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两河口水电站砂板岩坝肩开挖爆破试验研究

时间:2024-07-28

张 伟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成都,610091)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两河口水电站大坝心墙混凝土盖板基础边坡从高程2615m至2875m,高差260m,其中左岸坝肩开挖高程为2615m至2995m,2875m以下坡比为1∶1.3。

1.2 地质条件

两河口水电站左坝肩开挖边坡地形坡度约55°,出露岩性主要以变质粉砂岩夹粉砂质板岩为主,局部为粉砂质板岩和薄层状变质砂岩夹粉砂质板岩。边坡岩体主要位于弱卸荷、弱下风化带,局部位于强卸荷、弱上风化带内,上游侧边坡出露断层与坡面相交角度较大、陡倾下游,破碎带主要由碎裂岩、片状岩及糜棱岩组成。

2 试验目的及试验内容

2.1 试验目的

通过对比试验,根据预裂爆破、光面爆破后效果及爆破声波检测成果,确定两河口砂板岩质坝肩开挖爆破采取的方式、线装药密度及装药结构。

2.2 试验内容

在左坝肩坡比1∶1.3的边坡,高程2820m~2810m进行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试验。以坝轴线为界,上游侧(坝)0-028.37~(坝)0±000.00范围边坡采用预裂爆破,下游侧(坝)0±000.00~(坝)0+025.93范围边坡采用光面爆破,并对爆破声波数据进行分析,确定适用于左坝肩2875m以下1∶1.3坡比边坡开挖的爆破方式及参数。

3 试验过程

3.1 测量放样

由测量队对每个预裂孔、光爆孔孔位放样,孔距均为80cm。

3.2 钻孔样架

预裂孔、光爆孔钻孔前搭设钻孔样架。样架贴开挖坡面搭设,坡面设置C25@1m插筋,固定样架钢管。为满足下一台阶钻机架钻要求,采用技术性超欠挖进行开挖,孔口欠挖10cm,孔底超挖50cm,故钻孔角度(即钢管导向夹角)为38.22°,样架由测量放样后,利用量角器和坡度尺等进行现场调整,最后再由测量仪器进行校核。钻孔样架设计见图1。

图1 钻孔样架设计

3.3 钻孔

3.3.1 预裂、光爆孔

预裂、光爆钻孔采用QZJ-100B潜孔钻,钻孔直径φ89。预裂孔及光爆孔间距均为80cm,孔底超深50cm。

开钻前先由测量人员按爆破设计布孔参数放出开孔位置,采用红油漆在现场做好标识,由现场管理员对钻孔人员发出钻孔任务书(钻孔位置、角度、深度、孔数),钻孔人员按照钻孔任务书所示角度将钻机采用钢管样架固定,采用扣件将钻机导轨和样架连接稳固,钻机就位后用坡度尺和其他测量仪器检查钻孔倾角和孔向,钻孔钻进30cm左右时调校钻孔偏斜度,确保在设计轮廓面内钻孔成孔,钻孔过程中随时对钻孔深度和角度进行纠偏调整。

3.3.2 缓冲、主爆孔

缓冲孔、主爆孔采用CM351钻机或D7液压钻机钻孔,钻孔直径φ115,预裂爆破区域间排距4.0m×4.5m,光面爆破区域间排距3.0m×4.0m,孔深均为13.2m,钻孔时若出现飘孔,需将成孔深度减少至10m~12m,孔底超深80cm。

在钻孔布孔时需避开软弱夹层,由质检员对钻孔孔网参数及质量进行检查,要认真检查钻孔间排距、角度及深度等控制性技术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钻机就位后用自制量角器或地质罗盘及坡度尺检查钻孔孔向和倾角,钻孔钻进50cm左右时检查和调校钻孔偏斜度,确保钻孔质量。钻孔完成后采用水泥纸将孔口堵好,以防石渣落入孔内堵孔。若出现严重塌孔导致无法成孔时需进行换位钻孔。

3.3.3 钻孔质量要求。

(1)钻孔孔位应根据爆破设计进行现场放样。

(2)主爆孔钻孔实际孔位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宜大于孔间排距的8%。

(3)钻孔倾角与方向偏差,主爆孔不宜大于2°,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孔不宜大于1°。

(4)钻孔开钻角度应符合爆破设计的规定。缓冲、主爆孔深允许偏差宜为+20cm,预裂、光面爆破孔宜为±5cm。

(5)钻孔完成后清除孔内积水和岩渣,并对孔口简易封堵进行保护。

(6)对钻孔堵塞后不能装药的孔进行扫孔或重钻。

3.4 验孔

每个钻孔完毕后,进行孔深的检查。预裂孔超深时先回填,后装药。在钻孔钻进过程中,进行孔的方位角和倾角的检查;在所有的钻孔工作完毕后,进行孔深、孔位角、倾角等孔网参数的检查。所有钻孔的参数误差需在设计范围内,否则需重新进行钻孔或扫孔处理。

3.5 装药及装药结构

3.5.1 预裂爆破

预裂孔采用不耦合间隔装药,底部加强装1200g,每30cm装1/3节φ32药卷,按装药设计间隔布置在竹片和导爆索上,竹片和药串放入预裂孔内,药串面向岩体开挖一侧。标准段线装药密度为223g/m,孔口段每30cm装1/4节φ32药卷,共3支,堵塞长度为201cm,单孔装药量为4.23kg,平均线装药密度257g/m。预裂爆破孔设计装药结构见图2。

图2 预裂爆破装药结构

缓冲孔及主爆孔采用耦合连续装药,缓冲孔单孔装药量为53kg,主爆孔单孔装药量为133kg,堵塞长度均为260cm,炸药单耗为0.45kg/m3。

3.5.2 光面爆破

光爆孔采用不耦合间隔装药,底部加强装药800g,每33cm装1/3节φ32药卷,按装药设计间隔布置在竹片和导爆索上,竹片和药串放入光爆孔内,药串面向岩体开挖一侧。标准段线装药密度为203g/m,孔口段每30cm装1/4节φ32药卷,共3支,堵塞长度为203cm,单孔装药量为3.7kg,平均线装药密度219g/m。光面爆破孔设计装药结构见图3。

图3 光面爆破装药结构

缓冲孔及主爆孔采用耦合连续装药,缓冲孔单孔装药量为55kg,主爆孔单孔装药量为137kg,堵塞长度均为260cm,炸药单耗为0.45kg/m3。

3.5.3 堵塞

预裂孔及光爆孔药串安装入孔后,用纸团等松软物质压在药柱上,孔口段采用细岩砂堵塞捣实,堵塞长度2m左右,缓冲孔和主爆孔堵塞长度不小于2.5m~3.0m。

3.6 起爆网络

预裂孔、光爆孔、缓冲孔、主爆孔起爆网络采用孔内延时,孔外分段,电雷管一同起爆。预裂爆破,预裂孔先于主爆孔起爆;光面爆破,主爆孔先于光爆孔起爆。

3.6.1 预裂爆破

预裂爆破采用非电导爆索起爆,毫秒导爆管继爆,10孔一响,最大单响药量为42.3kg,预裂孔与主爆孔同一网络起爆,预裂孔先行起爆,起爆时间超前相邻主爆孔100ms以上。缓冲孔、主爆孔采用双导爆管反向起爆,最大单响药量为266kg。起爆网络采用电雷管起爆。

3.6.2 光面爆破

光面爆破采用非电导爆索起爆,毫秒导爆管继爆,10孔一响,最大单响药量为37kg,光爆孔与主爆孔同一网络起爆,光爆孔最后起爆,起爆时间较相邻主爆孔晚100ms以上。缓冲孔、主爆孔采用双导爆管反向起爆,最大单响药量为274kg,起爆网络采用电雷管起爆。

3.7 爆破声波检测

在爆破试验期间,对左坝肩预裂与光面爆破对比试验进行了声波检测。共布置了6组爆前爆后单孔声波和3组爆前爆后对穿声波测试进行检测。

4 爆破效果对比分析

预裂爆破试验段为心墙基础下游侧,边坡岩体强风化、大部分较为破碎,爆破后残孔率为25%,不平整度小于15cm。

光面爆破试验段为心墙基础上游侧,边坡岩体弱风化、部分较为完整,爆破后残孔率为73%,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但不平整度大于15cm。根据现场试验效果来看,由于光爆孔间距大、装药量较小,致使相邻两残留炮孔间不平整度平均为18cm。

根据爆破损伤检测,单孔声波和对穿声波在1.0m、2.0m、5.0m各处衰减率均未超过10%,满足设计要求,说明预裂、光爆装药量及单响药量适中,但仍有调整空间,可进一步优化。

5 总结及建议

通过预裂爆破与光面爆破对比,爆破后残孔率均满足设计要求,但光面爆破不平整度大于设计标准值,且单孔声波及对穿声波衰减率大于预裂爆破,对边坡损伤较大。若采用光面爆破,则需减小缓冲孔与光爆孔距离及光爆孔间距,同时需采用预留保护层并减小梯段高度的方式施工,需多次进行试验比选最优参数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那么就会增加大量的施工投入,从而导致施工进度缓慢,故不建议全面进行光面爆破施工。建议后续施工中采用预裂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并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条件编制爆破设计,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调整合理的爆破参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