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课程思政走向大课程思政

时间:2024-07-28

摘 要课程思政是课程之魂,其宗旨就是立德树人,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大学的教育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不能局限于通识课、基础课、专业课,需要构建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教育活动课和学校文化课等全方位课程的“大课程思政”体系,进一步加强实践课程育人导向,消除教育教学“十重十轻”问题,推进课程思政“十个融合”,拓宽课程思政渠道。

关键词立德树人 课程思政 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 教育活动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①教师不能满足于做一名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八部委《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高校要“健全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文化知识、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加快构建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②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强调,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这些文件都为高等学校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一、当前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仍存在认识误区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和核心环节,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统一、知识传授和思想提升相统一。

当前,部分教师在课程思政方面仍然存在四个认识误区。一是认为课程思政就是搞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要将相关思想政治理论和内容按部就班地“讲到”“说到”即可。二是认为课程思政影响专业课程教学,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学目标会减少讲授专业知识的时间。三是认为课程思政只有人文类课程才能够进行,理工学科的课程更注重概念、定理等知识点的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无法联系起来。四是认为课程思政只是理论课等第一课堂的任务,忽视学生第二课堂、创新创业课、社会实践课、教育活动课、学校文化课等其他方面的课程,与教育管理等工作无关。

人的观念意识决定人的行为习惯。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存在误区,将直接导致部分高校管理者偏离正确的方向;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活动不积极,会影响课程思政整体作用的发挥。

(二)课程思政意识和理念比较模糊

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者的课程思政意识存在“十重十轻”的问题,即在各类教育教学中存在重“活动”轻“教育”、重“知识”轻“思政”、重“独奏”轻“交响”、重“教案”轻“学生”、重“传承”轻“创新”、重“授课”轻“教研”、重“说教”轻“师表”、重“导学”轻“导人”、重“服务”轻“自立”、重“建设”轻“文化”等问题。

另一方面,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深入思考。第一,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建设理念尚未深入人心,基因式的建设路径尚未形成,结果是教师疲于应付,学生受益甚少。有的专业课教师认为,课堂上讲解专业知识,时间分配已经捉襟见肘,没有剩余时间涉及思政问题。第二,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重点不清晰,教学体系不完善,思政元素挖掘不到位。许多专业课教师知道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但不知道课程思政的目标重点在哪里,心有余而力不足,找不到课程思政建设的主线和抓手,不知道如何深度挖掘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还有一些课程思政喧宾夺主,甚至把专业课变成了思政课。第三,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和协调性,无法真正形成育人合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重复性、碎片化和功利性等问题。] 闫长斌、郭院成:《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耦合育人:认识、策略与着力点》,《中国大学教学》,2020年第10期。]

(三)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不够

思政教育在凝练学校传统、挖掘专业特色、聚合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对“三全育人”的认识不够深入。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往往出现“两张皮”现象。教师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课程教学对学生的价值影响力不够。忽视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正确价值观引导等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如某些学校对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不够重视,缺乏课程规划,教师仅仅从理论研究到理论讲授,教学内容滞后于现实形势,改革实践案例欠缺,在回应学生迫切关注问题等方面工作不到位。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工作体系,其新主要体现为它是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抓手,涉及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包括领导与员工、政策制定、资源配置、工作方案、分工协作和教学教辅等。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学体系,其新主要体现在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内涵上,教书是教学改革的手段,育人才是教学改革的目的,在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教育根本问题上,课程思政是一种有效措施。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内容体系,其新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内容不是一维(知识)的,而应是四维(知识、能力、智慧和人格)的,即要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慧启迪和人格养成的统一。] 许濤:《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光明日报》,2019年10月18日。]

(四)实践操作仍有诸多不足6892F4F4-7322-4331-A043-EA78640B99B3

一些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到位,将课程思政局限于第一课堂之中,对第二课堂等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重视不足,对理论课程以外的课程思政缺少规划和设计。结果,一方面导致课程思政形式单一、载体固化,另一方面使课程思政呈现“粗放式”的特点。比如,理论课教师背对学生讲课,不看学生,或者整节课完全依靠PPT,照“屏”宣科。对学生迟到、早退、课堂吃东西、低头玩手机等现象,不管不问、不教育不反思。有的活动课,教师抱着走过场、完成任务的心态,不追求课程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中只有抽象概念、专业知识、学科技能,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力度不足,讲课缺乏艺术性,课堂缺少吸引力,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观引领的意识较弱;教学内容陈旧,知识更新缓慢。很多教师讲授2~3门课程,疲于完成教学任务。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往往照搬传统概念,在联系现实方面做得不够,具体知识传授多,思维方法启发少。

此外,学院的工作重心失之偏颇,重科研轻教学,重教学任务轻课程思政,重个别课程思政轻全体课程思政。教师研究不到位,一些教师把主要精力用于科研,一些年轻教师不理解课程思政的意义,投入课程思政研究的精力不够。全员意识不到位,教育管理干部、一线教师、教学辅助人员、后勤服务员工等对自己的教育职责认识不足。激励措施不到位,一些学校目前还没有针对课程思政制定实际奖励措施。

二、课程思政要拓展到所有课程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载体。***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人民日报》,2016年12月9日。]***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部随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党[2017]62号),在全国高校部署推广课程思政。基于高等教育教学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课程构成的多样性,高校为学生开设的课程应当是广义的课程,即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包括学校教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的课程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认知经历的多样性有助于激发创造思维。当前,高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改变传统的在课堂中灌输知识的理念,将各种实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丰富学生的认知经历,]王伟宾、闫岩:《课程思政、专业思政与学科思政的基本关系及融合建设路径研究》,《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年第2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大学课程既包括第一课堂的理论课(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公选课等),也包括第二课堂的实验课与实践课(如见习实习课、公益活动、科学研究、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各类竞赛等),还包括一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军训、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爱国主义教育、“三下乡”社会实践、专家报告、校园文化建设等)。有人说,学生从学校获益最多的不是在课堂,而是在课外。 既然大学的课程不仅仅是第一课堂的课程,不仅仅是理论课程,那么大学开展课程思政就不能局限于第一课堂,要从思想理论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进一步拓展到教育活动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参与科研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校园文化教育课程等。所有课程都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在各类教学中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地统一起来。高校要挖掘课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伦理规范、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科学方法、辩证思维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多方协同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促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树立正确的方向,进一步拓宽课程思政渠道,使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等与思政结合起来,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三、积极探索“大课程思政”路径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双轮驱动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要积极探索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专业教育课“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及评价体系。支撑层面由实践课程、特色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构成。只有协同发力,才能有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修订培养计划,深植思政元素,确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智慧启迪四位一体的課程目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注重建立课程优化长效机制,持续抓好课程教学大纲建设,建立课程思政研讨和公开示范课制度,深入研讨课程思政的内容和方式,及时总结课程思政的成效和经验,形成制度机制。

文化育人是通过文化的内在力量塑造、改变学生的认知行为,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判断与选择,进而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要加强“建设”与“文化”的融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坚持“破五唯”,重师德师风、思政素质、心理素质、教学能力考核;在专业建设上,要把家国情怀、专业精神、创新能力、责任担当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学科建设上,把立德树人成果放在首位;在课程建设上,重教学改革、课程思政,重教学团队建设、校本教材建设。建设人文校园,打造思政校园;建设“一站式”学生社区,促进各方面力量下沉,发挥社区在价值引领、文化浸润、科研培育、生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将社区建设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新载体,实现思政工作前沿化、阵地化、品牌化;加强学生社团的政治引领,配齐配强党员指导教师。总之,在实践上要打造“随处可见的思政课”。

(二)思政引领和育人载体同步同频

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进课堂,借助专题化、实践型和研讨式等系列思政工程教学方法,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让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全面推行课程思政改革,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明确将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将课程思政要求落实到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中,强调“课程思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充分发挥通识课程的“课程思政”天然优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思维方法。分类推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按照人文、社会、理工等大类专业,凝练课程思政的着力点,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将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与教学方式的生动性、可接受性统一起来。要把“育人”作为“思政”的目标,把价值引领作为“思政”的内容,把课程要素作为“思政”的载体,以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思考,营造爱国励志的文化氛围,形成课堂、教材、课程平台等多渠道、多载体、全要素的“思政”教育,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切实达到协同育人效果。例如理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永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的工作伦理,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郭雨蓉:《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23期。]6892F4F4-7322-4331-A043-EA78640B99B3

(三)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各展特长

做好课程思政,教师要结合自己的特长,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创新思维原则、突出重点原则、注重实效原则,使自己具有教育家的理想、哲学家的眼光、科学家的思维和艺术家的浪漫。学校要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素养,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教学队伍应协同发力,使“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配合考虑、合理分工,在其他课程和思政课程中寻找“科际融合”之处。] 郭雨蓉:《高校思政育人体系建设的路径探索》,《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23期。]要充分发挥教学与学风督导组“看学、正风、监督、指导”的作用,引导启发课程思政的“规矩”和“任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专业院系之间的协同联动。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优势,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共建团队,形成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结对制度和常态化运行机制,共同设计课程教学育人目标,共同挖掘课程育人素材,共同商讨课程教学方法,破解课程思政改革中存在的“不会讲”“不善讲”“不愿讲”等难题,培育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课程思政教师和团队。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协同联动,充分发挥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协同的育人优势,不断丰富课程思政建设载体。要推倒学校与行业、学校与研究机构、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地方之间的“五堵墙”,以“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理念,聘请地方党政领导、杰出校友、劳模工匠、科学家、企业家来校担任形势与政策、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的教师,增强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双基”锤煉“匠人”“匠心”,用先进人物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创新

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院系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加强职能部门横向协同联动,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强化“全员践行教育、聚焦立德树人,全程以生为本、聚力教书育人,全面培养能力、聚积素质成人”,构建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整体“大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优化体制机制、完善政策制度、创新工作思路,推动课程思政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建立健全育人体制机制,突出全员育人主体责任。

有目的的教育活动课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载体。学校要特别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效应,在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对学生形成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影响。例如,通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国旗仪式、红色经典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担当精神、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职业能力竞赛,培养学生敢于挑战、勇于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学校可以组建若干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激发每个人的运动兴趣,调动每位同学的运动热情,鼓励坚持锻炼,激发体育精神,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

(五)“导学”与“导人”相辅相成

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成为知识渊博的人,更要成为素质优秀的人。针对研究生教育,不仅要明确“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更重要的是要明确“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高校要将立德树人贯彻到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全领域、全方面、全环节,加强思政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创新思维,立科学家精神,树求是求实作风,教导学生不急功近利、耐得住寂寞。强调导师既要为学师,更要为人师,认真践行“导学思政”。优化导师标准,以黄大年为导师榜样,不唯资历重水平、不唯业务重品格。实行导师资格年审制,明确导师是一种分工,而不是荣誉头衔。要加强研究生思政工作,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德育辅导员队伍。

(六)课程思政与教学研究互相促进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2020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接受采访时表示,“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另有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课教师。……这四个80%是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这一重大命题的现实依据,其中前三个80%也构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我们就是要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深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 叶雨婷:《课程思政:把“我要告诉你”转变成“我想学什么”》,《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15日。]多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动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把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重视四个“80%”,充分发挥教师思政的主体作用,通过实施“一院一品”教育工程,在每个学院重点打造一个思政教育品牌,大力推进教育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和思政途径创新,在全校形成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典型引领的思政教育工作局面,整体提升教育品位,取得了育才和育人的双丰收。

要加强专业课教育教学研究,坚定树立“教学即学术”、教学活动也是学术活动的理念。旗帜鲜明地坚持“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责任”,强调研究生导师、本科生导师要以科研精神、价值导向影响学生;明确“科研也是教学”,强调科研是育人的渠道之一,努力“把科研引入教学”,实现课程体系的更新。发挥基层教学组织作用,定期开展课程思政研讨。组织教学工作坊,举办示范课专项听课活动,鼓励教师相互交流和学习。开展课程思政专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通过立项课题鼓励教师开展思政教育研究和改革实践,增进理论认识,推动实践,扩大教学成果。选树课程思政教学示范典型,打造一批有积极影响的特色示范课堂、课程思政样板课程。评选优秀案例与论文,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努力形成体系化、标志性的成果,分享交流、观摩示范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成果,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责任编辑:沈 丹〕

作者简介:王尧,理学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2020SJZDA143)6892F4F4-7322-4331-A043-EA78640B99B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