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时希杰 雷莉
一、新型绿色保险发展现状
绿色保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为应对绿色风险而提供的一种保险制度安排和长期治理机制,广义是在此基础上增加保险资金投资于绿色领域,本文重点研究前者。目前,市场上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保险既有工程建设方面的传统保险,也有面向新能源、建筑、交通、农业等降碳重点领域的新型产品,呈现出新老共存、新产品起势明显的特点。
新能源领域目前有两类绿色保险,一类是为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企业因天气原因导致损失提供补偿的指数类保险,包括风力发电指数保险、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等;另一类是保障长期稳定运营的产品质量及功率补偿责任保险,包括光伏组件、风电设备产品长期质量保险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2020年累计为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1.96万亿元的保险保障,2018—2020年年均增速达20.5%。
建筑领域目前有绿色建筑性能保险和建筑节能保险两类,前者是为承保项目是否达到预期运行评价星级标准提供保险,确保绿色建筑满足评价星级标准,后者是为建筑节能改造效果提供保险。2020年绿色建筑保险总保险金额为1017亿元,2018—2020年年均增速13.64%;交通领域的绿色保险主要是新能源汽车保险,目前已形成车险、电池保险、充电桩保险三位一体的风险保障格局。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机动车辆保险保额占绿色交通保险保额的比例已提高到90.75%,赔款占比稳定在98%以上,有力保障了新能源车辆的运行和推广。
农业领域与碳减排直接相关的绿色保险目前有森林火灾保险和林业碳汇指数保险两类,前者自1984年开展试点,中国人保集团已承保森林面积10亿亩;后者由中国人寿福建分公司于今年5月新推出,将提供2000万元的碳汇损失风险保障。此外,顺应绿色低碳发展大势,一些创新型保险产品不断出现。比如,为推动绿色技术创新,有保险机构开发了企业研发费用损失保险、设计专利执行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等产品,2020年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1665亿元风险保障,赔款达1.15亿元;为帮助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规避可能发生的价格波动、信用危机、交易危机等风险,有市场机构探索推出了针对碳排放权抵押贷款的保证保险等。
二、发展新型绿色保险存在“五难”
绿色保险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双碳”目标,既需要资金支持,也离不开风险保障。目前,以环境污染责任险为代表的环保领域绿色保险发展较为迅速,但碳减排领域特别是面向能源领域的新型绿色保险发展相对滞后,仍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
(一)保险边界界定难
目前金融市场尚未对绿色保险有统一定义,绿色保险的界定标准不够清晰。《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列出了绿色生产活动的归类,保险公司在选用时还需要更加具体的判定标准和业务指导。清洁能源产业专业性较强,细分行业繁多,与之相关的保险边界更难界定,这也是导致面向这些领域绿色保险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二)保险产品开发难
绿色保险的风险识别和量化难度比普通保险大,责任认定更加困难,客观上增加了绿色保险产品的开发难度。面向新能源、储能行业等能源领域的绿色保险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完善的产品和服务体系,特别是能为碳达峰、碳中和起到直接促进作用的保险产品较少,无法满足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需要。
(三)保险费率厘定难
有助于碳减排的新型绿色保险产品大多处于发展初期,缺乏相关历史数据和行业经验,风险评估、费率厘定、定损理赔等业务环节难度高,难以做到费率与风险科学匹配。费率过高将增加投保企业保费负担,无法调动市场主体的投保积极性;费率偏低又会造成承保风险较高,保险机构的承保积极性会受到影响。
(四)承保风险把控难
能源领域的风险事故具有突发性、长尾性和影响广泛等特点,如何定量评估风险、确保偿付充足,是保险机构面临的重大课题。承保前的风险评估、承保后的风险防控目前均缺乏相应技术标准,尚未形成科学有效的风险识别、风险控制预防和风险处置体系。以新能源项目为例,此类项目由于专业性强,建设和运营风险难以量化评估,增加了投资风险和进入成本,也影响了社会资本投资新能源项目的意愿。
(五)专业素养提升难
技术含量高是绿色保险的重要特征。无论是产品设计、事前风险评估,还是风险隐患排查、事后损失金额的理算,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领域知识。目前保险机构的人才技术储备远不能满足发展需要,销售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让参保企业全面了解产品,制约了绿色保险的普及推广。
三、加快发展新型绿色保险的政策建议
(一)运用目录式管理,制定绿色保险界定标准
目录式管理是现阶段制定绿色保险界定标准的有效工具,建议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产业对应的绿色风险,通过拟订排放物目录与限值的方式,编制差异化的绿色保险产品目录。明确各产品风险保障范围,界定保险标准,自上而下分级细化内容,系统性、规范性整合绿色保险基本要素,明确责任归属、赔付细则、赔偿金额等。
(二)以促进新能源发展为重点,积极研发新型绿色保险产品
以风电、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是目前最急需提供风险保障的碳减排重点领域。建议深入调研新能源行业在生产经营环节的风险保障需求,准确识别技术研发、设备制造、设施运维等关键环节的重大风险,引导保险机构开发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紧紧围绕制约新能源加快发展的瓶颈问题,创新推出诸如储能保险、新能源汽车保险、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险、绿色增信保险等创新型产品。
(三)科学厘定费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引导保险机构深化细化对承保标的的实地调查和风险评估,科学确定风险级别和保险费率,充分发挥保险费率的调节机制作用。优化财政补贴方式,将低碳环保直接补贴转化为面向绿色保险的保费补贴,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放大效应。对保险机构和参保企业分别给予适当的税费减免优惠,提高开办绿色保险业务和投保的积极性。借鉴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必要时通过立法强制推广涉及公共安全或公共利益的新型绿色保险。
(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和数据共享
加快制定绿色保险风险管理规范和评估标准,健全重大风险防范机制,细化保险条款,拓展分保和再保业务分散风险,加强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能力建设。针对不同投保主体、不同风险类别和不同风险来源,强化“事前”预防、“事中”管控和“事后”处置,提升不同险种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能源行业与金融监管之间的跨部门合作,建立绿色保险数据库,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研发、费率厘定、承保理赔等提供数据支撑。
(五)加强市场宣传和人才培养,助力绿色保险普及推广
加强绿色保险宣介推广,鼓励在相关论坛上增加绿色保险内容,综合运用重点行业推介、典型案例、现身说法等方式,提高市場主体对绿色保险的认知度和参与度。组建绿色保险专业营销团队,定期邀请专家对推广人员进行培训,培养更多熟悉保险、金融、法律、节能降碳、绿色产业等知识的复合型保险营销人才。
(作者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