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社会心理:一个唯物史观概念的再探讨

时间:2024-07-28

贾孝敏

摘 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心理的建设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对社会心理内涵的理解应转变思维方式,对以往普遍认同的社会心理内涵进行反思。从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社会心理内部构成要素的特征及社会心理和文化的关系三个角度,深入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从而达到对社会心理本质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感性经验;理性价值;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21)04-0120-05

DOI:10.15958/j.cnki.jywhlt.2021.04.018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心理”一词,但在他们唯物史观的框架中是有社会心理思想的。在俄国哲学家普列汉诺夫提出社会结构的“五项因素”理论之后,社会心理正式作为一个唯物史观概念诞生了。普列汉诺夫在其著作中对社会心理概念作了多种不同的阐述,但他对社会心理没有一个正式的、统一的定义,这为我国学界对社会心理的界说留下了空间。我国学界在20世纪80年代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论研究中,大多把社会心理理解为特定时期特定群体包括感觉、动机、愿望、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在内的精神状态。然而,由于时代环境、研究视角,尤其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群体社会心理本质暴露程度等差异,使得人们在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这一基础性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分歧。进入新时代后,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们的社会心理也必然发生一些变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和社会心态的培育已成为我国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做好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工作,需要深入探讨社会心理这一概念,需要对社会心理的内涵进行新的界定,使唯物史观中的“社会心理”的意蕴更加清晰而丰富,并明确社会心理范畴的定位,从概念分析和界定中把握其本质。

一、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心理来源

准确理解社会心理的内涵,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向度。在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一对基本范畴,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呢?其实,人类社会中物质的方面就是社会存在,而精神的方面就是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是由低级形式的社会心理和高级形式的社会意识形式组成——前者以人的感性认识为主,后者则以理性认识为主。同时,社会意识形式又可以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对此进行划分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反映社会的阶级关系和经济关系,是否服务于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可见,社会意识是有等级和层次性的,它的各个层次和等级的组成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系统。从结构功能主义来看,社会意识的结构应该从静态的和动态的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上述对社会意识各个组成部分的剖析,则是对社会意识的结构进行的静态分析,而所谓动态分析则是审视社会意识各部分内容的形成过程及相互关系。本文主要分析社会心理在社会意识形式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唯物史观中,最早提出社会意识层次性的是普列汉诺夫。他在“五项因素公式”中提出了社会意识的“两层次说”,即社会意识由高层次的思想体系和低层次的社会心理构成。思想体系和社会心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在普列汉诺夫看来,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上的提炼和升华后就是思想体系,社会心理就是思想体系的“根源”,即“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1]。然而,这个观点却遭到了很多批判,他被指责违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其实,普列汉诺夫所说的根源不是第一性、第二性意义上的,而是指思想体系在精神领域内的来源。那么,普列汉诺夫所说的思想体系和社会心理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他在此提到的“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社会意识形式。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都属于社会意识,它们都是属于人的精神领域,都反映着社会存在。然而,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也存在一些差异:首先,它们的生成方式是有差异的。社会心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是自发的、没有理论性的经验形式,主要表现为情感、感觉、意志活动和情绪等,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而社会意识形式则是被思想家改造过的、严谨的和概念化的理论形式,是定型的、系统的,主要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哲学、宗教和科学等,社会意识形式是以理性认识为主。其次,它们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与深度上也是迥然不同的。社会心理是以直接的方式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社会心理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任何的中介环节,而社会意识形式是以间接的方式反映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它要以一定的心理基础为前提,要以社会心理为中介。同时,社会意识形式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比社會心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更加深刻和广泛。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关系如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性认识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和前提,没有感性认识提供的材料,理性认识的形成就不可能。也就是说,没有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的形成就不可能,社会意识形式的形成要依赖社会心理,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事物高级阶段的形成和发展是不能离开它初级阶段的形态的。社会心理在直接反映社会存在时具有的原初性特征和朴素的属性,这是社会意识形式反映社会存在时所不可或缺的。正是在这个程度来说,普列汉诺夫强调了社会心理对社会意识产生的本源性意义和基础性作用,即是他提出的“根源说”。正如上文所说,普列汉诺夫强调的这个“共同根源”并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第一性和第二性,而是指在意识和精神领域内的根源,因为社会心理背后的经济关系才是“一切思想体系”和“共同根源”的“最终根源”。抑或说,社会存在才是社会意识形式真正的“源”,而社会心理只是社会意识形式的“流”,但它是社会意识形式在精神领域中的“源”,即它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心理来源。因此,确立了社会意识形式的心理来源,也就确立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间接性。例如,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哲学,它

就被看成是离经济基础更远的,“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意识形态的领域”[2]。“哲学思想和艺术创作的一定派别则是在这种‘心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229。因此,哲学这种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也需要以社会心理为中介。同样,社会心理和艺术的关系尤为密切,社会心理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艺术同经济基础只是间接地发生关系的。因此,在讨论艺术时必须考虑到中间的环级。”[3]272-273这里的“中间环级”就是社会心理,作为“中间环级”的社会心理把文学艺术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关系和制度联系在一起了。文学艺术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中政治、经济关系和制度,社会心理便是文学艺术产生发展的直接动因。当然,社会心理对文学艺术产生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有一个漫长的心理准备期。即是说,当某种文学类型需要的社会心理成熟时,而这种社会心理又影响了作者和读者时,這种新的文学类型才会产生。例如,明末清初,各种社会危机凸显、政治黑暗,清军威胁、民心动摇、官吏腐败等使得国家摇摇欲坠。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对现实的强烈关注、明显的忧患意识、愤世心理和救世心理就成了明朝末年的社会心理。在这种心理影响下,文学如小说的题材等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出现了一些关注现实的政治题材的小说等文学艺术。社会心理既体现在读者群的心理,也存在于创作者的心理,它不仅影响文学艺术的产生、发展及衰亡,也影响文学的内容和形式。

综上所述,从社会意识结构中的地位来看,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心理来源,它对把握和理解社会意识形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价值。“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与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因此,社会心理学异常重要。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顾及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3]272-273

二、社会心理是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感性经验和理性价值的有机统一

社会心理是由多因素构成的,它的众多构成要素不是简单的堆积,也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社会心理的构成要素组成一个阶梯状、层层递进的系统,其诸要素的逻辑性和层级性是在社会心理产生过程中形成的。那么,社会心理是如何产生的呢?其实,社会心理不是偶然性的产物,而是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性结果,是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形成的。具体来说,作为社会心理构成要素的感觉、情绪、动机、风俗习惯、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都是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其中,作为社会心理系统层级和逻辑起点的是感觉,它是客观事物最先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反映。情绪则是人们对客观存在的态度,即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和特征是否满足自己喜好和要求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和情感,如否定与肯定、厌恶与喜欢、贬损与褒扬,等等。这些情感和情绪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继而,情感和情绪又会激发人们对某种物质性或精神性的需求、愿望和动机。风俗习惯的形成则是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不过它也是在人们的生产实践、文化实践和相互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从而使得人们的行为选择和思维方式受到规范和支配。在物质生产实践、科学文化实践和社会政治实践中,人们必然会对他人的行为、言语及客观事物,进行好与坏、优与劣、美与丑、善与恶等的道德评判和审美评价,最终形成审美情趣和道德风尚。因此,从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社会心理的构成要素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间有着逻辑关联,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社会心理构成要素之间逻辑关系动态展开的过程。

通过对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以及社会心理诸要素之间逻辑性的阐述可以看出,社会心理构成要素的特征和属性是迥然不同的。情感、情绪、动机和愿望是社会心理构成要素中更加具有动态性的因素,它们更能直接地、迅速地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也正是不同群体在社会历史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代表不同的利益关系,由此,他们会形成不同的情绪、愿望和动机。因此,这些要素是不稳定的,更具有较大的易变性。而社会心理中的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民族性格等因素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恒常性,如风俗习惯的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特定时期的人们以特定的情感、愿望、动机和理想等社会心理状态,在社会生活中长期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悄无声息的、约定俗成的“思维定势”和社会心理结构的“动力定型”,最终凝结为支配一个民族或集团成员的动机和行为的规范。审美情趣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摒弃风俗习惯中的假、丑、恶,发扬真、善、美而最终形成的社会心理结构。正是由于社会心理构成要素的两种特殊属性,有学者就把社会心理的动态要素和静态要素分别称为“浅层的社会心理”和“深层的社会心理”。笔者认为,无论把社会心理的两部分因素取什么样的名字、给什么的称呼都是可行的,也是次要的,关键是社会心理的这部分因素确实有上述特征和属性。社会心理两部分构成要素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形成过程的长短、惰性与稳定性的差异上,还表现在要素的本质内容的差别上。我们从社会心理的形成可以看出,作为动态因素的感觉、情趣、动机和愿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是人们感性经验的结果,“日常生活的经验知识是社会主体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是“感情、情绪、习惯、意志、动机等构成的观念领域”[4],是通过感性经验折射的社会存在。这部分感性经验是日常意识,不具有理性和理论的性质与形态,仅仅是社会某一群体因自身因素的影响而对客观事物的体验。然而,社会心理静态因素则是社会心理动态因素的沉淀和升华,它的形成既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继承,又是受当前社会大背景中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的熏陶。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心理静态因素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态度和评价。因此,与动态因素相比较,静态因素具有理性的特征,它的内容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彰显着特定的价值和文化,它决定着民族、集团和群体的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念。

综上所述,从社会心理的内部结构和构成要素来看,社会心理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它的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层层递进的系统,主要是由易变的动态因素和相对稳定的静态因素构成——前者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性经验认识的结果,后者则是人们理性评价的产物。当然,对它的构成要素的这两种区分也是相对的,不能把两者绝对割裂开来。

三、社会心理是文化作为其内核的一个开放系统

既然社会心理是由动态因素和静态因素构成的系统,那么,这个系统的核心是什么呢?换句话说,社会心理的构成因素的本质和实质是什么?我们要深刻理解社会心理的含义,就应该对社会心理系统要素的核心和实质进行整体性的追问与反思。笔者认为,要探究社会心理系统的核心和实质,这得从社会心理生成的过程和社会心理诸要素所彰显的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与考察。

首先,从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来看,社会心理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文化对其塑造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上文我们阐述了实践对社会心理形成的决定作用,社会心理是在人们的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的。而这里又说文化对社会心理有至关重要的塑造作用,似乎是在强调社会心理是文化的產物。其实,这二者并不矛盾,根本的原因在于,制约和决定社会心理的实践本身就包含了人们学习传统文化与传统习俗的实践活动。文化传统对社会心理的形成有着规制作用,具体来说,文化传统对社会心理的制约和影响主要是通过人们在社会化过程中实现的。文化传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如一个民族的衣、食、住、行、丧葬、节庆、礼仪、婚姻等风俗习惯,都是在民族的现实生活中无意识形成的。它们不仅反映着该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还是继承传统习俗等文化的产物,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心理的文化根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心理是文化的产物,即社会心理是在文化中生成的。然而,社会心理的文化生成和实践生成之间并不冲突,也不矛盾,因为文化也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从本质上来看,它们之间是“流”和“源”的关系。一个民族的文化一旦形成,必然会作为文化传统制约民族心理的生成及变迁。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5]在人们社会心理的形成过程中,文化传统会通过各种途径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加以洗礼、熏陶。文化传统的因子会持续地、无条件地渗透和浸润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形成一定时期特定的社会心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塑造人们的社会心理,文化是社会心理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助推器。

其次,从社会心理的内容来看,社会心理折射和透视特定的文化。文化是观念形态,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也是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心理长期凝结的产物和理论上提炼的结果,是人们在实践中创造的行为规范、思想观念和社会生活的总和,如道德、文学、宗教、审美情趣和风俗习惯等都是文化。既然社会心理的生成受到文化浸润和渗透,那么,社会心理的内容就必然闪烁着文化的光芒。因此,社会心理不仅是一种心理现象,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因为社会心理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文化自身也蕴含着社会心理。一定时期的社会心理既反映当时社会的政治与经济,又反映历史上的、当前的文化。例如,社会心理中的感觉、愿望、动机等,都是在人们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用中形成的。但如何吃、如何穿、如何修建住宅等,却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感觉、愿望和动机都是被文化所决定的,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说:“欲望并非生物事实,而是文化事实。”[6]再如,社会心理中的风俗习惯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风俗习惯赋予不同的文化意义。中国人婚丧嫁娶的风俗习惯蕴含了与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道德风尚和审美情趣也都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模式休戚相关,它们绝不是孤立的社会心理现象。也就是说,社会心理离不开文化,社会心理中存在文化因子,社会心理折射文化,文化塑造社会心理,文化本身也蕴含着社会心理。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诸多构成因素的形成和社会心理的内容无一例外都由文化决定。社会心理和文化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建构和相互映射的关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心理的内核是文化。社会心理既然是对现实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心理也是动态和外向的,不是恒定和封闭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因此,从内容的实质来看,社会心理是文化作为其内核的一个开放的系统。

总之,通过对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社会心理构成要素的特征,以及社会心理的内核等问题的阐述,我们认为,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形式的心理来源,是文化作为其内核的一个由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感性经验和理想价值组成的系统。

参考文献:

[1]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M].刘若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62:196.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1.

[3]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刘若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61.

[4] 王桂娥. 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心理范畴[J].江汉论坛,1992(2):31-35.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6]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上海:三联书店,1985:86.

Abstract:At present, Chinese society is in a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 governance in the new era.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we should change our mindset in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notation and reflect o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connotation generally recognized in the past.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as follows,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form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sychology and culture, we can deeply understand the connotation of social psychology, so as to achieve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social psychology.

Key words:social psychology; forms of social consciousness; perceptual experience; rational value; culture

(责任编辑:蒲应秋)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