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某超高层建筑搭接柱转换结构设计

时间:2024-07-28

丁 屹,赵 勇,黄柳燕,张 鑫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 518048)

0 引言

搭接柱转换在上下层柱错位不大时的应用已越来越常见,本文对实际超高层建筑中,柱轴力特别大时,采用搭接柱转换的形式进行了分析。

1 项目概述

1.1 工程概况

某项目位于深圳市罗湖区,占地面积为25 万m2,建筑面积56 万m2。其中最高塔楼T1 为高度249.30 m的办公楼,地上54 层,地下3 层,塔楼高宽比H/B=249.3/37.5=6.65。项目整体情况及T1塔楼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效果Fig.1 Architecture Rendering

1.2 T1塔楼主要设计参数

T1 塔楼设计使用年限50 年,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抗震设防烈度为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Tg为0.35 s,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1],场地类别Ⅱ类。T1塔楼为超B级高度高层建筑[2-3]。

1.3 结构体系及转换方案

T1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外框内筒的结构体系。建筑外立面在5层、9层、43层及45层等处凹进,如图2所示,建筑师希望通过结构收进以保证建筑外立面效果,但又不能全楼收进,以避免影响其它楼层的使用,因此在多处楼层的不同位置都需要对结构柱进行转换处理。

图2 南立面(柱收进位置示意)Fig.2 South Elevation(Column Retracting Position)

梁式转换是最传统和最常见的转换形式,但转换梁截面受弯、剪控制,本项目需转换的上部结构最多的达49层,轴力标准值约60 000 kN,将导致转换梁截面太大,无法满足建筑基本使用要求。同时梁式转换易引起结构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对结构抗震不利。

项目需转换柱轴力虽然较大,但上下层柱的错位不大,且可利用两层高度来进行转换,因此斜柱转换或搭接柱转换[4]为较好的选项。这两种转换形式相对梁式转换,混凝土用料较少,造价低、自重小,上、下层沿竖向刚度突变较小,尤其可以控制转换处的楼层梁高,满足建筑要求。

2 搭接柱与斜柱方案对比

2.1 整体参数比较

结构计算模型采用ETABS[5],模型如图3、图4 所示。除转换方案不同外,其他参数完全一致,主要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计算结果Tab.1 Main Calculation Results

图3 斜柱模型及详图(仅示意底部楼层)Fig.3 Inclined Column Model And Details(Only Show The Bottom Floor)

图4 搭接柱模型及详图(仅示意底部楼层)Fig.4 Lapped Column Model and Details(Only Show The Bottom Floor)

由计算结果可知,搭接柱方案和斜柱方案二者的周期、地震作用下的总剪力、地震和50年风力作用下的楼层位移等指标均非常接近,且均满足文献[3]要求。

2.2 转换部位内力和变形比较

经计算分析,斜柱和搭接柱方案在不同楼层处,不同位置对构件的影响规律一致,因底部需转换柱的轴力最大、最不利,下面仅以图3、图4 中位置一的分析数据作为两种方案的比较,分析结果如图5、图6所示。

图5 主梁内力(未显示斜柱)Fig.5 Internal Force of Beam(Inclined Column Not Shown)

图6 主梁内力(搭接柱方案)Fig.6 Internal Force of Beam(Lapped Column Structure)

由图5、图6 主梁内力可以看出,斜柱和搭接柱方案下楼层的受力特性是一致的,转换区域的开始和结束层(2,7层)楼面受拉,转换区域的凹进楼层(4,5层)楼面受压,过渡层(3,6 层)同样受轴力,但相对较小,转换区域相邻层(8 层)楼面同样受较大的轴力,受力方向与7 层相同[6]。但在作用力的大小上,两者有一定区别,搭接柱方案最上端梁B1-6 和最下端梁B1-1在恒载、活载单工况作用下的轴力明显小于斜柱方案相应位置主梁的轴力,约为斜柱方案的70%~60%;搭接柱方案中间层梁B1-3 和B1-4 在恒载、活载单工况作用下的轴力与斜柱方案相应位置主梁的轴力差别不大,相差小于5%;两种方案中B1-1~B1-6在地震和风作用下的轴力相差不大,且其值与恒、活载相差较大。恒载、活载单工况作用下,B1-1~B1-7的剪力、弯矩在两种方案不同位置处大小不一,但受力最大的最下端梁B1-1 处,搭接柱方案明显小于斜柱方案的内力,只有斜柱方案的80%~60%;地震和风作用下,梁B1-1~B1-7的剪力、弯矩在不同位置处大小变化趋势有不同,但在受力最大的最下端梁B1-1处,搭接柱方案同样明显小于斜柱方案的内力,只有斜柱方案的40%~20%。

两种方案下,柱在各工况作用下的轴力均相差不大;剪力和弯矩会有较大差别,搭接柱方案普遍大于斜柱方案,且部分可到2~3 倍,但剪力值、弯矩值的绝对大小与柱轴力相差较大,对结构的实际柱截面、配筋等并无影响。

根据计算结果,两个方案的变形形式一致,且对应位置变形差别不大于5%。

综合以上结果,两个方案在大部分位置,内力、变形都很接近,但在转换部位的上下两端,斜柱方案的梁中内力均大于搭接柱方案,尤其是轴拉力和弯矩,这对相应梁截面和配筋影响很大。而本项目需严格控制楼层梁截面,故最终选择了搭接柱转换的方案。同时,搭接柱转换提供了更大的节点截面,也更容易保障节点构造和施工方便。

3 搭接柱方案的有限元分析

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采用ABAQUS6.10 通用有限元软件[7]对搭接部位进行全面分析,考虑计算代价及精度需要,取下部8层采用有限元建模分析,有限元模型以弹性分析为主,如果分析结果显示应力水平较高,则再辅以弹塑性分析;构件均采用壳元进行分析,单元选用三节点或四节点减缩积分壳元(S3R/S4R),节点应力由积分点插值所得,本模型单元剖分尺寸采用0.4 m,模型如图7所示。

图7 有限元模型Fig.7 Finite Element Model

3.2 搭接部位有限元分析结果

荷载考虑了恒,活、风、地震等多种工况的组合,不同位置最大应力对应的工况虽有不同,但差别不是太大。本文仅列出长期竖向荷载基本组合(1.3D+1.5L)的部分计算结果,具体详见图8、图9,与文献[8-9]的计算结果趋势一致。

图8 结构应力Fig.8 Structural Stress

图9 搭接柱应力Fig.9 Stress of Lapped Column

根据应力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⑴与搭接柱相接的上、下层柱角部位置存在应力集中,其最大的局部压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设计值,但未超强度标准值。柱全截面平均压应力小于混凝土强度的一半。

⑵柱内型钢最大应力远小于钢材强度设计值,型钢强度较为富余。

⑶搭接柱的主压应力沿上下柱之间的对角线方向,搭接柱内的最大压应力同样在上下层柱子角部对应位置,但略小于柱内的最大应力,到在搭接柱中部,应力已大幅减小,原小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搭接柱的另外两个角部存在较大拉应力,其值远超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需要通过型钢或钢筋来满足抗拉受力要求,同时控制裂缝宽度。

⑷楼面在4、5 层产生较大压力,楼面的主压应力最大为15.4 MPa,主要位于开洞周边及支座位置处,绝大部分楼板主压应力均小于5 MPa,均低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楼面板和梁实际是压弯受力,且由搭接柱位置向周边扩散。

⑸过渡层第3 和6 层楼面附加水平轴力较小,基本以纯弯为主。

⑹在2、7 层楼面有较大水平拉力,并不是搭接块悬臂长度与高度a/h≤0.4 就可不加预应力[10]。建筑结构层间搭接柱转换结构设计梁板全截面受拉,与之相连的内侧拉结梁、墙等相关区域也出现拉应力。大部分拉应力都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时需注意控制钢筋和型钢应力,控制裂缝发展。

4 搭接柱正截面验算

按实际配筋对搭接柱及相邻上、下柱的截面按中震弹性下的内力进行验算,部分验算结果如图10 所示[11]。

图10 典型搭接柱承载力验算Fig.10 Checking of Bearing Capacity(Lapped Column)

结果表明,中震弹性下各不利荷载组合皆在截面承载力曲线内,搭接柱正截面承载力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5 结论

本文比较了搭接柱与斜柱转换方案的区别,并对搭接柱转换方案进行了有限元的细致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⑴与搭接柱相连的楼层及相邻楼层,梁板存在额外轴力,与常规楼面受力不同,需要专门设计。转换的上下端楼面轴力方向相反,尤其是受拉力情况下,更需要特别重视,通过布置型钢、预应力等方式,既满足承载力的要求,也保证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要求。

⑵搭接柱中局部有很大的压应力,但同时需要注意也存在较大拉应力,需要合理布置钢筋或型钢,减少混凝土开裂或裂缝的发展。

⑶搭接柱相邻上下柱中也存在有明显的应力集中,但可采用适当构造措施和局部钢筋加强等方式来应对。

⑷搭接柱转换,可以减小梁高,减小刚度突变,在柱错位不大时,在超高层结构中同样是一种合理、有效的转换形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