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蒙古国15049X区块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时间:2024-07-28

谢静博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蒙古国15049X区块物化探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谢静博

(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

摘要蒙古国15049X区块铅多金属矿位于南戈壁省达兰扎达嘎德南100 km处,大地构造位置属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系戈壁阿尔泰山东延部分,属南蒙古成矿区的哈腊莫里图成矿带Ⅲ-4#,区域成矿条件优越,但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物化探工作及室内资料整理,对矿区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解析,综合矿区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特征圈定了3处找矿靶区,为蒙古国南戈壁省15049X区块开展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地质构造特征地质特征物化探异常找矿潜力找矿靶区

蒙古国南戈壁省是蒙古国矿产最丰富的地区,目前正在开发的有欧玉陶勒盖金铜矿[1],洪格尔铜矿、哈尔陶勒盖铅矿等矿床,该区域成矿与大理岩、花岗岩接触带有关,往往形成矽卡岩-斑岩型矿床。15049X区块具备上述成矿地质条件,为在该区块取得找矿突破,2012年,华北有色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对该区采用了地表地质测量、高精度磁法测量、岩石地球化学勘探及取样等方法,完成了矿区地质预查工作。本研究在综合区内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预查成果,探讨15049X区块地质构造特征,类比相邻地区同一成矿带内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地质特征,对矿区找矿潜力进行分析。

1区域地质背景

工作区位于兴蒙古生代地槽褶皱系戈壁阿尔泰山东延部分[2],区域主构造线为NE向,该构造为该区域的控岩、控矿主构造,尤其在NE、NW向断裂构造交会部位形成了许多工业矿体。区内岩浆活动时间主要为二叠纪,岩体规模较大,主要有晚二叠世花岗岩、晚二叠世流纹斑岩、晚二叠世基性岩脉。该区属于南蒙古成矿区的哈腊莫里图成矿带Ⅲ-4#,在该成矿带上,近年来的矿产勘探与开发活动极为活跃,代表性的是艾芬豪公司发现了世界级金铜矿——欧玉陶勒盖铜矿[2]。在15049X区块东北侧仅2 km处有哈尔陶勒盖铅矿床,西南侧5~6 km处有哈尔莫利特锡矿床,此外,该区块北方外围有较丰富的煤炭资源(塔万陶勒盖煤矿),区域成矿条件非常好。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及岩石

(1)新元古界(Pt3)。新元古界地层分布于工作区中部,主体呈NE向分布,局部为近EW向。岩性主要为灰白色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褐灰色大理岩,与二叠纪花岗岩的接触部位为黑色硅化大理岩。由于后期的构造作用,局部发育糜棱岩化带,地层产状N倾,倾角60°~70°。

(2)晚二叠统Terrigen岩组(P3)。该套地层分布于工作区东南部,北以新元古界大理岩为界,南以矿区南界为界,主体NE走向,与新元古界大理岩为断层接触,整体产状330°∠30°,岩性为灰绿色细砂岩、含砾砂岩、砾岩、泥灰岩组合。

(3)新生界第四系(Q4)。新生界地层主要分布于工作区内沟谷和低洼地带,由残坡积和冲洪积砂砾石、沙土组成。

2.2构造2.2.1褶皱

区内褶皱构造较复杂,大理岩化灰岩形成背斜复式褶皱,在地貌上显示为山脊,背斜轴向为北偏东60°~70°。

2.2.2断层

(1)F1正断层(图1(a))。位于矿区北部,走向约45°,产状315°∠50°,长约1.5 km,上盘为新元古界硅化大理岩,下盘为新元古界大理岩,NW倾,倾角约60°,擦痕很明显(图1(b))。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呈黄褐色土状。断层带南部发育糜棱岩化带、硅化蚀变带。

(2)F2正断层。走向30°,长约1.0 km,上盘为新元古界大理岩,下盘为硅化蚀变大理岩,SE倾,倾角约60°,断层带区域岩石破碎,发育小褶皱。

(3)F3正断层。走向25°,长约2.5 km,SE倾,倾角约60°,断层带区域断层角砾岩、断层泥发育,可见断层镜面、擦痕,北西侧发育糜棱岩化带。

(4)F4断层。近SN走向,断层两侧地层走向区别明显,断层西侧大理岩近EW走向,断层东侧大理岩NE走向。由于被第四系覆盖,中北部断层面未能观察到,根据地形地貌及两侧岩石情况,推断为一断层带。根据南部断层特征,上盘为新元古界大理岩,下盘为晚二叠统砾岩、砂岩,断层面NW倾,大理岩NW倾,砾岩SE倾,老地层位于新地层之上,因此确定该断层性质为逆冲断层。

2.2.3韧性剪切变形

矿区内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带往往发育强烈的韧性剪切变形(图1(c)),剪切带内变形分带较明显,可分为强变形带、中等强度变形带和弱变形带,各带宽度变化较大,呈相互过渡关系。剪切带宽数米至数百米不等,宏观上岩石外貌差异较大,由于构造改造不均匀所致,岩石外貌有的似片岩,有的似条带状岩石,岩石类型为糜棱岩、糜棱岩化花岗岩、初糜棱岩。剪切带中矿物拉伸线理极为发育,卷入带中的新元古界大理岩出现减薄或加厚现象,或呈透镜状产出,长轴与剪切带方向一致。在该剪切带中(图1(d)),矿物变形以长英质矿物最为明显,石英集合体多为豆荚状、拨丝状,长轴定向分布,构成矿物拉伸线理,钾长石、斜长石多呈眼球状或透镜状,形成“σ”型和“δ”型旋转碎斑系,角闪石、绿泥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定向分布[3]。

图1 蒙古国15049X区块地质构造特征

2.3岩浆岩

(1)晚二叠世花岗岩。晚二叠世花岗岩(图2)分布于矿区西南部、中东部,呈近EW向带状展布,侵入新元古界大理岩,北部和南部均被辉绿岩侵入。岩石呈灰白色,中—细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25%)、钾长石(45%)、斜长石(25%)、黑云母(5%)。岩石易风化,常见球状风化。

(2)晚二叠世流纹斑岩。流纹斑岩主要分布于中东部,整体呈NE向展布,灰黄及黄绿色,流纹结构、斑状结构,主要成分为长石和石英。

(3)晚二叠世基性岩脉。①辉长辉绿岩,主要分布于矿区西北部,侵入晚二叠世花岗岩,颜色呈灰绿色,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主要成分为辉石、斜长石、角闪石。②辉绿岩脉,主要分布于南部花岗岩和晚二叠统砾岩中,与花岗岩、砾岩呈侵入接触关系,辉绿岩脉NW走向,呈脉状平行排列,宽5~20 m。

图2 晚二叠世花岗岩显微结构

3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3.1地球物理异常特征

经1∶10 000高精度磁法测量[4-5],区内ΔT异常分布规律明显,高幅值异常突出且集中分布。

(1)平稳背景区。分布于测区偏东侧,ΔT等值线为100 nT以内圈定的区域,大致呈SN走向,该区块ΔT值小于100 nT,局部伴有负异常出现,但幅度、范围均较小。该区块反映出的岩性基本为无磁或弱磁性,以基本磁场为特征。

(2)混合区块。东至测区SN向中轴线以东,向北沿NE向展开,西至测区西侧,该区块ΔT值以 -200~200 nT为主,负异常有多个中心,且异常形态不规则,总体呈数个锅底状。正异常环绕其周边,但正负异常的梯度变化较缓。该区块梯度变化小、正负异常交替出现,以弱正异常为主。

(3)高值异常区。高值异常区主体位于测区北部,主要表现为1条相对高强度的正磁异常,由数个相对独立的异常圈组成,主体(峰值)异常呈珠状向北东延伸,几个珠状异常具有强度高、中心突出,梯度变化明显的特点。高值正异常中还相间伴随负异常,表现正负异常明显的相关性,负异常的范围、强度可能受到正值异常的控制。

综合上述异常分布特点,高值异常区呈NE走向,ΔT梯度变化大,由含磁性矿物较高的火山岩体引起,各异常向北趋于正常场的边界。根据边界周围的地质条件,可推断为火山岩与新元古界地层的接触边界,与矿区内F1断层位置基本吻合。

3.2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1)1#化探异常区。主要异常为Cu、Ni、Sb异常,异常主要集中于1#找矿靶区东北部,整体异常呈NE向带状分布。Cu异常下限为36.24×10-6,Cu含量最高为A065#样品,w(Cu)980×10-6;Ni异常下限为46.49×10-6,最高异常为A065#样品,w(Ni)1 210×10-6;Sb异常下限为9.56×10-6,最高异常为A063#样品,w(Sb)1 090×10-6。

(2)2#化探异常区。主要异常为Pb、Cu异常,主要集中于硅化大理岩与流纹斑岩、硅化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带部位,面积约1.5 km2。Pb异常下限为58.96×10-6,w(Pb)最低为30.15×10-6,w(Pb)最高为1 020×10-6;Cu异常下限为36.24×10-6,Cu含量最高为D635-2#样品,w(Cu)925×10-6。

(3)3#化探异常区。主要异常为Pb、Zn、Sb、As异常。Pb异常下限为58.96×10-6,w(Pb)最高为 1 202×10-6,w(Pb)最低为23.27×10-6;Zn异常下限为131.06×10-6,Zn含量最高为086#样品,w(Zn)最高为2 220×10-6,w(Zn)最低为24.13×10-6;Sb异常下限为9.56×10-6,Sb含量最高为093#样品,w(Sb)1 009×10-6;As异常下限为129.15×10-6,As含量最高为086#样品,w(As) 7 588×10-6。Zn、Sb异常位于南部NE向构造带中,主要由后期钾长花岗岩沿构造带侵入交代形成的。

4断裂蚀变带特征

(1)1#断裂蚀变带。分布于矿区东北部,位于晚二叠世玄武岩与新元古界大理岩接触部位,严格受NE向构造带控制,长约1.4 km,宽一般为10~40 m,平均25 m。构造带北侧为一正断层,擦痕明显,构造带整体呈带状,北东宽,南西窄,与围岩在岩性、矿物组成等方面呈渐变过渡关系,边界不太明显。该蚀变带产状较陡,局部产状有S倾现象,是由于后期受到局部小应力场作用,使倾向局部发生变化,从中心向外蚀变逐渐减弱,原岩为新元古界大理岩,蚀变岩呈褐灰—褐黄色,伴有褐铁矿化、高岭土化和硅化。

(2)2#断裂蚀变带。该蚀变带近NE走向,位于大理岩与花岗岩接触带上,接触带长约600 m,宽约2 m。接触带内岩石变形强烈,强糜棱岩化,岩石受应力作用普遍破碎,局部形成大小不等的角砾,角砾自身又发生碎裂,蚀变带内见有后期小细脉,说明岩石受多期构造应力和热液的影响。矿化特征主要为褐铁矿化、赤铁矿化和锰矿化。在蚀变带东部发现金矿化点2处,位于硅化蚀变岩与大理岩接触带上的石英岩内,品位0.15~0.23 g/t。

5找矿靶区

(1)1#找矿靶区。与1#断裂蚀变带及1#化探异常区相对应,位于矿区东北部,长约1.4 km,宽约200 m,走向约45°。1#找矿靶区位于大理岩与玄武岩、辉长辉绿岩接触部位,同时也位于F1、F4断层交汇部位,蚀变特征主要有高岭土化、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矿化有褐铁矿化、铁锰矿化、黄铁矿化。该区w(Cu)一般为0.005%~0.02%,最高0.02%;w(Pb)一般为0.002%~0.03%,最高0.03%;w(Au)小于0.05 g/t;w(Ag)小于1.2 g/t。

(2)2#找矿靶区。与2#断裂蚀变带及2#化探异常区相对应,位于矿区中东部,出露主要地质体有硅化蚀变岩、流纹斑岩、硅化大理岩、中—细粒花岗岩。硅化蚀变带近NE走向,岩石硅化强烈,强糜棱岩化。区内w(Cu)一般为0.007%~0.03%,最高0.03%;w(Pb)一般为0.003%~0.032%,最高0.032%;w(Au)0.15~0.23 g/t。地质特征及化探异常表明该区是寻找金铜铅锌矿较有利的区域。

(3)3#找矿靶区。与3#化探异常区相对应,出露主要地质体有硅化大理岩、辉绿岩、中—细粒花岗岩。矿化蚀变带NE走向,矿化主要集中于辉绿岩、硅化大理岩、花岗岩接触带上,矿化蚀变主要为铁锰矿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区内w(Cu)一般为0.001%~0.003%,最高0.003%;w(Pb)一般为0.002%~0.04%,最高0.04%;w(Au)一般为0.05~0.08 g/t,最高0.08 g/t;w(Ag)一般小于1.2 g/t,最高1.4 g/t。3#化探异常较集中,为铅锌异常,该区地质特征与哈尔陶勒盖铅矿地质特征基本一致,是寻找铅锌矿的重点区域。

参考文献

[1]刘益康,徐叶兵.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J].地质与勘探,2003,39(1):1-4.

[2]王小伟.蒙古国南戈壁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基本特征与资源前景分析[J].甘肃地质,2008(3):69-73.

[3]曾庆栋.内蒙古中部早古生代白乃庙群韧性剪切变形特征[J].吉林地质,1990(2):65-72.

[4]李小伟,王永明,杨博,等.高精度磁测在青海某多金属矿勘查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5(9):117-119.

[5]吴传伟.高精度磁测法在马来西亚某铁矿找矿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4(5):84-86.

(收稿日期2015-12-29)

谢静博(1982—),男,工程师,050021 河北省石家庄市汇通路39号。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