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转体桥梁施工技术重难点分析

时间:2024-04-24

王学刚

(秦汉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

1 转动系统施工精度的控制

国内已有一些采用转体施工的实例,而在转体过程中各不相同的精度控制方法,但是对该类平面转体法还未形成系统的控制标准,未有一套完整的转体系统安装精度控制的研究方法。1) 球铰制造要求:转盘球铰各部件的外形尺寸及公差均用钢直尺、卷尺测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转盘球铰各零件的组焊应按焊接工艺要求严格控制,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焊缝应光滑平整,无明显裂缝、咬边、气孔、夹渣等缺陷。上下球铰制作成形之后,应进行质量验收检查。2)球铰安装精度:球铰安装时顶面务必水平,其顶面任两点误差不大于1mm;球铰转动中心务必位于满足设计要求,其误差:顺桥向士lmm,横桥向1.5mm。3) 滑道安装精度:滑道顶面相对高差不大于2mm,局部相对高差不大于0.5mm;撑脚底面与滑道顶面间隙暂定为15mm。4) 保证措施:①球绞和滑道在运输过程务必固定,避免碰撞变形,影响质量。②在球绞安装过程中,转盘盘面用多层塑料布包裹,其作用是在形成对盘面保护的同时,更有利于转合浇筑完毕后对盘面的清理。③球铰中心的确定采用“十字放线”法和坐标控制法,实际精度控制采用“边测边调、现场管理”的控制方法。④用高精度测量平整度,且平整度应控制在1mm 内。⑤牵引索的安装应注意:锚固长度适宜,不能过长,更不能过短,以保证转体转完后有一定的富余量;出口处不设死弯,预留的长度要同时考虑5m 的工作长度。

2 施工监控

施工监控的最终目标是确保成桥后结构受力和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施工监控中须遵循三个方面的原则:受力要求、线形要求、稳定要求。单T 构转体的施工监控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理论分析预测、施工监测及施工控制三部分。

3 施工控制

3.1 误差分析

误差分析是参数识别技术的基础,任何实测数据均会有误差存在,只有把这些误差剔除掉,才能得到符合计算条件的真实的实测数据,进而与理论计算值予以比较。误差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支架变形误差分析;②混凝土超方对结构影响分析;③预应力张拉误差对结构影响分析;④混凝土弹性模量误差对结构影响分析;⑤施工荷载变动对结构影响分析;⑥混凝土徐变对结构影响分析;⑦温度(纵向、环向) 对结构影响分析;⑧混凝土龄期对结构影响分析;⑨合龙温度对结构影响分析;⑩水化热对应力测量的影响分析。

3.2 设计参数识别和结构计算

比较结构的测量状态与模型计算结果并进行设计参数的优化识别,然后采用已识别出的参数,用有限元法软件对结构进行重新分析。

3.3 转体后的线形调整

(1) 转前确定实际所需的转体角度、转体到位标识。由于施工误差的影响,实际所需的转体角度与设计角度会有差异,其值应该根据实际的成桥线形确定。对于弯坡跨线桥,转体何时到位,不像直桥那样通过全站仪瞄准桥轴线就能确定,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首先确定梁端中心点准确就位后的坐标,并在支架上放样出该点,当梁端中心点悬挂的垂球与该点重合时,说明转体到位。

(2) 确定梁体姿态微调参数。转体时为了防止梁体超转,都会提前制动,预留一定量用于梁体微调。转动过程中梁体常常会绕球较发生竖向的偏转,其中,横桥向的偏转会影响桥梁横坡,同时桥梁线形整体横向平移,纵桥向的偏转会影响桥梁纵坡。因此,梁体微调一般综合运用平面“点动”旋转、纵桥向与横桥向顶升等手段来完成。

4 撑脚间隙的控制

在进行撑脚设计时,间隙的取值大小应在一个适宜的范围内,如果间隙较大则有可能影响转体的稳定性;而如果取值较小时,则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其施工精度较难控制。所以,间隙应在一个合适的取值范围之内。

5 平衡称重与配重

平衡称重:当脱架完成后,整个梁体的平衡表现为两种形式之一。(1) 转动体球铰摩阻力矩(Mz) 大于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此时,梁体不发生绕球铰的刚体转动,体系的平衡由球铰摩阻力矩和转动体不平衡力矩所保持;(2)转动体球铰摩阻力矩(Mz) 小于转动体不平衡力矩(MG)。此时,梁体发生绕球铰的刚体转动,直到撑脚参与工作,体系的平衡由球铰摩阻力矩、转动体不平衡力矩和撑脚对球心的力矩所保持。

配重:(1) 转体梁在静力状态保持平衡,即通过配重,使转体梁的重心线通过球铰竖轴线。该方案的好处是配重量小,启动所需牵引力相对较小。由于该方案中对转动体为一点支承,在转动过程中容易导致转体梁在竖平面内的晃动。因此,若采取该方案,应尽量减小撑脚与滑道间的间隙。配重可按下式计算

需要配重=N*e/(悬臂长度-配重距梁端距离)

配重的大小应保证新的重心通过球铰竖轴线。在转体过程中转体梁应在梁轴线方向略呈倾斜态势,即梁轴线上桥墩一侧的撑脚落下接触滑道,另一侧的撑脚抬起离开滑道。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转动体形成两点竖向支承,增加了转动体在转动过程中竖平面内的稳定性。配重的位置应结合现场装卸操作的难易程度;配重的大小应保证新的重心偏移量满足5cm≤e≤15cm 的要求。配重及重心偏移可按下式计算:

需要配重=(摩阻力矩-N×e)/(悬臂长度-配重距梁端距离)

重心偏移=[配重×(悬臂长度-配重距梁端距离)+N×e]/N

6 结语

通过对转体梁施工的重难点分析,通过采取施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解决好以上问题,提高转体桥梁的施工质量,为以后的转体梁施工提高参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