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铸造高温合金K423A内圆车削工艺优化研究

时间:2024-07-28

聂聪,苏宏华,胡浩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

0 引言

K423A合金是我国自行研制的镍基等轴晶铸造高温合金,合金的强度高,抗氧化、抗疲劳性能好,使用温度最高可达1 050 ℃,是目前国内航空发动机广泛使用的高温材料,也是典型的难加工材料[1-3]。高温合金切削过程中具有热传导率低、加工硬化严重、高温强度高等特点[4-7],给加工制造带来了严峻挑战。主要困难表现在:加工工具寿命短,加工效率低,加工表面完整性差,难以适应发动机零部件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的加工需求。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热性,是加工镍基高温合金的常用刀具。但是,目前采用硬质合金刀具切削加工K423A铸造高温合金的研究报道较少,针对内圆特征的切削研究更显不足。

本文通过对涂层硬质合金刀具内圆切削K423A高温合金的试验研究,分析切削力与刀具磨损,综合考虑切削效率与刀具寿命,提出优化的切削参数。

1 试验条件及方案

1.1 试验材料及刀具

试验所用工件材料为K423A铸造高温合金,材料的质量分数见表1,主要物理及力学性能见表2。试验工件为整体铸件,结构较为复杂,采用花盘装夹,内圆车削部分规格为φ186 mm×40 mm。涂层硬质合金刀片选用的CNMG120412,匹配刀杆A25T-DCLNR12。试验时,刀杆悬伸长度为56 mm。

表1 K423A的质量分数 (%)

表2 K423A主要物理及力学性能

1.2 试验方案

试验在SK50P数控车床上进行,采用Kistler9272型三向压电式测力仪、5070A型电荷放大器和DynoWare V2.51型力信号采集系统等仪器测切削力。测力仪安装时,使z向为切削速度方向,x向为进给方向,y向为切深方向,即Fz为主切削力,Fx为进给抗力,Fy为切深抗力。用Hirox KH-700三维视频显微镜跟踪拍摄测量刀具磨损量。磨钝标准为:后刀面平均磨损量VB=0.3mm或后刀面最大磨损量VBmax=0.6m。

本文选定切深ap为1.5mm,对切削速度v和进给量f进行二元排列法全搭配试验,切削速度选取10m/min,15m/min,20m/min,25m/min 4个水平,进给量选取0.1mm/r,0.15mm/r,0.2mm/r 3个水平。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切削力分析

切削力随切削速度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在进给量为0.1~0.2mm/r范围内,主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增大表现得相对平稳,变化幅度均在100N以内。进给量在0.1mm/r和0.15mm/r时,主切削力随速度的增大都出现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切削速度增大,剪切角增大,摩擦系数和变形系数减小,切削力随之减小。另外,速度增大,材料的热软化作用愈加明显,切削力下降[8]。进给量增大到0.2mm/r时,进给量带来的热软化作用效果显著,使得切削力在v=15m/min时便下降到最小值。之后切削力增大,主要是因为刀具磨损加剧,在切削速度为20m/min时,较早出现了微崩刃,25m/min时,明显观察到微崩刃与前刀面的片状剥落、月牙洼。

图1 切削力随切削速度的变化

在切削速度为10~25m/min范围内,切削力随进给量的变化呈现较好的规律性,均随进给量的增大而增大,主切削力基本在700~1 300N之间。普遍认为,进给量增大,切削面积增大,使得变形力和摩擦力增大;切削力随之增大,另一方面,进给量增大,切削温度升高同样带来热软化效应。同时,切削厚度增加,变形系数减小,又会减小切削力[10]。二者共同作用,影响切削力的变化。总的来看,前者对切削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后者,但在v=15m/min和20m/min时,进给量增大到0.2mm/r时,切削力增幅减小,后者的影响显现出来。

2.2 后刀面磨损量分析

后刀面磨损量随切削路径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在进给量为0.1~0.2mm/r,切削速度为10~20m/min范围内,切削速度对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的影响呈现较好的一致性,速度越小,刀具寿命越长,刀具磨损愈加缓慢。在f=0.15mm/r时,切削速度为10m/min时刀片的刀具寿命是400m,切削路程是25m/min速度下的4倍,是15m/min速度下的1.5倍,f=0.2mm/r时,10m/min速度下刀片的切削路程是其他切削速度下切削路程的2~3.5倍,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的影响可见一斑。另外,进给量为0.15mm/r时,15m/min和20m/min速度下出现了时间较短的稳定磨损阶段,0.2mm/r的进给量下,15~25m/min速度下刀具磨损急剧增大直至达到磨钝标准,10m/min速度下刀具虽然也没有出现明显的稳定磨损阶段,但在整个刀具寿命中磨损缓慢。进给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呈现出与切削速度一致的规律,进给量越大,刀具寿命越短。在切削速度为25m/min时,f=0.1mm/r下的刀具寿命是其他进给量下的1.67~2倍。由此可知,低速和小进给量有利于刀具寿命,前刀面磨损过程如图3所示,比较图3(b)和图3(c),随着进给量增大,低速(10m/min)对延长刀具寿命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而随着切削力的增大,小进给量(0.1mm/r)对延长刀具寿命的影响在减小。在选择切削参数时,从刀具寿命的角度考虑,应选择10m/min、0.1mm/r的低速小进给量的参数切削,从切削效率的角度考虑,应当首先增大进给量,选择较小的切削速度,以尽量减小对刀具寿命的影响。

图2 后刀面最大磨损量随切削路程的变化

刀片磨损形式主要是前刀面的月牙洼、片状剥落,微崩刃,后刀面磨损等。刀具磨损初期,在前刀面上可观察到微崩刃和轻微的片状剥落。随着切削的进行,月牙洼出现,这是由于切屑在高温高压下流经前刀面,与前刀面摩擦,在热扩散、氧化、粘结综合作用下,生成小的凹坑,形成月牙洼形式的磨损。在图3(b)中,切削路程达到18m时明显观察到月牙洼与裂纹,裂纹是由于热应力疲劳和刀具-切屑或刀具-工件的接触疲劳产生的。图3(c)中,切削路程达到27m时,裂纹更加明显。在内圆车削中,振动严重,切削力大,各参数下的总切削力基本都在1 000N以上,此时裂纹的影响被放大,极易扩展形成片状剥落或崩刃,导致刀具失效。在其他参数下,也观察到严重的层状剥落,与后刀面的剥落或磨损连在一起,致使锋利的切削刃消失,刀片呈现极大的刃圆半径,失去切削能力。

切削速度为10m/min时,刀具后刀面磨损较为稳定,磨损带上最大磨损宽度常出现在中间位置,但随着切削的进行,前刀面上的片状剥落与不均匀微崩刃加剧,后刀面上也会发生剥落,位置集中在边界或者最大磨损宽度处。v=20m/min时,片状剥落导致刀尖处磨损严重,使得后刀面最大磨损宽度靠近刀尖,出现沟槽磨损,后刀面磨损情况如图4所示。图4中,在刀具整个寿命周期内,后刀面均可观察到明显的划痕,这是磨粒磨损的典型形貌,在切削过程中,工件中的硬质点像磨粒一样深入刀具的接触表面,对刀具产生耕犁、刻划作用。

图3 前刀面磨损过程图

对图4(c)刀片上的粘结物在前刀面上做能谱分析(图5),粘结物含有丰富的Ni、Cr、Co、Mo等元素,可以确定为工件材料。Ni、Cr等元素粘附在刀具表面,不仅影响切削性能,同时增加了刀具与工件材料的亲和性,使粘结更加严重,当粘结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与粘结物开裂,粘结物脱落,加剧刀具磨损[9]。

2.3 切削效率与刀具寿命

为便于直观地比较分析,对各参数下的材料去除率和材料去除量做归一化处理。v=25m/min,f=0.2mm/r时,材料去除率最大,为7 500mm3/min,各参数下的材料去除率均以真实材料去除率与该值的比值N表示。同样的,v=10m/min,f=0.1mm/r时,材料去除量最大,为138cm3,各参数下的材料去除率均以真实材料去除率与该值的比值Q表示。

切削速度增大,进给量增大,刀具寿命随之减小,虽然材料去除率增大,但刀具的材料去除量呈现减小的趋势,说明在切削速度10~25m/min,进给量0.1~0.2mm/r范围内,相比于切削效率,切削参数对刀具寿命的影响更为显著。

在进给量为0.1~0.2mm/r范围内,随着速度增大,材料去除量减小,但速度在不同进给量水平上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因速度增大而导致的材料去除量减小值在0.38~0.81之间;在切削速度为10~20m/min范围内,在各速度水平上,进给量增大带来的材料去除量减小值在0.35~0.45之间。在速度达到25m/min时,各进给量下的材料去除量近乎相等。总的来看,进给量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要小于切削速度。

图4 后刀面磨损图

图5 刀片能谱分析图

以材料去除率0.5为例,对应的切削参数及材料去除量可以为v=25m/min,f=0.1mm/r,Q=0.19,或者v=16.7m/min,f=0.15mm/r,Q=0.4,或者v=12.5m/min,f=0.2mm/r,Q=0.55。可见,为实现相同的切削效率,选择较低的切削速度,对应提高进给量,可以获得较大的材料去除量。

3 结语

在铸造高温合金K423A内圆车削过程中:

1) 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较小,在10~25m/min范围内,主切削力在750~1 300N之间,而其随速度的变化浮动不超过100N;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更为显著,进给量越大,切削力越大,但在v=15m/min和20m/min时,进给量增大到0.2mm/r时,切削力增幅明显减小。

2) 10m/min和0.1mm/r下的切削路程明显优于其他参数。随着进给量的增大,10m/min速度下切削路程减小到其他进给量的2~3.5倍,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大,0.1mm/r下切削路程减小到其他进给量的1.67~2倍。

3) 相比于进给量,切削速度对材料去除量的影响更大,进给量为0.1~0.2mm/r范围内,在各进给量水平上,因速度增大而导致的材料去除量减小值在0.38~0.81之间;切削速度为10~20m/min范围内,在各速度水平上,进给量增大带来的材料去除量减小值在0.35~0.45之间。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