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超声波除藻仪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4-07-28

王宏丽,钱 丹,武 轶,于 淼,张 力

(天津江河弘元环境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天津300202)

藻类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产物,主要是由于上游下泄的水体中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水体流动性差,加之受光照及高温天气的影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容易大量繁殖,形成水华[1-3]。水华的形成改变了水体的理化环境,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类生存[4-5]。据统计,全球75%以上的封闭性水体存在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6]。国家生态环境部2018年5月公布的调查资料显示:2017年全国109个监测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中,贫营养湖泊9个,中营养湖泊67个,富营养湖泊有33 个,其中轻度富营养化湖泊占比87.9%,中度富营养化湖泊占比12.1%,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依然需要加以重视。

随着国内水环境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国家对水环境的治理日益重视,整体水环境有了极大改善和提升。但由于多年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多水体仍然处在劣Ⅴ类,致使各种水体每年仍然大范围爆发藻类水华现象[7]。更为严重的是,许多饮用水水源地年年爆发藻类水华,使水质严重恶化,如硅藻、蓝藻、 绿藻等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8]。

1 示范工程选择与实施

1.1 饮用水水源地

饮用水水源地示范工程选址为天津北塘水库,位于天津市永定新河南畔京山铁路以南,水深3.1m,总库容1.34亿m3,有效灌溉面积46.7hm2,原为灌溉及养殖用水存储水库[9-10]。作为引黄水及引江水的备用水库,依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质标准来评价其水质指标。但因天津地区3~4月份藻类生长旺盛,藻细胞数量随季节波动较大,呈现轻度富营养化趋势[11]。

1.2 设备安装

本工程选用超声波除藻仪辐射半径300m,以扇形角度发射合成形式的超声波。基于水库水深、面积及现场情况考虑,鉴于北塘水库风浪较大,工程在北塘水库入开口铺设蓝藻网,安装两台超声波除藻仪,采用绳子牵引方式固定在岸边,并使换能器呈背对背角度发射超声波。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及时记录水质感官性状变化、采样并监测水质指标变化。

1.3 试验效果分析

北塘水库定期检测水质,没有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质测定,由北塘水库管理所工作人员定期提供水质检测报告。除藻设备分别于2018年8月20日及8月24日安装。

安装设备后北塘水库感官效果并不明显,其原因可能与其水面面积大、水体交换频繁、设备安装较少及本身水质较好有关。为进一步验证示范工程结果,试验期间历次水样检测结果如表1。

表1 北塘入开口原水水质检测数据

由表1可知:

(1)原水水质与安装超声波除藻仪后水质相比相差不大,随季节和温度变化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但整体变化幅度较小。

(2)整体水质保持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水质较好。

(3)叶绿素a及藻细胞密度国家尚未出台统一标准,但查阅文献可知,叶绿素a<40μg/L时水质较好[12];夏季藻细胞密度在1000万个/L时藻类不易暴发。安装除藻仪后,叶绿素a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波动性变化,而藻细胞密度却呈现出整体增长趋势,分析认为可能是随着季节变化,温度降低为藻类提供了适宜生长的环境;而超声波除藻仪安装数量较少,其除藻速度赶不上藻类生长速度。

2 景观水体

侯台湿地公园位于西青区外环西路与西北半环快速路之间,面积140hm2,陈台子河横穿而过,露天水域为砾石开挖而成,由于地下水位低于露天水洼地,地下水源无法渗入,因此现场水源主要来自周边区域地表径流、排水河引水及雨水收集,水质不佳。同时,水体受年降雨量、蒸发量、地面渗透量等因素影响,水位不稳定,水体流动性也较差,极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进入夏季以来,气温连日升高,水体极易爆发藻类。湿地公园大部分水域因水深较浅、水体不流动,水面漂浮有大量藻类及浮萍。为保持水体正常感官性状,采取人工打捞方式,但因藻类生长繁殖速度快,每周需打捞2~3次,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治标不治本。

2.1 试验产地选择与布置

本次选择湿地公园内的竹园作为本次示范工程地点。竹园面积800~900m2,水深50cm,水源目前主要来源于雨水,无外源污染,水体浑浊且呈黄褐色,水面生长有大量丝状藻及浮萍。

2.2 设备安装

考虑竹园面积、水体形态及水深等因素,选用超声波除藻仪辐射半径为300m,以扇形角度发射合成形式的超声波。在竹园中心部位安装两台超声波除藻仪,采用绳子牵引的方式固定在岸边,并使换能器呈背对背角度发射超声波,以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及时记录水质感官性状变化、定期采样并监测水质指标变化。

2.3 试验效果分析

2018年6月12日安装超声波除藻仪,正常运行7d后,水体透明度整体有所提升,但局部水域依然浑浊,分析可能与连日降雨有关,水体呈现黄褐色,部分水域漂浮有大量藻类,但近超声波除藻仪处未见藻类生长;连续运行12d后,水体清澈,水体透明度明显提升,底部卵石清晰可见,且整体水面未见藻类生长,如图1~图6。

将采集水样委托具有CMA资质认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主要有pH值、溶解氧、悬浮物、COD、BOD5、TN、TP、NH3-N 8个指标,检测结果如表2。

图1 安装前

图2 安装8d后

图3 安装9d后

图4 安装12d后

图5 安装13d后

图6 安装15d后

表2 安装除藻仪前后水质对比 单位:mg/L

由表2可知:

(1)原水水质COD、BOD5、TN均明显超标,属劣Ⅴ类水质。安装除藻仪后,水体水质有明显改善,但COD、BOD5仍高于国标Ⅴ类水。且点1水质理化指标较点2降低更多,说明距超声波除藻仪越近效果越好。

(2)安装除藻仪后,水体中的COD、BOD5、TN及NH3-N 均有明显下降,去除率分别为56.771%,48.559%,50.824%,63.410%,说明安装除藻仪后水体水质有明显提升;悬浮物含量上升较明显,是由于藻细胞直径较小,属于水体杂质中沉降较慢的颗粒物质,因此在作用过程中,水中的藻细胞处于缓慢下降过程;TP略有上升,分析认为是藻类被杀死后,水体中的磷进入生态系统的含量减少,因而呈溶解态停留在水中。

3 河道水体

3.1 试验场地的选择与布置

护仓河是天津重要的景观、排沥河道,沿线存在汛期雨污合流水排入河道现象,部分河段不能实现水体循环流动,水体流动性极差,水生态系统脆弱,加之汛期排沥影响,内源污染物长期蓄积在水体和底泥内,COD、总磷、总氮严重超标,易发生黑臭、水华等现象,影响城市景观环境。

进入夏季以来,随气温升高,水体易暴发藻类,散发恶臭。为保持水体正常感官性状,排管处采取投加药剂的方式除藻,但治理效果并不理想,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且长期投药还会对水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3.2 设备安装

基于河道水深、面积及现场情况考虑,本工程在津塘路与光华路交口段西侧安装两台太阳能超声波除藻仪,固定方式采用水泥混凝土配重。定期检查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兼容性,及时记录水质感官性状变化、定期采样并监测水质指标变化。

3.3 试验效果

示范工程于2018年8月31日开始。此时汛期已过,上游无排水,护仓河水位及水质均较稳定。此水域水色碧绿,大片藻类漂浮在水面,属于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由图7~图13可知,安装除藻仪5d后,藻类水华现象有所缓解,水色依然泛绿,但水面上已不见藻类漂浮;9d后,水色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水体透明度有所提升,但局部死角处仍有部分藻类漂浮;12d后,藻类已完全消失不见,水体透明度有较大提升。

图7 安装前水体现状

图8 安装2d后

图9 安装3d后

图10 安装5d后

图11 安装7d后

图12 安装9d后

图13 安装12d后

定期采样监测水体变化,此次示范工程以NH3-N、TP、COD、藻类计数4项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如表3。

表3 安装除藻仪前后水质对比

由表3可知:

(1)安装除藻仪后,NH3-N、TP、COD均有一定波动,但总体来看NH3-N、TP呈下降趋势,且降低幅度较大,均在78.6%以上;COD略有上升,分析认为是超声波杀死的藻细胞贡献了水体中的有机物含量。

(2)藻类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近设备处的藻细胞密度由最初的2.2亿个/L降至8118万个/L,降幅高达64.2%,除藻效果明显。观察3次检测数据,近设备处的藻类数量均低于远设备处,说明距离超声波除藻仪越近,超声波能量越强,对藻细胞的破坏作用也越大。

4 结语

(1)饮用水水源地由于水面面积较大,风浪扰动强烈,且水体交换频繁,如果布设的超声波除藻仪数量过少,不能完全覆盖整个水面,则除藻效果不明显。

(2)对水体流动性不大的公园湖泊,由于水深较浅,外来水体影响较小,超声波以扇形角度辐射覆盖的水体范围较大,超声波除藻效果最为明显。

(3)景观河道如果能控制外来污染源的排入,则除藻效果亦十分明显。

(4)各种水体布设超声波除藻仪要以水面全覆盖为原则,如北塘水库按水域面积布满超声波除藻仪,则可基本杜绝藻类爆发。

(5)超声波除藻仪最好能在每年3月份藻类爆发之前布设,可防止藻类的大面积爆发,还可同时与其他成熟先进的水体治理技术相结合,并加大加快应用力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