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程 卡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1)
大规模的水电工程建设,必然要求原居住地人群实施地理空间的迁移,因而形成一定规模的非自愿移民群体。过去,水电工程的开发概由政府主导实施,大量移民群体的物质利益诉求与心理诉求,均束缚于行政命令之下,移民群众的搬迁与安置,基本被轰轰烈烈的运动所裹挟完成。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曾经掩盖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各方利益的冲突就突显出来,其中,移民群体对搬迁安置的抵触与抗拒显得尤为突出。部分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均先后出现过较大影响的移民聚集事件。为此,国家针对移民搬迁安置的新情况,颁发了新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征地移民条例》,大大提高了补偿标准,以此来调整工程建设与移民之间的关系,来鼓励移民搬迁并保障移民的后期利益。尽管如此,项目开发仍然不能消除来自移民群体的阻力。
移民搬迁安置的阻力,主要来自移民群体物质利益与心理诉求的满足两个方面。一般地讲,政府的安置与赔偿条件越好,就越能满足移民群体物质利益的诉求,其搬迁安置的阻力会越小。然而大量的移民群体都受到非自愿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搬迁补偿达到当时经济条件下的最高水平或超高水平,移民群体仍有超经济利益的心理诉求和由此产生的其他矛盾需要解决。所以,政府、业主、基层组织针对移民群体的社会心理需求,花大力气先期开展心理移民工作,就成为实施移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移民群体的心理因素,做好他们的心理移民工作,提到什么样的高度来认识,都是不为过的。
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是区域性文化的产物,是指与该区域人们对事物、人际交往的普遍认知、态度、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地缘性与差异性、稳定性与传承性、演进性与可塑性三个方面。第一、地缘性与差异性:由于不同区域之间存在文化的差异,其文化色彩就具有明显的地缘性特征,所产生的社会群体心理,也必然打上地缘性烙印,该区域的社会群体心理元素,就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心理元素形成差异,而导致不同区域人群行为上的差异。第二、稳定性与传承性:由于与区域性文化相适应所产生的社会群体心理元素,必然在该区域群体中逐步积淀,再以认同的、固定的模式,潜移默化地代代相传,就必然具有稳定与传承的特征。第三、演进性与可塑性:随着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也会受到外界文化与心理元素的渗透和影响,并在不断地交融与催化下,融合积淀成新的心理元素,这就是区域性群体社会心理的演进性,其演变与进化过程具有可塑性特征。
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所具有的地缘性、稳定性、传承性与演进性特征,是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的核心元素,是社会群体心理所固有的、本质的内核,由于它携带着有别于其他区域的地缘性群体心理特征的遗传密码,既主导着不同区域人们的心理活动与个体心态,又影响着不同区域人群对周围事物的认知和行为反应。因此,我们将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的核心元素与固有特征,定性为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基因。
区域性社会群体心理基因,一般是不会发生明显变异的,所主导的社会群体心理活动与行为,也不会明显变化的。当社会群体心理基因发生变化时,就必然导致所主导的心理活动、个人态度与具体行为发生改变。掌握这一心理与行为的变化规律,我们有意识、有目的的对社会群体心理基因加以改变,便能促使群体的认知与行为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和改变。
水电工程涉及的移民,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村人口,本文针对农村移民群体进行分析。农村移民群体明显的心理主导因素是:既有排斥与抵触,也有憧憬与期盼,表现出以下典型的心态。
这部分群体,长期适应原居住地的人文环境,希望保持现有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不求大的动荡来提高生活水平,对外来的利益、诱惑表现漠然。“小富即安”便是他们的典型表现。恋旧心态的群体,对即将消失的家园和远去的生产生活环境与人文环境,抱有强烈的留恋。他们会将习惯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水平,与尚未到来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等,进行不对称的虚拟比对,从而产生黯然神伤与故土难离的恋旧情结。
持安稳心态的移民虽然追求安稳,乐于现状,但也不会强烈地对抗搬迁,只要有一定的外力影响,形成搬迁的趋势加以带动,他们会向从众心态转变而随大流行动。持恋旧心态的移民,往往不愿离开原居住地,虽然不至于强烈地抗拒搬迁,但毕竟有明显的戒备心理与迟滞搬迁的倾向,若不及时地消除这一心态,再加其他因素的激化,将会转变为抵触与抗拒心态。
这部分群体,在原居住地具有生活水平居中、人缘关系居中的现状,他们既有对新环境、新生活的美好憧憬,又对原有的、习惯的地理人文环境存有留恋,介于想搬迁又怕搬迁的矛盾之中。而攀比心态,则是在安稳、留恋、矛盾等复合心态中衍生的一种心态。他们总是以自己现有的经济利益诉求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为目标,并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以此来抵抗或削弱自己的矛盾心理。这类群体会表现出不断盘算自己的利益得失,不断寻找或改变参照的对象,做出不切实际的比对,提出反复无常的要求。
持矛盾心态的移民群体,有着明显的抵触行为,但这样的抵触行为容易在经济利益诉求得以满足时而弱化,同时,这类人群只要得到搬迁趋势的引导,他们的心态也会趋向从众。但是,这类人群的经济利益诉求一旦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加之受到其他强烈抵触情绪的影响与误导的宣传,将会转变为抗拒心态。持攀比心态的群体,虽然抵触心理没有那么强烈,其煽动性、误导性也不是太大,但明显属于不利的心态,表现出迟滞搬迁,会给移民搬迁造成相当的阻力。
所谓抗拒心态,是指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针对移民搬迁所产生的、较为极端并有较大影响的个体心态。这类人群,总是表现出以“我”为中心,他们虽然是少数,但他们拥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已经先于乡亲们富裕起来。他们掌握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他们中还有少数家族人物,在政府或群团组织做官,活跃于该区域的政治经济舞台,经营着区域内庞大的人际关系网络,并借此转换为经济利益。因此,他们又对该区域现有的社会关系依赖程度极大,一旦脱离该区域,上述条件将会立即消失,其即得利益与长远利益亦将化为乌有。
持抗拒心态的群体,对搬迁表现出极度地抵抗,他们甚至不惜违法来抗拒搬迁。他们会向政府计算其经济损失,还会将所谓的机会预期向政府索赔;他们会以背离事实地宣传,给那些处于矛盾、迟滞搬迁的人们施加影响,增加他们抗拒心理的权重;他们还会煽动所属企业的员工、亲属及其利益关联者,形成大规模的群体聚集事件,给政府施加压力,这是最不利于搬迁安置的心态和行为。
极少数心理变态者,对周围事物历来持偏执态度,对即将到来的搬迁产生无名的恐惧。他们生活水平一般,既无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无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常常滋生事端,其行为表现属于油盐不进的“异类”,这部分人是搬迁安置的阻力之一。不过,这类人数极少,平时就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对其他群体的影响并不大,但对移民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区域性的稳定将起到负面的影响,处理不当会转变为极端事件,必须慎重对待。
这部分群体对未来的、全新的生产、生活,对全新的地理与人文环境寄予强烈的期盼和美好的憧憬。他们中间,既有在原居住地家庭生产能力、生活水平较差,有心改变现状却无能为力的人群;也有生活水平居中,家庭成员具有一定文化,家中有人在城市工作或在外打工,属于有见识的人群。他们都迫切希望抓住机遇改变现状,他们热衷于搬迁安置的政策打听与研究,热衷于迁安地的情况了解,热衷于乡邻之间的讨论与劝说。他们更需要的是经济利益基本满足下的早日搬迁。这样的心态不仅有利于搬迁安置,更有利于发动他们去影响、说服周边相邻,带动那些留恋故土、迟滞搬迁的乡亲们积极配合搬迁。
在实施移民群体的空间移民之前,采取改变移民群体不良心理基因的方法,先期开展心理移民工程,方能在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作用下,有效促进空间移民的顺利推进。提出心理移民的概念,是在多年的移民工作实践与研究中得出的重要认识和全新观点。心理移民,是相对于空间移民而言的,就是指在实质性地开展空间移民之前,根据移民群体的社会心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改变他们不良的心理基因,引导、改变他们的心理趋向,消除他们抵抗心理的行为总和,其目的就是促使移民从消极、抵触、抗拒的心理,向认同、期待和踊跃搬迁的心理转化。
既然人们的心理活动,来源于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应与分析判断,从而支配其行为,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那么,设法切入移民群体的意识形态,分析他们的思维与心理活动,了解他们在不同心态下的具体反应与行为表现,有效改变他们的不良心理基因,促其心理活动向健康有利的方向发展,就是正确的思路。改变的途径则在于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定势;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念与排序;植入积极、健康、有利的社会群体心理元素,促使其催化为憧憬、企盼心理的积极心态,去弱化或消除怀旧、攀比心态,去抑制对抗和变态心态。遵循这样的途径,实施群体社会心理基因的改变手术,就会先期实现移民群体的心理移民,再结合搬迁安置补偿政策,有效满足移民的经济利益诉求,完全的空间移民就会顺利、妥善实施。
移民群体固有的不良社会心里基因被激活所产生的疑虑、抵触、抗拒的心态,在相当程度上源于宣传不到位、政策不透明、信息不对称。因此,政府应当在移民前期实施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的政策宣惯与信息传达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仅是满足移民群众的知情权,而是借此将水利工程建设的伟大意义、实施移民搬迁的好处、以及移民今后发展与致富的愿景等,通过各个层次、各种形式,向移民进行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宣传与动员。这个较长时期的宣传、动员活动,就是切入移民群体意识形态的过程,就是建立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创造有利于空间移民的心理氛围的过程。就像对移民施行群体的大脑外科手术一样,将“早搬迁、早致富、早改变、早发展”的新理念,植入移民群体的意识之中,用企盼、憧憬和积极的心理元素,去置换掉消极的心理基因,用“工程一定建,移民必须搬,政府在监督,业主要补偿,大家会致富”的清晰概念和心理预期,去弱化或消除移民群体恋旧、矛盾、攀比、抗拒等心态,从而放弃抵触,配合搬迁。这便是切入移民群体意识形态,开展不良心理基因置换所起到的根本作用。
在实施政策宣惯与信息传达的同时,派出大量的移民工作队员,采取包乡、驻村、入户、结对的形式,深入到移民户中,开展深入、持久、细致的宣传、动员与帮扶工作。具体来讲就是:其一、通过与移民户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把国家的政策与相关信息,全面深入地向移民户进行灌输与讲解,促使移民户全面掌握并领会搬迁、安置的政策精神,进一步接受新观念、新思想的洗礼。其二、使移民了解具体的补偿标准、实物调查程序、搬迁步骤,使移民充分知情,并感到政策的有利,从而获得尊重与满足感。其三、施以品格因素的影响力,对移民开展心理疏导,化解心结、解决困难;组织移民户配合实物调查,帮助确认定性标准与赔偿实物量;帮助移民户做出搬迁后的发展致富规划和描绘美好愿景。通过上述细致的工作,促使移民户对工作队员产生心理上的信任与依赖,逐步削除抵触心理,与政府形成搬迁的共识,进而积极推动移民群体的空间移民。
在政策宣贯、基因置换、心理疏导的前期工作下,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分别处置移民群体中典型的、不利的心态,促使其向有利于搬迁安置的心态转变。
1)针对持安稳、留恋心态的群体,要更多地向其做出抓住机遇、改变现状、迎接新环境、融入新生活的宣传;鼓动他们向更高的生活水平看齐,形成改变现状的心理冲动,促使其摆脱对陈旧的事务与环境的留恋;帮助他们做出美好生活的远景规划;促使他们受到美好愿景的吸引而转换成实现目标的动力。
2)针对持矛盾、攀比心态的群体,要准确分析掌握他们的心理底线,强化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激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心理冲动。在对其实物调查定性与定量中,技巧性地定性与靠限,让其得到充分的心理满足,以此消除其患得患失、不断攀比的计较心理;尽量引导他们的心理诉求,抑制其反复无常的心理与行为,从而弱化或消除其内心的抵触;最大限度地抑制不良宣传对他们的煽动与误导。
3)针对抗拒心理的群体,首先,要做好法律法规以及移民政策的强力灌输,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实施煽动、抗拒搬迁行为的严重后果,在心理上受到来自法律的约束。其次,要削弱他们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我”为中心的心态,在实物调查与标准界定方面,要严格按照政策规定进行,既不可随意靠高标准,也不能故意强压界定分类。第三,要设法调动、转移他们的利益诉求方向,尽量帮助他们策划发展的思路,尽量帮助他们在新的环境中取得快速的发展。一句话,就是要帮助他们继续处在致富的前列,他们的抗拒心态才会被新的利益诉求及新的利益满足所吸引,就会在新的发展中去追求自我。正如小平同志所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自己发展了,现状改变了,抗拒的心态自然会被弱化甚至摧毁,对抗的动机与行为也就随之消失了。
4)针对极少数心理变态者,要加大力度开展感化工作。要帮助他们改变对相邻、群众以及周围事物发展变化的认识;帮助他们改善与周边村民的人际关系,接受该区域普遍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同时,说服当地群众以包容的心态,尽量不要孤立他们并且帮助他们,促使他们逐步改变偏执、焦虑、恐惧等心理,形成村民间正常的交流与互助局面;促使他们的变态心理逐步地转化为从众心理,在群体行为带动下,实现顺利搬迁与安置。对待那些极少数、极端的变态心理者,要设法阻止他们与周边群众发生摩擦,设法对其极端行为实施控制,防止滋生事端,造成极为不利的社会影响。
在搬迁安置的系统工程中,职能部门、项目业主、基层政府、移民监理处于制定政策、提供资金、组织搬迁、实施监督的一端,移民群体则处于提出主张、获得补偿、配合搬迁的另一端。两端之间的政策宣灌、信息传达、意见反馈、申诉主张的联接机制与双向通道,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这个环节一旦不通,政府对移民的心理变化与行为就无从知晓,移民群体的实际问题就无从研究,针对性的措施就无从制定,社会群体心理压力就无从释放,必将产生逆变和矛盾冲突,将直接影响到区域的稳定和搬迁安置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建好移民群体的申诉渠道,形成畅通的双向反馈与调处机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和消除缺陷,即便在已经搬迁安置的人群中,也要实施长期关注与跟踪,防止反弹。首先,要通过移民工作队员听取移民群众的意见,分析他们的具体想法,并及时逐级向上级反映。其次,要建立移民综合监理介入的监督与调处机制,在监督各项工作的进度与质量的同时,听取移民的相关诉求,并以第三方的角色,参与调解和提出处理建议。第三,移民机构、上级政府要及时研究移民的申诉,及时答复处理意见或进行解释,及时消除移民群众的疑问,及时消除工作中的缺陷,确保各种问题与矛盾解决于初始阶段。
如果说移民工程是一列满载国家意志、业主目标、移民利益的火车,那么,政府、业主、基层组织便是这列火车的车头,所开展的移民工作便是车头的动力,牵引着移民群体这每一节车厢奔向新的目标。假如我们在这一过程中,引进心理移民的研究成果并积极实践,促使移民群体先期实现心理移民,而积极地配合搬迁安置,那么,我们的工作就像在每一节车厢都安装了前行的动力,把传统的火车变为现代化动车组一样,列车就会高速、稳妥的运行。因此,只有加大心理移民工程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圆满实现“迁得走、稳得住、不反弹、能致富、有发展”的空间移民工程。
[1]卢盛忠. 管理心理学[M]. 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5.
[2]钟水映, 刘驰. 移民安置中入股分红模式若干问题的探讨[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7): 8-12.
[3]姚凯文, 桂冬梅. 物价因素对水库移民生活恢复的影响分析[J]. 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7): 13-17.
[4]郑瑞强, 张春美. 水库移民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与开发[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 2011(7): 27-3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