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肖 尧 赵明华 张 锐 徐卓君 赵 衡
(①湖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长沙 410082)(②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长沙 410075)
在岩溶区进行桥梁设计与施工时,桩基的极限承载力计算关系到工程设计的安全与经济。目前,众多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手段主要包括试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等。试验研究方面,王革力(2002)、刘铁雄(2003)将溶洞视为梁板模型,探讨了溶洞顶板厚度、跨度对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而张慧乐等(2013)则进一步研究了溶洞位置、大小和形状等因素对基桩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江松等(2017)对岩溶桩基动力效应进行了试验研究。理论研究方面,刘之葵等(2003)基于弹性力学平面应变假定,通过判断圆形溶洞边界上关键点是否发生破坏,进而反算得到基桩极限承载力; 赵明华等(2004, 2016a)提出了溶洞顶板抗冲切、抗剪切、抗弯拉的验算方法,并以三者最小值作为基桩极限承载力; 韩红艳等(2012)对岩溶路基溶洞顶板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此外,雷勇等(2014)、赵明华等(2017, 2018)采用极限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基桩承载力计算公式。数值分析方面,黎斌等(2002)、阳军生等(2005)和黄明等(2017)采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岩溶区基桩极限承载力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以上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都是针对单桩方面的研究,对岩溶区桥梁双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似尚未见报道。在实际工程中,双桩基础比单桩的情况更为常见,且受力更为复杂,其与单桩承载机理主要区别在于,双桩基础可能存在荷载叠加的效应,从而使整体承载力降低。因此,有必要针对该问题作进一步研究。
本文的目的在于,结合有限元和极限分析的优点,通过MATLAB编程求解岩溶区桥梁双桩基础极限承载力。该方法相较传统有限元和传统极限分析的优势在于:(1)不需要人为构造可静应力场(下限解)及机动许可的运动场(上限解); (2)将直接给出极限承载力的下限和上限,不需要通过荷载-位移曲线来确定极限承载力,有效地克服了读数时的误差; (3)结果容易收敛,计算效率较高。为此,下文将首先对有限元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 其次,为了描述岩体非线性特点,采用Hoek-Brown准则,并简要介绍将Hoek-Brown准则嵌入计算程序的方法; 然后,详细讨论溶洞大小、位置、桩距等因素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最后,计算无溶洞条件下单桩极限承载力,并与已有成果进行对比,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
有限元极限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中(Sloan, 2013),该方法根据极限分析基本理论,结合有限元的方法,利用计算机求解得到严格的上、下限解。该方法不需要人为构造可静应力场、机动许可的速度场,对岩溶区桥梁双桩基础承载力的研究尤为适合。为此,下文将对其基本原理作简要介绍。
如图 1所示,采用线性三角形单元对计算域进行离散,其中,下限单元每个节点i有3个未知应力分量(σxi,σyi,τxyi),每个单元共2个未知体积力分量,即he=(hx.hy); 上限单元每个节点j有2个未知速度分量(uj.vj),每个单元共3个未知应力分量,即σe=(σx,σy,τxy)。
图 1 三角形单元示意图Fig. 1 Sketch of triangular element
图 2 基于退化单元的速度间断线示意图Fig. 2 Sketch of velocity discontinuity based on degenerated triangular elements
为了克服线性三角形单元难以模拟复杂速度场分布的缺点,本文采用Krabbenhøft et al.(2005)提出的基于“退化”单元的速度间断线设置方法。如图 2所示,两个厚度为0的单元构成了“退化”单元的速度间断线,其有一对节点坐标重合。
单元离散后,根据上、下限定理,建立节点应力和节点速度的约束方程,以总的内能耗散或外力荷载作为目标函数,并得到相应的数学规划模型。该过程在文献(Lyamin et al., 2002, 2005)中已有详细介绍,本文不再赘述,下面将直接给出上、下限分析数学规划模型的具体形式。
上限分析数学规划模型具体形式为(Lyamin et al., 2002):
MinimizeQ=σTBu-cTu,
(1)
Subject toAu=b,
(2)
(3)
(4)
fi(σ)≤0,j∈Jσ,
(5)
(6)
u∈Rnu,σ∈Rnσ,λ∈RE
下限分析数学规划模型具体形式为(Lyamin et al., 2005):
MaximizeQ=cTx,
(7)
Subject toAx=b,
(8)
fi(x)≤0,j∈J
(9)
x∈Rn
(10)
式中,x为全局节点应力列向量;fj(x)为屈服准则或其他条件产生的不等式约束,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有限元上、下限分析的求解过程如图 3所示,本文以MATLAB为平台编制了相关计算机程序,计算网格的划分,对优化模型建构和求解,并调用Tecplot360软件实现数据信息可视化。具体过程的论述可参考文献(张锐, 2015; 赵明华等, 2015, 2016b)。
图 3 有限元上、下限分析的计算机实现Fig. 3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of upper and low bou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Hoek-Brown准则能较好地描述岩体非线性特征,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最新的表达形式如下(Hoek et al., 2007):
σ′1=σ′3+σc(mbσ′3/σc+s)a
(11)
式中,σ′1和σ′3分别为最大、最小主应力;σc为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b,s和a为与地质强度指标GSI有关的参数,其表达式为,
mb=miexp[(GSI-100)/(28-14D)]
(12)
s=exp[ (GSI-100)/(9-3D)]
(13)
a=1/2+(e-GSI152212/e-20/3)/6
(14)
式中,mi为与岩石完整程度有关的参数;D为扰动系数,没有扰动取0,完全扰动取1,本文中D=0。
针对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也采用Hoek-Brown准则,由于Hoek-Brown准则不同于其他线性屈服准则(如Mohr-Coulomb准则、Tresca准则等),因此有必要对屈服函数迭代计算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进行介绍。
在优化模型的求解过程中,除了需要计算当前迭代点的屈服函数值,还必须获得屈服函数对应力变量的一阶、二阶导数,即屈服函数的梯度向量和Hessian矩阵,具体过程如下:
为了便于推导,将Hoek-Brown准则转化为应力不变量表达的形式,
(15)
其中,I1为第一应力不变量,J2为第二偏应力不变量,θ为第三偏应力不变量J3相关的应力Lode角,参数β、χ及函数g(θ)、h(θ)的表达式如下:
g(θ)=-2cos(θ)
(16)
(17)
(18)
(19)
由于Hoek-Brown准则的应力空间包络面上存在奇异点,导致不能被求导,为了让Hoek-Brown准则适用于非线性规划算法,需对其进行“光滑化”处理。采用一个微小项ε对屈服函数进行“双曲型近似”处理,即采用式(20)对J2进行代替。
(20)
ε是一个与材料抗拉强度相关的常数,其值可由式(21)确定。
ε=min(δ,μρ|ρg(0)+(ρh(0)+χ)α=0)
(21)
其中,μ=10-1,δ=10-6,ρ为屈服面与纵轴对应的交点。
则双曲型近似Hoek-Brown准则可表示为:
(22)
根据式(22)求一阶、二阶偏导便可求得屈服函数的梯度向量和Hessian矩阵,由于篇幅所限,具体过程请参考文献(张锐, 2015),本文不再赘述。
Serrano et al.(2014)对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研究表明:三维模型比二维模型承载力大约高1.3倍。此外,廖丽萍等(2010)研究表明:椭球形溶洞比椭圆形溶洞更稳定。以上研究表明,将岩溶区桩基承载力问题简化为平面模型是偏于安全,是有利于工程的。为了建立模型的同时突出关键因素的影响,本文将问题简化为二维平面模型,如图 4所示,并假定:(1)上部荷载全部由桩端持力岩层承担; (2)双桩基础由横系梁连接,上部荷载由双桩基础共同承担,且不考虑桩体自身变形的影响; (3)溶洞截面形状为圆形,周边岩层为均质材料,且符合修正的Hoek-Brown准则。
图 4 计算模型Fig. 4 Calculation model
图 4中:q为上部荷载,d为桩径,h1、hk、…hn分别为第1、k、…n层土的高度,γ为岩石的重度,γ1、γk、…γn分别为第1、k、…n层土的重度,hr为嵌岩深度,X、Y分别为溶洞中心与左桩桩端中心的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R为溶洞半径,L为左桩与右桩中轴线的水平距离。
图 5 网格划分示意图Fig. 5 Sketch of meshing
数值模型与网格划分如图 5所示,分析域宽为40id,高为25id,模型左右边界及桩侧进行法向约束,底部进行完全约束,网格采用自适应划分技术(张锐, 2015; 赵明华等, 2016),单元总数为6000个,进行5次网格优化,初始单元数取1000,均布极限荷载qu作用在横梁上,上覆土层以均布荷载qs的形式作用于岩层上,其表达式如式(23)所示。
(23)
桩侧与岩层的接触面光滑,桩端与岩层接触面完全粗糙。桩与横梁作为整体,视为无重度的刚体,岩层为均质材料,符合修正的Hoek-Brown准则,岩体的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ν分别根据式(24)、式(25)确定(Hoek et al., 2006; Vasrhelyi, 2009)。
(24)
ν=-0.002GSI-0.003mi+0.457
(25)
为了评价溶洞对双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定义一个无量纲参数Nσ,表达式如下:
Nσ=qu/σc
(26)
表 1 误差分析Table 1 Error analysis
由表 1 可知,上限解与下限解的误差在10%以内,以上限解与下限解的平均值作为设计指标,则其与真实解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为了后续便于分析,本文参数Nσ取上、下限解的平均值。
岩溶区桥梁双桩基础整体的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上覆土层荷载qs; (2)嵌岩深度hr; (3)溶洞半径R; (4)左桩桩端中心与溶洞中心的水平距离X; (5)左桩桩端中心与溶洞中心的垂直距离Y; (6)桩的间距L; (7)岩石物理力学参数,GSI,mi,γ。下面将分别讨论各因素对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
图 6 qs对Nσ的影响Fig. 6 Effect of qson Nσ
由图 6可知,Nσ随着qs的增大而增大,且X越大,增长的幅度越大。当X=0时,qs对Nσ的影响基本可忽略不计。
图 7 hr对Nσ的影响Fig. 7 Effect of hron Nσ
由图 7可知,嵌岩深度越大,桥梁双桩基础的承载力会得到一定提高,文献(赵明华等, 2016)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由图 8可知,Nσ随着溶洞半径R的增大而不断减小,且减小的幅度变缓,直至趋于某一稳定值。在文献(张慧乐等, 2013)中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
图 8 R对Nσ的影响Fig. 8 Effect of R on Nσ
图 9 X对Nσ的影响Fig. 9 Effect of X on Nσ
图 10 不同X条件下双桩与单桩承载力系数对比Fig. 10 Comparison of bearing capacity factor for double-piles and single pile with different X
为了分析双桩与单桩承载性能的区别,将双桩所得结果平均分配给左桩和右桩,保持所有条件不变,取Y=2id,计算得到仅有左桩、右桩时的极限承载力系数,对比结果如图 10所示。根据图 10,当X≥0时,双桩基础的承载力大致等于仅有左桩、右桩时承载力的平均值; 当X=-1.5id时,双桩基础承载力大于仅有单桩时的承载力,主要原因在于发生了图 16a所示的整体剪切破坏。
与图 10类似的,取X=0,得到不同Y条件下双桩与单桩承载力系数对比结果,如图 12所示。从图 12中可以看出,Y/d≥5时,双桩基础承载力系数大约为仅有单桩的90%。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双桩基础存在荷载叠加的效应,因此双桩基础相对于单桩的承载力降低了。综合图 10、图12的结果,建议工程设计时,双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由离溶洞最近的单桩承载力控制,并乘以0.9的折减系数。
图 11 Y对Nσ的影响Fig. 11 Effect of Y on Nσ
图 12 不同Y条件下双桩与单桩承载力系数对比Fig. 12 Comparison of bearing capacity factor for double-piles and single pile with different Y
在X确定的情况下,桩间距L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右桩与溶洞的位置关系,当右桩离溶洞较远时,双桩基础的承载力也会较高。双桩基础与溶洞的位置关系在前面已论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 13 GSI对Nσ的影响Fig. 13 Effect of GSI on Nσ
表 2 γ对Nσ的影响Table 2 Effect of γ on Nσ
图 14 qs对Nσ的影响Fig. 14 Effect of qs on Nσ
图 15 不同R的溶洞极限破坏模式Fig. 15 Failure patterns of the cave with different R
图 16 不同X的溶洞极限破坏模式Fig. 16 Failure patterns of the cave with different X
图 17 不同Y的溶洞极限破坏模式Fig. 17 Failure patterns of the cave with different Y
根据计算的结果,溶洞大小和位置是影响极限破坏模式的关键因素,将不同R、X、Y条件下溶洞的极限破坏模式总结出来,如图 15~图 17所示。图 15中,X=0、Y=2id,当R=1id时,左桩下方的溶洞顶板发生冲切破坏,同时右桩出现地基破坏模式; 随着R的增大,破坏模式由左桩控制,右桩对破坏模式影响不大,图 15c、图15d所示; 当R≥4时,发生整体剪切破坏,破坏面贯穿左、右桩的外侧。
图 16给出了不同X条件下溶洞的破坏模式,其中,R=2id、Y=2id,当-1.5d≤X≤0,发生整体剪切破坏; 随着X的增大,破坏模式逐渐变为由左桩控制的冲切破坏,同时右桩底部发生地基破坏模式。
图 17给出了不同Y条件下溶洞的破坏模式,其中,R=2id、X=0,溶洞与桩端竖直距离似乎对破坏模式影响不大,以整体剪切破坏为主,破坏面由左、右两桩桩侧延伸至溶洞表面,这可以用来解释Nσ与Y大致呈线性关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当Y=1id时,溶洞顶部会出现冒落区。
表 3 无溶洞条件下单桩桩端承载力系数NσTable 3 Bearing capacity factor Nσof pile tip without void
(1)考虑实际工程中岩溶区桥梁双桩基础的承载特点,根据极限分析上、下限定理,利用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极限分析计算程序,用Hoek-Brown准则来描述岩体的非线性特征,并通过“双曲线近似”处理,将其嵌入计算程序中。
(2)上覆土层荷载和嵌岩深度越大,双桩基础的承载力越大; 溶洞半径越大,极限承载力越小,逐渐趋向于0; 极限承载力随GSI的增大非线性增大,与mi大致呈线性关系; 当桩与溶洞距离较远时,岩石重度越大,承载力越高,但当桩与溶洞距离较近时,岩石重度对承载力影响可忽略不计。
(3)左桩与溶洞的水平距离X增大,承载力先增大后减小,在X=0时取最小值; 承载力随垂直距离Y的增大而大致线性增大。通过与单桩承载力的比较,在工程设计时建议,双桩基础的承载力计算由离溶洞最近的单桩承载力控制,并乘以0.9的折减系数。
(4)岩溶区桥梁双桩基础的极限破坏模式主要有3种: ①左桩下方的溶洞顶板发生冲切破坏,同时右桩出现地基破坏模式; ②由左桩控制的冲切破坏模式; ③整体剪切破坏,破坏面由左、右桩的外侧贯穿至溶洞表面。
(5)本文所有计算结果都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并通过计算无溶洞时桩端极限承载力,与理论方法、FLAC计算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