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钱 幺,钱晓明,邓 辉,徐志伟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学院, 天津 300387)
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的研究进展
钱 幺,钱晓明,邓 辉,徐志伟
(天津工业大学 纺织学院, 天津 300387)
综述了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Apitron静电袋式过滤器、TRI棒帷电极电场增强袋滤器、中心电场袋式除尘器、混合式电袋除尘器、静电增强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指出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是一种高效低阻的过滤除尘方式,但在处理高浓度的工业烟尘时,粉尘的积聚使静电作用产生负效应,限制了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建议通过提高静电增强作用,提高过滤材料的静电性能和过滤性能,保持过滤材料高效的驻极状态,应用高效清灰方式,来进一步拓展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的应用。
静电增强 纤维 过滤 预荷电 静电场
静电增强纤维过滤(ESFF)技术综合了静电除尘和纤维过滤除尘的特点[1],主要利用粉尘预荷电或外加静电场的方式来增强纤维层的过滤效果[2]。这种除尘技术对细微粉尘具有很高的过滤效率,同时过滤阻力较低,20世纪曾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兴趣与大量研究。在高浓度的工业烟尘过滤中,纤维滤料表面很快被粉尘层所覆盖,形成粉尘初层,并起主要过滤作用,虽然静电作用在前期过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粉尘的不断积聚,静电作用将产生负效应,轻者改变滤袋电学性能,引起“反电晕”现象,影响过滤效率,重者造成粉尘中易燃成分的爆炸,损伤滤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阻碍了其研究与发展。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下,研究符合现有环保要求的过滤材料以及除尘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静电作用是过滤机理中对微细颗粒过滤最有效的途径,也是优化过滤性能的重要方式之一。充分利用静电吸附作用,以及避免粉尘荷载引起的静电负效应是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应用的关键所在。
1.1 国外进展
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最早由美国人开始研究,1930年,美国的Hansen首次使用静电来提高纤维过滤器的过滤性能;1948年,美国一个名为American Air Filter的组织开始在实验室展开此类研究[3]。1954年,美国的Silverman在一次实验中,将一种玻璃纤维滤料放置在高压电极与接地极之间,产生了一种新的装置,该装置既可以使粒子荷电,又能在纤维滤料间加上电场,过滤效率明显提高[2]。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的E.R.Frederick首次提出了“静电增强纤维除尘技术”[4]。20世纪70年代以后,静电增强纤维过滤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有了较快发展[5]。1970年,Apitron静电增强袋滤器投入半工业试验,这是最早的电袋结合除尘装置,在没加高电压时,该装置与传统袋滤器相同,当加上电压形成电晕时,使粉尘荷电,过滤阻力急剧下降,并随着电压的升高,颗粒荷电更加充分,阻力持续降低,可以达到99.99%的除尘效率,D.J.Helfritch预言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将会具有广阔的前景[6]。随后,J.D.McCain等[7]通过大量的实验进一步评价了Apitron除尘装置对0.001~0.5 μm颗粒的捕集效率。到20世纪80年代,也只有Apitron静电增强袋滤器在一些工业领域投入使用,如烧结、高炉、电弧厂和循环通风系统等,但使用十分有限[5,8]。
1974年,E.R.Frederick[9]发现,经过静电增强的纤维过滤器比同类未静电增强的纤维过滤器的压力降大大降低,他认为这是形成的滤饼结构蓬松导致的,美国纺织研究所的G.E.R.Lamb等[10]也证实了这一点。L.S.Hovis利用不同滤料与电极相结合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情况下,加入电场后的压力损失都下降,高温过滤也同样能达到这种效果[11]。1979年,美国著名的Lawrence Livermor实验室开始全面研究ESFF技术,目的在于使之应用于原子工业中,减少高效除尘器的负荷[9]。考虑到外加电场会有更好的静电增强效果,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纺织研究所(TRI)提出了棒帷电极结构的静电增强袋式过滤器[12]。1986年,日本日立公司的K.Ohtsuka等[13]研究静电增强过滤机理的实验表明,静电增强袋滤器对3 μm以下的微细粉尘的过滤效率大大高于常规袋式除尘器。1988年,美国北卡大学的A.S.Viner等[14]研究了先进静电增强织物过滤(AESFF),滤袋中心的电晕极使尘粒荷电,电晕极与接地的滤袋表面之间形成电场。N.Plaks[15]也进行了相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这种除尘器不仅降低了压力降,还比之前报道的所有此类除尘装置的除尘效率高。据美国空气污染控制协会1987年会介绍,这种静电增强袋式除尘器的投资可比传统的袋式除尘器降低25%~48%[14]。此后,韩国J.K.Lee等[16]将预荷电与电场增强装置分开,在静电过滤器之前设置正极预荷电器,静电过滤器的金属网之间形成电场。结果表明,其对细微颗粒的过滤效率远高于传统过滤器。S.Kim和J.Mermelstin等[17-18]利用不锈钢纤维滤料作为接地极制成“点-板式”静电过滤器,在电场的作用下,该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大大提高;并且过滤效率随着附着于纤维素上的颗粒的负荷量增加而提高。但是,当颗粒的负荷量超过2~3 g/m2时,纤维过滤器的性能将迅速降低,因为颗粒物过多地积累,很容易产生“反电晕”,以致颗粒物再次悬浮。通常该过滤器需要通过机械振打方式去除积累的粉尘颗粒,即便出现“二次扬尘”,颗粒也会再次被纤维捕集。
1.2 国内进展
我国对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1981年谭天佑教授首次向国内学者引进国外的研究信息及成果[19]。此后几年,我国众多学者围绕3种静电增强方式展开了对此项技术研究,即:(1)粉尘预荷电,纤维层无外加电场;(2)粉尘无预荷电,纤维层有外加电场;(3)粉尘预荷电,纤维层有外加电场。
最早进行的是粉尘预荷电技术对过滤性能影响的研究[2]。1986年,王永利等[20]针对电焊烟尘净化机组研制出了预荷电-过滤器复合式除尘装置,明显提高了净化效果,且过滤阻力比原除尘装置降低约50%。曾慕成、郭纪兴等[21-22]从理论上分析了预荷电机理,研究了尘粒预荷电对袋式除尘器滤效、粉尘层压力降、清灰效率的影响。1988年,陈学武等[23-24]将研制的JDD-Ⅰ型静电袋滤器进行了半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预荷电对粉尘层结构以及滤布阻力的影响与粉尘荷电量有关,粉尘荷电量越多,在低粉尘负荷时的过滤效率也显著提高。1990年,马广大[25]研制出了静电增强脉冲袋式除尘器,在脉冲布袋中加入平行电极结构,正负电极相间平行布置,与普通袋式除尘器相比,阻力降低1/2,清灰周期延长2倍左右,有利于处理高比电阻的粉尘。赵钟鸣等[26]研制出深床型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用2个筛网作为电极,中间填充纤维层,当电极之间产生的电场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时,含尘气流中的粉尘能渗透到纤维层深处,且均匀沉积在各纤维表面,而在纤维层表面无粉尘层形成。他们还研究了静电增强纤维除尘机理,得出螺旋气流中孤立纤维惯性碰撞效率的扩展公式以及孤立纤维静电吸引效率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数据检验了理论计算式的正确性[27]。之后,他们又详细分析了静电增强纤维层在荷电状态下的性能特征[28]。
荣伟东等[1]对3种静电增强方式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采用高效、中效、低效3种DV系列滤料进行实验,分别测试3种滤料在静电增强前后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预荷电强化后的纤维过滤效率均有提高,但由于高效滤料中纤维分布密实,荷电粉尘接近纤维时,诱导纤维感应带电,产生较强的电场,使捕集能力增加,因此,高效滤料的效果最显著;在0~2 m/s范围内调节过滤风速,过滤效率随着风速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在静电增强下,风速为1.0~1.2 m/s时的滤效最高,并且通过分级效率可以看出,静电增强对小粒径粉尘的效果最明显。此外,对外加电场方式的研究表明:外加电场能大大提高过滤效率,且不会出现预荷电时的二次粉尘飞扬现象;采用垂直外加电场的效果要略好于平行外加电场,原因是在垂直电场作用下,纤维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均可充当捕集面,而平行电场下只有迎风面用于捕集粉尘。他们还分析了静电-纤维过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纤维比电阻、粉尘比电阻、相对湿度、过滤风速、荷电电压、粉尘粒径、荷电器设计参数(荷电器长度)。结果表明:纤维、粉尘比电阻低,相对湿度高均有利于静电过滤的改善;过滤风速、荷电电压存在一段最佳数值;小粒径粉尘的静电增强效果较好[29]。近年来,台湾大学Yang Shinhao[30]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纤维过滤器进行预处理,提高静电吸附作用,并分析了气溶胶的性质对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处理不仅不会影响纤维过滤材料的结构,还明显提高了过滤效率,但这种处理过的纤维过滤材料对固体气溶胶的过滤效果比液体气溶胶要好,因为液体气溶胶不会堵住滤料孔洞,而是直接粘附在带电纤维的表面,降低纤维表面的电荷量,从而降低了纤维过滤效率。
2.1 Apitron静电袋式过滤器
Apitron静电袋式过滤器是一种预荷电增强袋滤器[31],由传统脉冲滤袋与管线式静电除尘器连接而成[32]。含尘气体从管底进入,粉尘经过电晕放电区荷电后被收集,未被收集的粉尘通过上面的滤袋过滤。电晕放电区的收集主要是因为金属圆筒(正极)与电晕线(负极)的极性相反,带正电的颗粒被吸附到筒的内表面而沉积。这种静电增强袋滤器的特点是粉尘在过滤器内部荷电,喷吹管设在滤袋中心与放电极相连,脉冲喷吹位于滤袋下侧,而不是从滤袋顶部吹出,在清除管壁与电晕线上沉积的粉尘时,由高速射流诱导产生的二次气流使得滤袋得到清灰。此外,放电极位于下部,电晕及反电晕的火花不会破坏滤袋。
2.2 TRI棒帷电极电场增强袋滤器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纺织研究所(TRI)的G.E.R.Lamb等[12]开发了一种静电增强结合织物过滤的棒帷电极结构的过滤器,亦称为表面电场袋式除尘器。该过滤器是由一系列沿着布袋长度方向布置的不锈钢丝(直径为0.58 mm)作为正、负极交错排布,在滤袋外表面形成电场,相邻电极之间相距1.5 cm(或2 cm),场强在2~8 kV/cm之间[33]。相邻电极的极性相反且彼此绝缘,可以用绝缘环、陶瓷绝缘子或涂有耐高温粘合剂的玻纤纱作为横向扎箍将其固定[12,33]。实验研究表明:当电场方向平行于织物表面而垂直于气流方向时,能获得较好的过滤效果;且电极必须位于滤袋表面的粉尘侧,不用缝纫在滤袋上。通常,该袋滤器在常温下,滤袋在低阻力(约250 Pa)下运行,脉冲清灰周期为15 min,与传统过滤器相比,提高了过滤效率,可以做到很疏松以致降低过滤阻力及阻力增长速率[34]。
2.3 中心电场袋式除尘器
中心电场袋式除尘器(AESFF)[14]是在脉冲袋式除尘器的滤袋中心同轴地放置高压电极线,与接地的导电滤袋表面形成中心电场;或在脉冲袋式除尘器中,将电晕极布置在导电滤料之间[35]。这种电极布置形式非常类似于静电除尘器,其工作原理[31]是:滤袋中心的电晕极使得粉尘荷电,带电粉尘在电场力作用下沉积在滤袋上,同时,滤料层也会带上与粉尘极性相同的电荷,多数可以通过接地线流走,还有部分会留在纤维层和粉尘层上,如果累积的电荷过多,可能会形成反电晕,烧坏滤袋,因此必须及时清灰。另外,在这种静电增强过滤器中,可以用导电滤料作为接地电极[15],还可以在普通滤袋的内侧或者外侧安装接地金属网作为电极。结果表明[1]:AESFF改变了粉尘在滤袋上的沉积方式,其运行的压力损失率为70%,低于常规滤袋;在较高气布比下,可以产生和传统滤袋相同的压力降性能;由于电场存在,AESFF滤袋的老化特性低于传统滤袋。
2.4 混合式电袋除尘器
混合式电袋除尘器(AHPC)是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能源与环境中心开发的一种微粒控制新技术,于1999年获得专利。在除尘器内部,电极与滤袋交替排列镶嵌一体,含尘烟气首先通过静电除尘器区,大部分颗粒在到达滤袋之前被去除,减轻了滤袋负荷,延长了滤袋清灰周期。并且,在滤袋进行脉冲清灰时,飞扬的尘粒再次有效地被收尘板捕集。该设备长期运行性能稳定,除尘效率达99.99%以上,压力降为1 600~2 000 Pa,但目前尚属实验室研究阶段。我国第1台AHPC型混合式除尘器[36-37]于2009年7月在1台75 t/h的锅炉上投运,测试结果表明,该除尘器可处理烟气量高,对1 μm微尘的分级效率达到99.8%,对1 μm微尘的排放浓度为10 μg/m3,但目前尚未在大机组上工业试验。
2.5 静电增强空气过滤器
静电增强空气过滤器(EAA)是韩国J.K.Lee等人[16]在2001年设计的,它由预荷电器和静电场过滤器两部分组成,静电场过滤器之前设置正极预荷电器,预荷电场强为4.7 kV/cm,使颗粒物带电;静电场过滤器上下游之间由金属网构成两极,其中一极接入直流电压为1 kV,另一极接地(形成场强为1.4 kV/cm),中间填充纤维滤料。结果表明,在标准的2.5 m/s风速下,对1.96 μm颗粒的过滤效率达92.9%,高于传统过滤器70.0%的过滤效率。静电效应不仅提高了过滤效率,而且降低了阻力。此外,静电增强空气过滤器能大大提高对室内香烟烟雾的去除,通过对颗粒物浓度的检测表明,运行10 min后对香烟颗粒物的去除效率为90%,运行30 min的去除效率为96%。
从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的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关于这项技术的除尘机理及应用研究还在进行。虽然静电增强除尘技术的优点明显,但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其应用主要局限于室内低浓度的气体污染物的净化,而对于高浓度的工业烟尘净化的应用却很少,原因是工业烟尘过滤的工况十分复杂,受粉尘性质影响较大,粉尘中可能含有的易燃成分遇静电产生爆炸,造成滤袋烧伤;此外,高浓度粉尘很容易堵塞滤料,会改变滤袋的电学性能,从而影响静电场的控制,限制了其发展及应用。根据过滤机理可知,静电作用仍然是优化过滤性能的重要技术途径。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技术是过滤微细颗粒物的有效方法,具有以下发展方向:(1)灵活变动电极材质、形状及布置方式可以使得静电增强作用更高效;(2)改变滤料材质、结构、介电性能,提高过滤材料的静电性能及过滤性能;(3)借鉴驻极体过滤材料机理[38],利用静电增强技术使得过滤材料长期保持高效的驻极状态,既能克服传统驻极体材料静电衰减的缺点,又能实现高效、低阻的过滤效果;(4)将导电过滤材料接入直流电源的一极,使带相同电荷的颗粒物无法靠近过滤材料表面,带相反电荷的颗粒物被吸附在过滤材料的纤维表面。需要清洗时,变换反向电极,并结合反向空气喷吹,实现过滤材料的高效清灰[39]。
随着人们逐渐对这种技术的认识与了解,其优越性日益明显,静电增强纤维过滤是一种经济、安全、可靠、简易、实用的除尘方式,将会更多地应用到实际的过滤除尘中。
[1] 荣伟东,张国权.静电强化纤维层过滤性能的研究[J]. 环境工程,1993,11(1):24-29.
[2] 秦光烈,鲁彦林,沈季伟,等.我国静电增强纤维除尘技术的研究现状[J].武汉钢铁学院学报,1993,16(1): 24-29.
[3] Page L,Adams N I Jr. Principles of electricity[M].2nd ed. New York:D.Van Nostrand Co.,Inc.,1949:90-102.
[4] Frederick E R.How dust filter selection depends on electrostatics[J].Chem Eng,1961,68(13):107- 114.
[5] 向晓东.气溶胶科学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162-170.
[6] Helfritch D J.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statically aided fabric filter[J].Chem Eng Prog,1977(73):54-57.
[7] McCain J D,Cavanaugh P R,Felix L G, et al. Evaluation of an apitron electrostatically augmented fabric filter[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Symposium on Transfer and Utilization of Particulate Control Technology,Denver,Colorado:1979:311-321.
[8] McCain J D,Kistler W G,Pontius D H,et al. Electrostatics enhancement of fabric filter performance [J]. Environ Sci Technol,1984,18(9):635-641.
[9] Frderick E R.Some effects of electrostatic charges in fabric filtration[J].J Air Pollut Contr Assn,1974,24(12):1164-1168.
[10] Lamb G E R,Jones R I.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Part VI:Mechanisms of pressure drop reduction with a lightning rod precharger[J]. Text Res J,1984,54(9): 566-574.
[11] Hovis L S,Chen Y J,Donovan R P. Laboratory studies of electrically enhanced fabric filtr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Symposium on the Transfer and Utilization of Particulate Control Technology.Kansas City, MO:1984:1835-1836.
[12] Lamb G E R,Constanza P A.A low-energy electrified filter system[J].Filtr Sep,1980,17:319-322.
[13] Ohtsuka K,Shimoda M,Asano H. Mechanism of fabric filtration by electrostatic augmentation[J].J Electrostat,1986,18(1):93-102.
[14] Viner A S,Greiner G P,Hovis L S. Advanced Electrostatic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J]. JAPCA.1988, 38(12):1573-1582.
[15] Plaks N.Fabric filtration with integral particle charging and collection in a combined electric and flow field. PartⅠ:Background,experimental work, analysis of data, and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mathemmatical engineering design model[J]. J Electrostat,1988,20(3):247-266.
[16] Lee J K,Kim S C,Shin J H,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lectrostatically augmented air filters coupled with a corona precharger[J].Aerosol Sci Tech,2001,35(4):785-791.
[17] Kim S,Sioutas C,Chang M,et al. Electrostatic enhancement of the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stainless steel fiber filters[J].Aerosol Sci Tech,2000,32(3):197-213.
[18] Mermelstein J,Kim S,Sioutas C. Electrostatically enhanced stainless steel filters: Effect of filter structure and pore size on particle removal[J]. Aerosol Sci Tech, 2002,36(1):62-75.
[19] 谭天佑.用静电强化的新型除尘设备[J].工业安全与防尘. 1981(2):35.
[20] 王永利,赵国,刘智善.预荷电装置-过滤器复合式电焊烟尘净化机组的研究[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86(3):33 -35.
[21] 曾慕成,鲜荃.预荷电技术和静电袋式过滤器[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7 (1): 31-34.
[22] 郭纪兴.粉尘电晕预荷电对滤料粉尘层压降的影响[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88(4): 29-33.
[23] 陈学武,申安琪,张伏生,等.粉尘预荷电对滤布集尘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1984(4):24-29.
[24] 陈学武,申安琪,黄琪,等.DJ D-l型静电袋滤器[J].工业安全与防尘,1988(1):12 -16.
[25] Ma Guangda,Xu Guoping,Yu Xiaofeng,et al. A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statically augmented pulse-jet baghouse filter[C]//Proceeding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Beijing:International Acadamic Publisher,1991:685-690.
[26] 赵钟鸣,王金波.静电增强纤维除尘器:中国,91204235.4[P].1991-03-19.
[27] 赵钟鸣,幸福堂,王金波,等. 静电增强纤维除尘机理的研究[J].通风除尘,1994 (1): 1-5.
[28] 赵钟鸣,幸福堂,赵宏,等. 静电增强纤维层的荷尘特征[J]. 通风除尘,1995(2): 10-16.
[29] 荣伟东,张国权.静电-纤维过滤影响因素的分析[J].工业安全与防尘,1997(8):5-6.
[30] Yang Shinhao,Lee G W M.Electrostatic enhancement of collection efficiency of the fibrous filter pretreated with ionic surfactants[J].J Air Waste Manage Assoc,2005,55(5):594-603.
[31] 荣伟东,张国权.ESFF新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保护科学,1992,18(4):9-12.
[32] Henry R F,Podolski W F,Saxena S C.A review of electrostatically augmented gas cleaning devices for particulate removl[J].Text Res J,1984,54(9):566-574.
[33] Plaks N.An overview of the EPA particulate technology R&D program[J].J Air Pollut Contr Assoc,1985,35(4):400-405.
[34] Greiner G P,Furlong D A,Van Osdell D W,et al. Electrostatic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J]. J Air Pollu Contr Assoc,1981,31(10):1125-1130.
[35] 江得厚,王贺岑,董雪峰,等.燃煤电厂PM2.5控制技术分析与应用[C]//全国袋式除尘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2013:76-85.
[36] 马艳玲.AHPC型电袋复合除尘器理论研究及电场仿真[D].南昌:江西理工大学,2012.
[37] 陈志炜,明平洋.火电厂新排放标准下袋式除尘的机遇与挑战[C]//全国袋式除尘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沈阳: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袋式除尘委员会,2013:139-148.
[38] Thakur R,Das D,Das A.Electret air filters[J].Sep Purif Rev,2012,42(2):87-129.
[39] 钱晓明,徐志伟,封严,等.一种基于交变静电场的气流/固体颗粒分离方法:中国,201410025346.7[P].2014-01-15.
◀国内外动态▶
泰国IVL收购西班牙Cepsa的聚酯工厂
据日本化纤协会《行业新闻》报道,泰国大型聚酯制造厂家Indorama Ventures Limited(IVL)收购了西班牙综合石油公司Cepsa(Compaía Espaola de Petróleos, S.A.U.)的 San Roque工厂。
San Roque工厂的精间苯二甲酸(PIA)、精对苯二甲酸(PT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产能力分别为220,325,175 kt/a,其原料从邻近的炼油厂采购。
(通讯员 王德诚)
Research progress in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 technology
Qian Yao, Qian Xiaoming, Deng Hui, Xu Zhiwei
(SchoolofTextiles,TianjinPolytechnicUniversity,Tianjin300387)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 technology were reviewed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Apitron electrostatically augmented fabric filter, TRI electrode field curtain augmented fabric filter, advanced electrostatic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 advanced hybrid particulate collector and electrostatically augmented air filter were introduced. 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 technology would be limited as a high-efficiency low-resistance filtration technology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effect of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resulting from dust accumulation while treating high-concentration industrial flue dust. 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fabric filtr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by enhancing th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improving the electrostatic and filtration properties of filter material, ensuring the high-efficiency electrets state of filter material and applying high-efficiency purge mode.
electrostatic enhancement; fiber; filtration; pre-charge; electrostatic field
2015- 09-14;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5-11-16。
钱幺(1990—),男,研究生,从事非织造过滤材料研究。E-mail:hbqy0905@163.com。
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2JCZDJC26700);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15JCZDJC3850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E09B00)。
TQ342.89
A
1001- 0041(2016)01- 0048- 0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