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邓 颖 周晓文
(1.江西省矿业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 赣州 341000;2.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铜是四大有色金属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矿产资源;钨属于我国四大战略资源之一,在军事、电子信息、现代工业等领域用途广泛。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铜、钨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大,因此对国内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1-4]。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均存在大量铜钨多金属矿,在研究及生产实践中,针对铜钨型矿石一般采用先浮选硫化矿后浮钨的流程,主要有铜优先浮选、铜快速浮选、铜硫混合浮选,硫化矿尾矿浮选钨等[4-8]工艺流程,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流程是铜硫混合浮选再分离,尾矿浮钨流程。凌石生等[9]对某铜硫钨多金属矿选矿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磁选脱硫—铜硫混合浮选—白钨矿浮选流程,产出硫精矿、铜精矿及白钨精矿,闭路试验获得了硫精矿含硫30.16%、回收率77.58%;铜精矿含铜18.28%、回收率76.83%;白钨精矿WO3品位66.04%、回收率81.67%的指标。李俊萌等[10]对江西某低品位复杂铜钨多金属矿石浮选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分离浮选、混浮尾矿浮钨工艺,获得了铜精矿铜品位24.13%、回收率68.90%,硫精矿硫品位36.15%、回收率60.77%,钨精矿WO3品位62.24%、回收率73.68%的指标,使矿石中的铜钨得到较好的回收。从目前铜钨矿综合回收研究和实践来看,实现多金属矿中铜钨资源的高效分离和回收,合适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是关键,尤其是克服铜、钨回收流程的相互干扰,以及钨矿物高效捕收剂的选择[11]。
江西某铜钨多金属矿含铜0.72%、含钨0.11%。为合理开发利用该资源,确定合适的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对该铜钨多金属矿石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研究。
1.1.1 试样多元素分析及矿物组成
试样取自江西某矿山,其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铜蓝、白钨矿、黄铁矿、白铁矿、辉铅铋矿、闪锌矿等,其中黄铜矿含量较高,具有回收价值,白钨矿具有综合利用价值;非金属矿物为方解石、石榴石、石英、透闪石、萤石、绿泥石、白云母、透辉石等。试样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注:Ag、Au含量的单位为g/t。
1.1.2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及嵌布粒度
矿石中黄铜矿、铜蓝及少量黄铁矿组成致密块状,一些黄铜矿、黄铁矿在局部浸染状分布,少量黄铜矿、黄铁矿组成石英脉穿切岩石。黄铜矿多呈浸染状、星点状、稀疏浸染状等形态产出,前者裂纹发育,被次生铜蓝穿切交代,分割成网格状(图1),包裹辉铅铋矿。白钨矿呈粒状产出,多为他形-半自形晶,一般零星分布或者聚粒镶嵌分布于石英粒间,主要与石英连生(图2),有的与石英、萤石等连生分布。
铜矿物单体解离,钨矿物因嵌布较为简单,嵌布粒度也以中细粒为主,有利于单体解离,+0.074 mm粒级已达到98.16%的单体解离,这说明对选矿十分有利。
本研究主要回收的元素是铜和钨。对于铜硫矿物的浮选,目前主要的浮选流程有直接分离浮选流程、优先浮选流程和混合—优先浮选流程等。由于本研究试样中硫含量不高,只考虑硫化矿回收可选用铜优先浮选工艺[12-15],但研究试样中WO3品位达到0.11%,需考虑钨矿物的回收。因此,本研究选矿技术难点在于如何获得高品质铜精矿的同时,降低硫化矿选别工艺流程和药剂对后续白钨矿回收的影响[16-20]。
由于矿石中白钨矿、黄铜矿的结构构造不复杂,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单体解离度较为良好,硫化矿物和钨矿物的相互关系不是十分密切,只需将其分开处理就可避免相互干扰,因此本研究拟先对硫化矿进行浮选富集,硫化矿浮选尾矿再进行白钨矿浮选富集,采用铜硫混合浮选、铜硫混合浮选尾矿浮选白钨矿的原则流程,条件试验流程见图3。
试验中用的药剂主要有碳酸钠、石灰、水玻璃、硝酸铅、丁基黄药、松油、油酸、氧化石蜡皂、GYB、GYR等,其中碳酸钠、硝酸铅为分析纯,其它药剂为矿山选厂工业级药剂,试验用水为民用自来水,试验所用设备为XQM-240×90型锥形球磨机,XFD、XFG系列浮选机。
2.1.1 丁基黄药用量试验
试样涉及硫化矿和白钨矿2种不同类型的矿物,为避免硫化矿对后续白钨浮选的影响,进行硫化矿浮选应尽可能将硫化矿脱除,目前对于硫化矿浮选一般采用丁基黄药作捕收剂,因此,本研究选用丁基黄药作为铜硫混合浮选的捕收剂。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78%,对丁基黄药用量进行试验研究,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图4。
从图4可以看出,随着丁基黄药用量的增加,铜硫混合粗精矿中铜回收率不断升高,但品位却不断下降,当丁基黄药用量达到120 g/t后,得到的铜硫混合粗精矿回收率增加已不明显,并且粗精矿中钨矿物的夹带量明显增加。因此综合考虑,选取丁基黄药用量为120 g/t。
2.1.2 磨矿细度试验
适宜的磨矿细度能使目的矿物有效单体解离而又不过度粉碎,磨矿细度过细一方面会造成目的矿物因过粉碎而泥化,另一方面也会增加能耗,浪费资源。因此进行了磨矿细度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同图3,固定丁基黄药用量120 g/t,改变磨矿细度,考察磨矿细度对混合粗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5。
从图5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得到的铜硫粗精矿中铜的回收率不断升高,但铜硫混合粗精矿中铜的品位却不断下降,而且当磨矿细度-0.074 mm含量大于78%时,铜硫混合粗精矿中白钨矿夹带量明显增大。综合选矿指标和经济因素,确定铜粗选磨矿细度-0.074 mm占78%。
2.1.3 铜硫分离浮选pH值条件试验
石灰法是目前铜硫分离采用最多的方法,本实验采用石灰法进行铜硫分离,矿浆pH值使用石灰控制,由于试样硫品位仅0.93%,因此试验数据分析不考虑硫。铜硫分离pH值条件试验流程同图3,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78%、丁基黄药用量120 g/t,改变铜硫分离浮选矿浆pH值,考察矿浆pH值变化对铜硫分离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6。
由图6可以看出,随着矿浆pH值不断升高,获得的铜粗精矿品位不断升高,但pH值达到12.5时,铜品位继续升高,但回收率却剧烈下降,矿浆pH值过高对铜矿物产生了抑制。综合考虑,取矿浆pH值为12。
2.1.4 铜硫分离铜精选条件试验
从铜硫分离浮选pH值条件试验获得的铜粗精矿可以看出,铜粗精矿中铜的品位已经较高,经过精选便可获得高质量的铜精矿,其关键是如何在获得较高铜品位的同时尽可能提高铜回收率,为此本试验进行了铜粗精矿精选次数试验。同时,由于铜硫分离过程中铜的整体回收率偏低,铜矿物在铜硫分离尾矿产品中分布率较高,还进行了铜硫分离尾矿扫选回收铜的试验,以提高铜矿物的回收率,试验流程见图7,试验结果见表2。
表2表明,铜粗精矿经过2次精选可获得铜品位25.43%、铜回收率62.97%的高品质铜精矿,1次精选可获得铜品位24.94%、铜回收率69.73%的铜精矿,虽然2次精选获得的铜精矿品质更高,但综合回收率指标考虑,本试验选取铜粗精矿精选1次作为试验条件。另外,试验数据表明,通过分离尾矿扫选1次,获得的中矿产品中铜的占有率为9.77%,有效提升了铜的回收率。
2.2.1 钨粗选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
矿石中的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且以中细粒嵌布为主,单体解离度较高,主要与石英连生,有的与石榴石、萤石等连生分布,对选矿十分有利。浮选是回收白钨矿的主要工艺,为此,对硫化矿浮选尾矿回收钨进行了捕收剂种类及用量条件试验,流程见图8,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78%、调整剂碳酸钠用量2 0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1 500 g/t、活化剂硝酸铅用量400 g/t,对氧化石蜡皂、油酸、GYB+GYR等多种捕收剂浮选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氧化石蜡皂、油酸捕收能力较强,但选择性较差,获得的钨粗精矿回收率高但品位低,GYB+GYR混合捕收剂捕收能力稍弱,但其选择性明显优于前两者,综合考虑,选取GYB+GYR作为白钨矿的捕收剂,并进一步对其用量进行了条件试验,结果见图9。
由图9可以看出,随着GYB+GYR用量逐渐增大,获得的钨粗精矿中钨回收率不断升高,但品位却不断下降,尤其当GYB+GYR用量达到(400+400)g/t以后,品位降低的同时,回收率升幅已不明显。因此,选取GYB+GYR混合捕收剂用量为(400+400)g/t。
2.2.2 钨粗选碳酸钠用量条件试验
虽然在铜浮选流程充分考虑了硫化矿的脱除,但硫化矿浮选尾矿中还有少量的硫化矿存在,影响钨矿物的浮选回收。碳酸钠作为调整剂,一方面可以调节矿浆pH值抑制硫化矿,另一方面碳酸钠对矿浆具有一定的分散作用,有利于白钨矿浮选富集。对碳酸钠用量进行了条件试验,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78%、抑制剂水玻璃用量1 500 g/t、活化剂硝酸铅用量400 g/t、混合捕收剂GYB+GYR用量(400+400)g/t,考察碳酸钠用量对白钨矿选矿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0。
从图10可以看出,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大,钨粗精矿钨品位和回收率都有提升,说明碳酸钠对矿浆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但当其用量增加到2 200 g/t时,钨粗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都有所下降,说明此时碳酸钠已过量。因此,选取碳酸钠用量为2 000 g/t。
2.2.3 钨粗选水玻璃用量条件试验
试样中的SiO2含量较高,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水玻璃对石英等硅酸盐脉石矿物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为达到最佳的抑制效果,对水玻璃用量进行了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同图8。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78%、调整剂碳酸钠用量2 000 g/t、活化剂硝酸铅用量400 g/t、混合捕收剂GYB+GYR用量(400+400)g/t,考察水玻璃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1。
由图11可知,水玻璃对石英等硅酸盐脉石矿物起到了很好的抑制作用。H2SiO3、HSiO3-、SiO32-能够吸附在石英等脉石矿物表面,使其受到抑制,而对钨矿物的可浮性影响较小,另外由于胶态SiO2带负电并吸附在矿泥表面,使矿泥带负电互相排斥,并处于最佳的分散状态,避免了细泥矿物的夹带和罩盖[21-25]。随着水玻璃用量增大,获得的钨粗精矿的品位不断升高,但钨粗精矿的回收率却不断下降,尤其当用量达1 500 g/t以后,获得的钨粗精矿中钨品位升幅已不明显,回收率却剧烈下降,说明此时水玻璃对钨矿物也产生了抑制作用,水玻璃用量已过量。因此,选取水玻璃用量为1 500 g/t。
2.2.4 钨粗选硝酸铅用量条件试验
从之前条件试验数据来看,获得的钨粗精矿中钨的回收率偏低,为了提高钨的回收率,拟对白钨矿进行活化。硝酸铅对钨矿物浮选有显著的活化作用,可有效提高捕收剂的作用效果,改善浮选指标。对硝酸铅用量进行了条件试验,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占78%、调整剂碳酸钠用量2 000 g/t,抑制剂水玻璃用量1 500 g/t,混合捕收剂GYB+GYR用量(400+400)g/t,试验结果见图12。
从图12可以看出,硝酸铅对钨矿物确有一定的活化作用,因为在矿浆pH=6~10的浮选体系中,Pb主要以Pb(OH)+和Pb(OH)2(S)沉淀的形式存在,在矿物表面发生特性吸附,是钨矿物浮选的活化组分,可以提高浮选药剂与钨矿颗粒的作用效果,从而提高钨矿物浮选回收率[26]。随着活化剂硝酸铅用量的增大,获得的钨粗精矿中钨的回收率不断升高,但当硝酸铅用量达到400 g/t后,获得的钨粗精矿中钨品位和回收率均下降,说明此时硝酸铅已过量。因此,选取活化剂硝酸铅用量为400 g/t。
2.2.5 钨粗精矿精选条件试验
条件试验获得的钨粗精矿品位达到6.25%,已达精选的要求。根据白钨矿浮选实践可知,白钨矿需通过多次精选才能获得合格的钨精矿,同时为了获得高品位白钨矿,还需对脉石矿物进行抑制,为此,进行了钨精矿精选次数和抑制剂用量条件试验,钨精选添加水玻璃抑制脉石矿物。试验结果表明,精选3次只能获得WO3品位14.36%、回收率27.67%的钨精矿,再增加精选次数也难以获得更高品质的钨精矿,通过对精选试验获得的钨精矿和中矿产品进行显微镜下分析,发现钨精矿产品与石英等脉石矿物大部分未单体解离,因此后续试验考虑对获得的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精选条件试验。
2.2.6 钨粗精矿精选再磨细度及精选次数条件试验
由于获得的钨粗精矿钨矿物与脉石矿物未有效解离,导致无法获得合格的钨精矿产品,为此,对获得的钨粗精矿进行再磨,再磨后再进行精选,为了达到最佳的解离效果又不至于钨粗精矿过粉碎,进行了再磨细度条件试验,结果见图13。
由图13可以看出,对钨粗精矿再磨再选可有效提升钨精矿的品质,随着再磨细度的增加,钨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都大幅提升,但当再磨细度达到-0.045 mm占90%时,获得的钨粗精矿中WO3回收率不再升高,并且WO3品位又有降低,说明此时已过粉碎,大量的微细粒脉石被夹带进入钨精矿产品,因此,选取再磨细度为-0.045 mm占85%。
在再磨细度为-0.045 mm占85%时,精选3次获得的钨精矿WO3品位为32.24%,仍偏低,因此本试验考虑增加精选次数进一步提高钨精矿品位,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随着精选次数增加,钨品位逐渐升高,但回收率却逐渐降低,当精选4次时,得到的钨精矿中钨品位已达35.16%、回收率达到54.47%,若再增加精选次数,回收率明显降低,综合考虑钨精矿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确定钨精选4次为最佳条件。
2.2.7 流程试验
在铜、钨浮选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开路流程试验,进一步验证条件试验所确定的药剂制度和工艺流程的稳定性。在开路试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闭路试验,闭路试验流程见图14,试验结果见表4。
注:铜精矿含银1 000.00 g/t、含金0.4 g/t,银回收率83.39%;尾矿2含银110 g/t、含金0.2 g/t,银回收率4.20%。
由表4可知,闭路试验通过1粗1精铜浮选获得了铜品位为24.78%、铜回收率为90.02%的铜精矿,通过1粗4精钨浮选获得了WO3品位为35.32%、回收率为65.25%的钨精矿,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指标。
(1)矿石矿物种类较为复杂,其中铜矿物主要有黄铜矿、铜蓝,钨矿物主要为白钨矿,其他金属矿物为辉铅铋矿、闪锌矿、黄铜矿、白铁矿等;非金属矿物中以绿泥石、黑云母、绢云母、石英为主,还有少量或微量的石榴石、白云母等。矿石中矿物嵌布较为简单,嵌布粒度以中细粒为主。矿石含铜0.72%、含钨0.11%、含银30 g/t,有价组分铜、钨的含量较高,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2)采用硫化矿混浮—硫化矿分离—硫化矿浮选尾矿回收白钨矿的原则流程处理该矿石,在原矿含铜0.72%、含钨0.11%的情况下,闭路试验获得了含铜24.78%、含银1 000.00 g/t、含金0.40 g/t,铜的回收率为90.02%、银回收率为83.39%的铜精矿;获得WO3品位为35.32%、回收率为65.25%的钨精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