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7-28
王 广 巍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72)
永定桥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境内流沙河上游,水库坝址位于三交乡河坝村永定桥下游3.3 km,距离下游宜东乡约3 km,距汉源县城约53 km,交通便利,是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安置的配套工程,用以满足汉源新县城城市用水、农村移民安置区生活和灌溉用水。
永定桥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为1 543.0 m,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1 114万m3,死库容122.6万m3,兴利库容991.5万m3。2015年12月31日,水库正式向汉源新县城供水,因为水库库容较小,要求水库岸坡必须稳定,保证有效兴利库容,保证汉源新县城、农村移民安置区生活和灌溉用水;坝址上游左岸“大冲沟下游堆积体”在水库蓄水及运行期必须确保岸坡稳定。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岸坡”位于库中段流沙河左岸,距坝址约1.6 km。流沙河总体以近东西向流经坡体前缘。该段坡体顺河长约300 m,前缘接近河边,高程约1 500 m,后缘至左岸坝顶改线公路,高程约1 705 m。坡体前缘(高程1 620 m以下)地形较陡,坡度35°~40°;坡体中上部(高程1 620 m以上)地形稍缓,坡度25°~30°。坡体下游侧为高粱坪堆积体,坡体上游侧为大冲沟,即“2013年7月14日飞水沟右岸崩塌堆积体”下游边缘。
边坡地层从上至下可为3层。第①层:崩坡积块碎石土层(col+dlQ4),灰黄色,厚度一般7.0~28.0 m;第②层:黑色含砾粉质黏土,砾石成分为灰黑色砂质灰岩、炭质页岩,粒径多小于0.5 cm,占5%~10%,呈次棱~棱角状,结构紧密,分布于基岩顶板;③下伏基岩为志留系罗惹坪组灰白色薄~中层状细晶白云岩夹薄层砂质灰岩(S2l),以弱风化为主。
该边坡位于宜东向斜北东翼近轴部,岩层产状以N60°~85°W/SW∠8°~20°为主,缓倾坡外。优势裂隙发育两组:①N50°~60°E/NW∠75°~80°,起伏、粗糙,长一般3~10 m,张开约1~2 cm,间距1~2 m,与边坡小角度相交;②N30°~40°W/NE∠75°~80°,起伏、粗糙,长一般为3~10 m,张开约5~10 mm,间距3~5 m,与边坡大角度相交。
地下水基本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受大气降雨补给,向流沙河排泄。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其上游侧边界为大冲沟,即“2013年7月14日飞水沟右岸崩塌堆积体”下游边缘,下游侧边界为高粱坪堆积体。坡体后缘未见蠕滑体、泥石流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坡体变形破坏现象表现如下:
(1)边坡治理施工前,在坡体下游中下部修建施工便道后,在雨季坡体前缘发生过小塌滑;
(2)高程1 540 m抗滑桩施工中,A1桩内侧坡体凸出,且后缘发育有张开10~20 cm裂缝,受临近桩孔爆破影响,坡体发生少量垮塌,对该抗滑桩内侧坡体进行削坡处理。
(3)“2013年7月14日飞水沟右岸崩塌事件”后,坡体前缘、中部,至左岸高程1 705 m改线公路下部出现多条裂缝,前缘坡体裂缝张开约10~20 cm,一般延伸长度10~20 m,最大约90 m;中上部坡体裂缝一般张开1~5 cm,一般延伸长度5~10 m。
坡体出现上述变形破坏现象,根据其基本地质条件、变形破坏特征分析,其成因如下:该覆盖层坡体地形坡度较陡,前缘因修建施工便道形成切脚;在2013年“4·20”芦山7.0级强烈地震影响下,坡体结构松散加剧;“2013年7月14日飞水沟右岸崩塌事件”形成200万m3崩塌体,对该段覆盖层坡体形成直接冲击、震动和气浪作用,致使坡体出现多条裂缝;雨季暴雨使坡体饱水,变形加剧。
根据《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DL/T5353-2006),按其所属枢纽工程等级、建筑物级别、边坡所处位置、边坡重要性和失事后的危害程度,划分边坡类别和安全级别。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位于左岸库中段,距坝址约1.6 km,边坡无实质性的危害影响对象,其失稳破坏将造成有效库容减小,根据规范判为B类(水库边坡)Ⅲ级边坡。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岩土体从上至下可为3层。第①层灰黄色块碎石土层(col+dlQ4); 第②层黑色含砾粉质黏土;第③层基岩为灰白色志留系罗惹坪组灰白色薄~中层状细晶白云岩夹薄层砂质灰岩(S2l)。稳定性系数计算岩土体力学参数根据勘探试验成果、工程地质类比法综合确定,其取值见表1、2。
表1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土体参数取值
表2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稳定性计算岩体参数取值
在对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进行治理前,选取了地形坡度较陡的纵向16-16、14-14剖面代表该段覆盖层边坡,其中16-16剖面位于坡体上游侧,14-14剖面位于坡体下游侧(见图1、2)。采用随机搜索最危险滑动面和根据地形假定了2条滑动面,
图1 16-16剖面计算模型
分别采用莫根斯顿-普莱斯法和毕肖普法,对坡体稳定性进行定量计算。稳定性计算工况为蓄水前现状、现状+暴雨、现状+地震(Ⅷ度),水库正常蓄水、正常蓄水+暴雨、正常蓄水+地震6种工况。各种工况下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见表3。
图2 14-14剖面计算模型
剖面状况现状现状+暴雨现状+地震正常蓄水正常蓄水+暴雨正常蓄水+地震滑面搜索滑面1滑面2搜索滑面1滑面2搜索滑面1滑面2搜索滑面1滑面2搜索滑面1滑面2搜索滑面1滑面216-16剖面M_P1.261.321.301.141.191.181.161.211.201.181.281.231.071.161.121.071.161.11(上游侧)Bishop1.271.341.311.141.221.191.171.231.211.171.301.241.071.181.131.071.181.1214-14剖面M_P0.981.180.990.891.080.900.881.040.890.841.130.870.751.010.770.791.020.80(下游侧)Bishop0.951.090.960.851.000.860.850.970.860.811.010.840.720.910.750.780.940.79
由稳定性系数计算结果分析:
(1)16-16剖面假定滑动面1基本沿基覆界线,从高程约1 705 m改线公路下部至坡脚,代表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假定滑面2位于坡体下部;搜索最危险滑面位于坡体下部浅表层。计算结果表明,3条滑动面在蓄水前现状、现状+暴雨、现状+地震,蓄水后正常蓄水、正常蓄水+暴雨、正常蓄水+地震工况坡体均处于稳定状态。
(2)14-14剖面假定滑面1基本沿基覆界线,从高程1 705 m改线公路下部至坡脚,代表坡体的整体稳定性。在蓄水前现状条件下稳定,现状+暴雨、现状+地震工况坡体不稳定;蓄水后正常蓄水稳定,正常蓄水+暴雨、正常蓄水+地震工况坡体均处于不稳定状态。
假定滑面2和搜索最危险滑面位置接近,位于坡体中下部,这2条滑动面在蓄水前现状条件、现状+暴雨、现状+地震,蓄水后正常蓄水、正常蓄水+暴雨、正常蓄水+地震工况坡体均处于不稳定状态。施工前坡体前缘出现局部小塌滑,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为碎石土边坡,坡高约200 m,属于超高边坡,在地震、暴雨工况下边坡稳定性变差,坡体可能失稳;其失稳模式为蠕滑~拉裂型,坡体表部产生拉裂缝,随着拉裂缝不断向深处扩展,地表水沿拉裂缝渗入坡体,加剧了坡体的剪切变形;其失稳破坏以坡体牵引式塌滑为主要形式。
鉴于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在地震、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变差,坡体可能失稳,对水库有效库容影响较大。为保证汉源新县城、农村移民安置区生活和灌溉用水,该段坡体必须进行治理。
支护方案为抗滑桩、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方案。首先,预应力锚索布置于抗滑桩顶部,桩间板后采用碎石土回填,坡比为1 ∶2.0;其次,在边坡中部、上部各布置一条排水沟。
在高程1 540 m、1 592 m各布置一排抗滑桩,桩端持力层为灰白色弱风化细晶白云岩。高程1 540 m布置44根抗滑桩,A型抗滑桩24根,B型抗滑桩20根,同时布置桩间板,桩间板后采用碎石土回填,坡比为1 ∶2.0;高程1 592 m布置8根A型抗滑桩。抗滑桩截面尺寸,A型2.5 m×3.5 m ,B型2.0 m×3.0 m。
A型抗滑桩桩顶布置2根2 000 kN预应力锚索,B型抗滑桩桩顶布置1根2 000 kN预应力锚索,锚索长度约45~50 m,锚索必须进入基岩15 m,且锚固段长度不小于8 m。
在坡体中部、上部各布置一条排水沟,排水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0.5 m,深度0.5 m,采用M10浆砌石进行衬砌,衬砌厚度30 cm。14-14典型剖面支护见图3。
图3 14-14典型剖面支护示意
大冲沟下游覆盖层边坡治理,主要内容是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并在坡体中部、上部各布置一条排水沟。施工期间对坡体多次进行现场巡视,并在A5、A29、A35抗滑桩顶部各布置1个外部变形观测墩,进行变形监测。
(1)2014年11月~2015年12月,高程1 540 m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以后,坡体经历2016年雨季多次暴雨作用,同时受水库蓄水及库水位升 降影响,2016年5月12日,水位达正常蓄水位1 543.0 m。现场巡视发现,除高程1 592 m抗滑桩内侧坡,因桩体施工需要进行了削坡处理,坡高约10~15 m,坡度约55°~65°,在暴雨作用下发生小垮塌外,坡体其他部位未发生垮塌变形现象,表部裂缝张开宽度也未继续增加。
(2)2016年1~11月,高程1 592 m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对坡体提供了更加强有力地支护措施。经现场巡视,坡体未发生垮塌变形现象,表部裂缝张开宽度也未继续增加。宏观分析判断,坡体变形趋于稳定。
(3)为了准确掌握坡体变形状况,在A5、A29、A35抗滑桩顶部各布置1个外部变形观测墩,进行变形监测。现在3个外部变形观测墩已经施工完成,但监测工作尚未开始进行。
(1)大冲沟覆盖层边坡在地震、暴雨工况下稳定性变差,坡体可能失稳;鉴于水库库容较小,要求水库岸坡必须稳定,以保证有效兴利库容,保证汉源新县城、农村移民安置区生活和灌溉用水,因此对该段坡体必须进行治理。治理措施主要内容是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并在坡体中部、上部各布置一条排水沟。
(2)大冲沟下游侧覆盖层边坡,在高程1 540 m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以后,除高程1 592 m抗滑桩内侧坡,因桩体施工需要进行了削坡处理,坡度约55°~65°,在暴雨作用下发生小垮塌外;坡体其他部位未发生垮塌变形现象,表部裂缝张开宽度也未继续增加。在高程1 592 m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施工完成以后,对坡体提供了更加强有力地支护措施。经现场巡视,坡体再未发生垮塌变形现象,表部裂缝张开宽度也未继续增加。宏观分析判断,坡体变形趋于稳定。
(3)在A5、A29、A35抗滑桩顶部各布置1个外部变形观测墩,进行坡体变形监测。建议水库运行期对边坡加强巡视,并尽快启动外部变形观测墩监测工作,如发现变形异常,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黄润秋.中国西南岩石高边坡的主要特征及演化[J].地球科学进展,2005,20(3):292-297.
[2] 宋胜武,冯学敏,向柏宇,刑万波,曾勇.西南水电高陡岩石边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1,30(1).
[3]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0.
[4] 黄润秋.岩石高边坡发育的动力过程及其稳定性控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17(3):227-23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