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格构式超高支墩在桥梁施工中的关键技术

时间:2024-07-28

黄煜寰 丁仕洪 牛忠荣 程长征 蒋志 程献访

(1.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 230009; 2.中铁四局集团钢结构建筑有限公司,合肥 230022)

钢桁梁桥广泛运用在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在架设过程中普遍存在较长距离的悬臂架设阶段,为减小主梁大悬臂施工引起的弯矩,通常采取临时支撑措施完成施工阶段体系转换。格构式超高支墩因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施工简便、工程经济等优势而被应用于临时固结系统中。在架设阶段,格构式超高支墩承受较大的主梁荷载与风荷载,且其与主梁的接触与荷载传递规律较复杂,所以格构式超高支墩与钢桁梁构成墩梁系统的受力形式通常被视为高速铁路桥梁悬臂架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短跨径桥梁难以在山高坡陡沟深的河谷地区建设,钢桁梁桥与格构式超高支墩组成的墩梁系统可以解决这一问题[1-4]。陈仕刚等[5]针对二郎河特大桥超高支墩的设计,提出等截面格构式支墩来满足桥梁的施工要求和质量,施工进度有明显的优势。李文杰等[6]对瑞九铁路庐山站下承式简支钢桁梁特大桥的格构式超高支墩应力和线形进行了分析和监控,论证了设置格构式超高支墩可提高钢桁梁施工安全性。在钢桁梁桥与桥墩刚结点组合的研究中,吉伯海等[7]提出在钢桁梁桥下部增设连续梁的方法将刚结点部分下移到桥墩的顶部。但是在钢桁梁桥悬臂施工过程中,桥梁与格构式超高支墩的连接并非是单纯的刚性连接,随着钢桁梁桥悬臂长度不断增长,格构式超高支墩的受力也逐渐增加。在对多跨连续梁支座脱空问题的研究中,雷素敏[8]对支座脱空与未脱空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多跨连续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支座的布设进行合理安排,预防因支座脱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钢桁梁支反力过大问题的研究中,王娣等[9]提出顶推施工算法和格构式超高支墩标高调整优化设计,为顶推施工模拟提供了简便算法,并对比分析了钢桁梁桥与格构式超高支墩支撑计算方法中接触单元法和强制位移法的优劣,发现强制位移法更适用于墩梁的连接计算。墩梁接触问题复杂,且格构式超高支墩在主梁架设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常规的计算方法无法体现墩梁系统在悬臂架设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因此格构式超高支墩在设计阶段的结构力学性能评估问题仍需深入研究。

本文结合墩梁支撑计算方法中的接触单元法和强制位移法,提出一种有效的计算力学分析方法模拟格构式超高支墩与钢桁梁的协同作用,分析钢桁梁悬臂架设全过程墩与梁的非线性接触情况。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得到了在钢桁梁悬臂阶段不同环境温度下格构式超高支墩的支反力与应力。

1 工程概况

新建双线特大桥属于欧亚大陆高速铁路运输网络南部通道中国与老挝国际铁路的中国境内组成部分之一。该桥采用上承式连续钢桁梁结构,全长832 m,钢桁梁桥总质量约2.1 万t。该桥跨越山高坡陡沟深的V 字形河谷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地势高差较大,为桥墩的施工部署增加了难度。桥梁共设置2个主墩,2个边墩,并在边墩与主墩之间距边墩81 m 处设置高度分别为110.9 m(左侧),133.5 m(右侧)的格构式超高支墩以缩短钢桁梁桥悬臂架设长度。其立面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双线特大桥钢梁架设辅助工程立面布置

2 墩梁接触力学分析模型

在模拟结构物之间接触、分离等非线性力学现象中,运用经典弹性理论中的接触单元法已无原则上的难度,且能够输出满意的计算结果。然而,对于格构式超高支墩与钢桁梁接触结构而言,采用接触单元法不仅消耗大量的计算时间,而且计算过程相当繁复。本文提出一种力学分析模型,主要由上下2 个单元构成。模型上部单元采用根据工程实际调节弹性模量和单元长度的杆单元,由于其调节的弹性模量很低,故称为“棉花杆单元”,见图2。图中的A,B,C点为棉花杆单元和垫块单元的实际节点位置,L1为真实的垫块高度,L2为假想的棉花杆单元长度。

图2 钢桁梁与格构式超高支墩接触力学分析模型

由于模型中格构式超高支墩为钢属性材料,考虑其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对温度变化较为敏感,故棉花杆单元长度需要根据温度荷载的状态进行二次适应。模型下部单元为普通杆单元用来模拟真实垫块,长度由棉花杆单元下节点和桥墩结构顶部节点确定,材料与桥墩顶部垫块材料属性相同。下部单元释放下端梁端约束,与下部结构处于铰接状态,棉花杆单元释放上端梁端约束,与上部结构处于铰接状态。上部单元与下部单元刚接,轴线方向为竖直方向,其轴向力即为钢桁梁传递到格构式超高支墩的作用力。

将此力学分析模型运用于桥梁实际施工中,将钢桁梁结构在格构式超高支墩上方接触节点自由下挠的挠度作为棉花杆单元初始值。考虑钢桁梁自重、桥面施工荷载与架梁吊机荷载的作用,经有限元计算得到钢桁梁位移云图,见图3。可知,钢桁梁接触节点自由端的挠度为295 mm。

图3 钢桁梁位移云图(单位:m)

由于格构式超高支墩属于超高钢结构构件,其位移受环境温度影响比较明显,将直接影响初始棉花杆单元的长度。在升温30 ℃与降温25 ℃的情况下,格构式超高支墩分别上升35 mm 和下降32 mm,则在计算时应将棉花杆单元分别缩短35 mm 和增长32 mm。计算时通过调整棉花杆单元的弹性模量改变棉花杆单元的刚度,保证钢桁梁下弦悬臂节点竖向位移始终与钢桁梁刚架设至格构式超高支墩上方时的竖向位移相同。运用有限元软件中的APDL 语言将棉花杆单元进行二次反馈调节,对格构式超高支墩升温和降温工况进行力学分析。把棉花杆单元的竖直长度压缩至0,可将钢桁梁的荷载传递至格构式超高支墩,将二者合为一个力学整体模型,计算在钢桁梁悬臂架设阶段的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和结构的全过程应力响应。钢桁梁与格构式超高支墩接触力学分析模型参见图2。

3 格构式超高支墩受力全过程力学分析

3.1 墩梁系统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

格构式超高支墩受力全过程主要集中在钢桁梁落在格构式超高支墩后向主桥墩方向悬臂架设节段,直到钢桁梁最大悬臂架设5 个节间(钢桁梁桥上主墩前夕),格构式超高支墩将承受最大的荷载,该工况为墩梁系统受力的最不利工况。在施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产生墩梁脱空现象。墩梁脱空时格构式超高支墩不起作用。格构式超高支墩与钢桁梁系统力学模型见图4。

图4 格构式超高支墩与钢桁梁系统力学模型

基于有限元法软件中的APDL 语言,采用棉花杆单元模型进行迭代试算、反馈调节,成功解决了墩梁之间的非线性接触问题,其中棉花杆单元的轴力即为格构式超高支墩对钢桁梁的反力。在钢桁梁架设过程中,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随悬臂架设长度的变化曲线如图5所示。

图5 超高支墩支反力随悬臂架设长度的变化曲线

由图5可知:随着钢桁梁桥不断向前悬臂架设,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逐渐增大,在钢桁梁桥上主墩前夕达到最大值23 500 kN。在相同的架设条件下,升温工况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大于降温工况,但随着悬臂架设长度不断增加,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不断减小。

在工程实际中,钢桁梁刚到达格构式超高支墩上方时,钢桁梁结构自由下挠,末端高于格构式超高支墩墩顶,此时墩顶与主梁下弦杆接触但格构式超高支墩不起顶钢桁梁桥,即二者仅仅在几何面上贴合,而格构式超高支墩不承受钢桁梁桥施加的荷载。

3.2 墩梁系统格构式超高支墩应力场

桥梁施工中一侧的格构式支墩高达110.9 m,属于超高支墩,且位于山高坡陡沟深的V 字形河谷地带,会受到较为强劲的风荷载作用。对墩梁系统格构式超高支墩应力场分析时,不仅要考虑当地的温度变化,还要考虑风荷载作用。采用有限元法分析墩梁系统,得到格构式超高支墩应力场分布规律,其最大Von Mises 应力随悬臂架设长度的变化曲线见图6。

图6 最大Von Mises应力随悬臂架设长度的变化曲线

由图6可知,随着钢桁梁桥不断向前悬臂架设,格构式超高支墩的最大Von Mises 应力逐渐增加。升温工况下,最大Von Mises 应力从墩梁刚几何接触时的60.8 MPa 增加到钢桁梁桥架设至主墩前的126 MPa;降温工况下由84.5 MPa 增加至133 MPa。2 种工况下格构式超高支墩的最大Von Mises 应力均发生在格构式超高支墩的钢立柱底部。另外,降温工况格构式超高支墩的最大Von Mises应力略大于升温工况,但随着悬臂架设长度不断增加,温度变化对格构式超高支墩应力的影响不断减小。这与上节中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的分析结论相符。

4 结论

1)针对墩梁系统接触问题,“棉花杆单元”模型理论准确有效,运算迭代次数少,计算该类型接触问题时能够节省大量时间,可为格构式超高支墩抄垫施工计算提供简便的分析方法。

2)对格构式超高支墩与钢桁梁协同工作计算分析时,应充分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随着钢桁梁悬臂架设长度的不断增加,温度变化对格构式超高支墩支反力和最大应力的影响不断减小。

3)降温工况格构式超高支墩的支反力比升温工况低。因此,对于悬臂施工的钢桁梁桥宜在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夜间采取上墩工序,可以有效避免墩梁产生脱空现象,提高墩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