载体,是国际科技竞争和科研竞争的必需要素。根除“SCI 至上”顽疾是为了提升基础研究领域高质量论文的标准,引导科技工作者更加关注论文质量,消除功利化的“以刊评文”,通过建立中国特色新型评价体系更好发挥科技评价对科研机构行为的导向作用,以科学有效公正合理的人才评价机制面对全面提高质量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根除“SCI 至上”顽疾对于充分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