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及还田效应的影响

时间:2024-07-28

杨晓燕, 叶伟伟, 张 龙, 顾 超, 高 波, 黄 俊*

1. 山东劲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00; 2. 济南市土壤肥料站, 山东济南 2500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主要粮食产量为 6.58亿吨,其中以稻谷、玉米、小麦为主,分别为2.12亿吨、2.57亿吨和1.31亿吨。小麦是中国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麦秸是中国秸秆的主要资源[2],其秸秆主要由纤维素和木质素组成,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是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肥重要来源之一[3]。秸秆还田是土壤改良的重要措施,也是废弃秸秆重要的资源化途径[4],秸秆还田能够把农作物吸收的大部分营养元素归还到土壤,减少了秸秆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减轻了劳动强度,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5]。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同时,促进了土壤微粒的团聚作用,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及其渗透性和保水能力[6,7]。尽管已有的报道大多肯定秸秆还田的养分效应、作物增产作用、环境以及生态效应,但未经完全腐熟分解的秸秆进入土壤后造成的有机酸积累、腐解缓慢以及对耕作与农艺操作等的不利影响还是限制了它的推广;而加快土壤中秸秆的腐解成为秸秆还田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在诸多技术中,添加秸秆腐熟剂因其成本低,操作简单等而深受欢迎[8]。有研究表明,有机物料腐熟剂具有提高秸秆腐解速率、促进秸秆养分释放、改善土壤质量、提高作物产量的作用[9]。秸秆腐熟剂是由多种能将秸秆快速腐熟降解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主要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利用微生物的分解代谢作用快速将秸秆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转化为富含营养元素的简单化合物,使秸秆降解为腐殖质,同时,消除秸秆中的病原菌、虫卵、杂草种子等有害物质,进而增加土壤肥力。另外,施用腐熟剂也加快了小麦秸秆的腐解速度,而且腐熟剂施用90 d后,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0]。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秸秆腐熟剂在短期内可减弱农田地力用与养的矛盾,提高土壤肥力[11,12]。采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大面积以地养地,是低耗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对提高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含量、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农作物增产的潜力、防止耕地土壤沙化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有重要作用[13]。本研究为探索较好的小麦秸秆还田方法,特进行小麦秸秆腐熟和秸秆还田试验研究,为小麦秸秆还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实验地点位于公司试验田,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褐色、表层质地为中壤;土壤含水量为40%;土壤温度为23 ℃~32 ℃。

1.2 试验材料

1.2.1供试腐熟剂

供试腐熟剂为本公司生产的秸秆腐熟剂(粉剂),产品含有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长枝木霉菌,有效活菌量≥5×108CFU/g,纤维素酶活≥50 U/g。

1.2.2供试秸秆

小麦秸秆采自本公司试验田。试验前将收集到的秸秆经机器把整株剪成约3 cm~5 cm的小段,混合均匀,备用。

1.3 试验设计

1.3.1小麦秸秆腐解效果试验

每份称取50 g左右小段放入40目尼龙网袋中,共准备35份。共设3个处理,即:

处理1(CK1):取出5份样品,在烘箱中85 ℃条件下烘6 h,记录每袋重量取平均值为G0。

处理2(CK2):翻土深度15 cm,翻耕后土壤含水量≥40%,保证秸秆有一定含水量,以利于秸秆腐熟,各处理秸秆含水量基本一致;把15个样品分别放入土壤内,覆土。袋子平铺,每个袋子之间相隔同样的间距,以免互相产生干扰。分别在10 d、20 d、30 d后各取出5份重复,均用清水冲洗,直至水滴为无色状态;然后放置4 ℃的冰箱内3 d后,在烘箱中85 ℃条件下烘干6 h,记录每袋重量,最后取平均值分别为2G10、2G20和2G30。

处理3:在小麦秸秆其余15份样品中加入本公司生产的秸秆腐熟剂,其他条件和处理情况同处理2的操作,最后记录值为腐熟后3G10、3G20和3G30。

1.3.2小麦秸秆还田种植白菜试验

试验田设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三次,小区面积30m2,随机排列,小区设立保护行2米。具体处理如下:

处理A(CK1):空白处理;

处理B(CK2):常规施肥处理;

处理C(CK3):常规施肥处理+全量秸秆还田。

处理D:常规施肥处理+全量秸秆还田+供试秸秆腐熟剂2.0 kg/亩(与小麦麸皮拌匀后均匀撒施在粉碎后的秸秆上),小麦秸秆切碎为3 cm ~5 cm后全量还田,耕翻还田深度15 cm,秸秆还田量350 kg/亩。

试验期间田间管理措施一致;收获时每小区单独采收、称重、记产。

1.4 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腐熟的效果

分别在第10 d,第20 d和第30 d将处理2和处理3的埋袋取出,处理后称重,并计算不同阶段的失重率。

1.5 秸秆腐熟剂对土壤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速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测定[14]。

1.6 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采用SPAD叶绿素计测定白菜叶绿素含量[15]。SPAD是一种测量叶绿素浓度的方法。即叶绿素含量SPAD指用SPAD这种方法测量的叶绿素浓度。

1.7 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生物学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收获期,在每小区中部位置随机取10株白菜植株观测其生物学性状:单株重、株高、球茎、叶绿素含量,取样后小区测产,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

1.8 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SPSS和EXCEL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

2.1.1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效果

通过表1和表2对比得出,第10 d时,不加腐熟剂的处理2失重率为10.05%,加腐熟剂的处理3失重率为12.02%,处理3比处理2的失重率提高1.97%;第20 d时,处理2和处理3的失重率分别为21.3%和27.92%,处理3比处理2的失重率提高6.62%;第30 d时,处理2和处理3的失重率分别为30.06%和37.69%,处理3比处理2的失重率提高7.63%。可以看出,随时间的延长,处理3与处理2腐熟程度逐步增大,差距最大是第30 d,失重率之差为7.63%。

加腐熟剂的处理3,试验的30 d过程中0 d ~10 d腐熟了12.02%,11 d ~20 d腐熟了14.9%,21 d ~30 d腐熟了9.77%,腐熟速度最快的是中间10 d;处理2在0 d ~10 d腐熟了10.05%,11 d ~20 d腐熟了11.25%,21 d~30 d腐熟了8.76%,腐熟速度比较平缓。说明本公司的腐熟剂在第11 d ~20 d时作用达到最大,这与试验的气候,温度和土壤含水率也有关系。

表1 不同处理的小麦秸秆腐熟情况记录 (单位:g)

表2 不同处理的小麦秸秆的腐熟失重率 (单位:%)

备注:失重率Wx=100(G0-Gx)/G0,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1.2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腐熟效果的统计分析

为对比不同处理最终的腐熟度差异,对30 d后取出的样品重量统计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如表3和表4。

表3 样品重量统计 单位:g

表4 方差分析

数据显示,不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重复间差异不显著。通过进行多重比较,处理1(CK1)、处理2(CK2)、处理3均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说明该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熟效果比较明显。

2.2 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及白菜的影响

2.2.1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如图1所示。与处理A相比,处理B、C、D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分别提高了9.75%、13.04%、20%;与处理C相比,处理D的土壤有机质提高了6.15%;由此说明小麦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差异显著(P<0.05)。

图1 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

2.2.2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如图2所示。与处理A相比,处理B、C、D的土壤碱解氮分别提高了4.76%、11.1%、16.70%;处理D的土壤碱解氮比处理C提高了5.04%,差异显著(P<0.05)。

与处理A相比,处理B、C、D的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了10.55%、15.14%、26.83%;处理D的土壤速效磷比处理C提高了10.16%,差异显著(P<0.05)。

与处理A相比,处理B、C、D的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了16.47%、23.44%、30.01%;处理D的土壤速效磷比处理C提高了5.33%,差异显著(P<0.05)。

图2 不同处理的土壤速效养分质量分数(mg/kg)

2.2.3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如图3所示。各处理顺序取10株白菜植株检测其叶绿素的含量,处理D叶绿素含量比处理C增加5SPAD,其余各项处理指标均低于处理C。

图3 白菜叶绿素含量(SPAD)

2.2.4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如图4所示。各处理顺序取10株白菜植株观测其生物学性状,处理D平均单株重比处理C增加0.34 kg,株高增加7.7 cm,球茎增加0.8 cm,其余处理各项指标均低于处理C。

图4 白菜单株重及品质指标调查图

2.2.5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产量的影响

小麦秸秆还田对白菜产量的影响如图5所示。处理D使白菜亩产量比处理C增产937.7 kg,增产率达到了10.71%;较处理B产量增加了1 075.5 kg,增产率12.48%。

图5 白菜小区产量统计图

不同试验小区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处理D的白菜产量显著高于其余处理,说明小麦秸秆中添加腐熟剂还田后对白菜有明显增产效果,见表5。

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如表5。

表5 用LSD法进行单因素方差比较

2.2.6试验经济效益分析

对不同处理白菜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如图6所示,处理D比处理C每亩增收624.8元。

图6 亩产量和效益情况分析表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试验研究发现,小麦秸秆腐熟剂对小麦秸秆的腐解有明显的效果,可以加快小麦秸秆的腐解速度,提高腐解率,秸秆腐解率提高了7.63%,且在秸秆腐解过程中第10 d~20 d的促进效果最为明显。添加腐熟剂后小麦秸秆还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分别增加6.15%、5.04%、10.16%和5.33%;小麦秸秆还田后,白菜的单株重、株高、球茎、叶绿素和产量分别提高11.68%、22.13%、4.37%、21.74%和10.71%。本论文采用的秸秆腐熟剂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长枝木霉菌组成。秸秆中木质纤维素的成分多样、结构复杂,构成了抵抗微生物及其酶攻击的天然屏障,40%~50%的纤维素大分子被木质纤维素包裹,而木质纤维素分子很稳定,不易降解,这使得秸秆中的纤维素难于被直接分解利用,腐解速度慢、腐解效果差,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改变其理化结构使其更易降解。木霉菌作为一种有益真菌[16],能够分泌纤维素酶,具有很强的纤维素分解能力,可以水解纤维素,促进纤维素的分解,进而提高小麦秸秆的腐解率,将纤维素转化为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有机碳分子,从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芽孢类细菌尤其是枯草芽孢杆菌和地衣芽孢杆菌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作用,能够将土壤中固化的氮磷钾物质转化为易于吸收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同时在微生物大量繁殖过程中还能产生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提高了白菜产量及品质,增加了亩产和经济收入。因此本研究利用秸秆腐熟剂进行小麦秸秆还田,更具有广泛的生产应用性,为小麦秸秆还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