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迎机遇 创新思路三个结合促安徽省农村水电建设大发展

时间:2024-07-28

杨有枝,乔栋梁

(安徽省水利水电基本建设管理局,合肥 230022)

一、安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概况

安徽省境内有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水能资源较为丰富,主要分布在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三十多个县,理论蕴藏量411.8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1万千瓦,其中5万千瓦及以下农村水电资源可开发量为137万千瓦。

新中国成立后,安徽省就开始了水电规划建设工作,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治淮开始,相继建成了霍山县佛子岭、金寨县梅山和响洪甸等较大规模的水电站。与此同时,农村水电建设开始起步,岳西、霍山、太湖、潜山等六县,建成了水电供区农村电网,解决了我省最边远地区和大电网难以覆盖地区群众生产和生活用电,被山区群众誉为“山村夜明珠”。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小水电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要大力发展小水电,建设农村电气化、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小水电开发领域,促进了小水电快速发展,小水电在解决山区农村用电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省水电装机突破100万千瓦(达到108.5万千瓦),其中农村水电811处装机87.5万千瓦,农村水电全年发电量达到24亿千瓦时。同时,全省水电供区供电量每年正按10%的速度增长,2010年全年供电量突破1亿千瓦时(达到1.08亿千瓦时)。

二、安徽省加快农村水电发展的迫切性与有利条件

(一)加快农村水电发展的迫切性。

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发展农村水电。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摇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地方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GDP增长,把GDP增长率作为干部政绩的主要考核标准,甚至搞GDP“一俊遮百丑”,导致一些地方盲目地为追求一时的经济增长速度,不惜违背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导致经济增长的数字上去了,但生态环境却遭到严重破坏,可持续发展受到损害。

为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提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要求到2020年使中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2009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发表了《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更是强调我国把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重大战略任务。为推进安徽生态文明建设,这些年来,安徽省着力抓好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十一五期间,建成了太湖县百旺、霍山县石羊河、岳西县岩河、休宁县五明等四座代燃料水电站和代燃料项目区建设。从2010年起当地农户已开始使用代燃料电量并执行每千瓦时不超过0.4元的代燃料电价,代燃料电量每户每年达1200千瓦时。小水电代燃料项目的实施,不仅较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力地推进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建设生态文明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是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新目标。这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正是有益于实现这一目标与任务的生态工程。正如水利部水电局田中兴局长所说:农村水电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应对气候变化及生态文明建设中将肩负起新的使命。

二是兑现节能减排承诺需要发展农村水电。我国已向世界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15%左右。而目前,我国水能、风能和核能等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还不到9%。同时,水电虽然是可再生能源,但又是一去不返的能源。也就是说,今年不利用,就可能永久失去了。正如专家们所言:“万里江河滚滚流,流的都是煤和油。”如果能抓紧时机,尽量多地加快开发利用水电,替代燃煤,让宝贵的地下资源延迟一些开发,使之今后能得到更全面更有效的利用,这是多么好的事啊!十一五以来,也正是因为安徽省着力抓好小水电开发利用,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和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建设,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安徽省贫困山区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安徽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近年来,安徽省水利厅节能减排工作还多次受到安徽省人民政府通报表彰!

三是安徽实施四大水利战略需要发展农村水电。安徽省虽然地跨淮河、长江、新安江三大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仍然是我省的基本水情,洪涝旱仍然是全省人民的心腹大患,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的突出瓶颈,水利设施薄弱仍然是基础设施的明显短板,可以说,安徽最大的省情是水情,最大的隐患是水患。深化水利改革时不我待,加快水利发展刻不容缓。明确水利的战略定位,是关系水利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也是我省制定1号文件的基本依据。为和中央一号文件呼应,去年安徽省委一号文件鲜明地指出,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保障。根据安徽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将重点实施四大水利战略任务作为未来五年的水利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工程水利,持续推进防洪保安体系建设;积极推进资源水利,着力提升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持续发展民生水利,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精心构建生态水利,加快构建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村水电开发不仅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能源建设的重要方面,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紧密相关。可以说,未来五年农村水电的健康发展事关安徽四大水利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加快农村水电发展的有利条件。一是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村水电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农村水电开发不仅是水利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能源建设的重要方面,与农民利益、地方发展、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紧密相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第十四条,更是明确提出“合理开发水能资源”。要“在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前提下,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利用”,要“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加强水能资源管理,规范开发许可,强化水电安全监管”,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改造工程建设”,这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兑现节能减排目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有利于改变近年来,因地方政府盲目招商导致农村水电开发领域出现的跑马圈河、违规建设、影响生态环境等问题,进而提升农村水电的社会形象。

二是安徽农村水电开发有许多成功经验。安徽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治淮开始就着手水电开发,至今已有六十年历史,在水电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都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可以说,安徽省是农村水电开发利用较早、技术最成熟的省份之一。同时,安徽省农村水电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具体表现在:规范农村水电建设市场。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省水能资源开发的统一管理,实现水能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一方面经过省政府法制办前置性审查后,省水利厅于2004年出台了《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这对规范我省水电建设市场,从源头上杜绝产生新的“四无”水电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规划时,力求打破地区界限,科学合理地布置电源点,注意河流的梯级开发,尽可能地建有调节能力的电站,以解决丰枯、峰谷问题。并根据当地负荷发展情况,合理地确定网络布局,合理地确定变压器的位置和容量,避免出现“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现象。

同时,在农村水电工程建设上,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管理制、合同管理制,依法管理,推进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干部安全。

三是省领导高度重视,加强规划实施。进入新世纪以来,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合理开发农村水电,充分发挥水能资源的综合效益。一方面加强农村水电行业管理,在清理“四无电站”的基础上,于2004年7月出台了《关于加强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建设管理的若干规定》,进一步规范水电建设市场。还积极与电监会华东电监局协商,把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分类作为办理发电业务许可证的前置条件。另一方面,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先后编制完成《安徽省农村水力资源“十一五”和2020年开发规划》、《安徽省“十二五”水电农村电气化规划》、《安徽省农村水电增效减排规划》和《安徽省水电供区农网改造升级规划》等。这些规划编制为指导我省水能资源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依据,也有利于农村水电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三、新时期安徽省加快发展农村水电工作的新思路

农村水电在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做好新时期的安徽农村水电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水利部提出的四个转变:即从过去强调水能的充分利用,转变为有限、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从过去重视新建项目开发,转变为更加注重对原有电站的增效改造和持续利用;从过去注重企业利益,转变为更加重视地方发展和农民利益;从过去强调发电功能,转变为更加重视发挥水工程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应。同时,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水电的综合效益,在今后开发利用中要注意三个结合。

一是国家责任和全民义务相结合。只有明确政府在农村水电开发利用中的公共责任,并相应规定公众的有关义务,才能推动水电开发利用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化阶段,使之与常规能源的开发利用展开竞争。

二是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在当前,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是十分关键的,但政府的作用不能脱离市场机制,应主要立足于营造市场、制定市场规则和规范市场运行等环节,为农村水电同常规能源竞争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农村水电的开发利用。

三是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开发利用农村水电,一方面是解决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和偏远山区缺乏电力等现代能源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长期要求。

为此,国家要在总结和推动地方立法的基础上,抓紧起草《农村水电条例》和《水能资源管理办法》,争取早日出台,为依法行政提供法律基础。同时,我们要利用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用于我省农村水电开发,积极开展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和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建设,搞好农村水电配套电网履行工程建设,并积极推动水电火电同网同质同价,让农村水电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并不断推进安徽生态文明建设。

四、结语

60多年来,安徽省在水电开发管理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农村水电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区域经济、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农村用电发展,以及灌溉、供水、防洪、交通、旅游、养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了新世纪,面对调整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无疑给农村水电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赋予农村水电新的使命。展望未来,广大水电工作者将进一步加强水能资源规划和水电建设管理,积极处理好水电建设中各种关系,尤其是移民与环保问题,最大限制地减少农村水电开发建设中的不利因素,使农村水电在安徽“三个文明”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