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对分课堂在高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时间:2024-07-28

吕春娇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

***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党代会的汇报中把教育改革创新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强大引擎、改革内容和方法,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想和创造力。党的十九大报告圆满完成后,教育部继续强调,高校要创新教育理念,注重方法创新,树立新理念、新规范,并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薄弱问题提出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学校化学师范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技能,培养探讨中学化学教育教学规律和从事化学教学工作的初步能力,发展化学教师特殊素养,为将来独立承担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化学教育、教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中学化学教学论应当坚持引导化学专业学子自主学习与研修,实践体验与培养个性的好传统,坚持让学生结合实际去理解化学教育教学过程及其相关知识[1]。但是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有着内容量较多、理论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在专业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质量可视为国家普通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建立教学质量长效机制的重要内容。在走访调研我国一些高校发现,目前在我国境内高等学校开展的化学教学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活动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上课听讲时不够专心,上课低头看手机的时间过长、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带来教师心理压力大,教师教学负担重,教学效果不理想。基于此种课堂教学现象,高校课堂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如何加强课堂教学设计,规范课堂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改变高校课堂教学质量,是目前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对分课堂内涵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是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复旦大学心理学家张学新提出的,该理论的核心是把课堂的一半时间用于课堂授课,而剩余的课堂时间交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课堂教学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这3个阶段对应的简称分别是 P、A、D,也被称作 PAD 课堂[2]。

1)教师进行集中授课,系统地讲解教材的课程结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强调课程知识框架的建构与教学任务核心概念和原则的解读。

2)学生的内化和吸收过程。在第二个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相应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和从中国知网上检索材料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观点,并将在自主学习和思考过程中遗留的问题,作为下一节课课堂上讨论的材料。

3)分班级进行讨论,随后根据课堂需要进行小组间分组讨论,讨论方式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进行全班讨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讲授、内化、吸收、分班讨论的教学模式,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了师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化学教学论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讨论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前者更强调分班级进行讨论,课堂教学时间与讨论时间错开进行,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框架和重点难点,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吸收[3]。然后再次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2 化学教学论教学现状

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培养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报告中还强调了要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事实上科技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成长取决于教育[4]。但随着互联网科技的迅速蓬勃发展,智能产品众多。智能产品的普及,在学生的成长变化过程中带来的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对课堂听课的专注度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角色扮演受到影响,学生对化学教学论课堂兴趣不高、参与度不高,教师期待和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但学生与教师互动的意愿却不强烈。一个高效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与老师双向互动的模式,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讨论,在教学论课堂上大部分老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主讲学生旁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学生的注意力游离在课堂之外,课堂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 对分课堂教学实践

课堂的时间分配没有严格地分为两部分。可根据课程性质、教材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掌握。四六分、三七分都可以。对分课堂教学包括讲授、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课堂交流四个环节。对分课堂的简单形式是“当堂对分”,它是指在一个班级或一堂课中完全实现四个环节。例如,在一节45 min 的课上,教师授课25 min,然后给出相关的思考问题或练习。学生之间没有交流。他们独立学习5 min,写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分组讨论8 min,与全班交流7 min。需要注意,时间分配可以具体调整,而不是固定的。理想的分班形式是“隔堂讨论”,即每节课的前半部分用来讨论上一节课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后半部分用来教授新内容并在下一节课讨论。

3.1 教学流程设计

3.1.1 课堂讲授

教师从第一章开始讲授本章的内容安排,课时设置,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内容。

3.1.2 内化吸收

教师将一节内容讲授完之后,布置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和文献,完成相应“亮”“考”“帮”等作业,学生在上课、读书、完成指定作业后,应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感受最深、受益最多、欣赏最多的内容,称之为“亮闪闪”。有些知识自己理解,但其他人可能会感到困惑。用问题的形式来挑战他人,并称之为“考考你”。以问题的形式写下你不理解或想理解的内容,并寻求帮助称“帮帮我”。

3.1.3 小组讨论

将师范班学生分为小组,自主选择5~8人一组,并且每组选择一位小组长,前半节课用来讨论上一节课老师教的内容。要求学生围绕“亮”“考”“帮”的作业,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在讨论中,老师们督促学生认真参与。

3.1.4 全班交流

教师调查3~4个小组,小组代表汇总讨论的问题,分享讨论的精华,或提出讨论后残留的问题,然后教师邀请其他有问题的学生反馈存在的问题,最后教师总结,把学生遗漏的内容进行讲解与深化,结束整个过程。循环地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直至授课内容结束。

3.2 考核方式

中学化学教学论每周3课时,每课时45 min,共计4个学分,是一门考试课程。传统的考试评分标准以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平时成绩占30%,按照作业、考勤、平时表现等。期末成绩占70%,形式有提交课程小论文或者书面考试的形式。

运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授课,成绩考核是检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效果的重要保证。考核评价方式较以往的评价方式也有所不同,平时成绩占40%,包括考勤、“亮”“考”“帮”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论文等,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占60%。运用此考核方式极大提高了对分课堂学生的参与度和上课积极性。

3.3 以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展开实践

选取化学教学论第五章《化学教学技能》第一节创设教学情境的技能开展研究,正式授课前讲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示学生的注意事项,按照教学模式开展教学。

3.3.1 课堂讲授

第一学期第六周开始进行第五章教学内容教学,利用半节课时间对本章的内容创设教学情境技能进行讲授。

(1)教学情境及其意义;

(2)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从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从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创设情境利用问题探究创设情境,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境;

(3)教学情境设计和情境教学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共计三个方面。提醒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开端,作为课堂教学的开端,一个成功的情境创设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学生利用本节所学的情境创设技能,在中学化学教材中选取某一课时的内容做情境创设设计。在“亮”“考”“帮”中上传自己对创设教学情境技能的体会和疑问。在下节课时用半节课时间进行交流讨论。

3.3.2 内化吸收

给予学生一周时间内化吸收,下次上课进行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第七周上课时,给学生20 min 时间进行讨论交流,首先进行本组内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督促认真交流讨论,交流“亮”“考”“帮”的收获和问题,然后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最后教师对各组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为全班同学展示优秀的“亮”“考”“帮”。下次课继续讲授新课,之后再“亮”“考”“帮”布置作业,然后交流讨论,循环往复,直至学期课程结束。

4 对分课堂教学的实施效果

4.1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对化学教学论课堂进行对分课堂的教学实践,对比传统的化学教学论教学,将对分课堂教学理念运用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可以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不断激发大学生在教学论课堂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比较传统的化学教学论课堂模式,化学教学论教师常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课堂内容知识和技能进行详细的讲解,但是学生收获的并不多,久而久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学生在课堂上缺乏展示教学过程、讨论知识的机会,由于缺乏知识的内化吸收,学生在课堂上讨论的水平通常缺乏一定的深度。采用对分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学习过后有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在下一次集中讨论中找到自己的问题并得到答案,加深印象,具有更强的自主性和更高的效率。

4.2 有利于教师角色转换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学论教师的教学压力,并帮助了教学论教师实现了课堂角色的巨大转变。教学论教师不应该是课堂教学的主力军,而应该给学生留有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权。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化学教学论教师要承担主要的教学压力,在备课中需要大量的时间总结、组织和展示。老师们在备课上花费了很多精力。然而,学生的参与度远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教师在传授主要知识点后,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讨论和交流空间。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评论和总结。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针对性强,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

4.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化学师范学生提供了隐性知识和能力。在知识层面,教学讲授、内化吸收、讨论三大阶段教学使大学生能够重新整合和建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一种记忆性的感性知识,而是通过反复地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理性知识。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大学生原本不愿意听、听不懂的课程,逐渐成为愿意听愿意学习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在能力培养层面,通过学习,学生掌握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方法,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水平有更清楚的了解,与此同时,学生也能看到其他正在学习的学生的学习进度情况和学习评价情况。在化学教学论课堂讨论中及学生交流互动中得到了师生的认可和肯定。运用此种教学模式,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提升,班级中很多的学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

5 结束语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对分课堂教学不仅体现了教师教学的重要性,也尊重了学生学习中的个性化发展差异,获得了学生的高度认可,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化学教学论教师不必局限于教学时间的完美对分,可根据教学需求和教学反馈灵活调整教学中对分时间的分配。在教学内容选择方面,根据不同课程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音频等学习资料,供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获取知识。

在师生共同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收获新知,学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理论,通过师生之间的角色互换完成新的课堂教学,课堂模式的趣味性、参与度、主观能动性都有了极大提升。对分课堂的优点在于它是一项经济实用的教学改革,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不需要大量经济方面投入。而且课堂教学实践中师生互动性很强,对班级规模人数没有限制,具体比例可依据不同课程进行灵活调整。通过师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提高教学效果,为新时代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路径。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