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晓慧 梁友伟 惠 博 龚大兴
(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2.中国地质调查局金属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
铅锌多金属硫化矿主要产于中、低温热液碳酸盐裂隙充填和交代矿床中,依据矿物的共生关系,主要有铅锌、铅锌硫等硫化矿。该类型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方铅矿、闪锌矿、铁闪锌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方解石、白云石、石英、重晶石、萤石等。由于铅、锌、硫等硫化矿物与脉石矿物表面具有不同的疏水性,常用浮选法分离。但是由于矿物间共生关系紧密,嵌布粒度较细且不均匀,增加了铅锌浮选分离难度[1-3]。
由于方铅矿比闪锌矿可浮性好,方铅矿被抑制后难以活化,且在铅锌、铜铅锌、铅锌硫等多金属矿中,铅的含量通常比锌硫低,国内外广泛采用“抑锌浮铅”来实现铅锌矿物的分离提纯。过去,“抑锌浮铅”主要采用氰化物法,其具有操作稳定、分离效果好等优点,但因氰化物有剧毒而被逐渐弃用。目前,国内外选矿厂抑制闪锌矿的药剂种类较多,多采用以硫酸锌为主、配合其他药剂的方法来抑制闪锌矿。在锌硫分离中,虽然黄铁矿的天然可浮性优于闪锌矿,但由于前者属低附加值矿物,含量又高,常采用石灰法来抑硫浮锌,锌矿物的活化多采用硫酸铜[4-6]。
贵州丹寨地区铅锌矿资源储量大,矿石中可供选矿回收的主要元素为Pb、Zn,其品位分别为0.69%、11.04%;该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硅酸盐类,含微量的黏土矿物。石英为主要的脉石矿物,还有少部分的白云石。闪锌矿及方铅矿常紧密连生,且部分方铅矿呈稀疏浸染状构造分布于脉石中。此外,矿石中镉、锗、镓等微量元素达到铅锌矿床伴生有益组分评价标准[7],在选矿过程中需考虑综合回收。由于该资源现有开发利用工艺指标较低,因此,对有代表性铅锌矿石开展矿石性质及综合回收评价研究尤为必要。
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采用“一段磨矿—铅优先浮选—选铅尾矿选锌—选锌尾矿回收石英”的工艺流程,以硫酸锌及亚硫酸钠作为闪锌矿组合抑制剂、25号黑药及乙硫氮为方铅矿组合捕收剂,实现了方铅矿和闪锌矿的有效分离回收,矿石中的镉、锗、镓等微量元素则较好地富集在锌精矿中;采用无氟工艺回收尾矿中的石英,获得了平板玻璃级的石英产品,使得尾矿排放量减少约40%。
原矿主要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含量分别见表1、表2。
注:带“*”的品位单位为“g/t”。
由表1可知,矿石中可供选矿回收的主要元素为Pb、Zn,含量分别为0.69%、11.04%。矿石中Cd、Ge、Ga元素达到铅锌矿床伴生有益组分评价标准,需要进行综合回收评价。
由表2可知,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为方铅矿及闪锌矿,总量为15.83%;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硅酸盐类,其中石英占矿物总量的56.21%,白云母占矿物总量的15.20%;其他矿石含量为2.19%。
工艺矿物学研究还表明,矿石中的方铅矿常呈自形、他形粒状或者集合体产出,粒度变化非常大,大者粒度可达2 mm,小者粒度小于0.01 mm;矿石中的闪锌矿为主要有用矿物,大部分单晶粒度小于0.2 mm,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粗细不一,和方铅矿紧密共生,矿石中可观测到粒状结构及交代残余结构。
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国内外铅锌硫化矿选别工艺技术现状,本研究拟定采用的原则流程为:先浮选方铅矿,再浮选闪锌矿,最后回收石英,即采用“一段磨矿—铅优先浮选—选铅尾矿选锌—选锌尾矿回收石英”的依次优先浮选工艺流程。
在铅、锌矿物分离时,矿石磨矿细度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试验首先考察磨矿细度对铅锌分离、回收的影响。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提高磨矿细度,铅、锌粗精矿产率逐渐增大,铅粗精矿铅品位逐渐降低,铅回收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锌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综合选矿指标和磨矿成本,初步确定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
抑制剂对改善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选择性吸附,提高浮选分离的选择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优先浮选工艺进行铅锌分离时,锌抑制剂的抑制能力及选择性显得尤为重要,在使用硫酸锌作为主抑制剂的基础上,为考察其与其他抑制剂的组合使用效果,进行了各抑制剂组分比选试验,具体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矿石中的锌矿物可浮性好,要实现铅、锌矿物的有效分离比较困难。当采用硫酸锌+碳酸钠为组合抑制剂时,铅精矿锌含量反而高于原矿锌品位;当采用硫酸锌+硫化钠+亚硫酸钠为组合抑制剂时,对锌矿物的抑制效果最好,铅精矿锌含量最低。但是,铅精矿回收率降幅明显。综合考虑,试验初步确定在硫酸锌+亚硫酸钠组合抑制剂基础上进行其他选矿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在确定了矿石磨矿细度及铅锌分离抑制剂的基础上,开展了详细的选铅条件试验。通过选铅条件试验发现,组合抑制剂亚硫酸钠+硫酸锌适宜的用量为1 500+1 500 g/t,捕收剂25号黑药的用量为15 g/t,乙硫氮适宜的用量为10 g/t。
在确定了方铅矿浮选药剂制度后,采用1粗1精浮选流程进行了铅浮选综合条件试验,具体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铅精矿的富集比较高,通过1次铅精选作业即可获得高品位的铅精矿产品。
在确定了方铅矿浮选药剂制度的基础上,对1粗1扫选铅尾矿进行了选锌条件试验。
闪锌矿浮选一般受矿浆pH值影响比较明显,且在pH值为10左右时浮选效果较好,通常采用石灰作为矿浆pH调整剂[1]。然而本次试验的矿石硫矿物含量较低,因此试验不添加石灰,在自然pH值下进行锌矿物回收。由于选铅过程中闪锌矿被抑制,选锌时需要活化,而硫酸铜是闪锌矿常用且有效的活化剂。后续活化剂、捕收剂种类及用量试验确定的活化剂硫酸铜用量为300 g/t、捕收剂丁基黄药用量为100 g/t。
在确定了闪锌矿浮选药剂制度后,采用1粗1扫2精浮选工艺流程进行了锌浮选综合条件试验,试验流程及条件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6。
由表6可知,选锌作业在自然pH值条件下,添加活化剂CuSO4,获得了良好的浮选分离指标,锌精矿锌品位达59.25%、锌作业回收率达到96.07%,中矿锌品位均较低,锌选别作业目的矿物的富集比及作业效率较为理想。
在开路试验的基础上,以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锌组合抑制剂、25号黑药+乙硫氮为铅组合捕收剂,采用一段磨矿、铅优先浮选、选铅尾矿选锌工艺流程完成了铅锌硫化矿浮选闭路试验,详细的药剂条件及流程见图5,闭路试验结果见表7。
注:带“*”的品位单位为“g/t”。
由表7可知,浮选闭路试验获得的指标为:铅精矿铅品位58.11%、铅回收率81.38%;锌精矿锌品位57.21%、锌回收率97.19%;此外,镉、锗及镓元素均富集在锌精矿中,镉回收率高达98.02%、锗回收率为83.82%、镓回收率为70.94%。闭路试验综合回收指标优异。
铅锌尾矿有价元素综合回收利用不但可以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率,实现经济价值;同时可以减少尾矿堆存量,缓解环境压力。本试验铅锌分离回收的尾矿中SiO2含量达到80.98%,为此,进行了石英回收的工艺研究。
由于浮选尾矿中的主要矿物石英与长石表面化学性质相似,常规情况下难以实现二者的有效分选。为了高效富集尾矿中的石英以获得石英精矿,采用预先脱泥—再磨—反浮选工艺进行了石英回收试验,试验流程见图6,试验结果见表8。
由表8可知,针对铅锌尾矿粒度较粗、矿泥含量高的特点,采用脱泥—再磨—反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SiO2含量90.84%的石英精矿,实现尾矿减量超过40%。该石英精矿产品符合平板玻璃的原材料标准。本试验回收石英矿物采用无氟工艺,为环境友好型工艺。
(1)贵州丹寨地区铅锌硫化矿中铅、锌品位分别为0.69%、11.04%,并伴生221 g/t的镉、27.4 g/t的锗、59 g/t的镓等有益组分,具有较大的综合回收价值。矿石中方铅矿的含量不高,常呈自形或他形粒状或者集合体产出,粒度变化非常大,大者粒度可达2 mm,小者粒度小于0.01 mm,矿石中的闪锌矿为主要有用矿物,大部分单晶粒度小于0.2 mm,一般为他形粒状集合体,粗细不一,和方铅矿紧密共生。
(2)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回收试验以硫酸锌+亚硫酸钠为锌组合抑制剂、25号黑药+乙硫氮为铅组合捕收剂,采用一段磨矿—铅优先浮选—选铅尾矿选锌—铅锌尾矿综合回收石英工艺流程,闭路试验获得的铅精矿铅品位为58.11%、铅回收率81.38%;锌精矿锌品位为57.21%、锌回收率97.19%;镉、锗及镓元素均富集在锌精矿中,镉回收率为98.02%,锗回收率为83.82%、镓回收率为70.94%,获得了优异的综合回收指标。
(3)针对铅锌尾矿粒度较粗、矿泥含量高的特点,采用脱泥—再磨—反浮选工艺流程,最终获得SiO2含量90.84%的石英精矿,该石英精矿符合平板玻璃的原材料标准。尾矿减量超过40%,较好地实现了尾矿资源化、减量化。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