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如何“领跑”?零跑汽车的“全域自研”突围之路

时间:2024-04-24

郑刚 邓宛如

“你不懂车,造什么车?”这是2015年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跑”)刚成立时,时年48岁的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听到最多的质疑。

七年之后的2022年,朱江明帶着火力十足的零跑强势回应——3月单月交付量破万;4月发布全球首款无电池包CTC技术,问鼎单月造车新势力交付榜首;5月推出主打“全域自研”的车型C01,交付量实现连续14个月同比增长超200%;6月迎来第十万台量产车下线,成为第五家达成“10万辆”交付里程碑的造车新势力;9月成为继“蔚小理”之后第四家在港上市的新势力车企。

“不被看好,是因为不被了解,不被看好,这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我们在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虽然有点慢,但是目标很清晰。”坚守自主研发之路,零跑加速入围了智能电动汽车的“决赛圈”,朱江明也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深耕全域自研的“内行人”。

但与此同时,智能电动车赛道已愈发拥挤。除了眼前的劲敌特斯拉,零跑还面临着并驾齐驱的老对手和更多弯道超车的新玩家。全域自研的加速后劲有多足?自研成本的燃油还能烧多久?品牌桎梏又将如何打破?加速向前的零跑,前路并不坦荡,朱江明也丝毫不敢怠慢,唯感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跌跌撞撞驶入赛道

将时钟拨回2015年,在切入新能源领域之前,朱江明被外界熟知的身份还是安防巨头大华股份副董事长兼CTO。这个把大华做到全球第二、管理超18000名员工、把产品卖到超18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家,毅然决然地在2021年12月申请辞去大华股份的所有职务。

“大华有一个千亿市值的梦想,而安防产业全球市场也就一千多亿的规模,更不可能由一家独得。”朱江明希望寻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市场深耕下去。“2015年,我在西班牙一个富人小镇上看到满大街的雷诺电动车,萌生出再次创业的想法。”为何这一景象触动了朱江明的神经?身为连续创业者的他,敏锐察觉到其中的玄机:“我觉得汽车是为数不多中国比较薄弱的,还有机会进入的市场。截至2020年,中国品牌汽车的产销量是700万辆,全球产销量是9500万辆。中国的品牌占全球汽车品牌不到10%。但中国既是消费大国,又是制造业大国,我认为完全有可能在汽车赛道上做蛋糕;再加上新能源汽车慢慢进入大家的视野,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正是我们这些做电子的创业者进入的最好机会。”

2015年12月,经内部孵化,零跑依靠着大华股份9000万的天使轮融资和多方面的支持横空出世。

判断是一回事,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汽车不同于摄像头,承载着更大“蛋糕”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成本或代价。

“2015年我刚想做汽车的时候,真不知道汽车有哪些专业,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在团队组建初期,零跑核心团队成员甚至没有任何汽车从业经历,在利用自有资金试错期间,还闹出了乌龙。

对于首款量产车的选择,零跑团队曾讨论了两天两夜,最终在本田S660的启发下,朱江明决定先发布一款别具一格的轿跑型新能源汽车“零跑S01”——当时市场上的电动轿跑还比较少见,可以以此吸引关注,随后逐步切入细分市场。2017年11月,零跑S01发布,可在此之后朱江明才意识到,S01根本不可能实现量产。

根据发改委和工信部共同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车企必须具备“产品资质”和“生产资质”才可生产纯电动汽车。为了解决生产资质问题,零跑在积极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的同时,首先与长江乘用车第三方合作共同完成整车生产。后续花了3年时间,通过收购福建新福达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才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

2019年3月,零跑S01终于正式上市,朱江明满怀期待地表示:“我们对这款车的销量很有信心,目标是2019年交付1万辆,到2022年交付20万辆。”但惨淡的销量给朱江明上了生动一课:截至2020年5月,S01共售出约1000辆,这与他的预期相差甚远。显然,消费者们对这一造型奇特的轿跑车不太买账。搭载着自主研发的一体式电驱总成,S01的动力表现强劲,但是其续航能力处于行业中端水平,品质、品牌、营销似乎也没有太大亮点。

此时,中国造车浪潮已经过了第一轮进入期,与零跑同一时期成立的“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都已有所行动。蔚来上市了两款车,理想、小鹏均下线了量产车。如何与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已经成为关键问题。问题的解法,还要联系到朱江明在创业之初的“西班牙之旅”。

原来,朱江明几年前在西班牙看到的雷诺电动车,实际上是一种微型车,介于摩托车与汽车之间,外形酷似老年人的出行法宝“老头乐”。这种车的优势是,技术门槛低、价格便宜、普惠大众,“当前A00级市场上热门车型屈指可数,而且绝大部份的做工、动力、职能配置等都比较粗糙,市场缺少一款精品小车。”

为此,朱江明决定做一次别人不敢的尝试,推出一款微型车T03。即使是低端微型车,零跑也对T03进行了精心打磨。与国内市面的产品相比,它的做工、配置、空间存在明显优势,也是同价位唯一一款配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实现了越级的400km续航的车型,是一款真正的精品智能微型车。一经上市,T03便引爆市场,2021年交付量达3.9万台,占零跑汽车全年销量的80%以上。

凭借“老头乐”的爆红,零跑2021汽车销量排在了造车新势力的第5位,仅次于“蔚小理”和威马,终于驶进了智能电动汽车赛道的正轨。

全域自研积蓄原动力

尽管在市场方面表现得有些跌跌撞撞,进程也稍显缓慢,但是在技术方面,零跑却始终如一,从没停息脚步,行驶于“全域自研”路线上。如果说“全栈自研”更强调软件方面的自主研发,那零跑的“全域自研”便是要做到智能电动汽车软件与硬件核心技术全方位的自研自造,包括自研电驱、电池、电控三电技术、智能联网技术和自动驾驶技术。

“我虽然不懂傳统的造车方式,但是我知道如何打造一家科技公司。”一路走来,朱江明坚定地认为这便是成功之道,“我们背后站着的大华股份,是中国头部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华的技术本来就是从底层开始做起。”2002年,朱江明带领大华团队通过研发构建核心壁垒,率先推出了8路全实时嵌入式DVR,成功从外国人手中拿走价值100万美元的订单;2014年,通过技术创新与专利布局,HDCVI技术成为了全球安防监控摄像机的行业标准。也正是技术的坚守,帮助大华从零开始做到了安防行业全球第二。

7年时间里,零跑已自主研发了三大整车平台及“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自动驾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向外界证明:零跑是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

相比安防,造车更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脚踏实地的强研发实力和专精产品的工程师精神才是制胜之道。“虽然自研自造投入很大,也非常辛苦,但造车是项长跑运动,自研核心技术是零跑坚持奔跑的原动力,可以帮助我们不依赖外部供应商。只有自身掌握硬件、软件,产品才能拥有绝对的竞争力。”

2015年成立时,零跑的技术开发人员比例一度达到80%,研发投入强度高达50%以上。7年时间里,零跑已自主研发了三大整车平台及“三电”系统、智能网联系统、自动驾驶系统三大核心技术,向外界证明:零跑是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拥有智能电动汽车完整自主研发能力的厂商。

如果说微型车T03的推出是权宜之计,那么2021-2022年接连发布的中型SUV C11以及中大型轿车C01则是真正展现零跑技术实力的诚心之作,不仅搭载零跑自研芯片凌芯01,而且在三电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自研实力。

2020年10月,零跑发布了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规级AI智能驾驶芯片“凌芯01”,成为第一家自研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国内车企,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家,时间上仅晚于特斯拉。

在传统汽车链条中,多数车企由于无法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被锁定于产业链条的中下游,沦落为零部件的“组装厂”。智能时代,汽车产品开始逐步向电子行业靠拢,朱江明意识到只有从芯片级的底层电子技术逐个突破,才有可能摆脱传统车企遭遇的困境。特斯拉便是最好的例证,在掌握三电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摆脱Mobileye之后,才能不受英伟达和英特尔束缚。

想要不在技术上被“卡脖子”,零跑唯有采取与特斯拉类似的逻辑。朱江明曾公开表示:“我们不需要Mobileye这样的芯片供应商,因为我们就是做这个起家的,对所有的底层玩法非常清楚。”他的底气在于,老东家大华自2006年起便开始了芯片自研,目前40%的芯片都由自己内部研发,内部使用。

2018年,零跑宣布与大华联手研制芯片,并全面采用国产化解决方案。凌芯01由零跑提主要需求、主体框架,由浙江芯昇电子,这个脱胎自大华芯片研究院的公司设计。芯片内部由 CPU、NN 神经网络处理器、视频图像处理器组成。其中,CPU选自阿里达摩院平头哥的首批芯片产品C860,这款CPU单从硬件参数上看并不算突出,但拥有完全自主的国产知识产权;NN神经网络处理器选自零跑自研的AI芯片标配,可以按需任意组合核心数量;图像处理器来源于大华在视觉识别硬件领域的积累。

凌芯01体现了零跑与其他造车“新势力”的根本差异。在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的全球背景下,凌芯01实现了中国化自主知识产权智能驾驶芯片从无到有的突破。

除了自主研发芯片,2022年4月,零跑更在国内首发了自主研发的智能驱动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再度成为了继特斯拉之后全球第二家发布CTC技术的车企。

在朱江明的定位中,未来的汽车将与传统汽车有很大的区别,不仅仅是在技术方面,更是在产品方面。未来汽车将有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一种是完全代步的无人驾驶汽车;而另一种是人们的第三空间,是除了家和办公地点外最常使用的场景。

何为CTC?简单来说就是“Cell-toChassis”,将电池电芯直接集成到车身底盘上,减少零件数量,以便在有限的空间里组装更多的电池。目前,续航和成本已经成为影响新能源车普及的两个重要因素。由于锂电池的密度问题,动力电池可提供的续航已经接近天花板,难以通过电化学体系的革新来提升续航里程。所以,在工艺以及结构上下功夫的CTC动力电池技术无疑是目前提升续航的最优解。“CTC电池技术将使新能源车成本能直接和燃油车竞争。”谈及CTC电池技术,宁德时代掌门人曾毓群毫不吝啬赞美之辞。

探索CTC动力电池技术的赛道中,绝不缺少等闲之辈。2020年,特斯拉就首次公开了CTC技术;除此之外,LG、宁德时代、沃尔沃和大众等电池和车企巨头也对其“垂涎欲滴”。谁能想到,零跑将这一新能源车的关键命脉抢装上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