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管理视角分析机器人的使用及发展趋势

时间:2024-07-28

北京机床研究所 陈循介

当前,世界科技发展由“自动化”提高到“智能化”,机器人也在重点研究发展“智能化机器人”,以进一步代替人的劳动。

世界机器人的产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于1954年首先研制出第一台程序控制的编程机器人(单轴控制),并申请了专利。1952年在利用计算机研制出世界首创数字控制(NC)机床的基础上,采用了类似的数控(NC)系统和伺服电机,于1962年美国又创造出数控(NC)机器人(多轴控制)。当今世界上生产的机器人,大多为数字控制。

机器人的生产、用途和种类,随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多。目前,主要有: (1)工业机器人——用于汽车、电子工业、金属制品、橡胶等各种工业生产部门; (2)室外作业机器人——用于室外的建筑、农业、林业等; (3)特殊环境作业机器人——用于空间、宇航、深水作业、原子能发电等; (4)服务、医疗机器人——用于对个人、家庭、患者进行服务、医疗手术等等。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扩大,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的种类、数量将迅速增多。

表1为1999~2012年间世界工业机器人每年的产量。目前,世界上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国家(地区)约16个。美洲有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4国;欧洲有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西班牙、捷克6国;亚洲有日本、中国、韩国、印度、泰国(外资企业)5国和台湾地区。比较有名的企业主要有:日本的发那科公司(FANUC)、安川公司;德国的KUKA公司、瑞典的 ABB 公司、意大利的COMAU公司等等。IFR预测2016年全世界的产量将达到191800台。

2014~2016年间,全世界工业机器人的增长率大概为6%。目前,世界上生产自动化的进化比较快的有韩国、日本、德国。 据IFR统计报道,2012年,每一万人生产从业人员中拥有工业机器人的台数密度来看韩国、日本、德国最高。韩国为396台,日本为332台,德国为273台,而中国较低,为11台。

目前,世界上工业机器人产量最多的国家为日本。2007~2011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如表2所示。

据2013年4月成立的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报道,由CRIA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自己生产的机器人共销售3200台,比上年增长68%。中国目前在生产中使用的机器人,大部分是从日本、欧洲进口的。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2012年中国共进口工业机器人大约2万台,同比增长2%。未来,中国将是全球数量增长最快的工业机器人市场。

世界机器人的应用现状

据国际机器人联盟(IFR)统计,2011~2016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日本、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每年开动数量如表3所示。

表1 1999~2012年14年间世界工业机器人每年的产量 万台

表2 2007~2011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和出口量 台

表3 2011~2016年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日本、中国工业机器人的每年开动数量 台

据IFR统计,2011年,全世界用于各种不同工业部门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的大致产量见如表4所示。

表4 2011年全世界用于不同工业部门的各类工业机器人的大致产量 台

世界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以汽车工业、电子工业为最多,约占80%。

据IFR调查分析:世界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平均约为12年。IFR预测,2016年世界工业机器人的开动数量,可能会达到166万台。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造业的生产自动化将不断加快,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多。

目前世界机器人的技术发展趋势

各国具体情况不同,对机器人的技术发展重点也不一样。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机器人技术的水平和发展重点如表5所示。

机器人技术发展趋势:

(1)适应市场不同用户具体要求,满足“质量、性能、品种、价格、交货期、服务”六大点。这是生产企业产品发展,占领市场,得以壮大的最根本发展趋势。

(2)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化。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运动速度、高精、高效,高自动化,关键部件特别如∶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等的性能先进,从而提高机器人的总体主要性能,是目前世界机器人竞争、抢夺市场的第3个主要趋势。

(3)在自动化基础上,不断提高智能化。目前,世界进入高科技、智能化时代,各种视觉、触觉、力矩、微型“传感器”将成为先进技术中的关键。机器人和数控(NC)机床以及各种装备的自动化、特别是“智能化”,已成为当前高科技的主攻方向。今后,机器人的”智能化”将日益上升为更加重要的、突出的技术发展趋势。

(4)网络化、系统化、集成化。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全世界的网络化、系统化、集成化在不断加速发展。在目前世界四大国际机床展览会上,机器人与各类NC机床组合成柔性加工单元(FMC)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上,日本的机器人技术水平最高、产量最多。分析其发展过程,其主要经验是:有远见、起步早;组织健全,专家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充足;互相合作、技术配套;科研深入系统、技术基础扎实;攻克关键、占领市场;步步深入、坚持有恒;对关键技术、牢牢掌握。从1964年美国向其介绍机器人技术开始,日本立即踏踏实实行动。1972年10月由44个企业迅速组织成立“日本工业机器人协会”(JIRA,1994年改为JARA)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攻克技术关键,占领技术制高点。协会平时重视对世界形势、市场需求的深入调查研究、积累资料,有详细准确的统计数据;协会认真组织协调、统计分析、交流技术。

表5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发展重点

中国由于严重缺乏充足的各种配套专家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在硬件、软件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少关键技术问题。特别是谐波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系统、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等先进技术。许多关键零部件、功能部件、控制系统,大量依赖高价进口,因此,在各类机器人产品的成本、质量、性能、配套等方面,都难以同国外产品竞争。

机器人本身的结构、动作、关节、控制,随用途多变。智能化大小不同,机器人“特殊”、“复杂”程度则不同。机器人与NC机床的技术,既有共性、又有特性。目前,在中国关键技术不能掌握,缺乏深入的远近规划、严密的组织、紧密的合作。盲目性、表面性、浮夸性较大,常常看到市场需要,一哄而上;遇到技术资金困难,又一哄而下。如何踏踏实实真正从根本上培养成套的专家、人才、熟练技术工人,需要提高职业道德、产品质量、科技水平,互相间紧密合作、加强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详细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针对用户、市场需求,处处坚持“质量第一”进行批量生产。加强深入系统的“科研”,有明确的近远期奋斗目标,坚持有恒。只有切切实实做到这些,真正改变过去单干、松散、混乱做法,中国“机器人”在未来的发展,才有可能出现新的局面。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