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质量推进物流现代化建设

时间:2024-04-24

贺兴东

一、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物流现代化新征程

新发展阶段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加快推进物流现代化发展,既是新阶段物流领域贯彻落实国家战略的新要求,也是物流更好服务经济体系现代化的战略要求。物流业发展只有融入国家现代化进程才有可能、才能更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并通过物流供应链环境的打造,引领支撑产业发展走向现代化。

(一)率先实现物流自身现代化

树立现代化发展意识。立足推进高质量发展、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战略目标,需要物流业以推动现代化经济体系优化升级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导向,着眼降低经济循环成本,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在技术、业态、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物流现代化的发展规律,深化现代物流与先进制造、现代流通、现代农业联动融合,形成现代化的创新发展态势,全面提升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效益,有序推进物流现代化的进程,按照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的特征率先实现现代化。

加快提升现代化发展能力。当前,现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能源及装备等技术应用为提升物流现代化发展能力提供根本动力。正是这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串接匹配需求和供给的能力,有效地将最小化的需求和最小化的供给对接起来,再通过信息和大数据,集聚整合成为规模化物流运作,实现分散需求与规模化高效率低成本物流供给的统一。更进一步地,现代技术应用打破了物流网络规模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也使得现代物流发展超越了单纯的供需匹配和量的耦合,可以依托供应链、嵌入产业链,高效串接生产、消费、流通大循环,发挥对密切生产生活、引领产业运行关系的重要产业组织者的作用。因此,必须精准培育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力,提升整合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支撑力和引领力。

(二)引导产业体系发展现代化

高效串接产业链供应链。现代物流将供给者与最小化的需求者有机衔接起来,并依然满足物流网络规模经济的运行特征,导致物流可以更为深入地渗透到生产生活之中,是物流得以串接产业链供应链并引领其现代化的重要原因。通过现代信息、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加成,支持物流进行供需最小化的匹配,使得现代物流走上产业组织的舞台,为柔性生产和个性化消费的规模集成创造难得的条件和机遇,这种特征在电商物流和工业互联网发展领域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也奠定了物流引领产业现代化的基础。要求将物流高效串接产业链供应链的这种认识从生产领域拓展至消费流通领域,建立生产消费流通循环运行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物流成为规模经济运行下更好串接产业链供应链、实现产业运行现代化的手段,推进物流供需的精准匹配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有机协同,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产业运行现代化。

创新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模式。现代物流发挥产业组织作用和具备产业组织功能,是通过构建物流发展的新生态、新模式来完成的。一方面,构建物流新生态和新模式,既能营造更好的现代信息、智能等技术应用环境,又有利于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的高质量协同,形成基于现代物流的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模式创新,推动经济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构建物流新生态和新模式,有利于加快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建设新基础设施,更好服务区域产业合作和跨区域新消费组织,推动在新生态和新模式衔接供给和需求的引领下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事实上,2018年启动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就是在物流组织功能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基础设施,克服了传统物流园区跨区域网络化运作的局限,成为物流组织模式创新,并引领生产、生活物流网络化组织的重要基础设施,成为物流供需匹配和要素聚集、规模化运作的重要设施载体。

二、高质量推进物流现代化建设的五大重点任务

(一)架构“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创新物流发展新供给

一是加快资源整合,推动国家物流枢纽资源集约发展。发挥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等“国字号”物流平台引领作用,提高枢纽及载体城市物流资源利用和系统运行效率,统筹推进物流要素资源整合优化。二是优化组织,打造高效物流服务运作平台。以高效物流网络构建和网络化物流服务发展为方向,充分应用现代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基于国家物流枢纽的物流信息系统,培育一体化物流服务组织枢纽,建设互联互通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推进平台服务组织和模式创新。三是促进联通,推动干支配网络的衔接畅通。加快打造内外联通的物流通道网络,织密支撑物流大通道的支线网络,强化干支线与末端配送的衔接,形成一体化运作服务网络,提高网络发展效能。

(二)推进物流与产业融合联动,培育物流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构建引领发展的供应链体系。加快推进制造业物流环节公共化、规模化发展,集成制造业供应链平台,提升大宗商品供应链服务功能,完善现代制造业供应链服务系统;推进商贸供应链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再造,加快建设现代商贸供应链物流体系;深化农村物流联动产业发展能力,培育农村“物流平台+产业生态”新体系。二是打造产业联动的物流枢纽经济区。优化物流与产业融合发展布局,打造国家物流枢纽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区域物流产业联动发展新增长极。三是培育产业联动融合发展生态。依托主要枢纽和平台,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产业间联动以及产业组织功能环节集成整合,培育“物流+”产业生态,推动通道经济一体发展,发展“产业+物流应用”新场景。四是创新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动能。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推动物流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智能物流发展新模式,打造工业互联网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服务内外循环,培育壮大开放国际物流服务竞合新优势

一是推进国际物流网络建设。重点突出我国产业运行的海外战略性资源来源方向、产业海外合作基地布局方向、产业辐射的重要国际市场方向等,引导企业加快国际物流网络能力建设,强化国际物流网络建设国际合作,构建高效畅通的多元化国际物流通道网络。二是推动国际物流高效运行。重点深入推进国际物流通关服务改革,强化国际物流通关业务合作,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效率。三是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加速国际物流服务嵌入先进制造、现代农业、国际贸易等产业链,提高国际物流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提升优势领域国际话语权。

(四)提升发展韧性,共铸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新安全

一是建立政府与社会物流共同参与的高效应急机制。建立社会物流系统导入的应急响应机制,健全应急物流资源储备与调用机制,强化应急物流组织统筹协调管理。二是强化政府社会高度协同的预案管理和日常演练。完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编制制度,深入开展预案管理和日常演练。三是创新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应急管理组织运行模式。加快开发应急物流大数据预警预报系统,建设有效覆盖社会物流的应急物流大数据中心,强化应急大数据管理研究与应用,推动应急物流信息共享,有效提升应急物流组织效率。四是引导形成适应应急服务需求的物流设施网络。推动形成应急物流与社会物流有机融合的设施布局,打造快速大能力调运的应急物流骨干网络,建设灵活与全面覆盖的应急物流区域辐射网络。五是加快提高国际国内供应链物流系统韧性。注重防范国际国内物流网络运行风险,积极开展国际供应链合作,提高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物流保障水平能力。

(五)落实“双碳”目标,挖掘物流创新绿色发展新潜能

一是加快结构调整,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重点调整运输结构,鼓励大宗物资向鐵路、水路等转移;加快设施整合,减少折返运输和空驶率;推动物流运力结构(车船)调整,减少高排放车辆比重。二是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打造物流发展新动力。推动物流设施与装备体系智能化,打造物流智慧组织中枢,推动供应链智慧发展。三是推进绿色物流发展。积极倡导绿色物流供应链发展,鼓励绿色物流基础设施及模式创新,推广绿色物流技术应用。四是推动绿色发展动能转换。贯彻低碳环保理念,加快科技创新和低碳绿色发展政策激励,助力发展动能转换。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