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邹 红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战略发展部,山东 济南250101)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生产要素投入为主导的数量扩张转变为创新为驱动的质量提升。在此背景下,具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才能充分利用新时代的有利机遇,实施战略创新,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引领者。企业竞争优势来自核心竞争力,这种能力是企业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并且不可替代。在新时代,中国钢铁企业只有坚持价值创造导向,改造提升旧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世界一流钢铁企业。以下针对近年来入围WSD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进行分析,探讨优秀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代中国钢铁企业培育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主要路径。
自2004年以来,WSD每年都要发布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排名,评价方法是设置代表钢铁企业竞争力的若干项指标,根据企业上一年度的经营业绩,给每项指标打分并计算加权平均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序,排名靠前代表企业竞争力强。
自2011年开始,WSD年度评价指标均为23项,每项指标分值为1~10分,并被赋予2%~6%的权重。从指标构成看,2014年~2019年,每年权重为6%的指标6项,权重为5%的指标7项,两类指标个数合计占比约56%,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大。从指标内容看,权重为6%的指标有规模、国内市场定价能力、削减成本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盈利能力、下游和非钢业务以及并购、联盟与合资;权重为5%的指标有规模、产能扩张、高附加值产品、转换成本与收益、拥有铁矿、资产负债表、来自竞争者威胁,这两类指标在个别年份稍有调整。总体上,2011年之后年度指标构成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从价值创造角度分析,上述指标基本能够反映钢铁企业从事价值活动所具有的能力,涉及采购、制造、营销、销售活动和技术开发活动,以及价值活动在垂直方向的延伸,这些能力能够促进企业形成低成本、差异化或者二者兼备的竞争优势。
自2014年以来,在WSD年度排名中,一直位于前10位的企业有浦项(韩国)、纽柯(美国)、新日铁住金(日本)、谢维尔(俄罗斯)、新利佩茨克(俄罗斯)和京德勒西南钢铁(印度),其中浦项始终保持第一位。以2019年为例,选取权重为6%及5%的指标,对7家企业得分(8~10分)进行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根据表1显示的分数,6家企业中: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有浦项、纽柯。资源掌控能力突出的有谢维尔和新利佩茨克,京德勒西南钢铁相对突出。成本控制能力除纽柯之外,其余5家相对突出。制造能力(转换成本与收益能力)突出的有浦项、纽柯、新日铁住金和京德勒西南钢铁,谢维尔相对突出。市场控制能力相对突出的有浦项、谢维尔、新日铁住金和新利佩茨克。盈利能力突出的有新日铁住金,其余5家相对突出。下游业务(钢铁价值链的延伸)突出的有浦项、纽柯和新日铁住金。并购联盟与合资能力突出的有浦项、纽柯和新日铁住金,京德勒西南钢铁相对突出。规模和高附加值产品能力突出的有浦项和新日铁住金。资产质量突出的有谢维尔和新利佩茨克,相对突出的有浦项、纽柯。来自竞争者威胁相对小的有新日铁住金、谢维尔和新利佩茨克。产能扩张能力突出的有京德勒西南钢铁,相对突出的有纽柯、浦项。
表1 浦项等6家位于2019年WSD排名前10位企业评价指标得分
钢铁产业是技术、资金、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产业链长,上下游产业多,企业内外部价值链、技术链、供应链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企业的价值体系。上述关于全球最具竞争力钢铁企业的分析表明,在复杂的价值体系中,钢铁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是在价值创造过程中,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为自身和客户创造价值的独特能力,主要包括:1)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首要驱动。2)资源控制,从价值创造源头保障企业运行的稳定供应。3)成本控制,保障企业价值创造过程实现成本领先。4)市场控制,保证企业价值创造获得超额回报。5)高效制造,是企业价值创造体现品牌化、绿色化、智能化。6)要素整合,是企业完成价值创造需要制造、服务、资本、人力资源的协调整合。7)跨国经营,是企业价值创造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和延伸。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钢铁企业竞争力日益提高,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进入WSD年度榜单的中国企业有宝钢、沙钢、鞍钢、马钢、武钢(2017年及以后并入宝钢),但位次都在10位之后(2017年宝钢位居第10位)。宝钢(即中国宝武)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但与浦项相比,关键指标得分还存在差距(见表2)。随着市场全球化以及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中国钢铁企业将在国内外多个市场与浦项等国际强势企业竞争。国内企业只有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提高竞争优势,才能超越强势对手,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胜出。
表2 2019年宝钢与浦项的指标得分对比(权重为6%)
从国际看,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升级,英国无条件脱欧风险加大,地缘政治引发动荡,贸易保护主义升级,反全球化思潮出现,外汇市场波动,国际贸易壁垒加大……这些因素将对中国钢铁企业开展国际贸易、国际产能合作等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世界越来越多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这将为中国钢铁企业走出去加入全球供应链,延伸价值链提供有利条件。
从国内看,中国经济由“三期叠加”的新常态进入转型升级的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是根本要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改造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在政策层面,国家出台一系列财政金融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减税降费,降低制度成本,促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这将为钢铁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产业环境包括供应商、消费者、潜在加入者、替代品和现有竞争者,这5种力量相互影响的结果决定产业的吸引力和盈利能力,是企业经营面对的直接环境。就中国钢铁企业而言,对海外铁矿石的高度依存还将持续,海外四大矿山仍保持强势,不过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生产消费进入“弧顶平台期”,铁矿石需求增速放缓,这种局面将有所缓解。用户方面,随着建筑、机械、汽车、铁路运输、能源等主要用钢产业转型发展,对钢铁企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服务要求升级。随着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浦项、新日铁住金等外资企业将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虽然国家严控钢铁产能增加,但受市场预期影响,国内企业依然存在产能扩张冲动,加大市场风险。总之,在上下游产业两面夹击、国外竞争者进入、以及国内竞争者扩张的共同作用下,从长期看,国内钢铁产业平均盈利能力将可能下降,低于近年来的最好水平。
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是由若干战略群组构成的经营环境。所谓战略群组是指在行业内强调相似战略维度或者采取类似战略的一组企业[1]。企业通过分析战略群组,能够发现附近和远处的竞争对手,掌握同一群组内企业动向,从而做出战略反应。
分析国内钢铁行业战略群组的动向,呈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推动技术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完善开放型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能力持续提高。2)实施产能转移,结合城市钢厂环保搬迁,推动产能沿海布局。目前仅沿海的五大钢铁基地:辽宁省鲅鱼圈、河北曹妃甸、山东日照、广东湛江和广西防城港,这些钢铁基地已有、在建、拟建钢铁产能将达到1亿t左右[2]。3)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宝钢与武钢合并成立中国宝武,产能达到7 000万t,重组马钢集团后产能将接近1亿t。建龙、沙钢、德龙等钢铁集团也相继实施并购重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4)推进智能制造,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数字化矿山等,典型企业有中国宝武、南钢集团等。5)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环保投入,实施超低排放,做到企业、社会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典型企业有安钢、德龙、首钢京唐公司、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等。6)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进程。通过股权收购、合资建设、绿地投资、工程承包等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典型企业有河钢集团、马钢集团、首钢集团、中国公司等。
综上,未来国内外钢铁市场将进一步融合,行业将重新“洗牌”。通过“洗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良币驱逐劣币”,强者胜出,弱者出局。国内企业只有立足价值创造,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形成独有并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这轮产业“洗牌”中获胜。
所谓价值创造,就是客户使用企业提供的产品或者服务,能够降低成本或者提高差异化,获得超过所在行业的平均收益水平,实现超额利润;企业通过出售这些产品或服务可以获得高于竞争对手的超额利润。实现价值创造要求企业必须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目的是为了实现价值创造,途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钢铁企业在创新、资源控制、成本控制、市场控制、高效制造、要素整合和跨国经营等领域的能力,能够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由于核心竞争力具有动态性,需要不断更新,所以新时代钢铁企业在具有上述能力基础上,为了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还要着力培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智能发展和国际化经营5种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创新就是无中生有、有中生新,有价值的创新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企业是由一系列价值活动构成的集合体,包括内部物流、运行、外部物流、销售、营销和服务等6种基本活动和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采购等4种支持活动,这9类活动的具体内容因企业所在行业性质而有所差异。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创新就是企业要在这些价值活动中寻找变革,发现新的增长点。新时代国内钢铁企业需要培养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1)战略创新。就是要深入下游行业,了解用户需求;与行业专家或者领导接触,了解他们对钢铁市场现状及未来动态的理解;接触其它行业、其它企业甚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了解他们关于钢铁行业未来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企业形成关于钢铁行业趋势的洞察力,目标在于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新的价值。2)是技术创新。由于技术渗透在企业价值链中,所以技术创新就要立足所有降成本和提高差异化的领域。钢铁企业不仅要进行钢铁制造技术和工艺流程、节能环保技术的创新,还要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物流技术、仓储技术的创新。3)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是企业盈利方式,是价值创造的实现形式,在科学技术变革加速时期,商业模式创新更加必要。新时代,钢铁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体现在:产业定位创新,钢铁产业和非钢产业的选择;钢铁制造流程创新,高炉-转炉炼钢与电炉炼钢的选择;营销渠道创新,线下销售与线上+线下销售的选择;服务模式创新,售后服务与制造+服务的选择;原燃料采购创新,全部外购与自产+外购的选择等。
绿色发展属于先进生产力,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新时代,钢铁企业绿色发展首先是实现绿色制造,以实现超低排放为目标,以技术改造为手段,淘汰高消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装备,采用新一代可循环的工艺流程,充分发挥钢铁制造流程的产品高效制造功能、资源能源高效利用高效转换功能、社会废弃物消纳功能,建设高效率、资源节约、环境做好的绿色钢厂。从全方位、制造全流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等角度,推进,建立有效益、可持续的一体化绿色工厂,打造绿色产业链,生产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是新时代钢铁企业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其次,提供绿色产品,钢材是钢铁企业价值创造的实物载体,从性能角度,绿色钢材具有长寿命、高强度、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等特征;从用户角度,绿色钢材指性能优、质量稳、易加工、低损耗、服务好。钢铁企业立足满足下游行业转型升级要求,把“3R”理念贯穿于钢铁产业价值链,通过绿色采购、绿色研发设计、绿色制造和绿色营销,生产绿色钢材。再次,发展绿色产业,钢铁业务是钢铁企业的立身之本,要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发挥钢铁制造流程优势,以制造过程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为原料,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既能减少排放节约能源,还能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企业通过协同发展,取得协同效应。一是指在企业内部,产业之间、地域之间共享价值活动,从而产生成本节约或者实现差异化经营,二是指在企业外部,与利益相关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发展,实现“双赢”。新时代钢铁企业做到内部协同发展,在产业协同方面,钢铁产业与非钢产业要耦合发展,钢铁产业做强做优,为非钢产业创造品牌效应和市场机会;非钢产业利用钢铁产业品牌优势,市场地位,甚至渠道资源,做大做强,反哺钢铁产业。钢铁与非钢产业互相促进,平抑产业周期波动,企业实现稳定发展。在地域协同方面,国内钢铁集团产能空间布局基本属于“一业多地”,实现地域协同发展是集团降本增效的重要途径。在地域协同方面:一是战略协同,集团负责制定发展战略,绘制统一蓝图,提出近期、中期发展目标和远期愿景,重大行动举措;下属公司服从集团总体战略安排,执行集团重大举措。二是业务协同,各地共享集团研发、采购、营销等价值活动,避免重复研发,分散采购,分散营销,实现集团规模效应。三是产品协同,在钢材品种与档次上,特钢与碳钢、普通钢材与高附加值钢材,长材与板材,地域之间要有明显分工,形成优势互补,避免集团内部同质化竞争,提高集团竞争力。四是文化协同,国内钢铁集团都是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形成的,集团成员文化背景不同,只有实现集团成员之间的文化协同,才能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要以建设钢铁强国为共同的价值观,通过吸收各成员文化的精华,形成统一的集团文化,为集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关于钢铁企业与外部各方面的协同,按照政府要求,完成产能调整,做到超低排放,深化两化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建立开发科技创新体系,与国内外科研院所、战略用户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创新协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法人公民义务,实现与社会的融合协同。
智能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主攻方向,是钢铁工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新时代,钢铁企业培育智能发展能力体现在两个方向,产业智能化和智慧产业化。产业智能化,就是促进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钢铁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和全产业链的综合集成应用,以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对价值链进行重构,实现由钢铁制造向钢铁智造的转变,建设智慧钢铁。一是制造过程智能化,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数字化车间、数字矿山等。二是服务智能化,满足用户对快捷化、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异形件、零库存等个性化需求,实现产品规模化生产与定制化制造相结合的钢铁全流程智能制造,打造全产业链共创共赢的智慧生态圈。钢铁企业实现产业智能化,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差异化,打造新的竞争优势。智慧产业化,就是把握制造业智能发展机遇,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3]。一是成为智能制造产业链上游供应商,钢铁企业要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的市场机会,密切跟踪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动态,发挥钢铁制造优势,采取“互联网+”模式,以互联网订单为基础,为智能装备制造商提供质量好、性能稳定的优质钢材和服务,满足智能制造装备对高端钢材的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二是开发钢铁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所需装备以及整体解决方案。钢铁企业要把握行业推进智能制造产生的市场机遇,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依托旗下的信息化公司,独立开发或者与国内外从事智能制造研发的科研院所、专业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钢铁行业的智能装备、中高端软件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国际化经营是评价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是优秀企业进入发展成熟期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浦项、新日铁住金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投入,合资或者独资建设钢铁基地,在中国很多地方建立了钢材加工配送中心,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这是它们能够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企业的重要原因。新时代,国内钢铁企业肩负建设钢铁强国的重任,必须提高参与全球竞争的综合实力。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以改革开放40多年形成的产业优势为依托,在原料资源丰富、市场条件好、政治环境稳定的国家和地区,以合作共赢为前提,坚持创新驱动、价值提升、人才支撑以及风险防控[4],开展产能合作、工程承包、资源开发与贸易、钢材贸易、技术交流、资本运营等全方位合作。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具备装备、技术、管理、人才、服务优势和风险控制能力,可选择直接投资建设海外钢铁生产基地。譬如,河钢集团实施“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国际化战略,构建“全球技术开发平台、全球营销服务平台、全球钢铁制造平台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采取合资、独资方式,完成以“四钢两矿一平台”(河钢德高、河钢南非矿业公司、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河钢塞尔维亚公司、河钢马其顿中板公司、河钢南非DSP公司、河钢美国克拉赫公司)为主的全产业链全球化布局,控制运营海外资产突破百亿美元,海外员工超过1.3万人[5],成为中国钢铁行业国际化发展领军者。专业化突出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发挥钢材生产、加工配送等专业化优势,以开展钢材贸易、技术输出、工程建设承包为主要方式。
新时代是建成钢铁强国的关键时期,钢铁强国的标志是具有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本文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为背景,把中国钢铁企业培育竞争优势与价值创造密切结合起来,提出企业要着力培养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智能发展和国际化经营六种能力,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从跟跑变为领跑,进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实现超额价值创造,加速钢铁强国建设进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